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阳化浊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阳化浊方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脏彩超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ST、ALT、γ-GT及TG、TC、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AST、ALT、γ-GT及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脏彩超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结论:温阳化浊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代谢水平及肝脏彩超表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化浊去瘀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NAFL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化浊去瘀方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37/41)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血脂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和血脂指标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基础上,加用化浊去瘀方治疗NAFLD,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效果较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泽泻汤联合多烯磷脂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胆碱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泽泻汤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变化情况,统计2组B超疗效及综合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γ-GT、AKP、TG、TC、LDL-C、LN、CⅣ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ALT、γ-GT、TG、TC、LDL-C、LN、C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HA、PⅢNP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组B超疗效及综合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泽泻汤联合多烯磷脂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内阻证的肝脏影像学疗效及总体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在改善临床血液生化学指标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方丹明疏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配伍维生素E烟酸酯胶囊治疗,观察组予自拟方丹明疏肝降脂汤配伍维生素E烟酸酯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谷丙转移酶(ALT)、血清谷草转移酶(AST)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症状及腹部B超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ALT、AST、γ-GT、TC、TG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对AST、γ-GT、TG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及腹部B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明疏肝降脂汤能改善肝脏脂肪代谢,促进肝脏循环,改善肝功能,有效治疗脂肪肝。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退黄消脂方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湿阻血瘀证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药退黄消脂方加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及肝脏超声影像学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均明显减轻(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黄消脂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独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苓汤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肝病专科门诊就诊的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使用胃苓汤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42例,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33例,两组在16wk后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C、TG)、B超积分等指标变化。结果:胃苓汤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组ALT、AST、TG、B超积分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组(P0.05),但GGT、TC下降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苓汤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ALT、AST、TG、B超积分等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采用疏肝降脂汤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肝降脂汤,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及血脂指标(TC、TG)。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ALT、AST、TC、TG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疏肝降脂汤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并可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并且经过彩超确诊颈部血管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在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服瑞舒伐他汀片。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积分以及B型超声影像下肝脏脂肪肝的病变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AST、γ-GT、TG、TC、LDL-C、HDL-C、hs-CRP水平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仅ALT、AST、γ-G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2组TG、TC、HDL-C、L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IMT及斑块积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脏超声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赶黄草复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赶黄草复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滴注外,口服赶黄草复方。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血脂、肝脏影像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60.2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乏力、黄疸、纳差、便溏),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酰转肽酶(GGT),γ-谷氨酰胺基转移酶(γ-GT)],血脂方面[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赶黄草复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值得深入研究促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赵瑞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245-1246
目的 观察自拟降脂护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服用降脂护肝胶囊和脂必妥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脏B超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肝功能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降脂护肝胶囊可以保护肝脏、调节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1.
郑珏 《河北中医》2016,(3):356-359
目的观察清脂方联合运动、饮食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脾虚痰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NASH脾虚痰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清脂方联合运动、饮食干预,对照组30例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运动、饮食干预,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变化及临床症状总积分变化,进行影像学检查(肝脾CT比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AST、γ-G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ALT、AST、γ-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LT、AST、γ-G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BM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低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TC、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经Ridit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改善明显。2组治疗后影像学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清脂方联合运动、饮食干预治疗NASH脾虚痰阻证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0%,对照组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LT、AST、γ-GT、TG、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且能改善肝功能,降低TG、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排毒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按诊断标准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9例,采用排毒降脂胶囊(白术、大黄,泽泻、丹参、山楂、生首乌等)治疗,对照组43例用东宝肝泰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4%,并在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方面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排毒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较好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丹芪降脂汤治疗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会生 《河北中医》2011,33(3):344-346
