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干槽症是口腔科拔牙术后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复杂阻生牙拔除术后。近年来,笔者使用复方康复新碘仿糊剂治疗干槽症1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6例干槽症患者年龄在21岁—55岁,男7人,女9人,除2例为下颌第一双尖牙外,其余均为后磨牙,以居多,术中多使用了翻瓣、去骨、劈开等创伤较大较为复杂的拔除方法,术后进行了创口缝合。通常患者在术后3~4天因拔牙创剧烈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而就诊。检查见局部软组织充血,肿胀,拔牙创骨壁触痛敏感,牙槽窝内无血凝填充填,并有一层污秽物覆盖于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体内诱导法得到的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性表达情况。方法以人舌癌Tca8113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荷瘤耐药动物的肿瘤细胞培养获得,对照组为体外连续培养诱导其产生耐药性。用四唑蓝法检测细胞耐药指数,标记生物素链亲和素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多药耐药蛋白和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逆转录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多药耐药蛋白、拓扑异构酶Ⅱ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PCR显示2组细胞多药耐药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拓扑异构酶Ⅱ等表达均升高,但体内诱导较体外诱导可以获得更高、更稳定的耐药性。诱导后的Tca8113细胞对氨甲喋呤、卡铂、平阳霉素、长春新碱耐药性明显升高,而对5-氟尿嘧啶耐药性增加不明显。结论体内诱导得到的细胞株耐药性明显高于体外诱导株,肿瘤细胞的耐药现象受多种基因的调节。体内诱导Tca8113卡铂耐药细胞株Tca8113/CBP-vo可以作为肿瘤耐药研究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游离腓骨肌(皮)瓣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游离腓骨肌(皮)瓣一期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方法、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患者同期采用游离腓骨瓣进行重建,其中腓骨肌瓣6例,腓骨肌皮瓣5例。对术后供区和受区的功能和外形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临床方法和经验。结果11例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全部成功,所有病例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供区下肢均无明显功能障碍,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对称,张口度3.5~4.2cm。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是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同期手术矫治双颌畸形的手术设计与效果。方法 介绍2例累及上下颌骨、畸形机制完生相反的牙颌而畸形患者.其中1例为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另1例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进行同期双颌手术。手术基本术式为:上颌骨行整体或分块Le Fort Ⅰ型骨切开术.同期行双侧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U).2例患者骨块移动的方向相反.移动距离依畸形程度而定。结果 2例患者手术后即刻效果均达到术前设计的要求.面形及咬合关系明显改善,术后软组织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骨段坏死。随访12~36个月,治疗效果稳定。功能与形态俱佳.未见复发,骨愈合良好。结论 双颌畸形患者按照规范的诊治程序.采用外科与正畸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并行双颌同期手术.是取得功能与形态俱佳效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在晚期舌癌舌再造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胸大肌肌皮瓣在晚期舌癌根治术中舌再造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有完整资料T3、T4晚期舌癌患者因舌大部分或舌根部广泛切除术后大面积缺损,用同侧带蒂胸大肌肌皮瓣进行舌再造,一期修复.结果本组病例中除1例肌皮瓣大部分坏死外,其余均愈合良好,能恢复较理想的吞咽功能及语言表达能力.结论胸大肌肌皮瓣血供丰富,血管走向恒定,组织量大,是晚期舌癌根治术后同期进行舌再造的较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袋成形术联合应用阻塞器治疗颌骨大型牙源性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颌骨大型牙源性囊性病变患者36例,采用袋成形术联合应用阻塞器治疗,术后3、6、12个月复诊,行临床检查及拍摄X线曲面断层片,记录囊腔影像面积变化,术后6~12个月对仍存留的囊肿行Ⅱ期囊肿刮切术。结果 36例患者术后3~6个月面部膨隆畸形均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无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10例患者囊腔体积缩小大于90%,24例囊腔体积缩小率达到80%~90%,2例囊腔体积缩小在60%以上;Ⅱ期囊肿刮切术后继续随访1年囊肿无复发,形态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袋成形术联合应用阻塞器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可改善患者颌骨膨隆畸形,最大程度保留颌骨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背景:种植体形态是决定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探讨顺应人体正常颌骨解削形态的TM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特征对临床医生选择和设计种植体有指导意义。目的:观察集中荷载作用下TM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特征。方法: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将二维下颌骨CT图片转化为三维实体模型,并建立3种包含不同锥度的TM种植体真实下颌骨B/2类骨质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技术研究两种加载方式下TM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特征。结果与结论:垂直加载时,对于锥度较大的TM种植体周边密质骨承受较小的应力;斜向加载时,对于锥度较大的TM种植体周边密质骨和松质骨承受较大的应力;种植体颈部,密质骨上缘与种植体接触处和种植体底部松质骨出现明显应力集中现象,斜向荷载下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显著高于垂直荷载下的应力分布。从1/2长度开始变化的TM种植体骨界面在垂直荷载下表现出较好的应力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背景:种植体形态是决定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探讨顺应人体正常颌骨解剖形态的TM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特征对临床医生选择和设计种植体有指导意义。目的:观察集中荷载作用下TM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特征。方法: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将二维下颌骨CT图片转化为三维实体模型,并建立3种包含不同锥度的TM种植体真实下颌骨B/2类骨质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技术研究两种加载方式下TM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特征。结果与结论:垂直加载时,对于锥度较大的TM种植体周边密质骨承受较小的应力;斜向加载时,对于锥度较大的TM种植体周边密质骨和松质骨承受较大的应力;种植体颈部,密质骨上缘与种植体接触处和种植体底部松质骨出现明显应力集中现象,斜向荷载下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显著高于垂直荷载下的应力分布。从1/2长度开始变化的TM种植体骨界面在垂直荷载下表现出较好的应力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反基因疗法是通过寡核苷酸链在dsD N A与蛋白质的结合部位形成三链结构来抑制基因的转录,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由于天然寡核苷酸链存在易被核酸酶消化、半衰期短、稳定性差、不易透过细胞膜、以及安全性等问题,制约了反基因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研制出的硫代寡核苷酸链、肽核酸、锁核酸等修饰物使寡核苷酸链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反基因疗法的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就寡核苷酸链在肿瘤及基因疗法中的运用新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