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常发生于车祸、体育运动,是膝关节内侧主要的稳定结构,直接暴力作用于膝关节的外侧,以及膝关节外翻滑倒亦造成膝关节内侧结构的损伤,严重者可以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治疗方法不当,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及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断裂损伤应进行手术治疗,现已取得共识,但手术方法报道较多,且都必须进行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膝关节置换病例的增加,及患者年龄的降低,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全膝关节翻修病例也呈快速增长趋势,仅美国每年就有 2万多例患者需行全膝关节翻修术 [1]。据统计,全膝关节翻修率约占全膝关节置换总数的 5%~ 10% [2,3]。 全膝关节翻修在技术上比全膝关节置换更具挑战性  相似文献   

3.
改良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加CPM治疗膝关节僵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治疗膝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7例膝关节僵硬者采用膝关节外侧小口钝性分离伸膝装置间粘连。利用液压扩张法松解膝关节内粘连,并扩张挛缩的关节囊,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连续被动伸屈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膝关节功能优6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 与传统手法相比,具有切口小,无明显并发症,是治疗膝关节僵硬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3):I0004-I0004
《人工膝关节手术学》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骨科学教授,世界著名的人工膝关节大师Richard D.Scott博士编写的一本膝关节外科专著,作者1972年见证了世界上第一例全膝关节置换,在以后的30多年里,作为主要设计者参与了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并个人完成了7000多例的人工膝关节手术,被公认为世界级的人工膝关节大师.  相似文献   

5.
半腱肌及腓肠肌内侧头联合转移重建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膝关节韧带结构中,后交叉韧带最为强大。它是膝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的主要稳定结构,相当于膝关节旋转活动轴。单纯性后交叉韧带断裂,不仅造成膝关节直向不稳,还可导致膝关节旋转和侧向不稳,从而严重影响膝关节正常功能,保守治疗及各种静力重建疗效都不十分理想〔1...  相似文献   

6.
正常膝关节几何学及其参数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正常典型的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并对之进行测量。方法 对正常膝关节进行扫描,以数字化的形式输入到计算机中,建立典型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并对其线性、角度等15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 ①所建立的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膝关节特征;②膝关节线性尺寸之间、身高与线性尺寸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③角度指标是相对独立的一组指标。结论 典型的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能为膝关节参数的测量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旋转中心的确定对于交叉韧带的重建、膝关节置换至关重要。以往对非行走状态下膝关节屈伸运动的研究认为,膝关节的旋转中心位于膝关节内侧。作者采用接触点族技术,分析了46膝正常行走状态下的旋转运动,认为正常行走时,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有限松解髌骨持续牵引治疗膝关节僵硬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膝关节僵硬是股骨和膝关节创伤或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股四头肌滑动装置及膝关节内广泛松解。该手术创伤大,复发率高,效果欠佳。自1998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关节镜下切除股四头肌滑动装置及膝关节内粘连束带,术后持续髌骨骨牵引的方法治疗膝关节僵直21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书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7):1333-1333
《人工膝关节手术学》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骨科学教授、世界著名的人工膝关节大师Richard D.Scott博士编写的一本膝关节外科专著。作者1972年见证了世界上第一例全膝关节置换。在以后的30多年里,作为主要设计者参与了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并个人完成了7000多例的人工膝关节手术,被公认为世界级的人工膝关节大师。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是引起膝关节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髌下脂肪垫劳损的研究甚少,我们从1995—2003年对10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髌下脂肪垫B超检查,同时与150例正常膝关节进行了对比。并对确诊为膝关节髌下脂肪垫劳损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效果优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典膝关节运动学认为,膝关节并不按固定轴线屈曲。在膝关节由伸直到屈曲的过程中,其屈曲轴线不断由股骨髁的前上方向股骨髁的后下方移动,即膝关节的瞬时旋转中心呈反写的“J”形(Jcurved instant center of rotation)。经典的反“J”形瞬时旋转中心理论町以圆满地解释为获得足够的活动度膝关节骨性结构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之一,即随着膝关节不断屈曲股骨后髁的曲率半径必须不断减小,以避免股骨后方与胫骨上端发生撞击。另一条件是膝关节屈曲过程中胫股关节的接触点必须不断后移,即经典膝关节运动学中认为的“后滚”。与此同时,“J”形瞬时旋转中心现象的存在,充分体现了生物界解剖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法则。随着膝关节逐渐屈曲,躯体中心远离膝关节,重力的力臂延长,对伸膝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J”形瞬时旋转中心理论认为,膝关节屈曲过程中膝关节屈曲轴线不断由前上方向后下方移动。  相似文献   

