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高脂饲料对大鼠阿霉素肾病进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脂饲料喂养阿霉素肾病大鼠,观察高脂饲料对大鼠阿霉素肾病进行性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脂饲料在显著升高血脂水平的同时,增加24h尿蛋白排泄量;肾小球内沉积的脂质增加,“泡沫”细胞增多,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程度加重。提示外源性高脂喂养阿霉素肾病大鼠可加速肾病进行性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CD2AP在大鼠肾病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CD2-associated protein(CD2AP)在大鼠氨基核苷肾病模型。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建立大鼠氨基核苷肾病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CD2AP在不同时间点。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①。肾小球足细胞CD2AP的表达在。肾病模型建立的早期即有下调;在大鼠肾病模型蛋白尿的高峰期,CD2AP的表达明显下降;在肾病模型大鼠的疾病恢复期,CD2AP的表达逐步恢复正常;②肾小球足细胞CD2AP表达量的变化与肾病模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存在着负相关。结论:①CD2AP是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②CD2AP在足细胞中表达量的改变可能是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在进行性肾小球损伤中的作用及降脂治疗对其影响.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阿霉素诱导肾病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A组:普通饲料喂养;B组:高胆固醇饲料喂养;C组: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加服美降脂.ZWk测一次尿蛋白,4wk测一次血脂,12wk肾脏病理检查.结果B组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肾脏病理积分和含有泡沫细胞肾小球百分率高于A、C两组.血胆固醇与病理积分、含有泡沫细胞肾小球百分年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可加剧肾小球损伤;美降脂有降低血脂.减轻肾小球损伤的作用;肾病综合征患者应适当限制脂质摄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动态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9,MMP-9)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内的表达,探讨其变化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单剂量注射阿霉素(浓度2mg/ml,剂量7.5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生化检测白蛋白变化,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光镜下观察肾小球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MMP-9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阿霉素肾病组大鼠第4周时出现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电镜下可见肾小球足突广泛融合;第8周部分肾小球发生局灶性硬化;MMP-9在肾小球足细胞的表达随着肾小球病变的加重先增加后减少;FN在肾小球内的表达随着肾小球病变的加重而逐渐增加。24h尿蛋白定量与MMP-9表达呈负相关,与FN表达成正相关,肾小球MMP-9与F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阿霉素肾病组大鼠肾小球MMP-9和FN在不同阶段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非那嗪奈(fenazinel dihydrochloride,FD)对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SP)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7周龄大小的SHRSP,令其每日摄入约1 g食盐以促进脑卒中的发生,同时每日腹腔注射剂量为1、3、10 mg/kg的FD。观察SHRSP脑卒中发生时间、存活时间和脑卒中后的神经症状的改变。结果FD可延缓SHRSP的脑卒中发生时间,延长动物脑卒中发生后的存活时间(P<0.05或P<0.01),低、中剂量还可减轻动物发生脑卒中后的神经症状(P<0.05或P<0.01)。结论 FD对SHRSP有一定的抗脑卒中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性肾病变进程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右侧输尿管接扎术诱导大鼠UUO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3组,每组18只。术后第3、7及14 d分别随机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检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中SGK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中的SGK1蛋白的表达第3 d开始上调,第7 d和14 d继续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BUN、SCr的改变不明显,但肾小球中的SGK1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结论:随UUO肾病变发展,肾小球中SGK1持续高表达,进一步提示SGK1在梗阻性肾病的肾小球纤维化病变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姜黄素能抑制肾小球中SGK1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球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杨君  杨莉  秦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4):2114-2116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蛋白激酶C活性的变化及醛糖还原酶抑制剂Sorbinil对它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内注射STZ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Sorbinil组、糖适平+洛汀新组和正常对照组。8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肾小球,分别测定各组肾小球细胞浆和细胞膜PKC活性。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细胞浆PKC活性显著降低,细胞膜PKC活性显著升高。用两组西药治疗后,洛汀新+糖适平组无明显改善.而Sorbinil组可显著提高细胞浆PKC活性、降低细胞膜PKC活性。结论 Sorbinil可通过改善多元醇代谢而降低PKC活性,同时,亦或存在其它途径如直接对PKC的抑制作用等等。Sorbinil通过调节多元醇代谢等途径间接或直接降低PKC活性,是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肾病(以下简称高血压肾病)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血压增高导致肾小动脉的肌内膜肥厚及肾小动脉玻璃样变,使血管腔狭窄造成堵塞,肾小球缺血,肾脏细胞损伤或坏死,引起肾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各种脑卒中动物模型都是采用正常血压、无脑血管基础病变的动物来复制的,这与临床上发生广泛脑动脉硬化基础上的脑卒中相差甚远。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无需任何外界诱因则可自发脑卒中,但遗传缺陷在其血压升高和血管损害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且难于喂养,价格昂贵,用于模拟研究脑卒中仍有诸多不足。为建立一种更接近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ing factor,CTGF)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n=8),模型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肾病模型.分别检测两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肾功能指标,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CT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Alb明显降低,24h尿蛋白定量、TC、BUN、Cr及肾脏CT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CTGF过度表达是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积聚导致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血压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变化规律。方法 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42例发生脑出血;54例发生脑梗塞:以同期65例Ⅰ期高血压对照,全部患者均作1—3天的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并于第二天始每隔12小时记录1次,连续记录7天,至第14天再记录1次:结果 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24小时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但脑出血组较脑梗塞组更明显,二组有显著差异(P<0.05)。上午平均舒张压和下午平均收缩压脑出血组高于脑梗塞组,差异显著(P<0.05)。