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十二五"时期广西卫生投入的充足性以及卫生筹资的公平性、效率性、可持续性状况进行分析,为改善广西卫生筹资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西卫生筹资状况、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GDP和卫生总费用增长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与全国发展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十二五"时期,广西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均超过5%,人均卫生总费用均低于全国水平;政府卫生支出与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均高于全国水平,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均低于全国水平;卫生总费用流向医院比重超过50%,而流向公共卫生机构的比重呈逐年下降;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014年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10%。结论:广西卫生筹资结构在不断优化,个人卫生负担有所减轻,但人均卫生总费用远低于全国水平,卫生费用支出总额离百姓的需求尚存在差距,影响卫生投入充足性;社会卫生支出不足,影响卫生筹资公平性;卫生筹资配置结构失衡,影响卫生筹资效率;卫生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性不足,影响卫生筹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筹资来源法对2003—2012年甘肃省卫生总费用进行测算,初步了解甘肃省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及结构,从宏观上分析政府、社会和个人筹资负担,为甘肃省制定和调整卫生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运用筹资来源法,查阅相关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得到相关指标,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应用 Ex-cel、SPSS 19.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3—2012年甘肃省卫生总费和人均卫生总费用呈逐年增加趋势,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1.02%和21.20%。2003—2012年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22.40%上升至37.97%;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有较小波动,总体上有所增加,2012年达到25.62%;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53.85%降至2012年的36.41%。结论甘肃省卫生筹资水平不断提高,但人均卫生总费用偏低;卫生筹资结构有待完善,应建立长效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同时甘肃省应深化卫生总费用核算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山东省卫生总费用进行核算与预测,为建立卫生筹资策略和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资料主要来源于1998—2009年山东省卫生财务、卫生统计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筹资来源法对山东省卫生筹资进行系统测算,并开展国内外比较研究;运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山东省卫生总费用未来发展趋势。结果:(1)1998—2009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从195.71亿元增加到1163.20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21.44元增加到1228.26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从2.79%增加到3.43%;(2)1998—2009年,按照国内口径,政府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分别从15.67%和28.93%增加到21.84%和36.85%,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从55.40%降低到41.31%;按照国际口径,广义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36.95%增加到45.62%,私人卫生支出比重从63.05%降低到54.38%;(3)2015年和2020年,预测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01%和4.25%,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分别降低至37.02%和35.47%。结论:(1)山东省卫生筹资水平较低;(2)山东省卫生筹资构成向着好的方向变化,但卫生筹资构成仍不合理,公共筹资不足、个人筹资较高。建议:努力筹集足够的卫生资金,提高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加大政府卫生投入,降低个人筹资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山东省卫生费用的筹资来源,讨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山东省2010年的卫生总费用进行了测算,即按照卫生资金的筹资渠道与筹资形式收集卫生总费用数据,采用筹资来源法测算全社会卫生筹资总额,并与上年及全国水平进行比较。文中数据均以当年价格为基准,并未排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对于筹资结构分析中的相关指标采用的是统计学上的构成比。结果 2010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较上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筹资总额达1 345.30亿元,政府、社会、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分别占24.34%、36.94%、38.72%。2010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 prodact,GDP)比重和人均卫生总费用均低于全国水平。结论应适当提高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加大政府和社会的卫生投入力度,降低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建立合理的卫生筹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结合2010-2014年重庆市卫生总费用的相关数据,着重分析重庆市卫生总费用筹资总体水平,结构调整和变化趋势,并与全国的平均数据进行比较,提出改善建议。方法:运用筹资来源法对重庆市2010-2014年的卫生总费用进行了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总费用呈逐年递增趋势,个人现金支出比重在2014年降到29.97%,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现金支出结构较合理。结论:继续加大政府和社会卫生筹资力度,降低居民个人支出,减轻居民疾病负担,使卫生筹资机制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省级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分析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卫生筹资的变化趋势与特征,为完善卫生筹资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2年全国20个省份的卫生总费用核算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结果:20个省份中,卫生总费用增幅最大的是安徽(82.97%),政府卫生支出增幅最大的是宁夏(108.71%)。2012年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超过40%的省份全部位于东部地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在40%以上的地区减少至5个。结论:各地区卫生总费用均保持增长趋势,但在地区经济水平匹配程度方面存在差异;筹资结构明显优化,但地区间筹资特点不同,部分省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的压力仍然较大。