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化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解放军第155中心医院50例应用PICC进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管留置并发症相关护理问题.结果 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出血5例,静脉炎3例,导管阻塞2例,导管滑脱1例.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多种优点,而且是惟一授权护士操作的穿刺技术,在化疗患者中应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叶江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26-8626
目的 研究对化疗者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PICC)的安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120例需要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PICC安全护理,对照组行PICC置管化疗后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在并发症及舒适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PICC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舒适度等其他方面的情况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PICC导管留置的安全护理是肿瘤患者在实现成功化疗中理想的护理方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PICC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灌注化疗86例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虹  王笑碧  代莉  李珮  潘三江  马艳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098-209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恶性胸腔积液灌注化疗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采用PICC导管行胸腔穿刺并留置导管灌注化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恶性胸腔积液留置PICC导管灌注化疗取得满意效果,避免了反复胸腔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留置PICC导管进行恶性胸腔积液灌注化疗操作简单,不易形成气胸,患者痛苦小、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在恶性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需长期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予PICC置管术完成化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做好日常护理.结果:穿刺总成功率95%,导管留置时间139~320 d;阻塞2例(10%),外周静脉炎1例(10%),穿刺部位渗血2例(10%),导管移位1例(5%),导管相关感染1例(5%).结论:PICC置管术在恶性血液病化疗中应用总体安全性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PICC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应用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建立深静脉通道。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经患者健侧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53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行大剂量化疗,导管留置20周以上.无1例发生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皮肤损伤及导管护理并发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行PICC置管化疗并进行正确的导管护理。可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患者及家属全程教育的护理模式在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方法将73例化疗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2组: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取护理人员维护导管,患者及家属全程教育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即置管至拔管由护理人员维护导管。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部感染、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及PICC导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及家属全程教育的护理模式能减少PICC导管留置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对78例经PICC留置管化疗的肺癌患者做好防治留置管术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78例均一次穿刺成功,置管时间30~180d,平均为105d。2例因对无菌薄膜过敏,留置管处局部皮肤轻度发红,经换药及改用无菌纱布固定后症状消失。78例无导管堵塞、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并发症发生,拔管后伤口愈合良好。认为对肺癌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给予精心护理,可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疼痛,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和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孙楠  陈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5710-5711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恶性胸腔积液及胸腔内化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5例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后注入药物,并做好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结果:45例均一次置管成功,引流通畅,无1例发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胸腔化疗,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并减少了气胸、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肺癌化疗行PICC置管78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78例经PICC留置管化疗的肺癌患者做好防治留置管术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78例均一次穿刺成功,置管时间30~180 d,平均为105 d.2例因对无菌薄膜过敏,留置管处局部皮肤轻度发红,经换药及改用无菌纱布固定后症状消失.78例无导管堵塞、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并发症发生,拔管后伤口愈合良好.认为对肺癌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给予精心护理,可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疼痛,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和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媛媛  马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521-6521
目的探讨胸腔穿刺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及腔内灌注化疗的护理。方法对27例恶性胸水的患者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腔内留置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主管用于间断引流胸腔积液,侧管用于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做好留置胸引管指导及胸腔灌注化疗指导,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27例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护理要点,及时防治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PICC导管可在血管内长期留置,减少药物给血管带来的刺激和损伤,特别适宜肿瘤患者的化疗和营养支持治疗,减少了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坏死和高浓度的营养液对血管造成的损伤,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9—05~2010-02共119例患者行PICC置管,现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及处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10,自引:5,他引:105  
目的 为肿瘤化疗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 方法 经病人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大剂量化疗。结果 19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行大剂量化疗后无一例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保证化疗顺利完成。结论 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痛苦;而有效的、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PICC置管术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术后化疗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高渗液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组织坏死。方法经患者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静脉输液。结果40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输注各种药物后无1例出现药物外渗及严重导管并发症,保证了各种治疗顺利完成。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而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徐培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712-8712
目的探讨化疗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本组80例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总结。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未出现感染、血气胸静脉炎等并发症;1例因血管条件太差穿刺失败;1例由于操作者首次置管技术不熟练重复穿刺;76例1次穿刺成功,2例患者导管堵塞而被迫拔管。结论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安全细致的护理观察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减少反复穿刺、降低化学性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立肿瘤化疗患者的静脉通路。但PICC留置体内期间可能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CRBSI) 严重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肺癌患者化疗间期CRBSI的护理及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ICC应用于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个性化封管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PICC置管术肿瘤患者共52例,依据其血生化情况、活动量及治疗间隔时间等选择个性化的封管方法,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的情况发生,并对PICC临床护理应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32例均顺利完成化疗周期,其中20例拔除PICC导管,12例仍保留;1例患者化疗期间死亡,拔除导管。其余19例患者仍继续化疗,导管留置时间60~75 d,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肿瘤患者置入PICC管能够减少长期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轻患者反复穿刺静脉的痛苦,实施个性化封管后能够减少堵管的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和减少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护理对策.方法: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137例留置PICC导管进行静脉输液、静脉高价营养及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9例留置PICC患者发生堵管,7例经处理后得到再通,2例无法再通而拔管.结果:PICC导管堵塞与护士操作不当、输注高浓度药物前后冲管及封管方法不正确、老年患者血液黏度异常有关.结论:了解并合理应用PICC导管,正确的冲管及正压封管,配制浓度适宜的封管液,合理用药,严密观察,可防止导管堵塞,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干珍  杨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988-798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在腹腔灌注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恶性肿瘤腹腔积液的患者实施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留置抽液及腹腔灌注化疗,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3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5例患者出现导管输注不畅,经调整中心静脉导管的位置及改变体位后均输注通畅,无并发症。结论腹腔置入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间歇性注入化疗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方便、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108例患者,确定外周血管(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颈脉)和插管穿刺点,消毒范围为穿刺点上下10 cm,置入PICC。结果置管30~210 d,3例导管阻塞,2例治疗当中导管脱出,因脱出过长而拔除,6例出现静脉炎。结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静脉炎发生,避免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韦怡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965-1966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及胸腔化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8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超声定位下经皮穿刺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抽吸或引流胸腔积液后注入化疗药物,并做好导管留置期间护理。结果 58例均成功置管,顺利完成治疗,置管时间最长25 d,最短3 d,平均13.5 d,无1例发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护理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预防感染,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导管脱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