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酶(Plasminogen Activator,PA)在血液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调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活性受到纤溶酶原激酶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的控制。并已认识到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主要与PAI水平和类型变化有关,对其在高危妊娠、血栓性疾病及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日趋受到重视。本文拟对PA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张延红  李森龙  王贺 《河北医学》2006,12(12):1304-1305
精纯抗栓酶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缺血性症状的慢性动脉闭塞症、末梢循环障碍等的防治,能高效清除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全血粘稠度、激活体内正常存在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将血栓溶解,可选择性作用于血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的增生,且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作用[1],进  相似文献   

3.
江乙 《微创医学》2003,22(5):775-777
溶栓治疗是通过溶栓药物,以纤溶酶激活剂将血栓中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为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裂解纤维蛋白,溶解冠状动脉内已形成的血栓,从而达到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种方法[1].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但至心所有方法均不能取到较明显的效果[‘1。由于缺血性卒中SO%~gO%是脑供血动脉的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子闭塞所致,所以极早再通闭塞的脑血管,在缺血脑组织坏死之前恢复供血,才是最理想的方法,近年来,国外普遍开展了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许多结兵表明,早期溶栓可能是急性脑梗塞最有效、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2-4)。1血栓溶解的机制溶栓是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特别是血栓内的纤维蛋白溶醉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格酶,溶…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为新鲜人尿分离提纯所得的高纯度酶制剂 ,系高效的血栓溶解剂 ,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 ,使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水解 ,因而 ,使得血栓得以溶解 ,我院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成功的治疗因脑栓塞并发动脉血栓病人 2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病例 1:徐某 ,男 ,75岁 ,临床诊断为脑栓塞 ,给予治疗后10d ,突然出现右下肢剧痛 ,大汗淋漓 ,肢体发凉 ,足背动脉触不清 ,诊断动脉血栓后立即进行造影 ,由于左侧骨动脉曲导管无法从左侧进入右侧股动脉后局麻下 ,穿刺右股动脉。造影结果显示 :右侧股动脉远端 (国窝上 2 0cm左右 )完全闭塞 ,诊断为右股动脉…  相似文献   

6.
冯庚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0):861-861
1溶栓疗法的研究方向和主要进展 绝大多数ST段上移型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血栓造成的,故用药物使血栓溶解便能达到治疗目的。但绝大多数溶栓药物的作用并不是直接溶解血栓,而是激活血液循环中的或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使之形成纤溶酶,促使纤维蛋白原降解,从而将网罗红细胞及其血栓的纤维蛋白溶解,可见所有的溶栓药物都是纤溶酶原激活剂,因此将溶栓药物改称为纤溶药物更为准确,但出于习惯,目前仍然称其为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7.
海王降纤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液纤维蛋白原作用,并具有溶解血栓纤维蛋白支架,防止血液凝固,降低血小板粘附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溶血栓药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家增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1):964-965
应用溶血栓药的目的是将有血栓形成的动脉或静脉中的血栓溶解使血管再通,自从195 9年将链球菌培养液的提取物链激酶(streptokinase ,SK)首次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溶血栓疗法已成为患有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溶血栓疗法使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同样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应用溶血栓疗法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溶血栓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激活体内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纤溶酶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凝块) ,纤维蛋白原及其他血浆蛋白质,包括:凝血因子Ⅴ、Ⅷ、Ⅸ、Ⅺ和Ⅻ,补体,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岛素。纤溶酶可被血…  相似文献   

9.
<正> 自冠状动脉造影术广泛开展以来,证实约70~90%的患者,冠脉内血栓是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的直接原因。所以溶栓治疗被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一种积极方法,其效果虽然各家意见不一,但多数资料证明,对抢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主要为抢救心外膜下心肌),改善左室功能(约40%病例),降低病死率,以及近年作为冠状动脉旁路术的先前疗法都起着有益作用。一、溶栓疗法的原理是以纤维溶酶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纤维蛋白溶解原,变为纤维蛋白溶解酶,而溶解血栓。此法曾在1959年提出,到1979年才推广应用于临床。目前最多应用的是链激酶(STK),主要给药途径为冠脉内及静脉内。冠脉内给药者,虽其冠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尿激酶(UK)和人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进行了兔髂股动脉血栓实验性溶解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t-PA的溶栓效果远较UK显著(37.5%对75%)(P<0.01),由于t-PA对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原有一定的选择性作用,引起循环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的下降不如UK明显。故t-PA是一种效果较好、治疗剂量时较为安全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1.
外周动脉内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周动脉内血栓形成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 ,外科手术治疗要求较高的技术和设备 ,且创伤较大。随着微创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 ,它在该病的治疗中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方式有了较大的改进 ,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 血管内药物溶栓药物溶栓是用药物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血栓溶解使血管再通。目前主要有尿激酶、链激酶和纤维蛋白溶酶等 ,尿激酶国内临床应用较多的有 2种方法 :(1)小剂量持续灌注 (每小时 6万~ 10万u) ,其特点在于减少进入体循环的药量 ,降低全身的副作用 ,但栓溶时间较长 ;(2 )大剂量灌注溶栓 (每分钟约0 .4万…  相似文献   