12.
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CPM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行CPM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索行膝关节康复治疗的实用而有效的方法。方法 股骨远端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的股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CPM组病例术后24h内开始行膝关节CPM康复,维持10~14d,而后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伸屈锻炼,于术后10d和6周对膝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估,将结果与非CPM组进行比较。结果 CPM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显著优于非CPM组。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CPM康复治疗,能使膝关节功能得以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林振伟 《中国骨伤》1997,10(5):60-60
自1980年以来,我院骨科收治两例“膝关节鼠”病人。术后7天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此2例病人,皆是男性,龄19岁和20岁。发病前,皆有膝关节撞伤史。平时膝关节活动自如,某些体位时,突然出现膝关节疼痛、交锁症状,慢慢活动后可缓解。有时膝关节表皮位可出现隆起之肿块。X线片示膝关节骨质无明显改变,诊断为“膝关节鼠”。治疗方法采用小切口方法,能快速取出游离体。术前让患者伸屈患侧膝关节,使游离骨块移到距皮肤最近的部位,用指可触们到后,将膝关节固定在屈曲位。消毒,铺巾,局麻,在肿块处皮肤作一1~Zcm/J’切口,…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诊治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后内侧角(posteriormedial comer,PMC)损伤为复合伤,常伴随前和(或)后十字韧带损伤。膝关节内侧损伤由于大多可通过保守治疗而痊愈,所以当合并其他韧带损伤时易被忽视,而影响治疗的整体效果,甚至导致膝关节慢性不稳。最近,国外通过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证实膝关节PMC对膝关节的稳定起重要作用。本文拟对膝关节PMC损伤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骨关节炎与盘坐的配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盘坐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了30例患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并配比选择30例无膝关节骨关节炎者作对照,记录其有无盘坐习惯,结果:盘坐与膝关节骨关节炎有关(P<0.01),有盘坐习惯者患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机会是无盘坐习惯的5.33倍。结论:在膝关节骨关节炎诸多产生原因中,盘坐可能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生物力学稳定的重要结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是骨科运动医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其损伤及断裂会影响膝关节的屈曲、伸直及旋转等功能运动。交叉韧带重建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金标准。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方式较多,常见的有单束重建术及双束重建术、等长重建术及等张重建术、自体肌腱移植术及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术等,其术式的选择与病人的康复及预后密切相关。有限元分析法因其精准化、数字化、可视化的优势在重建膝关节模型,研究膝关节生物力学以及对膝关节的手术方式改良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术式及其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融合或强直的膝关节过去常常被认为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禁忌证,所以很少有此类疾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报道。但国外最近的研究表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融合或强直的膝关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为解放军骨科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科研梯队完备,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熟悉本研究国内外动态,具备较齐备的实验设备与仪器。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中心及合作单位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20年,中国人工膝关节外科先驱刘正平医师曾在此工作,目前膝关节患者门诊量〉5000人次/年,膝关节手术1000例次/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400例次/年。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巨大游离体─例报告刘书信患者男47岁,因左膝关节肿物42年入院。5岁时左膝关节内侧有花生米大小肿物,曾请农医切开未取出。18岁时左膝关节内上方可触到红枣大小肿物,移动度较大,膝关节活动不痛,4年前肿物逐渐增大如同核桃大小。该膝关节反复疼痛,但无...  相似文献   

20.
李清社 《中国骨伤》1997,10(2):50-50
本文对18例膝关节回直症采用手法及中药熏洗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0~65岁;发病时间2~8周。本组膝关节们直发生于股骨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8例、髌骨骨折2例、半月板损伤1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等的术后,或因长期固定不动影响膝关节的伸屈功能,或因膝关节邻近部位手术后,局部出血、水肿、渗出形成粘连使膝关节僵直。症状体征:患者均有膝关节僵硬于某一角度,伸膝与屈膝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膝关节经常疼痛,站立行走困难。查体:膝关节肿胀、压痛、髌骨固定.肌肉萎缩与变硬,功能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