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22):1745-1751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变(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radiculopathy)是以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2013年北美脊柱协会(NASS)发布了新版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变的临床指南,该指南通过对文献的系统评价和循证医学证据分析来确定不同的推荐强度,着重讨论在诊断和治疗中常见的问题,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临床诊疗方案。本文在全面解读最新版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实践,提出临床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 artery syndrome, ASAS)是脊髓前动脉出现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脊髓疾病,临床较少见,尤其是发生于颈胸节段的更为少见。由于临床尚缺乏本病相关的诊疗指南,其早期的临床诊断易与急性脊髓炎、脑卒中等疾病混淆,加之本病发展迅速,极易出现诊断不清,从而延误治疗,错过患者最佳康复时机。本文报道1例颈胸段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经过,以期为临床中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其目的是对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评估,使之得以改进。循证医学将最佳的研究证据与患者的价值取向相结合,从而作出相关诊疗决定。检索与某一名患者或某一组患者相关的所有医学研究和文献有助于医生作出恰当的诊断,制定最佳的检查计划,选择最佳的预防、治疗方案。将循证医学处理技术用于患有相同疾病的患者群亦有助于医生制定出特定疾病的诊疗指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新治疗方法。方法:746例患者分为手法整复组、颈灵丹组及颈灵丹结合手法组,并对各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颈灵丹结合手法比单用颈灵丹或单纯手法整复效果更好。结论:颈灵丹结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谭伟  杨贵丽  黄招兰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3):4035-4040
咳嗽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患者主诉,但其病因复杂,治疗手段多样,全科医生因诊断工具和经验所限,常出现误诊或过度治疗。中华医学会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和全科医务人员的需求,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基础上,首次制定了中国《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为促进全科医生规范化诊治咳嗽提供了更为详细全面的指导。本文就该指南的重要更新点、适用性及操作性进行简要解读,期望抛砖引玉,引发全科同道关注、讨论,促进指南落地实施和推动相关研究地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施予龙氏正骨手法,对照组予小针刀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评定,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组内与组间VAS与N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颈痛强度及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特发性震颤随着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广大群众生命健康意识的提升, 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本刊刊出的《特发性震颤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及实践版, 从疾病的定义、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疾病管理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实用的指导意见[1], 有助于社区医务人员及早识别、诊断和给出合理化的转诊以及治疗建议。作为对指南中手术治疗方面的补充, 本文将围绕特发性震颤手术治疗的主题展开, 进一步拓展基层医生的诊疗思路, 从而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建议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8.
陈晓依  陈树春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6):4535-4540
2018、2019年我国分别颁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足见我国对罕见病的诊疗和保障工作的重视。自身免疫性垂体炎(AH)属于罕见病,其可导致垂体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但因其发病率低、症状多变、影像学特点不明显而容易误诊。2020年2月日本内分泌学会(JES)发布了《自身免疫性垂体炎和IgG4相关垂体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JES指南),其是目前国内外首次明确定义AH和IgG4相关垂体炎(IgG4H)的临床诊疗指南。本文从AH和IgG4H的定义、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并分析了JES指南对我国全科诊疗的启示,旨在为我国全科医生诊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的24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47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针灸取穴以活血化瘀、舒经通络为法则。取风池、肩井、天宗穴及夹脊穴进行针刺,留针20~30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时间隔2d。共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98.6%,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2.4%和92.8%,两组治愈率与有效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能提高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张妲  黄志芳  李新伦  崔丽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3):4196-4199
近年来全球痛风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国内外各学会发布的痛风诊疗指南对其规范化诊治具有指导意义。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和欧洲抗风湿联盟联合发布了新版痛风分类标准,之后欧洲、美国及中国的痛风诊疗指南均进行了更新。本文从痛风的诊断和治疗两方面对欧洲、美国和中国的痛风诊疗指南进行梳理和对比,以供临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联合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平衡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起效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敷联合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加快症状缓解,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效果优于单用平衡针治疗。  相似文献   

12.
杨清波 《中国病案》2013,14(7):63-64
随着心脏病学的发展以及各种辅助检查手段的临床应用和指南的不断推出,对心血管医师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基本功的重要性,缩小指南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掌握辅助检查方法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培养临床医师独立思考能力,重视少见疾病的诊断等方面对加强心血管疾病规范化诊治技能培养、提高心血管疾病规范化诊治水平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益肾蠲痹法"是我国首批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在继承先师章次公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70余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成的一种治疗方法,在风湿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朱良春教授在长期的诊疗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一治痹理论,逐步形成了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指导,以虫类药与草木药配伍为基础,并针对肢体疼痛、肿胀、僵直拘挛三大主症,以"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为大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内治、外治于一炉的特色诊疗技术。朱良春教授应用"益肾蠲痹法"为主治疗风湿病,为临证治疗疑难风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BiLSTM-CRF的中文临床指南治疗事件抽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文临床指南可以帮助医生在诊断、治疗疾病时做出恰当的决策。通过构建临床指南事件模型,利用词向量、长短期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等技术抽取中文临床指南中的治疗事件,为临床诊疗、用药等提供数据基础。相较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抽取方法,本文建立的事件抽取方法具有准确率高、可移植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辨证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肩腰腿痛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辨证施以各种中药方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患者情况选用相应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机体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机体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单纯中药内服,是临床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腰椎管狭窄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文章主要通过分析2019年丹麦发布的针对腰椎管狭窄症的国家临床指南,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根据涵盖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案的10种干预措施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临床实际进行阐述,以期待指南中的结论、科研设计为中国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为今后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统一的高质量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151-154
目的 观察葛根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 例颈性眩晕患者,全部来自绍兴市中心医院中医风湿科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针灸治疗。治疗组在针灸的基础上给予葛根汤加味,水煎服,每日1 剂。对照组单纯用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运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法评估眩晕VAS 评分、头痛VAS 评分、颈项痛VAS 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头痛、眩晕及颈项痛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 或P<0.05)。对照组治疗后头痛、眩晕及颈项痛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疼痛VAS 评头痛、眩晕及颈项痛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或P<0.05)。结论 葛根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在改善眩晕及减轻头痛、颈项痛方面明显优于单独针灸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颈椎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7月-2013年12月,将入组的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5组不同的医疗方案组进行治疗,每组各20例,然后进行随访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1、2、3月及半年对患者颈部疼痛VAS评分、颈椎JOA评分进行统计,对5组的疗效进行评价,优化颈椎病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结果:100例颈椎病均进入结果分析。5组治疗半年后VAS疼痛评分、JOA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5组治疗半年后VAS疼痛评分、JOA评分与其余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方案5组明显高于其余4组,疗效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颈部疼痛不适和颈椎活动障碍,其兼顾局部与整体,各种疗法互补,疗效确切,且简单易操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滴定方案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方法:2016年1月以前发表的有关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滴定方案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的国内外文献,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标准进行质量评估后,使用Q检验和I2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并进行数据合并,再以RevMan 5.1和Stata 12.0软件对符合质量要求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1)根据检索词初检出5篇文献,然后进行筛选,最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4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均为以中文发表的文献,共中、重度癌痛442例,其中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滴定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227例,羟考酮缓释片或者吗啡片治疗治疗215例。(2)对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恶心呕吐发生率的Meta分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尿潴留发生率的Meta分析两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对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具有疗效好、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