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游离腓骨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腓骨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缺损时骨块的塑形、定位和固定方法。方法:15例患者根据下颌骨六种缺损类型,对腓骨进行截骨塑形,按定位钢板定位后的下颌骨缺损形态和长度准确就位,小钛板或重建板进行坚固定内固定。结果:15例腓骨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缺损全部获得成功。腓骨截成二段者8例,三段者3例,4例未截断。术后面部外形恢复满意者13例,咬合关系正常者12例,张口度正常者14例,3例患者术后接受活动义齿修复,1例种植义齿修复并获得良好的咀嚼功能。结论:腓骨复合瓣可根据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形态进行截断塑形,定位钢板能保证移植骨块的准确就位,根据应力分布原理进行坚固内固定可保证移植骨块的良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移植重建下颌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同期移植修复。结果5例腓骨肌瓣完全成活,1例腓骨肌皮瓣移植患者皮岛坏死,但腓骨瓣成活:所有患者术后外形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示移植骨无吸收,骨断端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行走正常,无1例出现踝关节不稳定。结论血管化游离腓骨瓣血供良好,骨量充足,易于塑形,适合于下颌骨缺损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游离腓骨肌(皮)瓣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游离腓骨肌(皮)瓣一期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方法、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患者同期采用游离腓骨瓣进行重建,其中腓骨肌瓣6例,腓骨肌皮瓣5例。对术后供区和受区的功能和外形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临床方法和经验。结果11例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全部成功,所有病例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供区下肢均无明显功能障碍,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对称,张口度3.5~4.2cm。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是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4例血管化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骨肌瓣修复后对患者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的影响,对比供受区并发症的差异。结果:20例髂骨肌瓣,24例腓骨肌瓣均成活;二者在恢复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上无明显差异,在移植骨长度上,两者有明显不同。结论: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与腓骨肌瓣作为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需要,但根据两种骨肌瓣的特点,对于缺损长度低于8 cm,可优先考虑髂骨瓣,而缺损范围大于8 cm的可选腓骨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腓骨肌(皮)瓣一期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根据7例患者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特征,对其腓骨进行截骨和塑形,以恢复其下颌骨的形态和功能,并以大钛板进行坚固内固定.结果:7例以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全部成功,伤口愈合良好.结论:腓骨肌(皮)瓣可根据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形态进行截骨和塑形,是用来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筋膜复合瓣在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jaws,ORNJ)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7月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40例下颌骨 ORNJ患者,所有病例原发肿瘤均为鼻咽癌,排除鼻咽癌复发。以游离腓骨肌-皮-筋膜复合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手术切除后的骨缺损,以皮岛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以筋膜修复口内黏膜缺损并充填软组织缺损的空腔,记录腓骨截骨、组织瓣存活情况,供区、受区并发症,术后开口度和余留牙咬合情况,对颌面部外形和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3~6个月,游离腓骨肌-皮-筋膜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缺损均获成功。下颌骨截骨长度5.5~16.0 cm,切取腓骨长度7.5~17.0 cm。无1例发生严重供区或受区并发症,所有病例外形恢复良好,开口度1.0~3.5 cm,余留牙咬合正常。