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 ,寻找自体骨移植的理想替代材料。方法 :用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鼠颅骨 8mm的圆形缺损 ,同自体骨、骨基质明胶移植对比 ,术后不同时间行X线、组织学检查。结果 :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同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相似 ,但完全被新骨替代时间较长。结论 :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是修复大面积或节段性骨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替代自体骨移植修复颅骨大面积缺损的理想材料。方法:用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鼠颅骨8 mm的圆形缺损,术后不同时间行x线、组织学检查。结果: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具有诱导成骨能力,保留骨的部分生物力学特性,但完全被新骨替代时间较长。结论: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是修复大面积颅骨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孔制备对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用有微孔和无微孔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鼠颅骨直径为8mm的环形骨缺损,术后不同时间行组织学和X线检查。结果:有微孔制备的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优于无微孔的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结论:微孔制备能提高脱钙骨基质明胶的诱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微孔制备对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有微孔和无微孔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鼠颅骨直径为 8mm的环形骨缺损 ,术后不同时间行组织学和X线检查。结果 :有微孔制备的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优于无微孔的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结论 :微孔制备能提高脱钙骨基质明胶的诱导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5.
定性、定量地了骨基质明胶和脱钙骨基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植入物修复家兔桡骨损的过程。结果表明两者均有诱导成骨作用,骨基质明胶的诱导成骨能力优于钙骨基质。术后6周,骨基质明胶组的骨缺损已完全愈合,而脱钙骨基质组接近愈合。作者认为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基持明胶和脱钙骨基质具有诱导成骨能力,而自体红骨髓为骨形态发生白提供诱导成骨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6.
作者利用异种、同种、半脱钙骨基质明胶和羟基磷灰石四种材料植入20只大鼠肌肉内,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了各种材料的吸收速度、抗原性和成骨情况。结果表明,异种骨基质明胶在植骨早期有轻度的排斥反应。羟基磷灰石不易被吸收,无诱导成骨作用。同种骨基质明胶适合作为较小骨缺损的骨形成蛋白复合材料,修复较大骨缺损,半脱钙骨基质明胶是较佳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诱导成骨修复大鼠颅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定性、定量地考察了骨基质明胶、脱钙骨和深冻骨促进SD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的作用。结果表明它们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成骨作用,其中骨基质明胶的作用最佳,脱钙骨次之。术后12周,骨基质明胶组的骨缺损已完全愈合,脱钙骨组接近愈合。本文还讨论了诱导成骨的机制,认为骨形态形成蛋白(BMP)是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巨噬细胞可能与整个诱导过程的启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作者利用羊骨基质明胶(BMG)修复了20只大鼠的洞性骨缺损。应用X线和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异种骨基质明胶对洞性骨缺损的修复过程。结果表明:在植骨术后2~4周内,植骨区周围有轻度的排斥反应现象。术后第4周,植骨区出现明显的诱导成骨征象,排斥反应现象减退。异种骨基质明胶的成骨时间迟于自体骨2周左右。作者认为,如何减低异种骨基质明胶的抗原性将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实验结果也说明,异种骨基质明胶将来有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新型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9.
同种异体骨为替代自体骨移植的首选材料。经脱脂、脱水、脱钙、冻干等处理制备的脱钙骨基质,具有较低的免疫源性,又保留骨形态发生蛋白等一些骨生长因子而具有骨诱导活性,已广泛运用于骨科临床。本文对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的成骨能力,及其构成复合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骨发生蛋白 2 (hBMP 2 )转染兔自体骨髓基质细胞 (rMSCs)的骨生成诱导作用以及附和异体兔脱钙骨基质 (DBM )后的成骨效能。方法 :取兔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扩增 ,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人骨发生蛋白 2基因 ,将转染和未转染人骨发生蛋白 2基因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附和于异体兔脱钙骨基质形成新的生物植骨材料 ,连同空白及单纯脱钙骨基质对照组植入兔前肢肌袋和桡骨缺损。 2、4、6、8周分别取材进行大体 ,放射线和病理观察。结果 :肌袋试验 6周后 ,转染人骨发生蛋白 2基因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附和异体兔脱钙骨基质材料中出现骨组织细胞 ,末转染组和单纯异体兔脱钙骨基质组为纤维组织。骨缺损试验中 ,三组均能产生骨的形成和缺损的修复 ,但仍然是转染复合材料组的骨修复再生能力最大。结论 :局部应用hBMP 2基因转染的BMSCs -DBM材料可以诱导骨形成促进骨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的组织学特点。方法:在成年家兔双侧桡骨干中段制成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无菌生理盐水和骨基质明胶。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骨基质明胶的成骨过程及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骨基质明胶可诱导间充质细胞聚集,并促进其分化为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进而形成新骨。结论:骨基质明胶是通过诱导机理促进形成新骨的;诱导成骨是软骨内成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根据Urist等人的方法制备人胚胎骨全脱钙和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bonematrixgelatin,BMG),同时采用这两种材料修复家兔下颌骨体部1cm×0.5cm大小全层缺损,以自体骨移植和未植骨作对照,通过大体观察,X线观察和组织学切片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显示:植骨组与自体骨移植组修复较好,与未植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胚胎骨BMG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3.
