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复方羊角颗粒的镇痛、镇静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致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用走动时间和举双前肢法、光电管法观察镇静作用。结果 复方羊角颗粒能使小鼠热板法痛阈值有显著提高,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小鼠走动时间及双前肢向上抬举次数明显减少,自发活动减少,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复方羊角颗粒有显著的镇痛、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羊角颗粒的镇痛、镇静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致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用走动时间和举双前肢法、光电管法观察镇静作用.结果复方羊角颗粒能使小鼠热板法痛阈值有显著提高,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小鼠走动时间及双前肢向上抬举次数明显减少,自发活动减少,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复方羊角颗粒有显著的镇痛、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3.
复方珍珠散抗炎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治疗口腔溃疡的复方制剂复方珍珠散的抗炎与镇痛作用。方法以酒石酸锑钾致痛的扭体法和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片肿胀 ,观察复方珍珠散的抗炎与镇痛作用。结果药理实验证明 ,复方珍珠散能明显减少酒石酸锑钾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动物数和扭体反应次数 ;明显降低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程度及肿胀率。结论复方珍珠散有明显的抗炎与镇痛作用 ,这可能是其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罗少敏  王希 《广东药学》2003,13(3):32-33
目的 探讨复方羊角颗粒的镇痛、镇静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致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用走动时间和举双前肢法、光电管法观察镇静作用。结果 复方羊角颗粒能使小鼠热板法痛阈值有显著提高,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小鼠走动时间及双前肢向上抬举次数明显减少,自发活动减少,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复方羊角颗粒有显著的镇痛、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方威灵仙合剂抗炎、镇痛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威灵仙合剂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复方威灵仙合剂能明显减少小鼠醋酸所引起的扭体反应数,延长小鼠热板法引起的痛反应潜伏期.对大鼠蛋清所致足跖肿胀及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账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复方威灵仙合剂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复方独活寄生合剂抗炎、镇痛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独活寄生合剂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分别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复方独活寄生合剂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及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显著减少醋酸所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小鼠热板法引起的痛反应潜伏期。结论:复方独活寄生合剂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宋纯 《中国药业》2012,(22):31-32
目的观察杜虹花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运用热板法与扭体法,观察杜虹花不同提取部位小鼠扭体抑制率与痛阈提高百分率。结果杜虹花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扭体抑制率与痛阈提高百分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结论杜虹花镇痛作用主要部位集中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  相似文献   

8.
细辛与verapamil镇痛协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细辛与verapamil的镇痛协同作用 ,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醋酸扭体实验及热板法致痛实验观测其镇痛作用 ,并用神经盒、多媒体MS 30 2系统观察其对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 细辛及A V复方制剂对醋酸致小鼠腹痛、热板法致小鼠足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并能抑制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verapamil有弱的镇痛作用 ,无坐骨神经动作电位阻滞作用。A V复方制剂的镇痛及抑制神经动作电位传导作用均大于其组分细辛和维拉帕米。结论 细辛和verapamil有镇痛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天蝎定痛散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天蝎定痛散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观察天蝎定痛散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法所致疼痛反应时间的影响,观察该药对小鼠脑组织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能够明显减轻小鼠扭体反应和明显延长疼痛反应时间,明显改善5-羟色胺含量的变化。结论:天蝎定痛散能够明显改善实验小鼠脑组织5-羟色胺含量,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症痛散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症痛散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电刺激法、醋酸扭体法及热板法等动物实验模型研究了症痛散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症痛散 ( 12g kg)能明显提高小鼠对电刺激的痛阈值 (P<0 .0 5 ) ,对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种不同药物剂量的抑制率分别为 73 .4%、43 .7%和 3 1.2 %。同时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反应时间 (P <0 .0 5 )。结论 症痛散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天蟾胶囊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天蟾胶囊对大鼠、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小鼠热板法镇痛试验、大鼠甩尾法镇痛试验及对大鼠三叉神经痛的镇痛实验。结果:天蟾胶囊能显著抑制小鼠热板、扭体反应及大鼠甩尾反应,提高大鼠三叉神经痛阈。给药起效时间约30min,作用峰值在给药后120min。天蟾胶囊的镇痛效果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但该药的早期作用(药后15~60min)弱于阳性对照药哌替啶。结论:天蟾胶囊对实验大鼠、小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异搏定(ip,10-20mg·kg-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小鼠热板,扭体和嘶叫反应,增强吗啡抑制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证实它具有镇痛作用。