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胰岛细胞瘤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对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超声定位的33例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证实胰岛细胞瘤32例,其中3例为非功能性,1例胃泌素瘤;正常胰腺组织1例。腹部超声检查定位32例中,真阳性21例,符合率65.63%;假阴性11例,其中被术中超声检出者3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置管分段取血测胰岛素(PTPC)检出者3例,超声内镜检出者1例,故假阴性实为4例。1例仅作术中超声为真阴性。各种超声综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性分别为87.5%,100%,87.87%。阴性及阳性预期值分别为20%及100%。结论:多种超声综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B型超声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用B型超声诊断肾上腺肿瘤25例,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本组最小肿瘤为1.0×1.0cm,最大肿瘤为14.0×11.0cm,B型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2%(23/25),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4%(21/25)。未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为提高诊断率,本文就B型超声对定位重要性、定性可行性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76例柯兴氏综合征患者的超声诊断进行了分析研究,在76例中有79个有肾上腺经外科手术检查,其中超声检出肿瘤46个,手术探出肿瘤51个,均经病理证实,超声无假阳性。但有假阴性。本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19%、100%和93.82%。阳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100%和85.71%。本文对柯兴氏综合征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及漏诊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肾古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前作过B超检查的100例肾占位性病灶,并与手术和病理相对照,结果为肾内占位99例,腹膜后肿瘤1例,超声定位假阴性2例,假阳性1例,在肾内占位中,良性占13.04%,恶性占86.96%。定性诊断误诊5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92%。  相似文献   

5.
在经手术治疗疑有肾上腺醛固酮瘤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38例中,超声定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98%、81.25%和92.21%。其中误诊(假阳性)3例占1.26%。漏诊单瘤患者11例,另有5例为同侧双瘤患者,超声均只检出其中之一,故共漏检肿瘤(假阴性)16(11+5)个占7.01%。文中针对失误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探寻提高诊断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CVUS)在老年冠心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4例疑似老年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与CVUS检查[包含斑块积分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心脏超声、CVUS及二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分析斑块积分和IMT变化。结果 本研究64例疑似老年CHD患者中,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出阳性61例,阴性3例;经心脏超声诊断出阳性49例,阴性15例,其中真阳性48例,真阴性2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13例;经CVUS诊断出阳性52例,阴性12例,其中真阳性51例,真阴性2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10例;二者联合诊断出阳性59例,阴性5例,其中真阳性59例,真阴性3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2例。二者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6.72%(59/61)、准确度为96.88%(62/64),高于心脏超声诊断[78.69%(48/61)、78.13%(50/64)]、CVUS诊断[83.61%(51/61)、82.81%(53/64)],且二者联合诊断漏诊率为3....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术前作过B超检查的100例肾占位性病灶,并与手术和病理相对照,结果为肾内占位99例,腹膜后肿瘤1例,超声定位假阴性2例,假阳性1例。在肾内占位中,良性占13.04%(12/92),恶性占86.96%(80/92)。定性诊断误诊5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92%(92/100)。  相似文献   

8.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假阳性和假阴性产生的原因。方法:将我院1248例胆囊术前超声诊断结果、手术病理发现及部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假阴性率为1.44%,假阳性率为0.16%。假阴性中术前超声诊断胆囊息肉8例,胆汁淤积7例,胆囊息肉并胆汁淤积2例,胆囊肿大1例。假阳性中术后诊断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例,慢性胆囊炎并胆固醇息肉1例。结论;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提示超声医生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仔细检查,并进行动态观察,以免误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总结1995-2004年收治的131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其诊治进行讨论。【结果】131例中有功能肿瘤109例(83.0%),其中恶性肿瘤2例(1.9%),无功能肿瘤22例(17%),其中恶性肿瘤2例(9.0%),23例肾上腺偶发瘤中发现嗜铬细胞瘤4例。本组行肿瘤切除91例,手术探查2例,手术死亡率为0、76%。【结论】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依靠内分泌检测、B超和CT检查。功能性肿瘤和体积大的无功能肿瘤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肺部超声与X线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中的诊断价值优劣性差异。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018年来我院就诊54例存在呼吸窘迫症状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每名患儿先后采用X线检查与肺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准确性,包括特异度、灵敏度等。结果:54例患儿中,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最终诊断为NRDS患儿43例,诊断为新生儿肺炎为8例,胎儿先天性膈疝1例,其他2例。根据X线检查结果诊断出NRDS为37例,其中真阳性患儿34例,假阳性患儿3例,真阴性患儿9例,假阴性患儿8例。根据肺部超声检查结果诊断出NRDS为40例,其中真阳性患儿37例,假阳性患儿3例,真阴性患儿10例,假阴性患儿4例。肺部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率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于诊断NRDS的阳性预测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超声检查比X线胸片检查在NRDS诊断中具有更高准确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无功能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肾上腺无功能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肾上腺无功能肿瘤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32例中超声首检25例,首检正确率78.1%。检出时良性肿瘤体积多小于恶性肿瘤,肿瘤大小与良恶性之间显著相关,肿瘤越大恶性可能性越大。肿瘤内部回声与病理之间无明显关系,多数和肿瘤呈低回声,随着瘤体的增大回声逐渐增多、不均。良性肿瘤的囊性变与恶性肿瘤的液化坏死在声像图上无特异性表现。结论:超声对肾上腺无功能肿瘤的检出率不低于其它任何影像检查,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3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80年—2002年30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的临床、CT和病理资料。结果: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发生占同期本院肾上腺原发肿瘤住院病例的2.58%(30/1166)。临床上多数患者无特殊表现,少数病例因肿瘤体积大而造成腹部隐痛和扪及腹部包块。本组中4例伴有高血压,3例同时伴有皮质腺瘤,2例库欣综合征,1例为肥胖多毛。大体检查:肿瘤切面淡黄色,夹杂灰白色斑块。3例大肿瘤有出血、坏死、囊性变和钙化。镜下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和成熟的髓性造血细胞岛共同组成。结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是中年人中的少见病,男女之间发病率无差异,肿瘤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一定关系。该病预后较好,治疗应根据肿瘤大小和有无伴随肾上腺疾病而决定。  相似文献   