张鸣 《医学综述》2013,19(14):2540-2543
脱钙骨基质是一种具有骨传导和骨诱导性质的生物材料,以多种形式应用于临床治疗四肢长骨骨缺损,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脱钙骨基质是由胶原蛋白、非胶原蛋白以及较低浓度的生长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等组成的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骨诱导及骨传导活性,可生物降解,促进新骨形成及骨组织矿化,加速骨愈合,是骨组织工程比较理想的支架材料,可以单独或者与自体骨及其他生物材料或者生长因子联合运用有效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14.
骨基质明胶 (BoneMatrixGelatin ,BMG)作为骨移植材料具有容易吸收 ,诱导成骨作用优于脱钙骨 ,具有明显的修复骨缺损的作用[1,2 ] 。 1996年 8月~ 1999年 4月 ,我们试用骨基质明胶颗粒复合骨水泥 (BoneCe ment ,BC)修复肿瘤性骨缺损 32例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收集严重损伤不能再存活的肢体骨或新鲜尸骨长骨的皮质骨 ,按改良Urist方法[3 ] 去除软组织和骨髓 ,水洗、液氮冷冻 ,粉碎成 1mm3 的颗粒 ,用 1∶1氯仿甲醇溶液脱脂 ,0 6mol/L盐酸脱钙后 ,再依次经 2mo…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一组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结果,所用试验材料为骨基质明胶片、脱钙骨片和不脱钙骨片。在大鼠颅顶骨上制成8mm直径的圆形骨缺损,作为骨折不连接的动物模型。在此骨缺损内分别植入上述三种材料。结果表明它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诱导作用,其中骨基质明胶片的骨诱导作用最强,脱钙骨片次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植入片在吸收的同时释放出骨形成性蛋白,诱发来源于硬脑膜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形成新生骨组织,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人胎骨全脱钙与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简称BMG),并分别做成颗粒(直径0.5~1cm)和粉末(直径<250μm),同时制备少许未脱钙的胎骨颗粒,植入大鼠双侧后肢的股肌陷窝内,猪骨BMG作为对照。通过组织学切片来比较各组植入物的诱导成骨活性。结果显示:(1)胎骨BMG成骨过程早且量多,免疫排斥反应低;(2)未脱钙的胚胎骨无诱导成骨活性;(3)猪骨BMG有一定的成骨能力,但时间较晚,量少,早期有明显的免疫反应;(4)全脱钙和部分脱钙胎骨的诱导成骨活性接近(P>0.05);(5)粉末脱钙胎骨BMG的诱导成骨活性降低;(6)酒精消毒BMG效果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体肌基质明胶颗粒、骨水泥作为bBMP载体及释放系统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成 骨能力。方法:复合材料及自体骨分别移植于成年新西兰兔桡肌基准大小骨制损,术后不同时期进行X线、组织形态学ECT,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复合材料修复骨制损的方式及能力。结果:复合材料修复成年新西兰兔桡骨基准大小骨制损;复合材料和新鲜自体骨移植相比,修复程度及愈合过程及成骨方式相同。结论:异体骨基质明胶颗粒、骨水泥是bBMP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异体冻干脱钙骨在质在隆鼻术中的应用效果,作者利用正常新鲜四肢骨干皮质骨经脱脂,脱钙,清毒,冷冻干燥等过程,制备成冻干脱钙骨基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将该材料植于骨膜下和下时均有成骨现象,且植于骨膜下的成骨量优于皮下,临床上利用冻干脱钙基骨质进行隆鼻术,将该材料的植地骨表面,对15例受术者中的8例进行了5~18个月的随访,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作者认为冻干脱钙骨基质有良好的诱导成骨作用,同时该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种脱钙骨基质(Xenogeneic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XDBM)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以及促进骨缺损修复愈合,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生sD颅盖骨成骨细胞培养。取人及大鼠松质骨制备人(异种)及大鼠(同种)脱钙骨基质;观察成骨细胞在XDBM表面的黏附、增殖;行一侧大鼠骶棘肌肌袋内植入异种脱钙骨基质(实验组),对侧植入同种脱钙骨基质(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8周取材。另取8周龄大鼠造桡骨中段5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分为异种脱钙骨组(实验组)及同种脱钙骨组(对照组)。分别于2、4、8、12周处死动物并取材。大体、组织学观察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成骨细胞在XDBM贴壁生长、增殖、分泌骨基质;XDBM植入肌袋内各时间点均未见炎症、坏死及排斥。桡骨缺损区域微血管密度增加,新骨形成最终缺损区被新骨代替。结论XDB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良好骨传导及骨诱导作用。当植入大鼠桡骨缺损后具有促进骨再生的能力,有望成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0.
周勇  范清宇  蒋维中  蔡和平  文艳华 《医学争鸣》1999,20(12):1085-1087
目的:探讨异体脱钙骨基质(DBM)骨粒、骨水泥(BC)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复合骨制损修复材料成骨诱导活性。方法:小鼠股部股袋内植入复合材料,不同时间分别取材HE染色观察复合骨制损修复材料的异位诱导成骨活笥;检测不同复合质量比的复合材料的聚合温度。结果:第7日时材料外周即形成间充质组织包膜,并沿材料不规则裂隙向植入材料内部长入间充质组织。第14日间充质组织继续大量长入且逐渐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