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无共济失调小脑梗死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共济失调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梗死区域及早期诊断对疾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但无共济失调表现的小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58~78岁,CT检查未发现梗死灶,MRI阳性率为100%。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心房颤动。11例患者小脑梗死的病灶主要位于单侧小脑半球后下部,属于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域;1例小脑梗死的病灶位于小脑蚓部后部及其附近的两侧小脑半球,属于小脑后下动脉中间支(mPICA)供血区域。结论:无共济失调小脑梗死常见于PICA供血区。对于中老年眩晕患者,无论有无共济失调表现,都应完善MRI检查明确有无小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解剖变异致双侧小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2例经颅脑MRI确诊的双侧小脑梗死患者采用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其头颈部血管,从而了解后循环血管的形态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病例1经DSA证实左侧椎动脉较细,远端管腔闭塞,通过右椎动脉代偿供血原左侧PICA供血区但欠充分,双侧PICA共同起源于右侧椎动脉。病例2经CTA证实右侧椎动脉较左侧明显细且远端显示欠清,MRA示双侧PICA共同起源于左侧椎动脉。结论 2例双侧小脑梗死患者均存在一侧椎动脉优势供血,且双侧PICA共同起源于该侧椎动脉。在该解剖变异基础上一侧椎动脉发生病变时可出现双侧小脑梗死。因此,在临床中出现双侧小脑梗死时临床医师不能忽略这一解剖变异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双侧小脑梗死的模式和机制。方法经MRI弥散成像(DWI)证实急性期小脑梗死的患者,根据梗死灶的分布将患者分为单侧小脑梗死组(UCI)和双侧小脑梗死组(BCI),并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血管分布、小脑以外梗死灶以及病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因急性卒中入院的115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56例为小脑梗死或小脑合并其它部位梗死,其中单侧小脑梗死36例(64.3%),双侧小脑梗死20例(35.7%)。基线资料比较显示,脑卒中史(P=0.002)、纤维蛋白元水平(P=0.036)和入院时NIHSS评分(P=0.001)在双侧小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按血管分布区划分,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小脑梗死发生率最高,且更多发生单侧小脑梗死(P=0.006);而双侧小脑梗死更常见于PICA+小脑上动脉(SCA)供血区(P=0.004)。双侧小脑梗死组合并小脑以外梗死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P=0.002),特别是合并幕下梗死灶常见(P=0.022)。在卒中机制上,双侧小脑梗死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多见(P=0.041),责任动脉病变主要是在椎动脉V4段、V4段与BA接合处的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双侧小脑梗死并不少见,常见于PICA+SCA供血区;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源性栓塞是其卒中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小脑梗死患者颅脑磁共振特点与病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68例急性小脑梗死患者,总结其颅脑磁共振特点,分析不同供血动脉受累的相关病因及预后。结果 PICA组比例最高为44.1%,SCA组占16.2%,AICA组占10.3%,多动脉受累组占11.8%,同时伴幕上受累组占17.6%。大动脉粥样硬化是PICA梗死的主要原因(P<0.05),心源性栓塞是伴幕上受累的小脑梗死的主要原因(P<0.05),其余动脉供血区梗死未见明显相关病因(P>0.05)。出院时及3个月后随访时mRS≥3或死亡患者例数多动脉受累组明显多于单动脉受累组,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 TOAST分型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心源性栓塞与受累动脉供血区有一定关系,多动脉受累比单动脉受累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探讨(附22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的临床表现及MR改变,并探讨AICA梗死形成的原因。方法 对22例AICA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MRI及MRA进行分析。结果 AICA梗死的主要累及小脑中脚和(或)脑桥外下方,其症状体征以眩晕及共济失调为主,可合并多组颅神经受累,以Ⅷ对颅神经受累最具特征性。MRA上单纯AICA梗死单侧者,基底动脉(BA)显示良好,双侧AICA梗死及合并其它小脑梗死者BA未显影或显示狭窄。结论 AICA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MRI,MRA对判定病因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2001年6月4年半间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19例AICA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及MRI观察。