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宁丽琴  叶柏 《新中医》2014,46(5):17-19
介绍叶柏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叶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为肝郁脾虚。脾虚以脾气虚、脾阳虚为主。治疗以调肝运脾为主,调肝宜疏肝、柔肝、敛肝;脾健贵运,运脾贵温。实际临床中常采用抑木扶土,调理中焦,升阳止泻,袪风化湿,温运脾阳等治法。  相似文献   

2.
刘亦农  窦志芳 《光明中医》2014,(10):2027-2028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从中医学角度而言,肠易激综合征病机在于肝郁脾虚,病位在脾、肝,治疗以疏肝健脾为大法。本文从肝、脾入手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与肝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发病与肝脾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为脾虚肝郁,多从调肝运脾论治。除此以外,还当重视脾虚为本、肝脾同病、脾气虚寒与肠道湿热并存、肝气郁结与疏泄太过交替、外风引动内风发作的病理特点。临证治疗当运用调肝运脾之法,注重健脾为先、温清并用、疏敛结合,兼以祛风,使外风散而内风敛,尽早恢复肝脾功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总结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特点,将脾胃气郁、肝气郁结、肾气膹郁归纳为气郁病机,将脾虚湿困、湿阻气机概括为湿阻病机,以气郁湿阻概括本病的总体病机特点,既囊括了与本病相关的肝、脾、肾脏腑作用,也点明了病情反复发作、久病不愈的主要原因.在气郁湿阻病机的基础上,治疗以化滞调气为大法,用疏肝调气解郁之法,行健脾祛湿化滞之策...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病机关键是心神失调、气机紊乱、肠腑失司。本文通过对养心调神针法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从而为针灸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肝益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疏肝健脾理气之法组成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依罗马Ⅱ诊断标准确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6例。结果:显效24例,占42.86%;有效27例,占48.21%;无效5例,占8.93%。总有效率为91.07%。结论:调肝益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的症状群。其中腹痛和腹部不适是肠易激综合征最核心的临床症状。其突出特点是这些症状与排便有关。刘铁军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有独到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他认为,肝脾同病是发生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病机,治疗常用疏肝健脾和温补脾肾两法,用药主张"忌刚用柔",避免辛温香燥之理气药伤肝体,劫肝液。且要调理情志。参见《刘铁军教授运用"肝脾同病"理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一文。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每因精神因素诱发或加剧)的特点。笔者于2003年3月~2005年3月,应用调肝益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78例,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调肝健脾法治疗束缚应激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调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5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调肝健脾中药高剂量组、调肝健脾中药低剂量组、补脾益肠丸组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调肝健脾中药、补脾益肠丸灌胃 ,观察大鼠排便数、直肠内玻璃小球排出时间、小肠墨汁推进率和血浆胃动素 (MOT)、血管活性肠肽 (VIP)及P物质 (SP)含量的变化。结果 调肝健脾中药能够降低IBS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和血浆MOT、VIP水平 ,升高血浆SP水平。结论 调肝健脾法可通过调整紊乱的胃肠激素的分泌与释放而调节IBS大鼠的肠运动功能 ,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郭尧嘉  陆为民 《吉林中医药》2012,32(10):973-974,979
肠易激综合征病在肠胃,关乎心肝二脏.心与肠胃生理上经络连属、互为表里,病理上相互影响、上下传变;“肝与大肠相通”,肝主疏泄之职,司脾升胃降,助大肠传导,无使气机壅滞,致土不疏木,渗泄中满之证.从心肝论治肠易激综合征是在调理脾胃、肠功能的基础上,酌加养心安神、调肝、疏肝、清肝之品,以安神定志,补肝体、助肝用,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属于中医的“泄泻”“腹痛”范畴,病因复杂,病程迁延反复,肝郁脾虚是其重要病机。笔者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心、肺、肾密切相关,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失调是IBS-D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时,运用“通调五脏”的治疗法则,注重调脾祛湿,调脾之法在于升阳运脾、醒脾化湿、健脾祛湿以固其本;注重调肝理气,调肝之法在于疏肝理气、清肝泻火、柔肝养阴以止痛泻;注重调肺宣发,调肺之法在于宣发肺气、清解肺热以升清阳;注重调心安神,调心之法在于清心安神、养心安神以祛诱因;注重调肾温煦,调肾之法在于温补肾阳、益肾固脱以护其根,终达五脏通调,阴平阳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调肝运脾汤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抽取56例作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28例)采用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调肝运脾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5-羟色胺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腹痛、腹泻、腹胀、神疲乏力、纳呆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血清内5-羟色胺水平为(65.17±4.96)ng/ml,低于对照组的(82.74±9.48)ng/ml(P0.05)。结论调肝运脾汤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纠正其血清5-羟色胺水平,可作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13.
秦冰亭  张瑞娟 《河北中医》2006,28(11):833-833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精神压力增大及食物成分变化,肠易激综合征出现增多趋势。2003-03~2005-03,我们应用调肝益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78例,并与西药治疗7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6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男35  相似文献   

14.
调气化瘀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气化瘀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德州市立医院(253012)刘美玉【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调气化瘀汤肠易激综合征亦称过敏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等,是胃肠神经功能症的一种。对这种病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特殊疗法。笔者自1993年1月~1994年12月,运用自拟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症状的疗效。方法:随机设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组(50例)和聚乙二醇4000对照组(50例),对治疗前后的结肠症状问卷表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结肠症状问卷表积分在临床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长洪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虽不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但因其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王长洪教授认为该病发病以脾胃虚弱为本,肝脾不调为病机关键,脾肾两虚为重要的病机演化为主要病机,而立调肝健脾、健脾燥湿、温肾固本和肝脾肾同调四大治疗之法,而尤以肝脾肾同调之法,为其临证常用之法。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常见。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优势。中医学按其症状特征归为"泄泻""腹痛""痛泄"等疾病范畴,主病机为脾虚湿盛,肝脾失调。风药性轻灵,具有辛散升发的作用,配伍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起到升清降浊、健脾胜湿、调肝理气、通络散结的关键作用,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孙建华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脑神失调,脾胃虚弱。临床上提出"脑神"的核心地位,注重调神健脾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辨病和辨经络相结合贯穿始终,强调腧穴配伍与得气,并注重对患者疾病认知的治疗,临床疗效卓越。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总结甘礼明教授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并就此深入学习和探讨其对临床疗效意义。甘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本身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故此病也呈现出明显的顽固性和多样性,其治疗效果机理未能完全得到明确。甘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众医家的观点提出了辨证脏腑、分层分阶段论治的观点,关键是对肝、脾进行分析辨证,由肝脾不和,形成本病之标的主要病机,故治疗方面需分脾胃湿热、肝脾不和、脏腑阴阳失调等分层、分阶段(初期、活跃期、缓解期)论治,调理肝脾有偏虚偏实之异,调后需要加强生活调摄,预防病情复发,以取得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辛中平 《中医药导报》2011,17(7):117+119
目的:观察以调肝运脾法之痛泻要方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调肝运脾法施治,选用痛泻要方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服用匹维溴胺片、培菲康胶囊,两组均服药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3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肝运脾法之痛泻要方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