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制备芦丁固体分散体,比较不同载体对芦丁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考察不同载体对芦丁溶出度的影响,以差示热分析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载体种类和用量对芦丁溶出影响显著,其中PVPK30作为载体时溶出效果最佳,芦丁以微晶无定形分散于载体中。结论:溶剂法制得固体分散体中芦丁的溶出度和溶出速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款冬花为原料,筛选出其配方颗粒的最佳水提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款冬花配方颗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3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芦丁、绿原酸转移率和干膏得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筛选出款冬花配方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发现各因素对款冬花水提工艺的影响: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根据直观分析与SPSS方差分析,筛选出的水提工艺为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效果最佳。经过3次验证试验,发现该条件下,芦丁、绿原酸平均转移率分别为58.62%、57.01%,平均干膏得率为59.13%;芦丁、绿原酸平均转移率和干膏得率RSD分别为1.75%、1.37%、1.59%。结论:该工艺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为规范和标准化款冬配方颗粒生产研究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芳  戴德雄  朱莹  张瑜 《中草药》2012,43(12):2424-2427
目的 制备枫蓼肠胃康分散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枫蓼肠胃康分散片的处方;采用HPLC法测定枫蓼肠胃康分散片中芦丁的量及其溶出度.结果 选择10%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10%羧甲基淀粉钠(CMS-Na)、10%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S-HPC)为崩解剂,24%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50%乙醇为黏合剂,2%微粉硅胶为润滑剂制备分散片工艺较佳;芦丁进样量在26.48~370.72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0.72%;不同批次枫蓼肠胃康分散片中芦丁的量及溶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本优选处方辅料种类及比例适宜,崩解时间符合要求;所建立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枫蓼肠胃康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超细粉碎对龟板水溶性蛋白质溶出度及煎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粉碎方法(通过100目筛,细粉)及超细粉碎方法(通过300目筛,超细粉)比较龟板水溶性蛋白质溶出度,并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影响龟板煎出率的工艺条件.结果细粉水溶性蛋白质几乎不溶出,而超细粉20 min溶出度达51.2%,2 h达70.5%.正交试验考察了细度、煎煮次数、煎煮时间3个影响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细度显著影响煎出率(P<0.05),而后两者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超细粉碎有利于提高龟板水溶性蛋白质的溶出度及煎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浙贝母、干姜、山药、天花粉、白芷等淀粉类中药饮片煎煮溶出度,探索该类中药饮片的最佳煎煮工艺,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对以上5种含淀粉类中药饮片的煎煮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并考察饮片形态、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等因素对饮片煎煮溶出度的影响,为该类中药饮片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煎煮工艺。结果:饮片形态、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是影响淀粉类中药饮片煎煮溶出率的主要因素,该类中药经过捣碎,浸泡30min以上,煎煮1h以上后水溶性浸出物的溶出度最大。结论:淀粉类中药饮片需经过捣碎、合理浸泡和煎煮才能保证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维康六味颗粒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 以总多糖得率和浸膏得率综合得分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有显著性影响(P<0. 01,P<0. 05),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本实验为维康六味颗粒的制备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痔康口服液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处方中君药黄芪所含成分黄芪甲苷为评价指标,对影响煮提效果的诸因素(醇沉浓度、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优选.结果痔康口服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沉浓度65%,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结论试验结果为确定痔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牙周康胶囊的水提醇沉工艺,优选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膏率和芍药苷含量为检测指标,考察4种因素(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醇沉浓度)对工艺的影响。结果牙周康胶囊的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加16倍水,每次煎煮1h,煎煮3次,醇沉浓度为40%。结论确定的提取方法适合于牙周康胶囊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李维峰  翟永松  杜守颖 《中成药》2010,32(12):2071-2075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芦丁在水中的溶出,增强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7种载体(β-环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6000、琥珀酸、乳糖、泊洛沙姆188),3种常用方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确定制备所选择的载体及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以15 min时芦丁溶出度为指标成分,优化制备的具体工艺。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分散体进行物相鉴别。利用相似因子法对固体分散体与其它混合物进行统计学评价;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的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从化学热力学角度探讨固体分散体的形成机制。结果:以聚乙二醇6000为载体,溶剂熔融法,熔融时间1min、药物与载体比例1∶9、加热温度70℃为最佳方案;差示扫描量热法显示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符合要求。相似因子法显示,固体分散体芦丁是分散在载体中。