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泌林70/30加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有口服降糖药,改为三餐后服用二甲双胍,睡前皮下注射优泌林70/30。结果:睡前注射优泌林70/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lc均明显下降(P〈0.01)。餐后2小时胰岛素、C肽明显上升(P〈0.01)。结论:睡前注射优泌林70/30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纪祥 《四川医学》2012,33(2):334-335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甘精胰岛素(n=25);对照组,(优泌林70/30胰岛素)(n=25)。分别采用每晚22:00注射甘精胰岛素加二甲双胍(早晚餐前半小时口服)和优泌林70/30胰岛素早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12周后对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优泌林70/30治疗2型糖尿病均可有效降低血糖,两组HbA1c、FPG、2hP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优泌林70/30组(P<0.05)而且体重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能使血糖达标,而且能使体重有所减轻,并且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是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体重指数较大患者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SFS)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方案。方法:对123例SFS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予拜糖苹、二甲双胍、黄莲素,B组予优泌林、二甲双胍、黄莲素,治疗时每1~2周查空腹及餐后2h血糖和餐后C肽,治疗前、3月后及半年后查HbA1c,并记录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治疗后FBG、2hBG、HBA1C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B组2hBG较A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FS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A、B方案都不失为治疗SFS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优泌林联合拜唐苹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70例随机分为3组:优泌林R 优泌林N强化治疗(A组)、优泌林70/30治疗(B组)、优泌林70/30 拜唐苹(C组)。结果:C组降糖效果优于B组,与A组接近,但低血糖发生频率低于其他两组,胰岛素用量也明显减少。提示优泌林70/30和拜唐苹联用是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较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5.
优泌林70/30和优泌乐25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优泌林70/30和优泌乐25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74例口服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优泌林70/30和优越乐25一日两次餐前注射,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相似,而优泌乐25组餐后2h血糖控制优于优泌林70/30组,且HbAlc水平更低,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优泌乐25能更好的模拟人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实现血糖的“全面安全达标”,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孟瑞杰  赵宇  牛明娣  姜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25-125,134
目的探讨优泌林70/30与优泌乐5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随机、开放性比较研究。24例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以优泌林70/30治疗的A组和以优泌乐50治疗的B组。A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2次皮下注射优泌林70/30,B组采用每日2次餐前即刻皮下注射优泌乐50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7个时点血糖、HbA1c、低血糖事件及依从性。结果 B组三餐后血糖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低于A组(P〈0.05)。结论优泌乐50对患者餐后血糖控制更满意,且低血糖发生率减少,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0例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足量磺脲类药物 二甲双胍治疗,Ⅱ组:诺和灵30R治疗,Ⅲ组:诺和灵30R 二甲双胍治疗。结果:Ⅲ组降糖效果优于Ⅰ组、Ⅱ组,胰岛素用量Ⅲ组明显少于Ⅱ组。结论:联用诺和灵和二甲双胍是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较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二甲双胍或单独使用胰岛素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61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应用胰岛素达30~40U,分2~4次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有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并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胰岛素组(单用胰岛素治疗),B组为联合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二甲双胍或单独使用胰岛素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61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应用胰岛素达30~40U,分2~4次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有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并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胰岛素组(单用胰岛素治疗),B组为联合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人胰岛素(优泌林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特点、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30例患者,A组用诺和锐、B组用优泌林R作为泵用胰岛素进行CSⅡ强化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和B组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4.20土1.86)d和(6.28±1.89)d,门冬胰岛素组达标时间较短(P<0.05);控制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优泌林R组(P<0.05);诺和锐的用量较优泌林R的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较优泌林R组低.结论:门冬胰岛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糖尿病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2DM)胰岛素联合治疗 (胰岛素加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与单用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7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予胰岛素 (A组 )、胰岛素加磺尿类药物 (B组 )、胰岛素加二甲双胍治疗 (C组 ) ,治疗前后 3个月分别对比BMI、FBG、PBG、HBA1C、TC、TG、HDL -C、FINS等指标变化 ;比较各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及各组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①A ,B ,C 3组在胰岛素治疗后FBG、PBG、HBA1C均得到满意控制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1;②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 (C组 )降低TC、TG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胰岛素 (A组 )和胰岛素联合磺脲类药组 (B组 ) ;③B组、C组在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低于A组 ,P <0 0 1。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能满意控制血糖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TC、TG水平 ,其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胰岛素和联合磺脲类药物。  相似文献   

12.
对60例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I组:足量磺脲类药物 二甲双胍治疗,Ⅱ组:诺和灵30R治疗,Ⅲ组:诺和灵30R 二甲双胍治疗。结果Ⅲ组降糖效果优于I组、Ⅱ组,但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胰岛素用量Ⅲ组明显少于Ⅱ组。结论 联用诺和灵和二甲双胍是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较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参与的三种治疗方式对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SFS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予以单服二甲双胍250-500mg每日3次(组Ⅰ);诺和龙1-2mg,每日3次与二甲双胍250-500mg,每日3次合用(组Ⅱ);睡前中效人胰岛素与二甲双胍500mg,每日3次合用(组Ⅲ)治疗,治疗过程中三组病人均保持饮食、运动量稳定。连续治疗3个月前后的对照观察。结果三组病人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BG)均明显降低,血糖降低的幅度为组Ⅲ〉组Ⅱ〉组Ⅰ。结论二甲双胍参与的三种治疗方式对SFS的T2DM患者均有效,在全面控制糖代谢紊乱方面,本研究提示二甲双胍与睡前中效人胰岛素联合应用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控制血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使用诺和锐30的同时加用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单用诺和锐30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胰岛素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FPG、2hFPG、HbA1c、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可更好控制血糖,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81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组(A组)和胰岛素+二甲双胍组(B组),分别给予胰岛素及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疗程共12周.另外,选择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对象均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水平,用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控制良好,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反应蛋白和IR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与A组相比,B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IR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不仅可良好控制T2DM患者血糖,还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朱柏乐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3):360-361,365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对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游离脂肪酸(FFA)与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8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格列美脲单用组、二甲双胍单用组以及两者合用组,每组各28例,疗程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FFA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二甲双胍单用组和两药联用组FFA的水平下降明显,但是格列美脲单用组变化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的HOMA IR治疗后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能够降低T2DM的FFA水平,并且能改善HOMA IR.  相似文献   

17.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在注射门冬胰岛素30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口服,观察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HbA1c、胰岛素用量、BMI(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和HbA1c;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少、BMI无明显变化、低血糖发生次数较少。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且胰岛素用量少,不增加体重,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诺和灵30R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80例初诊T2DM患者分为诺和灵30R组(A组,40例)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B组,40例),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下降(均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下降(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升高(P〈0.01)。B组血糖达标更迅速。A组较B组低血糖发生率更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张光明  夏忠艳 《海南医学》2008,19(10):73-74
目的 通过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失效病人两种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68例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失效病人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索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33例、优泌乐2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35例,均连续治疗3月后对比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指数,并记录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频率、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甘精胰岛素治疗组FBG水平明显低于优泌乐25治疗组(P<0.05);优泌乐25治疗组早、晚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较甘精胰岛素治疗组低(P<0.05):两组的HbA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优泌乐25治疗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优泌乐2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而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多项目观察优泌乐25治疗糖尿病利弊.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原胰岛素优泌林70/30治疗,B组应用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25,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等多项目观察.结果 治疗后B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胱抑素、同型半胱胺酸等指标变化显著优于A组.("P<0.05").但体重指数等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项目观察优泌乐25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