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化疗及胸腺肽α1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13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前一周及化疗2周期后分别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B细胞(CD19^+)NK细胞(CD3^-/CD16CD56),并比较化疗前后的变化,随后随机分为A、B两组,在其他治疗相同的前提下,A组给予胸腺肽α11.6mg OodIH,2~6个月,B组不用胸腺肽α1治疗,2月后两组均行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19^+、CD3^-/CD16-CD56^+)测定。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比较CD3^+、CD4^+细胞升高,CD8^+细胞下降(P〉O.05),CD4^+/CD8^+显著升高(P〈0.05);A组与B组相比A组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B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疗不会完全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会使部分免疫功能提高及调整;胸腺肽Q1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羁押人群HIV感染情况,评价HIV感染后免疫学指标的变化,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2006年4月至2008年8月16459名羁押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随机抽取9例HIV抗体阳性者、40例吸毒人群中健康者、40例正常人群,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分别检测CD3^+CD4^+、CD3^+CD8^+细胞百分率,计算出CD3^+CD4^+/CD3^+CD8^+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h1(IL-2、IFN-1)和Th2(IL-4、IL-6)细胞因子浓度。结果16459名羁押人员中共检出HIV抗体阳性85例,总阳性率为0.52%(85/16459),其中吸毒人群抗体阳性率为10.31%(81/786),卖淫嫖娼人群HIV抗体阳性率为0.15%(3/1985),其他人群仅检出HIV抗体阳性1例。免疫学指标监测结果显示:HIV感染组、吸毒者健康组、正常人群组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IV感染组的CD3^+CD4^+/CD3^+CD8^+的比值及Th1(IL-2、IFN-1)细胞因子浓度低于吸毒者健康组和正常人群组,而Th2(IL-4、IL-6)细胞因子浓度则明显高于吸毒者健康组和正常人群组。结论羁押人群中吸毒者的HIV感染率高于其他犯罪人群,应加大对吸毒人群的监测和防病知识宣传力度,采取干预措施,降低HIV在高危人群中扩散和传播的危险性。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对评价HIV感染者的健康状况具有较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Treg)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并进行水平比较和分层分析。结果肝癌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14.06±2.3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05±1.57)%(P〈0.05);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与肝癌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Ⅰ+Ⅱ期亚组(8.31±1.4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Ⅲ期亚组(13.68±2.31)%、Ⅳ期亚组(18.50±2.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肝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CD4^+CD25^+ Treg在哮喘发病巾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8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组30例,慢性持续期组25例,缓解期组23例)和29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PBMCs中CD4^+、CD25^+Treg的比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BMCs中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和慢性持续期组PBMCs中CD4^+CD25^+ Treg的比例及Foxp3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CD4^+CD25^+ Treg的比例及Foxp3 mRNA的表达虽亦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CD4^+CD25^+ Treg的比例及Foxp3 mRNA的表达低于慢性持续期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4^+CD25^+ Treg数量减少,功能下降,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mRNA的表达比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前列腺癌及5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igs占CD4CF细胞的比例,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人外周血PBMCFOXP3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Gleason分级升高,CD4^+CD25^+Tregs/CD4^+T比值和FOXP3 mRNA表达量均有升高趋势;PCa患者术前CD4^+CD25^+Treg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和FOXP3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术后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组Tregs表达率与FOXP3mRNA呈正相关(r=0.623,P〈0.01)。结论Tregs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具有维持自身免疫稳定和抑制肿瘤免疫作用,可能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非妊娠期健康妇女35例为对照组,41例为正常妊娠组,37例为妊娠期感染MP组。分别对各组妇女进行体液免疫功能(IgG、IgM、IgA、C3、C4)和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1)正常妊娠组IgG、IgM、IgA、C3、C4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感染MP后IgG水平升高,但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感染MP后IgM、tgA、C3、C4升高,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正常妊娠组CD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CD4^+、CD4^+/CD8^+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CD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感染MP后,CD3^+、CD4^+、CD4^+/CD8^+较正常妊娠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中CD8^+呈显著性持续升高。结论妊娠期感染MP后可引起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免疫应答不平衡、补体系统激活,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病理妊娠,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广东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CD4^+/CD8^+水平,为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咨询的HIV感染者采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CD8^+,同时由专人用统一调查表记录一般的人口学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本次共调查193例HIV感染者,其中广东省籍169例。169例广东籍HIV感染者CD4^+计数最少为1个/uL,最多为1125个/uL,平均202.09个/uL(202.09±197.62),女性的CD4^+均数(255.67)明显高于男性的CD4^+均数(174.09)(P〈0.05);经性途径传播的CD4^+均数(225.92)明显高于经吸毒传播的CD4^+均数(162.55)(P〈0.05);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均数(290.41)明显高于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均数(57.19)(P〈0.05)。CD8^+计数最少为85个/uL,最多为2000个/uL,平均840.38个/uL(840.38±486.23),不同性别和不同传播途径HIV感染者其CD8^+计数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咨询的受测HIV感染者的CD4^+水平均较低。建议HIV感染者尽早进行医学咨询并检测CD4^+/CD8^+,以便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刘伟  仲晓燕  李蓉 《现代保健》2009,(26):23-25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的表达,并探讨该群细胞频数的变化与肿瘤临床分期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在胃癌肿瘤免疫过程中Treg细胞对免疫效应细胞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9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IM^+CD25^+和CD8^+水平显著增高,胃癌临床分期越晚CD3^+、CD4^+、CD4^+/CD8^+水平越低,CD4^+CD25^+和CD8^+水平越离.在临床I、Ⅱ期患者与临床Ⅲ、Ⅳ期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数量下降,而Treg细胞的数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使T细胞不能有效地清除肿瘤,与胃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卵白蛋白(OVA)免疫耐受大鼠CD4^+CD25^+Treg细胞过继转移给哮喘大鼠,然后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及分类,ELISA检测BALF中IL-4、IL-5和IFN-1及血清OVA特异性IgE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哮喘组比较,过继转移CD4^+CD25^+Treg细胞后哮喘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BALF中IL4和IL-5含量明显降低,IFN-1含量明显升高,血清OVA特异性IgE含量明显降低(P〈0.05);气道炎症明显减轻。结论过继转移OVA免疫耐受大鼠CD4^+CD25^+Treg细胞可以明显抑制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CD4^+CD2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CD8^+CD28^-及CD4^+CD25^+。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CD4^+CD25^+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后三者趋于正常(P〉0.05);而无效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CD4^+CD25^+一及CD4^+CD25^+表达异常,不同治疗效果表达不同,恶性淋巴瘤患者有免疫功能异常,治疗有效后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