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在山东省立医院医务人员中的感染情况,以确定预防措施,控制乙肝传播,保障职工健康。方法采用罗氏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3 431例医院职工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医院职工乙肝病毒感染率1.43%,男性感染率2.23%,女性感染率1.06%,男性高于女性。管理组和医技组乙肝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临床科室。影研所和管理组免疫率最低,易感率最高。结论医院职工乙肝病毒阳性率较低,各科室间乙肝病毒感染率、免疫率和易感率均有一定差异。为进一步降低乙肝病毒发病率,应加强乙肝的宣传和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新国  郭峥  王爱玲 《临床荟萃》2002,17(8):463-464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是危及全球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根据WHO的报告 ,全世界有 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中 1/ 3患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疾患。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6 0 % ,其中约 1.2亿为慢性病毒携带者 ,占我国人口的 10 %左右。有效防治乙肝病毒感染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已经证实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我国自 1987年开始有计划地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并于 1992年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为进一步了解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注射的儿童产生保护性抗体 (即抗 HBs)的情况 ,我们对1995年 9月至 1999年 …  相似文献   

3.
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分级护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等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和临床护理要求[1] ,是医院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病人的分级护理质量是等级医院评审的一项指标。为了了解分级护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临床护士有关分级护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 ,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浙江省衢州市 6所二级综合性医院 ,其中二甲医院 1所 ,二乙医院 5所。调查病区护士 2 74人 ,其中中专及其以下学历 15 7人 ,占 5 7.3 0 % ,大专学历 117人 ,占 42 .70 % ;初级职称 192人 ,占 70 .0 7% ,中级职称 82人 ,占 2 9.93 %。1.2 …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县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状况 ,以防止由母婴垂直传播造成新一代婴幼儿感染 ,从而为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我站于 2 0 0 1年初开展对我县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监测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取自综合性医院妇产科 62 6名孕产妇 ,产前进行检查血液乙肝二对半。用酶标法检测 ,试剂用山东省潍坊市 3V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乙型肝炎酶免试剂盒 ,均在有效期内。62 6名孕产妇中城区 32 4名 ,农村 30 2名 ,共检出HBsAg阳性 92例 ,阳性率为 1 4 70 %( 92 /62 6)。其中城区孕产妇阳性的有 41例 ,阳性率为 1 2 65 %( 4 1 …  相似文献   

5.
嘉峪关铁路地区人群HBV感染标记物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金堂 《疾病监测》2001,16(4):136-138
乙型肝炎 (乙肝 )是由乙肝病毒 (HBV)感染人体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点传染病之一。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指标 ,而“两对半”的检测对于确定乙肝的防治措施尤为重要。笔者对嘉峪关铁路地区 6家企业单位职工进行了HBV感染的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 :嘉峪关铁路地区 6家企业单位1 999- 2 0 0 0年在我站进行健康体检的职工 ,总人数为 1 837人 ,其中男 1 1 2 3人 ,女 71 4人 ;年龄 1 7-55岁 ,平均年龄 32 5岁。该人群均未接种乙肝疫苗。2 实验室检测 :用ELISA法 ,先进行HBsAg…  相似文献   

6.
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乙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乙肝 )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 ,成人感染率为 2 4.4%~80 .8% ,HBSAg携带率为 10 .1%。[1 ] 为寻求适合乙肝病人的健康教育方式 ,更好地普及乙肝的防治知识 ,达到预防乙肝的感染 ,提高乙肝病人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我科于 2 0 0 1年 1月成立了“乙肝病友俱乐部”(以下简称“俱乐部”) ,对俱乐部会员实施健康教育。经 1年的实践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组建乙肝病友俱乐部机构1.1 宗旨 :普及乙肝的防治知识 ,提高人们对乙肝的认识 ,控制乙肝的传播 ,促进病人的康复。会员可自愿加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分析北京市东城区1~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情况;探讨东城区乙肝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东城区3个调查点1~59岁常住人口共593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东城区1~59岁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标化阳性率为4.57%,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标化阳性率为26.03%;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标化阳性率为44.88%,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7.84%;≤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1.05%,抗-HBc阳性率为2.46%;抗-HBs阳性率为62.23%;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7.54%;影响乙肝HBsAg阳性率的3大主要因素为家族中有无乙肝携带者、是否接种乙肝疫苗、是否经常去洗浴场所修脚。结论东城区在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管理后,人群乙肝携带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自然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在湖州市按农村山区、农村平原水乡、城镇,随机抽取1666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结果 湖州市自然人群HBV标化流行率为36.47%,乙肝流行率<10岁组儿童最低,为4.93%;HBsAg携带率为4.14%,10岁以下携带率为0;低于全国和全省人群乙肝流行率.结论 湖州市乙肝流行率已从高流行区进入中流行区,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李笑梅  张改臣 《疾病监测》2002,17(8):307-309
乙型肝炎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 ,特别是在学生这个相对密集的群体中 ,乙肝的传播会更加迅速、广泛 ,危害会更加严重。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乙肝病毒的感染状况 ,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站门诊部于 1 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对前来我站门诊进行乙肝疫  相似文献   

