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食管、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术12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12 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应用国产吻合器行食管胃胸内、食管空肠胸内、食管胃颈部吻合重建消化道。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吻合口狭窄 2例 ,返流性食管炎 13例 ,术后死亡 2例。结论 :吻合器操作简单 ,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姜雨昕  刘艳芳 《吉林医学》2003,24(3):238-239
目的:比较贲门癌手术治疗手法和吻合器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1981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科共施行贲门癌手术140例。按手法吻合和吻合器吻合重建消化道分为两组,手法吻合组52例,吻合器吻合组87例。结果:手法组手术时间为(254±98)min,器械组为(211±87)min(P<0.05)。肺部感染手法组6例,器械组8例,切口感染手法组1例,器械组2例。吻合口狭窄两组各1例,吻合口瘘和术后出血手法组分别为2例和1例,器械组无吻合口瘘和术后出血。手法组死亡1例,器械组无死亡。结论:可见吻合器吻合重建消化道可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器械吻合和缝合消化道术后并发吻合口及缝合口瘘的发生率。方法:从1985年7月~2012年10月我们完成器械吻合和缝合消化道手术1450例(2723次),发生吻合口及缝合口瘘12例,约占(0.83%),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局部组织水肿6例,器械故障3例,术者操作不当3例,器械吻合和缝合消化道术后并发瘘直接与术者操作、器械情况、适应证选择有关,术后并发瘘者1例死亡,其余经治疗获愈。结论:器械吻合和缝合消化道只要正确操作、正确选择适应证仍具有许多优越性,消化道的吻合和缝合口瘘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吻合器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采用胃肠吻合器治疗胃癌23例,其中合并糖尿病11例。结果22例为一次性吻合,另1例因吻合口附近发生缺血性改变进行二次吻合,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出血,所有病例随访3~6个月,无与吻合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胃肠吻合器治疗胃癌合并糖尿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国产WGW-1吻合器在贲门癌和胃癌经腹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贲门癌、胃癌经腹切除后,利用国产WGW-1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92例、食管空肠吻合28例。结果 手术后共发生各类并发症11例次,但示发生吻合口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病理切片未发现眄残端阳性病例。结论 利用国产吻合器经腹实施贲门癌、胃癌的争除吻合具有价格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根治度等特点,值得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6.
彭良中 《中外医疗》2016,(13):48-5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2年2月—2015年12月诊治的50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资料,以观察术后4 d引流管引流液颜色变化为标准。结果45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5例经再次手术后死亡。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患者死亡率高,一旦确诊应尽早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吻合器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胃器械吻合法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6例高龄食管癌(49例)和贲门癌(27例)患者施行食管癌及贲门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手术中施行消化道器械吻合,术后观察吻合口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1.32%),吻合口出血2例(2.63%),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食管切缘癌残存3例(3.95%),行放射治疗和保守治疗。随访1~3 a,并发吻合口狭窄4例(5.26%),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9.21%(7/76)。1 a生存率80.2%(61/76),3 a生存率55.3%(42/76)。结论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器械吻合安全快捷,但应注意预防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切缘癌残留等重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应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为61例食管癌或贲门癌病人施行肿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主动脉弓下吻合32例,主动脉弓上吻合29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本文介绍了器械吻合的手术方法,并重点讨论减少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器械吻合与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食管癌手术的12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食管胃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为器械吻合,共63例,对照组为手工吻合,共计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吻合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5例发生吻合口瘘,研究组2例发生吻合口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器械吻合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93年1月至2000年6月,共实行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41例。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a间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治疗直肠癌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效果良好,术后病理报告上下缘无癌细胞;无手术死亡,吻合口漏1例(1.67%),吻合口狭窄2例(3.33%),全部病例8个月后大便功能正常.结论双器械吻合技术可扩大Dixon手术适合证范围,而且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胸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近期主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年龄、吻合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1-2005年首诊收治、资料完整的235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手法吻合与器械吻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器械吻合明显优于手工吻合。术后近期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手法吻合跟器械吻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大口径吻合器组跟小口径吻合器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大口径吻合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明显低于小口径吻合组。不同年龄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8%、7.89%和10.00%,≥70岁年龄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其它组高。结论应用吻合器行器械吻合与手法吻合相比,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明显减少瘘的发生,而吻合器口径大小影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高龄不是手术禁忌,但需把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发生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手术治疗548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本组548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28例,发生率为5.11%,其中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07%,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07%(P0.05);死亡5例,死亡率17.85%。手工吻合法吻合口瘘发生率12.0%,吻合器吻合瘘的发生率为4.42%,手工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高于器械吻合(P0.05)。结论: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熟练掌握手术方式及吻合技术和围手术期早期发现、合理治疗是防治瘘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器械吻合在食管癌、贲门癌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一次性吻合器对56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消化道重建。结果:全组吻合顺利,吻合时间10 min,术后无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3例,反流性食管炎3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8例,均经积极保守治疗好转。结论:食管胃吻合术是安全可靠的,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结合双器械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在TME的基础上,应用双器械吻合技术,对45例低位直肠癌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分析其根治效果、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结果中低位吻合32例,超低位吻合13例;无切端癌残留。1例大便失禁,2例吻合口瘘。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25个月,肛门功能优良者44例。结论在TME基础上,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54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生存情况。结果 54例患者中有4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9例中转开放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发生。手术平均时间210min,术中出血量为50~150mL,术后2~4d胃肠功能恢复。所有标本残端无癌细胞浸润或残留,清扫淋巴结数6~27枚。术后随访至2011年5月,死亡1例,局部复发1例。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具有操作安全、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7.
银瑞  金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54-54
目的:总结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消化道吻合器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经验,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3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采用的手术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器械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国产常州WGWB-26型吻合器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手工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手工方法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器械吻合组吻合时间少于手工吻合组(30&#177;5分钟 vs 55&#177;5分钟,P〈0.05),近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吻合组(0.8% vs 5.4%,0.8% vs9.8%,P〈0.05);器械吻合组随访1~15个月食管X线钡餐检查证实无吻合口狭窄。结论:使用吻合器行胃食管器械吻合,能增加吻合的可靠性,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洪奎  王强  赵海 《中外医疗》2009,28(31):41-41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痿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0~2007年发生的6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癌的资料。结果5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1例经非手术治疗死亡。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痿,一旦确诊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对食管癌行机械吻合及应用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的优点。方法 对食管中下段癌采用机械吻合器行食管、胃主动咏弓上吻合或胸顶吻合,并以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同期行常规手工吻合及胃壁包埋吻合口作为对照组。结果 机械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0.6%,死亡1例,吻合口狭窄发生7%,无死亡,手术死亡率0.2%;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23%,死亡5例,吻合口狭窄发生2.7%,无死亡,手术死亡率1.9%。结论 食管胃机械吻合及应用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的方法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死亡率低,但吻合口狭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0.
吉木斯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265-126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理论,对38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经提出问题、寻找循证支持、进行循证观察和循证实施的循证护理.结果 38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仅发生肺部感染1例、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吻合口梗阻1例,无吻合口瘘发生,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并发症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可降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