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52例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6年来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剖宫产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率逐年上升,2007年50.3%相比2003年17.12%上升了2.9倍(P〈0.01)。(2)剖宫产指征中以社会因素增加最明显(P〈0.01)。(3)社会因素剖宫产中脐带因素占第一位。(4)社会因素剖宫产与有指征剖宫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质量,采取开展孕妇学校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教,提高对剖宫产的正确认识,控制因社会因素而行的不必要剖宫产,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临床变化.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所有剖宫产病例的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增高,产钳助产率逐年下降.结论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认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供有效陪伴分娩和分娩镇痛,保证母婴安全.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剖宫产的指征应用是否合理。方法 对1999年~2001年我院剖宫产13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指征在各方面大大放宽,社会因素、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相对头盆不称、高龄初产妇、臀位等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无指征剖宫产逐年增加。结论 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加强孕产期的监护,医患配合的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黄秀香  方少湘 《医学信息》2010,23(4):1027-1028
目的 通过2003年~2008年间剖宫产指征的比较,分析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8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情况.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呈上升高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已经上升为剖宫产指征的第一位.结论 社会因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剖宫产日趋上升已成为产科关注的问题,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但剖宮产率无限增高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反而增加了产妇的并发症[1]。本文就我院1524例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配合医师在保证母子平安的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分娩总数4300例,剖宮产1524例,剖宮产率为35.44%。年龄最大47岁,最小20岁,三年的剖宫产率分别为32.79%、36.90%、37.15%。结果分析剖宫产的指征变化:同一份病历中有多个指征,以第一个指征统计,将剖宫产指征分…  相似文献   

6.
程薇  任郁 《医学信息》2010,23(3):690-691
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指征构成及剖宫产率居高不降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4月4112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54%。主要指征依次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窘迫、社会因素。结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规范产前诊断,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开展导乐分娩、气囊助产等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最近两年我院剖宫产指征应用情况,寻找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以便在保证母子平安的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8.
不适时剖宫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院3年的剖宫产进行分析,企图通过对此期创宫产存在问题的分析,强调正确掌握剖宫产的适应征,并准确掌握手术时机,以保证母婴健康。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院1992年1月至1995年1月共分娩3657例,剖宫产总数593例.剖它产率16.2%。明显高于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9o年代的14·6%-‘’。593例剖宫产中非适时剖宫产74例.占剖它产总数的12·5%,与浙医大附属妇女保健院门年刮宫产指征不足的比例(11.79-45%)接近”‘。二、非适时剖它产的手术指征与时机:l.过早干预组:共利例,占非适时刮它产的554%。占剖宫产总数的6.9…  相似文献   

9.
权红琴 《医学信息》2010,23(15):2904-2905
通过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5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控制剖宫产率的上升。分析结果显示:①剖宫产率逐渐上升;②剖宫产指征变化中,胎儿因素、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头盆因素虽明显下降,但仍居剖宫产指征第二位。故社会因素、胎儿因素是剖宫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侯燕惠  李丹 《医学信息》2002,15(5):326-327
目的:分析我院2年来剖宫产的指征,为降低剖宫产率寻求依据。方法:对我院所做527例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34.4%。主要手术指征为:妊娠并发症21.4%,社会因素(包括脐绕颈要求手术)20.8%,胎儿窘迫17.6%,臀位11%,胎头位置异常9.2%,头盆不称7.4%,新生儿窒息率5.1%,新生儿病死率0。结论:应提高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上升及剖宫指征的变化对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对10年来我院剖宫产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5年到2005年10年间剖宫产率由36.99%上升到68.19%,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剖宫产指征中无指征要求手术的上升为第一位,有相对指征要求手术的列第二,其他类排第三,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则排第四。胎儿窘迫排第五。新生儿窒息率1995年与2005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围生儿死亡率1995年与2005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升高,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并未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602例手术指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地运用剖宫产术,能大大地降低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目前各地区剖宫产数量有逐年上升趋势,存在许多没有任何指征或指征适用过宽的剖宫产术。作者通过对我院602例剖宫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并认识引起剖宫产数量增加的原因,并对如何降低剖宫产数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侯燕惠  李丹 《医学信息》2002,15(5):326-327
目的 :分析我院 2年来剖宫产的指征 ,为降低剖宫产率寻求依据。方法 :对我院所做 5 2 7例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为 34 .4%。主要手术指征为 :妊娠并发症 2 1.4% ,社会因素 (包括脐绕颈要求手术 ) 2 0 .8% ,胎儿窘迫 17.6 % ,臀位 11% ,胎头位置异常 9.2 % ,头盆不称 7.4% ,新生儿窒息率 5 .1% ,新生儿病死率 0。结论 :应提高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4.