10.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葛建文  郑玲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12):897-899
针刺伤是一种意外伤害 ,可导致患者损伤局部出血[1] ,同时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由此接种到受伤者体内。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2 ] 。 2 0 0 3年英格兰国家稽查办公室等机构报道针头刺伤率占医务人员总意外事件的 17% ,其中 4 1.2 %的护士有过锐器伤害经历[3] ,这与绝大多数穿刺术是由护士执行有关。我国是肝炎的高发区 ,乙肝总感染率高达 6 0 %左右 ,乙肝病毒 (HBV)携带者已有 1 3亿[4 ] ,艾滋病毒 (HIV)的感染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故护士特定的工作性质 ,使护理人员面临着…  相似文献   

11.
外科手术人员HBV感染现况调查及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身健康的血源性传播疾病 ,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地区[1]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HBsAg阳性患者 ,时刻都有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 ,2 0 0 0年我院首次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检查结果显示 ,手术医师及手术室工作人员是感染HBV的高危人群。从 2 0 0 0年 7月起 ,我们制订了一系列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严格控制手术HBV感染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两次调查对象均为我院 3 0 1名临床医师和护士 ,按科别分为内科组(包括血液、肿瘤、心血管、消化、泌尿、内分泌及呼吸内科的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应用于筛查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黔南中心血站110例无偿献血者血样作为本次研究对象,110例献血者于当日献血前均接受核酸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指定同一名高年资实验室检验人员完成相关操作,将上述数据与献血者随访乙肝病情确诊情况对比,相关数据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110例献血者经核酸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敏感性为90. 00%、特异性为98. 89%,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敏感性为65. 00%、特异性为78. 89%,提示核酸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敏感性、特异性均显著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P 0. 05)。结论 应用核酸检测筛查献血者乙肝病毒感染能缩短窗口期,有利于提高献血者乙肝病毒感染检出率、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王丹  宋岩  张艳  朱晓红 《护理研究》2013,27(15):1446-1448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药物皮试皮肤消毒剂的使用现状及认知程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1年4月—2011年5月对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和1所二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151人和住院病人12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7.87%临床护士首选乙醇作为皮肤消毒液,19.87%临床护士使用生理盐水,2.65%临床护士直接皮试。护士对皮内注射及感染相关知识得分为2.40分±1.31分。40.39%护士、89.17%病人不接受直接皮试法,40.95%护士、80.83%病人对于直接皮试法的主要顾虑为担心感染。[结论]目前临床护士在药物皮试前使用的皮肤消毒剂主要是75%乙醇和生理盐水,少数使用直接皮试法。护士及病人对直接皮试法的接受程度低,担心感染是其主要顾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变异检测中基因芯片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乙肝疾病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确诊为慢性乙肝疾病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研究对象的血清中乙肝病毒前C区A1896、A1814以及BCP区nt1762、nt1764的变异情况,对比患者临床诊断分型、乙肝病毒DNA复制程度和血清e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例研究对象中,乙肝病毒前C区A1896、A1814、BCP区nt1762和BCP区nt1764变异阳性率分别为58.5%、13.0%、55.0%、53.0%,且随着患者病情加重,乙肝病毒的变异情况发生情况逐步增多;HBeAg(-)HBeAb(+)患者或乙肝病毒DNA定量在104-106copy/ml之间时乙肝病毒变异发生率最高.结论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肝病毒多位点变异情况对临床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乙肝重叠感染丙肝的情况,探讨乙肝和丙肝感染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436例血液透析患者乙肝阳性血清进行了HCV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发现436例乙肝感染的病例中有25例患者受到过丙肝病,毒感染,感染率为5.7%,说明乙肝与丙肝重叠感染在血液透析乙肝患者中分布面较广,这与透析时间、输血有关。结论:乙肝病毒对丙肝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临床对血液透析乙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考虑对丙肝病毒感染的控制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士继续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樊玉梅  刘红 《齐鲁护理杂志》2003,9(11):875-875,880
为了解临床护士的业务状况及继续教育需求 ,加强对临床护士的业务培训 ,以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 ,我们于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对我院 15 0名临床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1 调查对象及方法1 1 调查对象 调查我院临床护士共 15 0名 ,2 0~ 4 8岁 ,工龄 5~ 30年 ;学历 :中专 87名 ,大专 6 3名 ;职称 :护士 5 4名 ,护师 5 5名 ,主管护师 36名 ,副主任护师 5名 ;职务 :护士 110名 ,护士长 36名 ,主任 4名。1 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 15 0名临床护士进行了调查 ,共发出调查表 16 8份 ,回收 1…  相似文献   

