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交焦虑障碍(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即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国外有报告认为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有效.为此,我们采用开放性试验,了解帕罗西汀治疗我国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以自我为焦点的注意特征及其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阐明社交焦虑障碍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方法:在模拟社交情境下,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32例和正常对照组35例进行注意焦点量表及焦虑相关的行为量表及焦虑躯体感受问卷的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社交焦虑障碍组患者的以自我为焦点的注意水平和焦虑躯体感受评分...  相似文献   

3.
社交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80年代以来国外对其研究比较多,国内近几年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美国国立共病率研究(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NCS)发现社交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是13.3%,是继重型抑郁(17.4%)和酒精依赖(14.1%)之后第三位常见的精神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被过低诊断的疾病,许多情况下社交焦虑障碍要早于其他精神疾病出现,通常是和其他疾病发生共病后才被人们所认识,它通常比其他焦虑障碍功能损害更严重.与社交焦虑障碍发生共病的其他精神障碍比不发生共病时病情和功能受损更严重,对治疗反应更不佳,预后更差.未治疗的社交焦虑障碍可导致社会隔离、受教育和职业功能受损、易合并其他精神障碍[1].本文针对社交焦虑障碍与轴Ⅰ和轴Ⅱ障碍的共病情况和认知模式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社交恐怖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浆催产素水平差异以及社交恐怖障碍患者血浆催产素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 16 ~26岁社交恐怖障碍患者27人,正常对照31人分别接受血浆催产素水平测定,病例组评定社交焦虑量表( 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LSAS)评定症状严重程度,并给予帕罗西汀20 mg/d治疗,治疗第4周评定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观察药物疗效.结果 非参数检验显示社交恐怖障碍患者血浆催产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202.93±145.06)pg/ml,(152.29±101.8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307,P=0.03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社交恐怖障碍患者中,催产素水平是影响社交恐怖障碍严重程度的因素(校正R2=0.158,F=5.888,P=0.02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催产素水平是影响帕罗西汀治疗社交恐怖障碍疗效的因素(OR=3.132,P=0.029).结论 社交恐怖患者存在血浆催产素水平异常,血浆催产素水平可能是社交恐怖障碍严重程度以及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系统脱敏疗法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系统脱敏疗法+舍曲林)和对照组(舍曲林),每组30例.观察治疗3周,采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3周后,合用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脱敏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社交焦虑障碍的共病情况和认知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社交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80年代以来国外对其研究比较多,国内近几年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美国国立共病率研究(NationalComorbiditySurvey ,NCS)发现社交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是13 .3 % ,是继重型抑郁( 17.4% )和酒精依赖( 14 .1% )之后第三位常见的精神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被过低诊断的疾病,许多情况下社交焦虑障碍要早于其他精神疾病出现,通常是和其他疾病发生共病后才被人们所认识,它通常比其他焦虑障碍功能损害更严重。与社交焦虑障碍发生共病的其他精神障碍比不发生共病时病情和功能受损更严重,对治疗反应更不…  相似文献   

7.
赖渝  何丽  姜欣 《重庆医学》2021,50(12):2133-2136,2142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社交能力的缺失、重复行为刻板及兴趣狭窄是该病的核心特征,同时在情绪面孔识别上存在障碍.社交障碍是ASD的核心症状,其中共患情绪障碍常见,严重影响了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该文对ASD的社交及情绪障碍的发病机制和干预方法进行综述,为ASD共患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的共病情况及功能损害程度.方法用系统抽样法抽取494名咨客,用LSAS量表初步筛选,并按照DSM-Ⅳ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功能损害情况按照患者自我评价分为有无严重影响.结果心理咨询门诊中,66%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共患其他精神疾病;有17%~47%的患者报告社交焦虑障碍对婚姻家庭、工作功能、和学习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合并抑郁组的患者年龄、LSAS他评分数及功能损害程度与非合并抑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与其他疾病共患率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较重,合并抑郁障碍者功能损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9.
李洵  李振中 《广东医学》2007,28(11):1848-1849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镐例及劳拉西泮组48例,疗程均为6周.疗效评定采用PRCA-24,SAS,CGI-SI及临床4级疗效评定;安全性评价应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检.结果 帕罗西汀组与劳拉西泮组疗效相当.帕罗西汀常见副作用为恶心、头痛、口干、出汗、厌食等,副作用程度均较轻,患者依从性好.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障碍安全、有效,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
社交焦虑障碍 (socialanxietydisorder)即社交恐怖症(socialphobia) ,国外有报告认为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有效。为此 ,我们采用开放性试验 ,了解帕罗西汀治疗我国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材料与方法试验按开放性试验设计。一、研究对象 :1 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诊断为社交焦虑障碍的门诊或住院病人。所有患者用SCID P定式检查收集病史 ,用DSM Ⅳ进行诊断。二、纳入标准 :( 1 )符合DSM Ⅳ社交焦虑障碍诊断的患者 ,社交焦虑障碍应为患者的…  相似文献   