12.
纤维蛋白是血栓的主要成分,尿激酶(UK)是从人尿或肾细胞组织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类胰蛋白酶。可直接将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进而溶解纤维蛋白,发挥溶解血栓的作用。溶栓疗法可使梗死的血管再通,以挽救濒死的心肌,减少梗死的范围,改善心肌功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我科从2002年10月开始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13.
国外采用溶栓酶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已取得一定疗效,国内亦已有应用。现就有关内容综述如下。一、溶栓酶类药物及其作用机制血栓或血凝块经激活的纤溶系统使纤维蛋白溶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从而消除血栓.这一过程包括:(1)纤溶酶原被激活而成纤溶酶;(2)纤溶酶使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降解成 FDP。FDP 具抗凝血酶的作用及抑制纤维蛋白的聚合;还可阻止血小板的粘着和聚集。故 FDP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临床角度出发,对血栓溶解后致小动脉及微动脉栓塞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实验分析研究动脉微栓塞中纤维蛋白成分的免疫组化改变;观察动脉微栓塞后组织灌注的变化趋势:研究动脉微栓塞后组织血栓调节蛋白表达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纤维蛋白是动脉微栓塞的主要成分。随微栓塞时间的延长,纤维蛋白含量增加。(2)微栓塞初期血流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双相血流现象,随后进行性下降。(3)微栓塞、大栓塞及正常对照组中TM的表达呈显著性差异,微栓塞组织中TM表达显著增多。该研究为动脉微栓塞的诊断、治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血栓是一种以纤维蛋白为框架构成的血液凝固物。血栓在血管内一旦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体可以越来越紧固,对血管壁的附着也越来越牢固,这种状态的血栓是难以溶解的。因此,要想使血栓溶解并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必须在血栓形成的早期应用有效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16.
张英起  赵永同 《医学争鸣》1997,18(6):594-595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1SSUetypepl。Smlllogen。CtlV“-tor,t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在纤维蛋白存在的条件下,可使血浆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如果没有纤维蛋白的存在,它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的能力有限.当静脉给予药理剂量的tPA时,它与血栓处的纤维蛋白结合,同时把捕捉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使纤维蛋白的溶解在血栓处发生,而并非全身性,这样可以减少全身性出血副作用,这也更是tPA优于尿激酶和链激酶之处.tPAlha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肺栓塞、视网膜动脉栓塞等.而天然来源的tPA非…  相似文献   

17.
酶标仪比浊法检测蛇毒效价的研究熊顺华,张三才,吕承云,周民,周菊香,裴毓华(郧阳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十堰442000)蛇毒中的精氨酸酯酶具有降解纤维蛋白、溶解血栓的作用[1],所以它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但蛇毒溶解血栓中纤维蛋白的效价及...  相似文献   

18.
尿激酶作用于血栓表面而且它对血栓内部的纤维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能迅速地渗入到血栓内部,促使纤维蛋白(原)水解,从而进一步加速血栓的溶解。在血栓发生短期内,其中含有丰富的水份,酶的活力强,易溶解,起到溶栓作用。试用短期大剂量静脉输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指症要求急性穿壁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及临床酶学证实)发病在6小时以内者,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9.
溶栓药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TE)性疾病是较常见的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更是危及患者生命的病症,药物溶栓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溶栓药物大多是纤溶酶原激活物或类似物,能直接或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并降解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20.
注射用的尿激酶是一种溶血栓药,它能激活体内纤维蛋白溶酶原转为纤溶酶,从而水解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我院神经内科病房自2000年1月—2002年4月,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病人20例,取得满意疗效。我们对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