目的 观察自拟丹芪降脂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自拟丹芪降脂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胆宁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变化,影像学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枸杞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以中药枸杞降脂方,水煎服;对照组40例,予以口服血脂康胶囊。8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服药前后临床症状,WHR、BMI值,血清ALT、AST、γ-GT、TC、TG、UA值,肝/脾CT比值。结果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及肝/脾CT比值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尿酸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尿酸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LT、AST、γ-GT、TC、TG值和WHR、BMI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枸杞降脂方是治疗NAFLD合并HUA的有效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葱白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葱白组、中剂量葱白组、高剂量葱白组、易善复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造模,造模10周后经组织病理学鉴定模型制备成功后给予不同剂量药物干预4周。光镜下观察肝组织HE染色组织结构;检测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舌像评分、肝指数、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以及血清AST、ALT、TC、TG水平明显升高(P0.05),ACCase mRNA表达升高(P0.05),CPT-1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低、中、高剂量葱白组及易善复组肝脂肪变性减轻,舌像评分、肝指数、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以及血清AST、ALT、TC、TG水平降低(P0.05),以高剂量葱白组和易善复组下降明显,高剂量葱白组和易善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葱白提取物治疗NAFLD有效,其机制与促进CPT-1表达及降低ACCas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黄俊敏  王彦人  康霞  蒋小艳 《河北中医》2012,34(9):1297-1299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NAFL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山楂降脂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44例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2组均治疗16周后比较临床疗效,观察肝功能、血脂及肝脏超声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40.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总胆红素(TBiL),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2组治疗后超声表现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脏超声监测优于对照组。结论山楂降脂方配合耳穴贴压可以进一步改善NAFL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脂、肝功能及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7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82例作为NAFLD组,然后根据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NASH组32例和非NASH组50例(其中单纯性脂肪肝患者20例,临界NASH患者30例);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健康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PAI-1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AST/AL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分析血清PAI-1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PAI-1对NAFLD特别是NASH的诊断价值。结果NAFLD组的性别、年龄、血清ALP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及血清ALT、AST、AST/ALT、GGT、TG、TC、HDL-C、LDL-C、FPG、PAI-1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均<0.05)。NASH组的性别、年龄及血清ALT、AST、AST/ALT、ALP、GGT、TC、HDL-C、LDL-C、FPG水平与非NASH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及血清TG、PAI-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NASH组(P均<0.05)。血清PAI-1水平与BMI、ALT、GGT、TC、TG、LDL-C、FPG均呈正相关(r=0.726,0.214,0.319,0.434,0.331,0.311,0.218,P均<0.05),与AST/ALT呈负相关(r=-0.316,P<0.05)。血清PAI-1水平诊断NAFLD和NASH的AUC值分别为0.812[95%CI(0.725,0.881)]、0.954[95%CI(0.884,0.9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766,17.901,P均<0.05)。血清PAI-1>9.71 ng/mL对预测NAFLD的敏感度为70.73%,特异度为100%。血清PAI-1>11.60 ng/mL对预测NASH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结论血清PAI-1水平对NAFLD特别是NASH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丹栀逍遥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9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81例)给予辛伐他汀联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统计SF-36评分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1%,对照组为7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γ-GT、TC、TG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各项得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理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6项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6.3%,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丹栀逍遥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肝脏脂肪沉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范艳  喻涓  杨榆青  何丹  姚政  宋波 《世界中医药》2021,(4):566-570,575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多糖对NAFLD大鼠的干预作用,并从NLRP3信号通路分析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分为正常、模型、金钗石斛多糖高、中、低剂量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干预组,除正常组外,NAFLD模型构建成功治疗4周后处死,取出肝脏检测肝脏病理学和NLRP3、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收集血液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结果:正常组肝小叶清晰,细胞核分布均匀,模型组有明显脂肪空泡和炎症反应浸润,金钗石斛多糖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ST、ALT、TG、TC、HDL-C、LDL-C、IL-1β、IL-18、Caspase-1和NLRP3蛋白及mRNA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多糖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此外金钗石斛多糖组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AST、ALT和HDL-C没有差异,高剂量组TG、TC和LDL-C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0.05),中和高剂量组IL-1β、IL-18、Caspase-1和NLRP3蛋白及mRNA明显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0.05)。结论:金钗石斛多糖可明显改善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功能和血脂,这与其可调节炎性小体NLRP3,进而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