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左金丸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左金丸所含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应作用靶点基因,检索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疾病胃癌相关靶点基因,然后取两者的交集,得到左金丸作用于胃癌的预测靶基因;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左金丸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三者相互关系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左金丸作用于胃癌的预测靶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3.7.1软件的插件cytohubba筛选出关键靶基因,并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关键靶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在线工具DAVID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3.7.1软件的ClueGO插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左金丸作用于胃癌的预测靶基因68个,关键靶基因15个,这些关键基因在ONCOMINE数据库的胃癌样本和正常样本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左金丸作用于胃癌的预测靶基因主要涉及对有机物质的反应、细胞凋亡的负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负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癌症通路、p53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左金丸治疗胃癌的主要作用靶点及多靶点、多维调控、协同作用、整体调节的作用机制,可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半夏泻心汤的关键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胃排空延迟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半夏泻心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中搜索DGP胃排空延迟相关的靶点,利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6.8在线工具进行靶点的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半夏泻心汤复方中的152个活性成分,作用于108个靶点,其中关键靶点21个,包括AKT1、ESR1和STAT3等。GO功能分析共获得392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对药物的反应,对凋亡、蛋白磷酸化和基因表达的调控等299条;分子功能涉及酶结合、蛋白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37条;细胞组分涉及细胞质、细胞外区域、线粒体和细胞核等56条。KEGG分析结果显示,TNF、HIF-1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与半夏泻心汤治疗DGP胃排空延迟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半夏泻心汤治疗DGP胃排空延迟是多成分、多靶点和整体调节的复杂过程,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决明子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作用机制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与分子对接预测。方法:运用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PS)数据库检索所需决明子有效药物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其相关基因靶点。在DisGeNET数据库与GeneCards数据库中以关键字“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检索获得疾病相关基因。所有基因靶点在绘制Venn图筛选后,导入Cytoscape 3.8.0软件中构建决明子-化学活性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图谱。在STRING平台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可视化网络,从DAVID在线数据库中获得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计算机模拟关键蛋白靶点和药物成分的分子对接。结果:共检索到大黄酸、决明素等决明子有效活性成分9个,对应基因靶点208个,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基因靶点1 977个,两者交集基因靶点75个;GO生物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得到518个条目与146条通路。结论:决明子可通过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作用于TP53、TNF、MYC等靶点治疗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桑枝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化学专业数据库和CNKI收集桑枝的化学成分,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成分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得到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靶点.取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得到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1软件,筛选并构建交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PPI分析、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最后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通过筛选得到桑枝活性成分18个,潜在作用靶点336个,其中与高血压有关的交集靶点87个;共获得545条GO分析条目和160条KEGG信号通路,分别主要涉及血压调节、调节血管大小等生物过程以及cGMP-PKG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 、Ras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8个活性成分与14个关键靶点相结合,其中16个活性成分与其相应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结合活性.结论:桑枝可能通过作用于与舒张血管、细胞凋亡等相关的靶点和通路,发挥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使中药在防治类风湿关节炎中发挥更大的临床作用。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得独活寄生汤方药中各味药物的有效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数据通过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运用R×643.6.1软件绘制药物-疾病韦恩图并获取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String数据库生成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R×643.6.1软件分别对PPI网络中关键蛋白进行可视化、交集靶点基因本体(GO)分类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在TCMSP数据库得到独活寄生汤有效成分1973个及靶点18562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有51个,PPI网络中关键蛋白有29个,GO富集分析得到20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7条,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L-6、CXCL8、VEGFA、IL1B、PTGS2、CCL2、MMP9、IL10、STAT3、JUN基因有关,并且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可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验证了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开展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防风-白术”两药配伍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CMSP)数据库检索“防风-白术”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及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数据库获得结直肠癌相关标靶点;运用Venny2.1.0绘制出防风-白术与结直肠癌的基因交集,并将交集基因导入STRING在线网站构建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得到35个有效成分-疾病交集靶点;主要信号通路有靶点基因富集的蛋白功能主要包括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甘枣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搜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BATMAN-TCM)中甘枣宁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等获得NAFLD的相关靶点,将药物预测靶点映射至疾病靶点上,获得交集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蛋白互相作用(PPI)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可视化网络图。