结论:聚乙二醇6000是提高芦丁溶出的理想载体,并表明固体分散体的形成为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肠炎康冲剂生产工艺.方法用K-B纸片法测定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剂的抑菌直径,进行正交试验.结果通过正交试验,肠炎康冲剂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中药浸泡时间40min,煎煮4次,20min/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市售6厂家银杏叶片中总黄酮醇苷的溶出度,以期为评价药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转篮法进行测定,实验数据按威布尔分布处理.结果:两两比较显示,B厂与C厂的总黄酮醇苷溶出度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厂之间总黄酮醇苷溶出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这可能是引起临床疗效不同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柴芩清肝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优选柴芩清肝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因素为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药材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2h.结论:优化工艺合理、稳定,为柴芩清肝胶囊的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胸伤康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橙皮苷的含量以及总固体得率为指标,综合评分优选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药材较优的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两次,第1次加104倍量水煎3 h,第2次加8倍量水煎2 h.结论:优选的工艺各活性部位提取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考察成型颗粒的流动性、堆密度、吸湿性及临界相对湿度,为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补阳还五汤高压煎药机煎煮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高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补阳还五汤剂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煎煮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煎煮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温度进行考察,以总固体、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考核指标.HPLC测定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结果: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影响顺序为加水量>温度>浸泡时间>煎煮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均无显著性影响.补阳还五汤的最佳煎煮工艺为药材饮片加12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60 min,煎煮温度120℃.结论:该优选工艺及技术参数为高压煎药机制备黄芪甲苷及阿魏酸类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汤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煎煮条件对连翘中芦丁成份提取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作为连翘的含量测定指标,对连翘的煎煮条件(整连翘、打碎连翘、浸泡时间、煎煮时间)进行正交实验,考察对连翘中芦丁成份提取量的影响,实验发现,打碎煎煮能显著提高芦丁提取量,从而提出了连翘最佳煎煮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交设计优选退白汤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退白汤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不同提取工艺制备的退白汤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依据试验数据设计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加水量、煎煮时间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药材浸泡1 h,煎煮2次,每次煎煮1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经济,简便,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庄华玲  黄亚非  张永明 《中药材》2006,29(12):1363-1364
目的:优选黄芪甲苷的水煎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用HPLC法检测黄芪甲苷含量,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水用量、浸泡时间4个因素对黄芪甲苷水煎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每次用9倍量水煎煮1 h,共煎煮3次,药材无需浸泡。结论:本实验为黄芪甲苷的水煎煮提取生产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粒径白及粉的一般粉体学特性及白及总多糖的体外溶出度变化特征和规律,为白及粉的粒径控制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干湿两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粉末粒径,同时对堆密度、休止角、吸湿性等进行测定;采用桨法对白及粉在不同溶出介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溶出度进行测定。结果:白及粉的粉体性质随粒径的减小流动性变差,吸湿性减弱。而不同粒径粉体溶出度随粒径的减小呈降低趋势,在水和人工胃液介质中细粉、最细粉的累积溶出率高于2种微粉,而在人工肠液中细粉溶出速率和累积溶出率高于其他粉体;不同粒径的白及粉体在不同溶出介质中溶出度大小排序为人工胃液水人工肠液。结论:白及粉的粉粹粒度对白及总多糖的溶出有明显影响,同时其溶出度还受溶出介质的影响,为筛选白及粉的临床应用最佳粒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甜荞麦花叶中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荞麦花叶中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芦丁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考察了药材的粉碎度、所用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因素对荞麦芦丁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药材为细粉、溶剂选用甲醇、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3次提取效果最好。结论:本实验为优化荞麦花叶中芦丁的提取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文苹  孙磊  隋宏  刘红涛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055-3056
目的制备芦丁固体分散体,提高芦丁的溶出度。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并进行体外溶出度研究;考察载体种类和用量、pH调节剂对芦丁溶出度的影响,以差示热分析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芦丁以微晶无定形分散在载体中,药物溶出度随着载体比例增加而增加,且PEG6000和Na2CO3能显著促进芦丁溶出。结论熔融法制得的三元固体分散体中芦丁的溶出度和溶出速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