血压下降率在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亦有明显差异(P<0.05):而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塞组、脑出血的危险性分别是非高血压患者的3—4倍:急性脑卒中后84%患者血压迅速升高,于12小时达到高峰,4天内逐渐下降至低水平。结论血压的昼夜波动变化特点与发生脑卒中的类型有密切关系。急性脑卒中后血压的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自然规律。高血压患者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与临床较为接近的自发性脑出血动物模型及探讨生长抑素(SS)在脑出血时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了与临床较为接近的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且对其形成的自发性脑出血大鼠生长抑素的含量、血压、神经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自发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生长抑素的含量降低、血压显著升高、并出现明显神经缺损症状。结论: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形成的自发性脑出血大鼠动物模型是与临床较为接近的脑出血动物模型,并且脑出血时存在着生长抑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阿霉素肾病大鼠SOD和MDA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AN)大鼠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法制备AN大鼠模型,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肾组织匀浆液丙二醛(MDA)水平。结果:AN大鼠尿中蛋白排泄量明显增加,电镜下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内皮细胞增生,严重者肾小球基膜增厚,模糊不清,内皮细胞呈连拱状。AN组大鼠血清TP和Alb水平低于对照组,而TG、TC、HDL、LDL、ApoA和ApoB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其肾组织匀浆MDA值(2.85±0.37)升高,SOD值(2.14±0.74)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AN大鼠存在脂质过氧化,脂质代谢异常与其病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AN)大鼠肾脏清道夫受体A(SR-A)基因表达水平与脂质代谢及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法制备AN大鼠模型, RT-PCR法检测大鼠肾脏SR-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N大鼠尿中蛋白排泄量明显增加(P<0.05),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降低(P<0.05),血脂水平升高(P<0.05),AN组大鼠肾脏SR-A基因表达水平(1.17±0.13)亦高于正常组(0.74±0.14)(P<0.05)。电镜下AN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内皮细胞增生,严重者肾小球基膜增厚,模糊不清,内皮细胞呈连拱状。结论:正常大鼠肾脏有低水平SR-A基因表达,AN大鼠肾脏SR-A过度表达与肾脏脂质代谢异常有关,也是造成肾脏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便秘情况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调查815例脑卒中患者的基本资料、排便情况、卒中情况、认知功能情况等,分析患者便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便秘组和非便秘组脑卒中类型、脑卒中时期存在显著差异(P〈0.01),便秘组多发病灶比例显著高于非便秘组(P〈0.01),便秘组基底节病变以及丘脑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非便秘组(P〈0.01)。便秘组认知功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非便秘组(P〈0.01或P〈0.05)。随着患者认知障碍程度的加重,便秘发生的风险也逐渐升高。结论脑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率较高,患者认知功能越严重,便秘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6.
肾小球疾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和血脂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时检测肾小球疾病患者务反参数和血脂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自动分析仪同时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的血小板参数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患者MPV、PDW和TC、TG、apoB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PLT、P-LCR、apoA1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参数和血脂的变化,对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肾内皮素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冰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763-1765
目的观察内皮素对肾血流及蛋白尿的影响,探讨内皮素、肾血流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阿霉素性肾病模型,动态观察不同病期大鼠血压、肾皮质血流、肾内皮素及24h尿蛋白量的变化,并将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肾皮质内皮素升高发生在尿蛋白升高之前,随内皮素的升高,尿蛋白漏出量也随之增高,两者显著相关。内皮素可导致肾皮质血流的减少,在蛋白尿高峰期及高峰期后,减少的肾皮质血流可加重尿蛋白的发展,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肾皮质ET的异常增加是导致蛋白尿发生的原因之一,肾血流量减少可加重蛋白尿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一种高血压性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建立一种更接近人类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发病的动物模型。方法 :在采用双肾双夹法复制的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胶原酶加肝素脑内注射诱发脑出血 ,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模型 ,并对其血压、神经行为学、脑系数、脑含水量及脑组织病理学等指标进行观测。结果 :模型大鼠存在着血压升高、神经缺损体征明显、脑系数与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 ,脑组织形态结构异常等方面的病理变化。结论 :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更能反映临床脑出血病理生理过程的较为理想的实验性脑出血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性高血压的颈动脉内膜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采用超声多普勒对6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内股和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观察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舒张末期速度(ED)、Pourcelot指数RI=(Vs-Ved)/Vs,并与25例正常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研究证明高血压病组CCA的内径随血压逐步升高而逐步增宽(P<0.05)。ICA的内径随血压升高呈增宽趋势,VA较正常组变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指数随血压升高逐步升高,并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别(P<005)。P指数与SBp、DBp、高血压持续年限、LP(a)呈正相关(P>0.05),其中以SBp的相关性最好(P<0.05)。正常组与高血压三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依次为4%、15.22%、52.28%、90.90%。四组之间有显著差别(P<0.05)。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于顿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与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和冠心病发生率呈正相关趋势。结论:超声检查颈动脉有可能从血管内膜与血流动力学方面为脑血管意外和冠脉硬化提供有价值的独立预报因素。  相似文献   

20.
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理学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5/6肾切除(5/6NT)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动态变化。方法通过5/6NT大鼠在不同的时间段对肾组织标本进行光镜及电镜检查,观察肾脏病理动态变化情况。结果5/6NT大鼠肾脏病理变化为:第2周,肾小球增大,系膜细胞轻度增生,肾小管扩张;第8周,系膜重度增生,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和增宽;第12周出现局灶节段性硬化的肾小球,肾问质轻度纤维化;第40周时,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硬化,肾间质重度纤维化。结论5/6肾切除模型符合人类肾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是研究慢性肾衰竭、肾纤维化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