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预防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广东省CDC门诊VCT人群人口学信息及HIV抗体检测结果,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参加VCT者2 951人,检出HIV抗体阳性299例,阳性检出率为10.13%;女性检出率(13.8%)高于男性(9.1%)(P<0.01),外地人口检出率(14.0%)高于本地人口(4.1%)(P<0.01),离婚/丧偶者检出率(24.3%)高于已婚(10.0%)和未婚者(9.6%)(P<0.01);小学文化程度者、体力劳动者以及50岁及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最高。2次及以上检测(复诊)者检出率(38.6%)高于初次检测(初诊)者(2.4%)(P<0.01)。HIV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占65.55%。结论本次调查的VCT人群中以外地人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及复诊者为HIV感染高危人群。应针对高危人群特点,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采取干预措施,阻断HIV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东省187例HIV阳性者的相关特征,了解广东省艾滋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9年前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ex)门诊就诊的187例HIV抗体阳性者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和相关特征分析。结果187例HIV阳性者中男性123例,女性64例,男女性别比为1.9:1,平均年龄34.1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74.3%),职业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占50.2%)。VCT的主要原因:身体不适占36.9%(69/187),配偶/性伴HIV阳性占21.4%(40/187),因体检发现HIV阳性前来进行HIV抗体确认的占12.3%(23/187))。临床诊断为AIDS的83例(占44.4%)。187例HIV抗体阳性者中有115例检测了CD4+/CD8+,CD4+计数最小为1个/μL,最多为1125个/μL,平均为230.69个/μL,63例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均值为352.95个/μL,高于52例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均值82.56个/μL(P〈0.05)。传播途径以性途径感染为主(占65.2%),其次为静脉吸毒途径感染(占29.4%)。结论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流行的主要途径,文化程度低及体力劳动者人群仍是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主体,提示重视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促使高危人群及时主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防止二代传播,有助于控制艾滋病流行。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式在2002、2003年抽取观察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和血清标本,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和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2002、2003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检测结果异常率分别为8.5%、9.2%;其中HBsAg阳性人数分别占检测结果异常者的93.2%、85.4%。结论 广州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检测结果异常中以HBsAg阳性占首位,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预防乙型肝炎的健康教育及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169例HIV感染者CD_4~+/CD_8~+水平及相关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广东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CD4 /CD8 水平,为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咨询的HIV感染者采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 /CD8 ,同时由专人用统一调查表记录一般的人口学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本次共调查193例HIV感染者,其中广东省籍169例.169例广东籍HIV感染者CD4 计数最少为1个/μL,最多为1 125个/μL,平均202.09个/μL(202.09±197.62),女性的CD4 均数(255.67)明显高于男性的CD4 均数(174.09)(P<0.05);经性途径传播的CD4 均数(225.92)明显高于经吸毒传播的CD4 均数(162.55)(P<0.05);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 均数(290.41)明显高于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 均数(57.19)(P<0.05=.CD8 计数最少为85个/μL,最多为2 000个/μL,平均840.38个/μL(840.38±486.23),不同性别和不同传播途径HIV感染者其CD8 计数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诊咨询的受测HIV感染者的CD4 水平均较低.建议HIV感染者)尽早进行医学咨询并检测CD4 /CD8 ,以便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广东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CD4^+/CD8^+水平,为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咨询的HIV感染者采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CD8^+,同时由专人用统一调查表记录一般的人口学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本次共调查193例HIV感染者,其中广东省籍169例。169例广东籍HIV感染者CD4^+计数最少为1个/uL,最多为1125个/uL,平均202.09个/uL(202.09±197.62),女性的CD4^+均数(255.67)明显高于男性的CD4^+均数(174.09)(P〈0.05);经性途径传播的CD4^+均数(225.92)明显高于经吸毒传播的CD4^+均数(162.55)(P〈0.05);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均数(290.41)明显高于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均数(57.19)(P〈0.05)。CD8^+计数最少为85个/uL,最多为2000个/uL,平均840.38个/uL(840.38±486.23),不同性别和不同传播途径HIV感染者其CD8^+计数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咨询的受测HIV感染者的CD4^+水平均较低。建议HIV感染者尽早进行医学咨询并检测CD4^+/CD8^+,以便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效果 ,为制订广东省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预防接种安全注射试点地区统一使用由卫生部提供的器材或一次性注射器 ,严格按照安全注射标准与操作技术规范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器材的消毒效果监测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无菌试验”要求进行。结果 接种器材的HBsAg、霉菌、需氧 厌氧菌消毒效果监测 ,使用高压消毒锅消毒阳性率分别为 1 6 9%、0 83%、17 5 9% ;煮沸消毒法消毒阳性率分别为 1 87%、10 39%、36 0 8% ;两者比较 ,除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外 ,均高压消毒锅消毒效果优于煮沸消毒法 (P <0 0 1)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比使用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玻璃注射器在工作量、经济效益、工作人员和群众接受程度等方面都具有优越性。结论 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应推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的安全注射方式 ,在经济发达地区应广泛推广使用自毁型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注射器安全箱  相似文献   
7.
8.
广东省计划免疫冷链设备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广东省计划免疫冷链设备的现状 ,对全省 14 4个地区级和县级卫生防疫站进行了书面 (统计表和问卷 )调查 ,共收回完整统计表 12 7份 ,问卷 10 2份。同时由省卫生防疫站对 3个地区级、8个县级卫生防疫站和 32个乡 (镇 )卫生院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显示 :当前广东省计划免疫冷链设备总的完好率为 75 % ,其中冷藏车完好率 5 0 % ,疫苗运输车 6 9% ,低温冷库 10 0 % ,普通冷库 92 % ,低温冰箱 83% ,普通冰箱 74% ,冷藏箱 75 % ,冷藏包 6 6 % ,冰排 6 7% ;以冰箱、冷藏包、冰排更新得多。维修人员年龄偏大 ,所学专业离散 ,现场抽查发现 ,兼职维修人员多 ,队伍不稳定 ;问卷调查显示 ,5 8%的卫生防疫站无维修人员。为保证冷链设备的正常运转 ,应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和有效的、规范化的维修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广东省187例HIV阳性者的相关特征,了解广东省艾滋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09年前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就诊的187例HIV抗体阳性者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和相关特征分析.结果 187例HIV阳性者中男性123例,女性64例...  相似文献   
10.
1991年广东省脊髓灰质炎三价口服减毒活疫苗效价监测郑焕英,何由成,柯昌文,郭永文,郦其昌,林协勤为了解脊髓灰质炎三价口服减毒活疫苗(TOPV)在冷链运转过程中效价的变化情况,及时解决冷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于1991年对全省各级的TOPV进行了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