结论: 游离腓骨肌-皮-筋膜复合瓣能很好地即刻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降低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肖锋  后军 《口腔医学》2014,34(11):832-835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瓣及CAD/CAM技术修复大面积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 根据16例患者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特征,通过螺旋CT扫描获取缺损区的数据,在软件中应用CAD/CAM技术模拟下颌骨切除及重建手术,利用快速成型机加工制作出实物模型,依据模型对腓骨进行塑形、钛板重建,恢复下颌骨的形态和功能。结果 CAD/CAM技术的应用使术中截骨、腓骨塑形、定位速度明显加快;术后患者面部外形基本对称,影像学检查显示下颌骨缺损区的重建形态及固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腓骨瓣联合CAD/CAM技术重建下颌骨缺损,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手术效果,是值得推广的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化平行折叠腓骨瓣重建下颌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血管化游离平行折叠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7-61岁,平均37岁;其中,折叠修复5例,部分折叠修复4例,下颌支缺损仅行单层腓骨修复。结果:9例患者术后移植腓骨肌皮瓣均成活,颌面部及腿部术区创口一期愈合,颌面部外形满意,无开口受限,语音清晰,吞咽功能基本正常,下肢腓骨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术后3例行二期种植义齿修复,4例因经济原因行可摘义齿修复,2例暂未行义齿修复。已行修复病例义齿与余留牙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复查,全景片提示移植腓骨愈合良好,移植骨高度较正常下颌骨略低。所有病例均随访1-3 a,均无复发。所有患者自我评估对颌面部外形满意。结论:应用血管化平行折叠腓骨瓣技术重建下颌骨缺损,克服了传统腓骨瓣修复后骨质高度不足的缺点,为义齿修复提供足够的骨量,能获得良好的颌面部美学形态和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血管化腓骨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化腓骨修复各型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因各种原因所致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同期移植修复。结果:骨瓣存活成功率100%;下颌骨形状和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摄片示移植骨无吸收,骨段愈合良好。面部外形恢复均达到满意或较为满意。所有患者均能正常行走,无1例出现踝关节不稳定。结论:游离腓骨瓣血供良好,骨量充足,可塑性强,特别是对全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具有目前临床常用的其他自体骨组织瓣不可比拟的优点,是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游离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过程中应用三维模拟技术(CAD/CAM)的方法。方法对11例患者(成釉细胞瘤8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下颌牙龈癌2例)术前应用三维模拟技术进行模拟手术,利用快速成型机制作出与患者下颌骨实际大小和外形完全一致的实体模型和手术辅助导板,在模拟修复完成的下颌骨模型上预成形重建钛板。手术中,一组根据术前设计的截骨方案切除病变下颌骨;另一组利用辅助导板在不断蒂状态下对腓骨进行精确的分段截骨,将截开的腓骨段准确塑形后,用预成形重建钛板加以固定,待受区准备完成后断蒂移植。结果11例患者移植的腓骨肌(皮)瓣均存活,术中移植腓骨所截取的长度合适,截骨、塑形、定位速度明显加快。术后随访1~24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下颌骨重建形态及固位良好,颞下颌关节就位准确,口内检查剩余牙列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在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中应用三维模拟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手术难度与风险,节省手术时间,还可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腓骨游离瓣重建下颌骨的骨段塑形与固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腓骨游离瓣同期修复下颌骨缺损过程中骨段的塑形与固定方法。方法:作者自1996年4月以来连续应用腓骨游离瓣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26例。依下颌骨缺损范围,将缺损分为八种类型。根据每类缺损部位及特点,对修复骨瓣进行截开、分段,参照正常下颌骨解剖形态对骨段塑形,分别用微型钛板,修复钛板,记忆合金骑缝钉或20号不锈钢丝进行固定。结果:所有骨瓣及骨皮瓣均存活,成功率100%。26例下颌骨缺损中Ⅰ类缺损4例,Ⅱ类4例,Ⅲ类4例,Ⅳ类5例,Ⅴ类2例,Ⅵ类3例,Ⅶ类3例,Ⅷ类1例。骨瓣截成4段者1例,3段者6例,2段者14例,剩余5例未分段。术后3个月摄片示仅1例分成3段者最短骨段有轻度吸收,其余骨段愈合良好。术后面形恢复优良率达85%(22/26)。结论:腓骨游离瓣可截成2~4段。截骨部位应选择在正中联合,颏体交界处和下颌角处。修复正中联合缺损时以选用小型钛板固定为宜,二段以上的骨瓣或修复升支缺损时,应选用修复钛板进行固定,钢丝结扎仅用于辅助固定,记忆合金骑缝钉适用于骨瓣与髁突的固定  相似文献   