建议:在提高筹资水平的前提下,注重调整筹资结构,发挥公共筹资的作用,降低居民个人卫生支出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对甘肃省1995-2014年连续20年社会卫生支出进行分析预测,为科学优化社会卫生筹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来源法核算的甘肃省社会卫生支出信息,基于回归分析原理、动态数列原理和指数平滑方法对其进行预测研究。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预测方法比较显示三次指数平滑法拟合精度优于回归分析法和动态数列法;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到"十三五"末甘肃省社会卫生支出资金可达350亿元左右,人均社会卫生筹资将在1328元上下。结论甘肃省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偏低,筹资能力低下,筹资模式亟待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价北京市基于时间序列的卫生筹资总额、结构变化等。方法: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结果:2000—2016年北京市卫生筹资总额从166.72亿元增长到2 048.9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3.00%,人均卫生总费用从1 222.65元增长到9 429.73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5.27%增长到7.98%,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差异较大。结论:北京市卫生总费用变化体现宏观政策变化,社会卫生支出高速增长,政府对卫生筹资贡献的影响力减弱,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筹资比重下降,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有所缓解。建议:保证政府卫生投入的可持续性,规范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医疗,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控制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核算202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分析“十三五”以来卫生筹资主要变化趋势,总结当前卫生筹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基于来源法、机构法及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的核算结果,分析我国卫生总费用及经常性卫生费用变化情况。结果:202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85 327.49亿元,占GDP比重为7.05%,人均卫生总费用为6 044.09元;其中,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至26.89%,政府卫生支出占比升至28.17%,社会卫生支出占比降至44.94%,筹资结构继续优化。结论:我国卫生费用总规模持续增长,但卫生筹资系统韧性有待加强,需加快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升筹资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获得感,优化卫生资金配置,提升卫生费用的效率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农八师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水平、结构及分配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来源法和机构流向法,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比较。[结果]2011年八师卫生总费用19.09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8.11%,人均卫生费用3,057.48元;政府卫生支出为6.47亿元,占总费用的33.89%,社会及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总费用额比重分别为41.33%、27.48%;政府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5%,人均政府卫生支出1,036.15元;分配总额18.24亿元中,医疗机构占81.45%,公共卫生机构占4.62%。[结论]筹资水平尚可,筹资结构合理,卫生费用机构配置不甚合理,应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调整各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核算"十二五"期间新疆卫生费用,分析新疆卫生总费用变化情况,为新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筹资来源法进行核算分析。结果:"十二五"期间,新疆卫生总费用筹资总额由424.23亿元增加到756.45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由2 178.53元增加到3 631.24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7.52%增加到10.24%。政府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重由2011年的35.30%下降到2015年的30.55%。社会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重由2011年的38.54%增加到2015年的44.68%。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重2011年为26.16%,增加到2013年的28.09%,随后又降低到2015年的24.77%。结论:"十二五"期间,新疆卫生费用保持稳定增长,筹资结构较合理;"十三五"期间应确保政府和社会投入力度可持续性加大,继续以优化筹资结构为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算并分析四川省2001年到2012年卫生总费用,为卫生筹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筹资来源法进行测算。结果:2012年四川省卫生总费用为1 405.91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 740.81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5.89%;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3.71%,33.24%和33.05%。2001年到2012年,四川省卫生总费用平均增长速度为19.44%;2012年后政府卫生支出的增长慢于本地区财政支出增长。结论:四川省卫生筹资增速放缓,人均卫生总费用偏低,卫生筹资结构尚需优化,政府卫生投入需保持持续增长,可通过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增加社会筹资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核算江苏省2010-2017年卫生总费用,分析其变化情况,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卫生政策制定、调整、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筹资来源法核算卫生费用,并采用时间序列指标研究江苏省卫生总费用变动情况。[结果]江苏省卫生筹资总额从2010年1232. 30亿元增长到2017年3691. 21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 97%增长到4. 30%;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现金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10年的23. 85%、43. 27%、32. 88%调整到2017年的21. 91%、53. 64%、24. 46%。[结论]江苏省卫生筹资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缺乏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政府卫生投入需要加大,筹资结构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上海市嘉定区2009-2018年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探讨卫生筹资变化情况,为完善区域卫生筹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卫生总费用来源法,对嘉定区的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等指标开展时间序列分析,并对嘉定区和4个直辖市2018年卫生筹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 2009-2018年上海市嘉定区卫生筹资总额逐年增长,2018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5.14%,略低于上海市(6.81%)和全国平均水平(6.36%)。