13.
全杰荣  罗燕  文晓蓉  林玲  邱逦  李朝霞 《华西医学》2010,(11):1969-1971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0年9月58例61个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脂肪瘤病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对病变的大小、内部回声特点及血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2005年3月-2007年12月的28个病灶超声诊断出肾上腺病变23个,正确率82.1%;诊断为髓脂肪瘤2个,正确率7.1%;漏诊1个,误诊4个。2008年1月-2010年9月,33个病灶超声诊断出肾上腺病变30个,正确率90.9%;诊断为髓脂肪瘤19个,正确率57.6%;无漏诊,误诊3个。52个病灶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基本规则,内部呈均匀中等强回声(与肾集合系统回声相当),内部未测及血流信号,另8个病灶表现为中等强回声与低回声相间。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具有特征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可用于发现病变并对多数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本文报道螺旋CT检出的7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并分析其CT征象,包括男性1例,女6例,年龄30-76岁,平均56岁。其中5例肿瘤起源于右侧肾上腺,1例起源于左侧肾上腺,另外1例为双恻性髓样脂肪瘤。结果 CT检查显示所有病例均起源于肾上腺并检出瘤体内脂肪成分,所有瘤体均位于肾上腺内外侧肢夹角的后方。肿瘤中6个以脂肪成分为主,2个以软组织成分为主:3个肿瘤中见点状钙化;2个以软组织成分为主的肿瘤可见完整的包膜,而6个以脂肪成分为主的肿瘤根据CT图象未能显示肿瘤包膜。在3例患者的对侧正常肾上腺周围可见大量脂肪。结论 螺旋CT薄层扫描可提供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详细解剖细节,有较高的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我院1985~1996年间临床疑诊为醛固酮瘤患者术前作过超声检查,术后经病理验证的连续住院患者238例。男70例,均龄44.2(18~72)岁,女168例,均龄40.9(11~76)岁。外科在222例中摘除醛固酮瘤228个(6例为双瘤)。超声在其211例中检出肿瘤212个,漏诊11例,5例同侧双瘤超声均只查出其中之一,故漏检肿瘤16个。另16例病理为增生,超声与其相符者为13例,将3例误诊为肿瘤。本组超声检出最小瘤体的最大径为5mm,最大瘤体之最大径为80mm,重量最轻为0.4gm,最重为225gm,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98%、81.25%和92.21%。  相似文献   

16.
再发及复发性嗜铬细胞瘤声像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再发与复发性嗜铬细胞瘤(PHEO)的声像图表现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了10例再发及复发性PHEO,对照同期非再发及非复发性60例(对照组)PHEO声像图。结果 再发性与复发性恶性PHEO的发病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G检验,P> 0.05), 而两者与对照组恶性PHEO发生率作统计学处理(G= 9.475,P= 0.002)差异有显著性。内部回声: 混合性2例, 实质性低回声5例, 高回声1例。结论 再发及复发性PHEO有潜在恶性, 肾上腺外常有再发现象, 恶性具有多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总结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至2009年收治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13例,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1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与影像学诊断结果高度一致。肿瘤大小与临床表现无明显相关性。术后无复发,预后良好。3例未手术者随访无临床症状,肿瘤亦无明显变化。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金标准。该病预后良好,无复发。无症状患者可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表现。分析病变位置、形状、大小和病变内有无钙化、出血、脂肪和假包膜及增强后的表现特征等。结果本组共21例,均为单发,15例位于右侧。肾上腺,6例位于左侧。肿瘤最大径线为1.7—11cm,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内部含有脂肪和髓样成分,CT表现因病灶内所含成分的比例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16例呈脂肪与软组织混合密度,3例以脂肪密度为主,2例以软组织密度为主,无1例肿瘤内部有出血。3例肿瘤边缘可见钙化,所有病例假包膜完整,CT增强后脂肪成分未见明显强化,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有比较典型的CT表现,通过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一般能做到术前诊断,部分不典型病变术前诊断比较困难,确诊仍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