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部缺血性病变是由于眼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视神经乳头供血不足造成视功能损害的眼病,其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高黏度和血液动力学异常有着密切关系。复方樟柳碱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和改善微循环功能,主要用于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1.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疗效。用鲜活鲫鱼与猪蹄同煨,连汤食用,可治产妇少乳。鲫鱼油可使心血管功能正常,还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3.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搏出血液,推动血液循环,通常以心脏工作性能(Cardiac perfor-mance)或心脏泵血功能(Cardiac pump fun-ction)来表示。影响心脏工作性能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心脏收缩性和心率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4.
血液流变学指标随年龄发生增性改变,从而导致中老年人组织灌流不足、缺血、缺氧及代谢障碍等衰老症状。胶芪回春散功能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临床结果表明有一定的改善机体血液流变指标的作用,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改善机体的功能状况,延缓机体的衰老过程。维生素E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心脏由于某些原因(心电功能异常、机械收缩功能丧失等)突然停止搏动或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以致不能维持血液循环,尤其是中枢神经的血液供应,应立即进行正确、积极的复苏抢救,否则患者将在短时间内因全身缺氧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蒲玲 《肝博士》2006,(1):34-36
肝性脑病是由于肝脏严重损害,肝功能衰竭,不能清除血液中有毒代谢产物;或由于门静脉与体循环发生直接沟通,有毒物质未经肝脏处理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中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意识行为异常和昏迷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主要与氨中毒有关,其次与假性神经递质作用、氨基酸代谢不平衡、电解质和酸代谢紊乱等有关。肝性脑病是各种肝脏疾病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后可因意识丧失而发生昏迷,故又称肝昏迷。  相似文献   

7.
心脏是连续不断向全身输送血液的脏器,冠脉血液通常依据全身氧的需求进行调节。冠脉微循环受诸多因素控制,最近,已明确一氧化氮(NO)在冠脉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1980年Furchgott等人报告的内皮衍生松弛因子(EDRF)就是NO以及与载体分子相结合的NO。高血压、胆固醇血症等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现已明确高血压、胆固醇患者的血管内皮有功能异常,由此推测内皮功能异常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注射液系常规方法用刺五加的茎叶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其主要有效成份为刺五加甙,有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及应激功能等功效。近2年来,我们用于治疗急性期脑梗塞,并与706代血浆加丹参注射液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注射液系常规方法用刺五加的茎叶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其主要有效成份为刺五加甙,有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及应激功能等功效。近2年来,我们用于治疗急性期脑梗塞,并与706代血浆加丹参注射液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部缺血性病变是由于眼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视神经乳头供血不足造成视功能损害的眼病,其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高黏度和血液动力学异常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TIA发作30例,积极寻找病因,包括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房颤)、颈椎病(对椎动脉压迫),血液检查有无疑血功能纤溶功能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充分评估其脑卒中发生的危险程度。结果发观低分子肝素钙对TIA疗效是肯定的,针对寻致TIA发作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病理、生理环节进行干预有抑制血栓形成,防止形成完全性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脑血液循环为脑组织提供氧及各种营养物质。脑血管功能的调节直接影响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性。各种颅脑疾病相关的病理过程,如脑水肿、脑缺血、脑细胞损伤等也都与脑血管功能的改变有关。大脑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受到多种内源性血管活性因子的调节,包括血管收缩因子、血管松弛因子,这些因子的产生、释放及功能,大都涉及脑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周围神经胶质构成的血脑屏障直接影响血液各种成分与脑组织间交流。因此,血管活性因子、血脑屏障转运功能及其调节成为脑微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l血管收缩因子引起脑血管收缩的因子…  相似文献   

13.
血液维持着生命 ,正常的血液流变性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及防御功能的重要保证 ,如果血液流变性质发生异常 ,则可直接影响到人们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 ,使组织缺血缺氧、代谢失调 ,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本文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总结分析了涡流的形成及其对血液流变性质的影响 ,对理解和评价人体某些病理生理过程有一定的意义。1 影响涡流形成的因素1.1 血管的几何形状及性质 在血液循环中 ,涡流常发生在部分性狭窄的动脉中 (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心脏瓣膜、静脉瓣膜、血管分叉处以及血管急转弯的内侧边[1] 。可见涡流的形成和血管…  相似文献   

14.
皮瓣转移术后血液循环的好坏,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血液循环则是由血管的紧张程度、血管的痉挛状态、血液的黏稠度等因素决定的。1996年~2007年12月,我们对部分患者施行皮瓣转移术后,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因为血管的发育异常,导致脑内动脉和静脉的异常相通,由异常扩张的动脉、畸形血管团、动脉样化的扩张引流静脉组成,影响脑内血液循环和血流动力学,影响脑内氧及营养的分布,造成脑组织各部分血液分布不均匀。癫痫作为脑AVM的第二大临床症状,严重地危害患者的健康,很多学者对脑AVM相关性癫痫的发生因素进行了分析,但因统计资料不同,分析的因素相对较少,对显著影响癫痫发作的因素相关研究存在差异。本文回顾我院2000-2006年收治的脑AVM患者,进一步分析其导致癫痫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张萱  王耀荣等 《包头医学》2003,27(1):F003-F003
血液是充满循环系统的一种流体组织,是勾通人体内外环境的桥梁。由于血液具有运输、调节、防护等功能,因此血液循环是否畅通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及人体的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血液的循环状态与心脏的舒缩、血管的弹性、以及血液本身的粘滞性有关,其中血液的粘滞性即血粘度,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它是循环系统的最基层结构,是人体内细胞、组织、脏器进行物质交换赖以维持生命的场所。临床资料表明,许多有微循环障碍的疾病,同时伴有血液粘滞度的异常改变。测定血液粘滞度,以了解血液的流动性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对评  相似文献   

18.
血液流变性异常是很多疾病的始动因素或中间环节,可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障碍,促进疾病的发展和恶化,血液流变学不仅对疾病的发病学研究,而且对疾病的诊治、预后以及中医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血液流变性异常综合征特别是对肺心病病人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局灶脑血液循环障碍 ,包括TIA和脑卒中。其发病因素有血管壁的病变、血流动力学因素、血液成分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或纤溶功能障碍、负性生活事件等。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系我院综合病房 2 0 0 2年1~ 1 1月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 ,共 6 8例 ,年龄 4 5~86岁 ,平均 5 4 2± 1 0 2 1岁。脑梗死 4 1例 ,脑出血1 6例 ,TIA8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3例。其中伴高血压病者 2 4例 ,伴糖尿病者 1 1例。1 2心理因素分析 在 6 8…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状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大量增生,并沉积于肝脏不同部位,影响肝区血液循环及血液与肝细胞的物质交换,加重肝细胞损伤。正常的血液流变性是保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以维持其正常代谢活动的重要条件。血液流变性异常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是很多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