17.
体温记录单是描述患者昼夜体温的文书之一 ,是医生分析病情的依据 ,为研究现用体温单能否准确反映患者体温的影响因素 ,1998年 3月至 1998年 7月我们对北京市 2 2所市级医院、2 0所区级医院的体温单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为北京 2 2所市级医院、 2 0所区级医院现用的体温单 ,采访对象为临床护士、住院患者及医院食堂管理人员。1 2 方法 现场抽取体温记录单 ,询问 2 0 0名护士实际测温时间 ,并记录食堂管理人员开饭时间 ,以及患者实际就餐时间。1 3 资料的统计处理 对抽取的体温记录单按设置的测…  相似文献   

18.
巩义市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策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曹韶丽  康定现 《疾病监测》2005,20(5):241-244
目的 了解巩义市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994~2 0 0 3年乙肝疫情资料。结果 1994~2 0 0 3年10间,巩义市乙肝发病呈缓慢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为175 .0 0 / 10万,2 0 0 3年发病率维持在79.87/ 10万,近10年发病率居全市各类传染病发病首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5 5 % ,HBV感染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今后要开展和加强乙肝监测,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特别是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提倡集中接种,加强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重视安全注射,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开展健康宣传教育,以有效控制乙肝流行。  相似文献   

19.
笔者2005-05-06、2009-03-05在平潭县开展乙肝病毒携带者大面积普查,样本来源为自愿参加清晨空腹定时定点血样采集的健康体检者(检查免费)和产科产妇.试剂由新创公司提供,用酶联免疫法检查乙肝两对半.结果发现:15岁及以下少年乙肝病毒感染率约20%,16~35岁青年大约40%受乙肝病毒感染,36岁及以上人群大约70%受乙肝病毒感染.育龄女性乙肝病毒携带率高达22%~26%,即使接种了乙肝疫苗,母婴垂直感染风险仍大于50%.新生儿从母体感染乙肝概率仍高达10%,人群中约有5%可能属于基因缺陷,即使强化接种,对乙肝疫苗接种无应答.这些均提示未来至少30年内我国部分地区仍然是乙肝高发地区,对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对青少年落实强化乙肝疫苗接种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对20岁以下青少年实施免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普查,凡未感染乙肝病毒、对乙肝病毒无免疫抗体者实施免费预防接种,可以达到减少医疗费用,减轻医保费用压力.但乙肝疫苗的质量,预防接种的时间、方式、方法,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乙肝的基本条件,为控制乙肝的蔓延,首先必须控制乙肝病毒的感染。为了有效地控制乙肝的蔓延,我国自80年代以来应用生物自身免疫理论,在全国范围内人为地接种对人类能感染的乙肝疫苗,目的是避免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健康人感染乙肝。在近30年的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预防效果,为了有效地发挥乙肝病毒疫苗在预防乙肝上的作用,本文对我地337例乙肝疫苗接种者进行了乙肝表面抗体跟踪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