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宫腔内膜异常回声不孕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孕症门诊经阴道超声监测发现子宫内膜异常回声并进行纤维宫腔镜检查的3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监测发现子宫内膜异常的331例患者,宫腔镜确诊内膜病变282例,阴道超声监测诊断内膜病变的正确率为85.2%。结论阴道超声监测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初筛方法,发现病变后应及早做宫腔镜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2.
张敏  杜敏  李宝艳 《医学综述》2012,18(15):2522-2524
目的探讨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后行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的诊治价值。方法对65例IVF-ET失败者进行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其中宫腔异常48例,与IVF-ET失败后未行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的42例比较再次IVF妊娠结局情况。结果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病变检出率为73.85%,其中内膜息肉占48.21%,内膜炎占12.50%,内膜增殖症占17.86%,宫腔粘连占12.50%,黏膜下肌瘤占5.36%,子宫中隔占3.57%,宫腔异常组经处理后再次IVF临床妊娠率为52.08%,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后于再次IVF治疗前可常规行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以排除子宫内病变,提高助孕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宫腔镜及病理联合检查对生育期异常子宫内膜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28例生育期异常子宫内膜出血患者排除内科、妊娠及节育器因素、子宫肌瘤及与妊娠有关疾病后 ,依次行 TVS、官腔镜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比较其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在228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为67例(29.39%).经阴道彩超检查符合134例(58.77%),经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符合为202例(88.59%),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敏感度 58.77%,88.59%,特异度 78.72%,85.10%,阳性预测值58.77%,88.59%,阴预测测值 91.49%,100%.经统计学处理,临床诊断与阴道彩超及联合宫腔镜检查符合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彩超检查与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情况的各项指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及病理检查对于诊断生育期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经阴道彩超是筛选子宫内膜病变的方便、简捷、有效与经济的方法,三者结合明显提高了生育期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提示子宫内膜不均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是否患有子宫内膜病变,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月经异常,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并对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内膜不均的患者177例进行宫腔镜检查,行定点活检和诊断性刮宫,将病理结果与超声和宫腔镜诊断进行比较。结果病理显示异常子宫内膜85例(48%),异常子宫内膜厚度与正常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常与正常子宫内膜血流差异有显著意义,宫腔镜诊断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95.3%(81/85),特异性39.1%(36/92),阳性预测值59.1%(81/137),阴性预测值90%(36/40)。结论宫腔镜对子宫内膜不均病因诊断特异性低,子宫内膜异常血流对内膜病变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SI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因子宫不规则出血或不孕症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的患者138例,并进行宫腔镜检查、活检,将病理结果与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敏感度100%,特异度90%;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敏感度100%,特异度95%。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种廉价、无创、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且准确度高,值得推广,尤其在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本院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6月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20例。以病理检查为确诊标准,分别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和宫腔镜对比,经阴道三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阴性检出率、特异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宫腔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这三个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在阳性检出率、敏感性比率两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一种筛查子宫内膜病变较好的方法;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彩超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彩色多谱勒经阴道超声探讨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方法:对妇科住院经阴道超声诊断54例子宫异常出血的妇女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子宫内膜病变情况,与宫腔镜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本组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绝经前病因:内膜增殖50%(20/40),内膜息肉22.5%(9/40)内膜癌2.5%(1/40),其他25%(10/40);绝经后病因内膜癌28.6%(4/14),内膜息肉21.4%(3/14),内膜增殖28.6%(4/14),其他21.4%(3/14);经阴道彩超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性,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相吻合。因此,经阴道超声可以对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做出诊断。结论:经阴道彩超可对异常子宫出血内膜病变病因做出初步诊断,可作为此类患者随访的一种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发现的子宫内膜病变是否影响IVF-ET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69例IVF-ET前自然周期超声监测内膜回声正常,进入IVF-ET周期后子宫内膜出现异常回声的患者。其中11例取消新鲜周期移植,胚胎冻存。其余58例(研究组)与IVF-ET周期未发现子宫内膜异常回声的患者(对照组),比较IVF-ET妊娠率。研究组IVF-ET未获临床妊娠的患者和取消移植的患者随后行宫腔镜检查,并对镜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VF-ET周期子宫内膜出现异常回声的患者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709)。33例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形态异常30例(90.7%),其中子宫内膜息肉23例(69.7%),子宫内膜增生6例(18.2%),子宫内膜炎1例(3.0%)。结论 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超排卵周期阴道超声发现的子宫内膜回声异常(强回声区域直径<20mm),不影响胚胎着床,也不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后,再次移植前行宫腔镜手术是否可改善子宫内膜微小病变的无症状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7月至2020 年9月收治IVF-ET失败后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未行宫腔镜检查225例为对照组,行宫腔镜操作114例为宫腔镜组。在宫腔镜组中,宫腔镜下检查正常的49例患者为正常组,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TCRP)的65例患者为息肉组。统计分析患者术前超声结果、一般临床资料与临床结局。结果:移植失败的142 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仅为22.6%。宫腔镜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活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2% vs. 20.2%,P =0.040;49.1% vs. 37.8%,P =0.045)。