从筹资构成变化趋势看,社会卫生支出是拉动卫生费用上涨的主要因素。2018年,社会医疗保障支出占社会卫生支出的75.32%。个人卫生支出占比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筹资总额持续提高,筹资结构逐步优化,区域内卫生筹资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9-2011年北京市卫生筹资水平、结构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筹资来源法核算卫生总费用,卫生费用评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9-2011年,北京市卫生总费用从689.60亿元增长到977.26亿元,年均增长12.42%,人均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4.82%;城乡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纯收入)及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社会医疗保障经费年均增长19.36%,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增加5.44%.结论:医改三年政府对卫生投入力度加大,卫生筹资结构更加合理;社会医疗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医疗保障经费增长迅速;居民就医负担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就医负担差异明显.建议:扩大卫生筹资渠道,深入分析卫生筹资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与卫生筹资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概要描述200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2004年卫生总费用增速缓慢,政府卫生投入比例稳中有升,社会卫生支出比重持续回升,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保持近2年的下降趋势。还就卫生筹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从公平性角度对我国及部分地区卫生资金筹集和卫生服务利用进行分析评价,并讨论与借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卫生筹资政策目标和卫生筹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卫生费用核算是国际上衡量卫生筹资的宏观指标,上海市于2008年启动该项工作,并已将卫生费用核算纳入常规核算工作。2012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来源法)已达到1 092.4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以下简称"元"),占上海市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5.4%,人均卫生总费用为4 589元。从筹资结构来看,政府卫生支出占21.3%,社会卫生支出占59.2%,个人现金卫生支出(OOP)占19.5%。总体来说,近年来上海市卫生筹资呈现充足程度提高、筹资结构相对合理、可持续性较好的特点,但同时面临筹集资金使用率不足、部分人群医疗负担过重等问题,建议合理引导和控制卫生总费用增长,统筹卫生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针对重点人群"靶向"减负等措施,切实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从筹资总量来说,2015年上海市卫生费用(来源法)总额为1536.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1%,人均卫生总费用为6362.0元。从筹资结构来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来源以社会卫生支出为主(占总费用57.4%),政府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分别为20.8%和21.8%。从机构分配来说,同期上海市卫生费用(机构法)总额为1722.5亿元,其中医疗机构费用占比高达85.2%。总体来说,2015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增长较快,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水平稳定,医院费用仍为卫生总费用的最主要机构流向。卫生总费用占比首次突破6%,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一体化推进医药卫生机制改革,通过实施分级诊疗、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举措将医疗费用上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多渠道筹资,确保资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山东省卫生总费用核算和卫生筹资结构情况,对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及构成部分总体规模及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为山东省政府部门和卫生部门卫生筹资策略和机制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减轻人民群众的疾病负担和社会负担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采用《山东省统计年鉴》1998-2012年间卫生总费用相关资料,建立灰色系统GM(1,1)模型,利用R软件分析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及构成的变化趋势,并对卫生费用结构的分布情况及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1998-2012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由195.71亿元增加到1928.88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21.4元增加到1992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从2.79%增加到3.86%;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分别从15.67%28.93%增加到25.84%和37.66%,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从62.45%降低到36.50%。针对山东省卫生总费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X~((1))(k+1)=1029.65882e~((0.173716k))-833.948821,以预测未来十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利用情况。结论基于GM(1,1)模型预测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及占GDP的比值呈上升趋势,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逐年下降。山东省还需进一步提高卫生筹资水平,合理化卫生筹资构成,加大政府卫生投入,降低个人筹资比例,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的疾病负担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核算2013年全国及各地区卫生总费用,分析中国卫生筹资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来源法和机构法卫生费用核算方法。结果:2013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31 668.95亿元,占GDP比重为5.57%。其中,政府卫生支出比重上升到30.14%,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到33.88%。结论:2009—2013年,卫生总费用增速明显快于国民经济增长,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速度趋缓,地方政府卫生支出增速自2012年后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