结果AICA梗死占同期急性脑梗死的1.47%,占同期小脑梗死22.1%。危险因素与一般缺血性脑卒中午相似,即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有眩晕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症状体征;除一名患者外均有颅神经受累,以Ⅷ、Ⅶ、v最多见。第Ⅶ颅神经受累是AIcA梗死的一个特征性改变。AICA梗死预后较好。结论 AICA梗死并非罕见,应提高对AICA梗死临床表现及MRI特征的认识,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双侧小脑中脚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病因和潜在机制, 以提高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连续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诊断为急性双侧小脑中脚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记录其入院时社会人口学数据、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根据头颅磁共振弥散成像评估其脑梗死的部位和特点, 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或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成像评估其椎-基底动脉颅外段和颅内段血管情况。采用中国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评估脑梗死病因学分型和发病机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例双侧小脑中脚急性梗死患者, 其中男性8例, 女性2例, 发病年龄51.0~86.0(64.8±11.4)岁, 入院时NIHSS评分为2.0~12.0(4.9±2.9)分。所有患者均有脑卒中危险因素, 最常见的是高血压(10例)和脂蛋白代谢异常(8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眩晕(10例), 其次是共济失调(9例)和构音障碍(8例)。10例中4例为孤立性双侧小脑中脚梗死, 6例合并其他椎-基底动脉供血脑区梗死, 其中4例为合并小脑半球梗死, 与临床症状相一致。所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分型诊断(CISS)、受累血管区域、合并小脑外梗死病灶以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19例急性小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头颅MRI影像、病因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等资料。结果 119例小脑梗死患者中,单侧小脑梗死78例(UCI组),双侧小脑梗死41例(BCI组)。两组的CISS分型无明显差异。UCI组以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发生率最高(35.9%),与BC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CI组中小脑后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区梗死发生率最高(39.0%),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区域的梗死发生率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63/119例(52.9%)同时合并小脑外梗死灶。BCI组合并小脑外后循环梗死的发生率(53.7%)较单侧UCI组高(P0.05),而UCI组合并前循环梗死较BCI组更多(P0.05)。主要症状、体征包括:头晕/眩晕、眼球震颤、眼倾斜反应、听觉减退、小脑性构音障碍、共济失调,浅感觉障碍、锥体束征以及意识障碍等。意识障碍在BCI组的发生率高于UCI组(P0.01),其余各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在UCI中最常见,BCI常合并小脑外的后循环供血区梗死;UCI和BCI的受累小脑动脉以及合并小脑外梗死的区域有一定差异,提示两者病因机制存在不同;意识障碍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在BCI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综合征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AICA)是由于小脑前下动脉血栓形成或基底动脉闭塞所致。临床表现可有:眩晕,病变同侧共济失调。耳鸣耳聋,周围性面瘫。面部痛觉减退,Horner征,向病灶侧同向凝视麻痹,对侧肢体痛温觉减退。其中第Ⅶ颅神经受累是其特征性表现。1998年~2004年2月我科共收治该病患者16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临床类型及病灶供血区分布特征。方法:对26例经MRI确诊、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将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分为2种临床类型:①稳定型:单纯自发性持续性眩晕伴平衡失调(19/26例,73.1%);②进展型:以持续性眩晕、平衡失调为首发症状,起病2d后伴有延迟神经功能受累症状(7/26例,26.9%)。梗死病灶以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16/26例,61.5%)受累最为常见;其次为小脑前下动脉区(6/26例,23.1%)及小脑上动脉区(2/26例,7.7%)。未见多发小脑供血动脉区梗死患者以单纯眩晕为首发症状。结论: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以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受累最为常见,绝大多数患者呈良性病程,但需警惕可能出现的延迟神经功能受累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