【结果】甘枣宁有效活性成分84个,对应353个靶点,映射至921个NAFLD疾病靶点,获得交集靶点73个。PPI分析发现JUN、RELA、HSP90AA1、APP等可能是甘枣宁治疗NAFLD的核心靶点。GO分析显示,甘枣宁治疗NAFLD涉及应对营养物质水平、应对脂多糖,细胞应对有机氮化合物、活性氧代谢等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显示甘枣宁治疗NAFLD的影响通路主要有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晚期糖基化终末化产物(AGE)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信号通路、癌症通路、NAFLD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甘枣宁治疗NAFL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性,通过挖掘甘枣宁潜在的靶点和相关通路,推测甘枣宁治疗NAFLD可能的作用机制,可为中医复方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通脉逐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BATMAN)数据库、通用蛋白质资源(Uniprot)数据库获得通脉逐瘀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基因卡片(Gene Cards)数据库、基因疾病关联(DisGeNET)数据库和毒性与基因比较(CTD)数据库获取AS的相关靶点并与通脉逐瘀汤作用靶点取交集;基于Cytoscape软件构建通脉逐瘀汤治疗AS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通过检索交互基因搜索工具(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交互作用(PPl)关系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最终利用Bioconductor中的R包Cluster-profile version 3.12.0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到279种活性成分和586个靶点;分子对接模拟发现,川陈皮素、(+)-儿茶素、黄芩素等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活性较好;GO富集分析结果共有1749个GO条目,其中1627个生物过程条目、30个细胞组分条目和92个分子功能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有94条通路,主要有低氧诱导因子-1 (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通脉逐瘀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参与治疗AS.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五苓散治疗心力衰竭(HF)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五苓散进行活性成分及靶点筛选,检索与疾病靶点有关的数据库TTD、Pharmg KB、Dis Ge NET筛选HF的作用靶点,构建韦恩图得到五苓散治疗HF的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建立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基于TCMSP得到五苓散治疗HF的30种活性成分和58个潜在靶点,构建韦恩图得到交集核心靶点26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163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118个、细胞组成条目15个、分子功能条目3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条目46个,主要包括细胞凋亡、钙离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五苓散治疗HF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预测了五苓散治疗HF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研究与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地榆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地榆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药物靶标数据库、OMIM?、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结直肠癌的相关靶点。将地榆有效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与结直肠癌的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得共同靶点。将有效活性成分和共同靶点导入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针对共同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Metascape线上软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9个地榆有效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获得地榆有效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154个和结直肠癌相关靶点1 908个,取交集后获得共同靶点94个。PPI网络显示,地榆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作用靶点包括肿瘤蛋白p53、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Caspase-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及肿瘤坏死因子等。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地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以“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使泻心汤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得以具体化、精准化、可视化展示,为进一步探讨泻心汤治疗胃溃疡作用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泻心汤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检索药物靶点所对应的人类基因;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胃溃疡的疾病靶点;使用韦恩图获取有效成分与疾病的共有靶点;在String数据库中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数据分析,在Cytoscape 3.7.1中进行PPI可视化分析;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实现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在线网络作图工具绘制高级气泡图。在Cytoscape 3.7.1中制作“药物-有效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泻心汤有63个有效成分、228个作用靶点,与胃溃疡有109个交集靶点,获得1 803个GO条目、176条KEGG富集通路。结论:泻心汤通过槲皮素、汉黄芩素、黄芩素、刺槐素、芦荟大黄素等有效成分调控AKT1、TP53、IL6、TNF、VEGFA等核心靶点,以及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主要通路,发挥抗炎、抑酸、抗幽门螺杆菌、保护胃粘膜、防癌抑癌等作用,对胃溃疡起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人参白虎汤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药效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得到人参白虎汤中知母、甘草和人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物靶点,在BATMAN-TCM中得到粳米的化学成分和药物靶点,在HTDocking中得到石膏的靶点;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筛选糖尿病的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 3.7.1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运用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运用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构建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核心蛋白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分析和通路分析。