剖腹产率增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通过分别剖宫产指片,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方法:对1999年在我院剖宫产的1593例将手术指征分胎儿因素,母亲因素,头盆因素,社会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戏,羊水过少,臂位等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1.胎儿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产科的主要服务对象从孕产妇转化为现在的孕立发,胎婴儿并重,剖宫产主要适应症以难产为主转化为现在的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等为主要指征,本文资料中胎儿宫内窘迫术前术后的诊断符合率为45%,与Biggs,JSG认为的胎儿宫内窘迫为剖宫产指征大约有半数是合理的[1]基本相符,故提出胎儿宫内窘迫好根据多项指标综合分析,力求做到既不盲目增加手术,又不贻误治疗,另外,正确的使用评价监护结果将直接影响剖宫产率,2.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增高的重要原因,社会因素对剖宫产指征的各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孕妇及家属不愿胎儿冒丝毫风险,只要有一点高危因素就强力要求手术,致使手术指征明显扩大增加,因此提高全社会对剖宫产利弊的认识,争得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充分认同产 高风险性尤为重要。3.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技术,手术时间的缩短,术后镇痛的满意效果,使孕妇不需忍受分娩疼痛也是剖宫产率增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由此可见,积极开展无痛分娩,提高接生技术,在母婴安全的基础上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对控制剖宫产率的可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社会人为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娓 《医学信息》2010,23(2):454-455
目的通过调查剖宫产原因,分析社会人为因素剖宫产占剖宫产因素的比重,探讨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策略。方法制作剖宫产因素调查表.对我院2006年724例剖宫产产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会人为因素剖宫产占84.4%,主要是因为产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知识的缺乏,要求剖宫产和医护人员对剖宫产适应症掌握不严。具有明显剖宫产指征而剖宫产者仅占15,6%。结论做好产前宣教工作,树立正确的观念,严格掌握剖宫适应症,减少产妇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5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控制剖宫产率的上升.分析结果显示:①剖官产率逐渐上升;②剖官产指征变化中,胎儿因素、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头盆因素虽明显下降,但仍居剖宫产指征手二位.故社会因素、胎儿因素是剖宫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3199例剖宫产率及指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22年间3199例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迁和掌握情况。方法 对3119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24.81%。1980.1~1990.12指征前3位为:胎儿窘迫(19.23%),臀位(12.09%),妊高征(7.5%);1991.1~2001.12指征前3位为:胆瘀症(14.60%),臀位(12.88%),胎儿窘迫(11.69%)。新生儿窒息率及图生儿病死率分别为9.06%和7.1‰。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及孕产妇对剖宫产的认识,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努力提高助产技术质量,为孕产妇提供有效的陪伴分娩和分娩镇痛,可使剖宫产率得到稳定并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时 ,新生儿科医生在场的必要性。方法 :我们回顾分析三年连续分娩的 10 0 80名新生儿。分为经阴分娩组、非胎儿指征剖宫产组、胎儿指征剖宫产 3组。新生儿低Apgar评分的比率。结果 :胎儿指征剖宫产组新生儿低Apgar评分明显高于经阴分娩组 :非胎儿指征剖宫产组新生儿低Apgar评分与经阴分娩组的危险性无差异。结论 :胎儿指征剖宫产其新生儿低Apgar评分的危险率高 ,应邀请新生儿科医生参加手术 ,对降低新生儿的窒息及死亡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率升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中秋  焦阳 《医学信息》2009,22(3):355-357
目的 通过我院11年间剖宫产率升高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官产率的可行措施.方法 时我院1996~2006年间住院足月分娩的病例进行分娩总数剖宫产率、各种剖宫产指征所占比例回顾性分析,统计相关构成比及率,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结果 1996~2006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孕产妇因素则跃居剖宫产指征中的第二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剖宫产率的升高是社会背景下多因素的结果.遏制其无度上升需要医患双方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相关因素、指征变迁及剖宫产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1986、1996、2006年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产科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1986年为8.7%,1996年为22.02%,2006年为45.30%,三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2)剖宫产指征构成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1986年主要指征分别为胎儿因素、母亲因素、头盆因素、社会因素。2006年社会因素跃居首位,其次为母亲因素胎儿因素头盆因素。结论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时监护技术及助产技术,将剖宫产率列为产科质量考核的一项指标,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儿身心健康,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