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利用综合护理的方法消除围绝经期女性心理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在我所2008年更年期门诊中就诊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症状的患者98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在同等基础上给予常规检验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另加综合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两组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1个月后再次评价患者情绪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观察组在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SAS、SDS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综合护理方法能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抑郁的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立芳  李仓霞  李博  肖文 《河北医学》2013,(8):1220-1222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和同期36例在我院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测评,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找出急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症情绪检出率与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危险因素,患者文化程度高和患者对疾病了解多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而患者工作压力和患者疾病预后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较高,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 040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测评。结果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10.96%、13.65%,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χ2=2.376,P〉0.05);工作年限越长和生活压力越大是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初婚、与直系亲属关系越好和与朋友关系越好是其保护因素(P〈0.05);教育程度越高、生活压力越大是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与非直系亲属关系越好、对家庭义务履行情况越好和公众对自身职业的态度越好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心理干预,预防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的情绪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3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将人群分为四组:对照组、围绝经期综合征组、情绪障碍组、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情绪障碍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改良Kupperman绝经指数量表(KMI)、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GQOLI-74)的生活质量总评、社会功能维度量表的评估。结果情绪障碍组和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情绪障碍组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情绪障碍组的分值分别为:(55.00±11.83)分、(10.67±2.18)分;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情绪障碍组的分值分别为:(52.58±13.83)分、(9.90±1.97)分。而围绝经期综合征组的生活质量两个维度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有情绪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16±12.51)分vs(52.58±13.83)分;(12.79±2.38)分vs(9.90±1.97)分。围绝经期症状中情绪症状、躯体症状、性生活均与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其中情绪症状的相关更为显著(P〈0.01),进一步回归分析后明确在围绝经期,抑郁和睡眠障碍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围绝经期人群的情绪障碍比躯体症状对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对7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均P< 0.01);无固定职业亲属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高于有固定职业亲属(P<0.05).其中抑郁情绪检出率为70.51%,焦虑情绪检出率为61.54%,二者同时存在者高达51.28%.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诸多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因此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对提高患者亲属的支持度和监护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评价认知疗法合并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的疗效。方法对60例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患者分别给予认知疗法合并马来酸氟伏沙明、单用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在治疗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相比均有差异(P〈0.01)。结论认知疗法合并马来酸氟伏沙明较单用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焦虑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肺癌化疗患者照顾者的心理特征及其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运玲 《中外医疗》2010,29(5):162-162,164
目的了解多次化疗的肺癌患者照顾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化疗1个月以上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8%照顾者存在焦虑情绪,34%存在抑郁情绪,其值均大于常模(均P〈0.01);其中照顾者的焦虑与患者化疗次数。化疗反应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P〈0.01);照顾者抑郁程度与患者的年龄呈负相关(P〈0.01);女性照顾者焦虑、抑郁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照顾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多次化疗患者的照顾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因此,应结合其需求,对其身心健康给予重视和干预,及时关注肺癌患者照顾者的心理活动。以减轻照顾者心理波动对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适合冠心病住院期失眠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并评价其临床效果,为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主观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110例,干预组56人,对照组54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模式。两组被试干预前后分别应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测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在时间和分组因素上均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对照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被试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冠心病住院期失眠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秦薛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7):66-67
目的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30例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生活干预,干预前后进行SCL-90评定。结果生活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中的抑郁指数、焦虑指数、躯体化指数、人际关系指数、强迫指数等比较,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活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症状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257例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257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134例(52.14%)有焦虑情绪,158例(61.48%)有抑郁情绪,102例(45.19%)同时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认为经济状况好是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而高龄、恶性疾病、慢性疾病、有睡眠问题、恶性疾病和剧烈疼痛则是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此外还发现经济压力大、恶性疾病、慢性疾病和有睡眠问题是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例不孕症患者以及20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进行调查,分析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 不孕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居住于农村的患者、生育观念强、不与任何人诉说病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和抑郁情况.家庭关怀、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自尊与焦虑和抑郁呈负相关,消极应对与焦虑和抑郁呈正相关(P<0.05).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高于健康女性,居住地、疾病暴露情况、生育观念、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是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及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5例,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分析患者抑郁及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评估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与抑郁及焦虑障碍发生的相关性。结果:95例患者中有65.3%的患者存在抑郁障碍,有67.4%的患者存在焦虑障碍,同时存在抑郁及焦虑障碍的有36.8%。抑郁障碍患者焦虑障碍发病率较低(P〈0.05),焦虑障碍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较低(P〈0.05)。发生抑郁障碍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5),随着年龄增加,抑郁程度逐渐增加(r=25.849,r=0.485,P〈0.05)。未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SAS得分高(P〈0.05)。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SDS得分与SAS得分有明显相关性(r=0.393,P〈0.05),而焦虑障碍患者SDS得分与SAS得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抑郁障碍女性多发,年龄越大。抑郁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3.