连续给药7d,其镇痛效应明显逐日减弱。异搏定(sc,10-20mg·kg-1)能显著减轻吗啡依赖性动物的戒断反应。异搏定还具有降低动物自发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当归注射液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大鼠电刺激鼠尾法进行镇痛实验.结果:当归注射液可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性,且可提高热板法所致小鼠痛觉反应的痛阈及大鼠电刺激法所致的痛阈,其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结论:当归注射液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哌嗪类新化合物 1,6 二 (4 苯乙基 1 甲基 1 哌嗪基 )己烷二溴化物 (97 9 G4 )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醋酸扭体模型、热板、甩尾、纳洛酮拮抗试验及豚鼠回肠离体标本研究样品的镇痛活性及机制。结果 sc 97 9 G4 5mg·kg-1即可有效抑制小鼠扭体反应 (P <0 0 5 ) ,ID50为 8 8mg·kg-1;sc 4 0mg·kg-1、icv 2 5 μg·kg-1均可延长热板实验的舔足阈 (P <0 0 5 ) ;sc 2 0mg·kg-1可延长甩尾试验的潜伏期 (P <0 0 1) ;纳洛酮可拮抗其镇痛活性 ;97 9 G4可激动豚鼠回肠离体标本上的阿片受体。结论  97 9 G4具有的镇痛活性 ,主要作用部位在中枢 ,其镇痛活性可被纳洛酮拮抗 ,但作用特点有别于吗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哌嗪类新化合物 1,6 二 ( 4 苯乙基 1 甲基 1 哌嗪基 )己烷二溴化物 ( 97 9 G4 )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 扭体法、热板法研究镇痛活性 ;联合给药观察纳洛酮、利血平、阿托品、CaCl2 和EDTA等对 97 9 G4镇痛作用的影响 ;并测定 97 9 G4对小鼠体内PGE2 的影响。结果 sc 97 9 G4 5mg/kg即可有效抑制小鼠扭体反应 (P <0 .0 5 ) ;sc 4 0mg/kg和icv 2 .5 μg/kg均可明显延长热板实验的舔足阈 (P <0 .0 5 ) ;纳洛酮、CaCl2 和EDTA均可拮抗、减弱或加强其镇痛作用 ;利血平、阿托品对97 9 G4的镇痛作用影响不明显。结论  97 9 G4具有明显的镇痛活性 ,其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及体内Ca2 +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琴  邢茂  易美彤  敖利 《中国药房》2011,(27):2506-2508
目的:研究愈骨胶囊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实验分6组,即正常、模型、阿司匹林和愈骨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热板法(实验分5组,无正常组)和醋酸扭体法,观察愈骨胶囊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观察愈骨胶囊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180min,高、中剂量愈骨胶囊可显著延长小鼠痛阈值(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扭体次数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愈骨胶囊显著降低小鼠扭体次数(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肿胀度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愈骨胶囊组小鼠的耳肿胀度显著降低(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愈骨胶囊可显著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结论:愈骨胶囊具有镇痛、抗炎作用,但与剂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羟甲芬太尼(OMF)和吗啡分别sc 1.5μg·kg~(-1)和1.0 mg·kg~(-1)后对小鼠的醋酸扭体反应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以上述剂量间隔12 h重复给药,OMF和吗啡对扭体反应的抑制率随给药次数增加而下降;热板镇痛实验sc OMF 3μg·kg~(-1)吗啡15 mg·kg~(-1),其镇痛阳性率仍随给药次数增加而下降。OMF耐受组和吗啡耐受组交叉给药,各组耐受性仍然存在。这些结果表明OMF和吗啡的镇痛效应都有耐受性,且二者存在交叉耐受。小鼠毒性耐受实验显示OMF的毒性反应亦存在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四抗感冒口服液(CCD)的镇痛作用。方法:应用热诱发小鼠疼痛反应模型和冰醋酸诱导小鼠扭体反应模型观察CCD对疼痛的抑制作用。结果:CCD5.0g/kg和10.0g/kg可明显延长小鼠热痛反应潜伏期(P<0.05,P<0.01),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且维持时间较阿司匹林长;CCD10.0g/kg与20.0g/kg对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CCD具有镇痛作用,且作用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肩腰通搽剂的镇痛及活血化瘀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镇痛试验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活血化瘀试验:采用小鼠耳廓微循环实验,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PF5001 LDPMunite测量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变化。结果镇痛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肩腰通搽剂能明显减少由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生理盐水(N.S)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镇痛百分率达91.6%。肩腰通搽剂能提高热板法小鼠痛阈值,给药前后自身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活血化瘀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肩腰通搽剂能明显提高小鼠耳廓微循环灌注量,与松节油基质对照组和给药前比较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肩腰通具有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s of drugs that modify adrenergic or tryptaminergic mechanisms were tested on the analgesic action of morphine in mice. Analgesia was assessed by the hot plate method and phenylquinonewrithing method. Reserpine antagonized the analgesic action of morphine in both tests, the maximal effects occurring 6–8 h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reserpine. p-Chlorophenylalanine antagonized the analgesic action of morphine as assessed by the writhing method but not by the hot plate method. The analgesic action of morphine was not modified in either test by pretreatment with α-methyl-p-tyrosine, propranolol, phentolamine or methysergid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nalgesic action of morphine, as measured in the writhing test, may be mediated by 5-hydroxytryptamine but that other mechanisms may be involved in the hot plate t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