结论本实验利用网络药理学对人参白虎汤和其治疗的糖尿病进行了分析,探究其共性作用机制及高频共性靶点,高频共性基因,高频共性GO功能和高频共性KEGG通路等,为人参白虎汤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三拗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三拗汤中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检索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CVA疾病靶点,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三拗汤治疗CVA核心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基于TCMSP得到三拗汤的114个有效成分和254个潜在靶点,筛选获得与CVA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靶点2 257个,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得到三拗汤治疗CVA的核心靶点28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328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264个、分子功能条目46个、细胞组成条目18个,主要包括细胞凋亡、脂多糖反应、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等功能途径;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条目115个,主要包括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通路途径。  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三拗汤治疗CVA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预测了三拗汤治疗CVA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研究与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药物、疾病、靶点角度研究沙参麦冬汤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实验验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收集沙参麦冬汤药物有效成分,导入PubChem数据库获取有效成分结构,将结构导入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肺癌靶点,将有效成分靶点与肺癌靶点取交集,并绘制中药-有效成分-疾病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与KEGG通路富集。结果收集并筛选沙参麦冬汤有效成分56个,靶点852个,肺癌疾病靶点614个,二者交集靶点145个,主要靶点有SRC、PIK3CA、MAPK1、MAPK3、PIK3R1等。GO功能富集得到生物过程条目604个、细胞成分条目78个、分子功能条目124个;KEGG通路富集共计143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通路、癌症中蛋白多糖、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中心碳代谢等。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沙参麦冬汤在肺癌治疗中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膜性肾病(MN)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 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参芪地黄汤中7味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及相应的靶蛋白,采用GeneCards数据库、孟德尔OMIM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MN的相关基因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采用STRING 数据库和 Cytoscape 软件制作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寻找核心靶点,采用分子对接软件对核心靶点与作用于核心靶点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参芪地黄汤治疗MN的核心成分,采用 Bioconductor R 软件进行靶点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经筛选后获得参芪地黄汤的有效活性成分55个,药物作用靶点214个,MN相关靶点3 655个,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44个,其中核心靶点5个,分别为蛋白激酶B1(AKT1)、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蛋白P53(TP5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3个潜在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薯蓣皂素;GO富集分析得出2 268个生物学过程、53 个细胞组成、175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169条相关信号通路。 结论 参芪地黄汤可能通过降低炎症水平、抑制肾脏纤维化和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等机制发挥对MN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白术药对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 OPF)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白术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与疾病靶点有关的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OPF的作用靶点,进而筛选黄芪、白术与OPF的交集核心靶点,并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黄芪白术治疗OPF的活性成分19个和交集靶点115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568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433个、细胞组成条目43个、分子功能条目92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条目111个,主要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IL-17、TNF、前列腺癌、Toll样受体、HIF-1、NF-κB等信号通路。结论:黄芪白术药对可能通过调控TNF、NF-κB、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调控炎症反应以及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内在平衡作用,从而对OPF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龙藤通络方治疗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CMSP和UniProt数据库获取药物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借助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四逆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当归四逆汤有效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在Genecard、OMIM和TTD数据库中寻找EMS相关靶点基因取当归四逆汤靶点基因与EMS相关靶点基因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 3.5.0软件构建“当归四逆汤活性成分-潜在靶点-EMS”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图。对潜在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 数据库筛选的得到当归四逆汤有效活性成分151个,与EMS相关潜在作用靶基因71个,KEGG富集通路分析主要包括化学致癌受体激活,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结论 当归四逆汤具有多活性成分,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EMS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宣白清肺解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的药效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查询13 味中药活性化合物及对应的靶标信息,通过Uniprot数据库得到关键靶点的基因名,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疾病靶点网络图,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与COVID 19相关的基因,采用Venny平台筛选与COVID-19交集靶标,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化合物靶点PPI网络图,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相关通路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R软件对富集结果进行生物功能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宣白清肺解毒汤共筛选出活性化学成分122种,靶标638个,筛选核心靶标35个;通过GO富集分析,获得P<0.01的生物学过程共138个,包括缺乏配体的外源性凋亡信号通路、药物反应、脂多糖介导信号通路等;KEGG富集分析共得到(P<0.01)的通路有35个,共8类,其中与疾病相关的条目有结核病、乙型肝炎、美洲锥虫病等;相关的通路有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条目。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含活性化合物与COVID-19相关靶标(ACE2)的结合能均小于-5 kJ/mol,结合活性较高。结论: 该研究揭示了宣白清肺解毒汤治疗COVID 19潜在的活性化学成分及可能的药效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