11.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国外报道其终生患病率高达14.4%.许多情况下社交焦虑障碍要早于其他精神疾病出现,通常是和其他疾病发生共病后才被人们所认识,比其他焦虑障碍造成的功能损害更为严重[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强迫障碍与焦虑障碍的归属关系和强迫障碍患者在愤怒表达和体验上的心理病理学机制.方法 以未曾接受药物治疗(或接受药物治疗时间<72 h)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强迫障碍患者4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35例,社交焦虑患者26例,重型抑郁障碍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Yale-Brown(Y-BOCS)强迫量表以及状态一特质愤怒表达问卷(STAXI)的测评.结果 强迫障碍组和广泛性焦虑组以及社交焦虑组之间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重型抑郁障碍比较HAMA评分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强迫障碍组与广泛性焦虑以及社交焦虑组相比,特质怒得分、外向怒得分和控制怒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重型抑郁障碍组比较,内向怒得分和外向怒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Y-BOCS总分与外向怒得分呈正相关,强迫思维得分与控制怒得分呈负相关,强迫动作得分与状态怒、特质怒、外向怒以及控制怒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强迫障碍在焦虑水平以及愤怒体验和愤怒表达的心理病理学机制上与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均有明显差异,强迫障碍是否应归为焦虑障碍一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神经心理学角度探讨双相障碍和双相障碍共病社交恐惧症之间认知功能障碍的异同.方法 对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的40例单纯双相障碍组、38例双相障碍共病社交恐惧症组和37例正常对照组使用WAIS智力全套测验、WMS逻辑记忆与视觉再生测验、词汇流畅性、连线测验A及B、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改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社交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无明显其他精神障碍的35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和35例惊恐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与正常常模SF-36比较,社交焦虑障碍组在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受影响明显(P<0.05);惊恐障碍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和精神健康3个方面受影响明显(P<0.05)。结论未合并其他精神障碍的社交焦虑障碍主要影响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惊恐障碍在躯体和精神两方面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社交恐惧症     
1 社交恐惧症DSM-Ⅳ诊断1.1 概述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 SP)又被称为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通常在青春期起病,是以在他人面前进行社交活动或做事时惧怕出现羞辱和难堪的场面为特征的一种能够长期蔓延的慢性焦虑障碍.由 Marks和Gelder首先描述,直到1980年D SM-Ⅲ出版后社交恐惧症才成为精神科的专业术语[1].患者表现为在社交活动中存在持久而明显的恐惧、焦虑情绪或出现逃避行为,并造成社交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S P每年患病率为8%,终生患病率约13%,男女患病率为11%和15%,女性高于男性(3:2).  相似文献   

16.
社交焦虑障碍简介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湘玲  高允锁 《中国热带医学》2006,6(4):736-737,739
社交焦虑障碍,西方国家资料调查显示其终身患病率为10%。15%,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甚至认为是害羞或性格问题,因为每个人均在社交或职业场合体验过不同程度的害怕与焦虑,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家人、朋友,甚至医生都认为这只是一般性问题。其实,社交焦虑障碍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社交功能残疾等问题。因为社交焦虑障碍大多数起病于少年青春期(15-19岁),使其在社交、教育与职业的发展阶段受影响。据门诊临床咨询案例统计,社交恐怖症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未婚独身、教育程度低、社会阶层低及失业者居多。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服务领域的拓宽,对社交恐怖症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认识领悟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和惊恐障碍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认识领悟疗法在社交恐怖症和惊恐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例社交恐怖症和6例惊恐障碍患者运用认识领悟疗法合并小剂量抗焦虑药物。结果:6例患者均治愈。结论:认识领悟疗法对社交恐怖症及惊恐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交恐怖障碍患者一级亲属的执行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Sorting Test,WSCT)对39名社交恐怖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和39名健康对照者的执行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在WSCT测验中,社交恐怖障碍患者一级亲属的非持续错误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交恐怖障碍患者一级亲属可能存在执行功能受损,这是否与遗传或者共同的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尚需进一步更严格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儒家、道家思想对民族的文化心理的影响,挖掘社交焦虑障碍产生的深层文化根源,并理解其对症状、预后的影响.笔者认为社交焦虑障碍的症状特点与儒家思想重集体轻个体,强调理智和道德情感,并主张用压抑和控制的方式处理情感和欲望这一文化背景有关,而道家的化欲、无为可成为重要的心理治疗资源.  相似文献   

20.
焦虑障碍是指在没有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情况下,以精神和躯体焦虑症状为主要的、突出的异常状态,主要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特殊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惊恐障碍、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障碍是障碍及物质依赖障碍.美国一家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内14.6%的患者有焦虑障碍的诊断[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