甘秀英 《河北医学》2013,(11):1745-174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降低高危妊娠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危妊娠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焦虑、抑郁及妊娠结局等。结果:两组高危妊娠产妇入院时SDS及SAS测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前,两组高危妊娠产妇SDS及SAS评分较检查前均降低(P〈0.05),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高危妊娠产妇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或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分娩的安全性,促进产妇和胎儿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玲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29(12):812-814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果胶铋和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0)。治疗前所有患者予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治疗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果胶铋和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果胶铋和莫沙必利治疗。疗效应用症状积分来评价。结果治疗组4周末症状改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胃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38%,其中治疗组18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中非焦虑抑郁患者症状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中焦虑抑郁患者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果胶铋和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优于果胶铋和莫沙必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常规治疗对伴有抑郁或焦虑的慢性胃炎患者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4-8月于我院就诊的27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和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同一年龄段的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值和抑郁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在对患者视力造成障碍的同时,也明显影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市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183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上述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入组人员SCL-90总均分为(1.46±0.26)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焦虑[(1.75±0.49)分]及抑郁得分[(1.85±0.58)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抑郁[(1.3±0.43)分]及焦虑得分[(1.50±0.59)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硕士及以上人员的SAS、SDS评分、SCL-90中抑郁与焦虑因子以及精神病性项目得分明显低于本科及大专学历的人员,三者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开始受到整体医疗环境的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全科医师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春玲 《当代医学》2010,16(14):100-100
目的对200例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测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影响焦虑、抑郁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例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焦虑、抑郁多见于卒中患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及冠心病患者、睡眠障碍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老年患者多于青壮年患者。以干部、科技人员较多见。结论焦虑、抑郁与疾病有关,与生活事件有关,与睡眠障碍有关,与年龄、性别及职业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付文  毛睿智  蒋正言 《浙江医学》2013,(23):2099-2102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情绪与部分生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440例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226例。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状况,选取BMI、SBP、DBP、TG、LDL-c、FT3、FT4、TSH为研究的生理指标。分析老年人心理指标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筛选影响老年人焦虑抑郁的生理相关因素。结果体检人群中老年人的比例占58%,焦虑、抑郁评分与BMI、SBP、DBP、FT3、FT4间呈负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DL-c、FT3、FT4为抑郁的危险因素,FT3、FT4同样为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体检人群中,焦虑、抑郁情绪较为明显,且低水平的FT3、FT4是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现状及心理保健需求。方法:2012年1月~6月随机抽查某社区围绝经期妇女224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等,并对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需求进行调查,抑郁症状诊断标准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袁(pHQ-9)。结果:224名调查妇女中有抑郁症状78人(占34.8%)。与抑郁症状发生有关的因素为:痛经程度、关节肌肉痛、感觉异常、围绝经期综合征、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评分(P〈0.01)。89人(39.7%)表示不关注自身心理保健。156人(69.6%)通过电视节目或收音机了解相关知识,138人(61.6%)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相关知识。结论: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发生率较高.除与自身性腺功能减退有关外,还受社会支持、家庭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性地开展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教育。降低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