12.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根据32例患者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特征,对腓骨肌瓣进行塑形,重建钛板固定,恢复下颌骨的形态和功能。结果:31例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获得成功,1例失败。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带血管蒂腓骨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用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采取血管吻合、坚固内固定方法恢复下颌骨形态及完整性。其中22例患者为单纯腓骨瓣移植,3例患者为携带肌皮瓣或皮瓣的腓骨瓣移植,3例患者还同期植入种植体共5枚。结果:25例患者平均随访917个月,成功率为96%。3个患者的5枚种植体均达到良好的骨整合效果,并已行上部义齿的修复。62% 的患者可正常进食,余38%的患者可进软食。96%的患者面部外形的恢复达满意或较为满意。所有患者均能正常行走,无1例出现踝关节不稳定。结论: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组织瓣具有众多其它自体骨组织瓣不可比拟的优点, 是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双皮岛游离腓骨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复合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皮岛游离腓骨瓣在口腔颌面部复合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9月至2003年2月完成的12例双皮岛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分析缺损的类型、所采用腓骨瓣的设计、皮岛的大小、血供来源、皮岛的作用、皮岛的成活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2例腓骨瓣中,9例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3例用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24块皮岛均由腓动脉的隔皮穿支供血,其中10块皮岛用于口内缺损的修复,6块用于口外缺损的修复,4块用于组织充填,2块用于鼻腔粘膜缺损的修复,2块用于腓骨瓣血供的监测。全部游离组织瓣均获得成活,无一例发生坏死和部分坏死,全部24块皮岛均获得100%成活,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结论双皮岛游离腓骨瓣提高了游离腓骨瓣的修复效能和效果,在口腔颌面部复合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安全可靠,制备简便,供区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46例口腔颌面部游离腓骨瓣移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对46例口腔颌面部游离腓骨瓣移植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分析所采用排骨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46例排骨瓣中41例用于下颌骨重建,5例用于上颌骨重建,其中44例获得成活,成功率为95.7%。1例排骨瓣因术中损伤血管而改用游离腓骨移植,另1例因静脉血栓而失败。组织瓣移植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8.7%,抢救成功率为50%;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除了4例供区并发症外,其余的并发症的均不严重,没有造成明显的后果;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 游离腓骨瓣在颌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安全可靠,制备简便,供区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Microsurgical reconstruction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a method of choice for the repair of soft tissue or bony defects in head and neck surgery. This technical note presents the use of a reverse flow technique in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with two segments of fibula free flap in a patient with bilateral pseudoarthrosis. In the standard procedure, both segments of the fibula are supplied by one donor vascular pedicle with normal antegrade blood flow. The approach presented here employs reverse flow in the distal segment of the fibula using a venous graft to create two vascular independent free fibula segments. Reverse flow in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represents an alternative option to support the success of microsurgical procedures in indicated cases.  相似文献   

17.
带皮岛游离腓骨骨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骨皮瓣皮岛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及可靠性。方法:对55 例携带皮岛的游离腓骨骨皮瓣,分析所采用皮岛的设计、大小、修复部位及存活情况。结果:55 例游离腓骨骨皮瓣共携带皮岛57 块,其中37 块由1 个穿支供血,18 块由2 个穿支供血,2 块由3 个穿支供血。57 块皮岛中,用于口内缺损修复28 块,口外缺损修复7 块,口内和口外软修复1 块,面部软组织充填2 块,单纯用于游离腓骨骨皮瓣术后血供监测19 块。55 例腓骨瓣中,除1 例因静脉血栓经抢救无效后去除外,其余的54 例56 块皮岛均获得100 %成活。结论:游离腓骨骨皮瓣皮岛的血供安全可靠,其在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外,还可以作为游离腓骨瓣术后的观察窗,用于腓骨瓣血供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