正常组与息肉组,对照组与正常组的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症状、经阴道超声检查正常却移植失败的患者可能存在子宫内膜微小病变,再次移植前行宫腔镜检查并治疗,可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各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萎缩61.5%(8/13),子宫内膜癌38.5%(5/13),子宫内膜增生46.2%(6/13),子宫内膜息肉38.5%(5/13);对照组中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各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萎缩15.4%(2/13),子宫内膜癌23.1%(3/13),子宫内膜增生30.5%(4/13),子宫内膜息肉15.4%(2/13)。两种方法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定位活检能最大程度上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兰荭 《当代医学》2009,15(7):83-84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时经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不孕患者235例,所有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235例患者中,73.19%(172/235)的患者宫腔内存在病变,69.36%(165/235)的患者有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96.39%(160/166),特异度95.00%(57/60),假阴性率3.61%(6/166),假阳性率5.00%(3/60)。结论宫腔镜能为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有无病变提供准确的诊断,对于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不孕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官腔镜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病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从1996到2004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和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患者107例,在我院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其中83例进行了内膜活检,总结分析该资料.[结果]宫腔镜发现正常官腔74例(69.16%),异常33例(30.84%),其中包括宫腔粘连6例、内膜薄6例、官腔息肉6例、内膜肥厚5例、黏膜下子宫肌瘤4例、宫颈管狭窄3例、内膜炎2例、子宫纵隔1例.83例子宫内膜病理活检则发现正常内膜54例(65.06%),其中增生期18例、分泌期36例;内膜异常29例(34.94%),其中黄体功能不全(LDP)12例、轻度增生过长7例(其中有一例同时伴有宫腔息肉),内膜炎症5例、宫腔息肉3例、子宫内膜结核2例.[结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病例,进行宫腔镜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妇女的心理状况对治疗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的不孕妇女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状况对其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孕妇女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IVF-ET妇女和100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IVF-ET妇女心理状况明显差于正常生育妇女(P〈0.01);IVF-ET未获得妊娠妇女的心理状况明显差于获得妊娠的妇女(P〈0.05)。结论在IVF-ET妇女的治疗过程中,应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准确率,给予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法对2013年1—12月份该院收治的64例超声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与术前超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生育期妇女术后病理与超声诊断符合者27例,占73%;不符者10例,占27%,分别为增殖期宫内膜5例,分泌期宫内膜4例,单纯性增生1例。绝经期妇女27例,术前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18例中,有10例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其中子宫内膜息肉8例。术前超声提示子宫内占位的9例,术后病理100%提示子宫内膜病变,其中子宫内膜息肉4例;结论生育期妇女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一定的误诊率,超声诊断应在卵泡期进行,根据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采取个体化治疗。绝经期妇女,超声提示异常者应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病变,需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VF-ET周期中,取卵日和ET日血清glycodelin水平与子宫内膜容受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ELISA方法检测IVF-ET患者取卵日和ET日血清glycodelin水平,同时经阴道超声评价子宫内膜情况。结果取卵日或ET日妊娠组与未妊娠组血清glycodelin水平相比无差异,但妊娠组ET日与取卵日血清glycodelin水平的比值和差值均明显高于未妊娠组(分别为2.54±2.14vs0.96±0.51,0.91±1.22vs-0.30±1.14);血清glycodelin水平与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回声类型无关。结论取卵日和ET日血清glycodelin水平与其子宫内膜厚度和回声类型无关,取卵日和ET日血清glycodelin水平的动态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对IVF-ET后妊娠结局的预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肾调冲方对不孕症患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36例子宫内膜生长不良继发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及戊酸雌二醇对照组,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血流状态[。结果]1)中药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2)中药组A型+B型内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药组子宫内膜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穿支血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药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冲方有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的作用,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265例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资料,其中90例患者因试管婴儿失败而行宫腔镜检查。结果 265例不孕患者中宫腔正常者124例,占46.8%,宫腔异常者141例,占53.2%。宫腔粘连86例(占32.5%),子宫内膜息肉39例(占15%),子宫内膜炎22例(占8.3%)。宫腔粘连在继发不孕中的检出率高于原发不孕。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90例因试管婴儿失败而行宫腔镜检者中有68例存在宫腔病变(占76%),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等。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和准确性,有较高的阳性发现率,可及时发现不孕症患者的宫内病变,应作为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在黄体期不足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120例不孕妇女,采用抗人孕激素受体(PR)单克隆抗体,将120例患者分为LPD组56例与对照组64例,对比两组PR免疫组化测定,放射免疫法(RIA)测定黄体中期血清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两组孕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D组分泌晚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P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布不均,黄体中期E2水平对照组显著高于L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合成减少是由于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导致;黄体期不足不孕子宫内膜分泌不良是由于子宫内膜中PR含量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选择26例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为研究组,18例萎缩型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ER、PR和增殖核抗原Ki-67在息肉和萎缩内膜中的表达。结果息肉组子宫内膜ER、PR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萎缩子宫内膜(P<0.001);Ki-67阳性细胞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内膜细胞ER、PR和Ki-67高表达可能与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