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43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双C臂X线机下,行PVP治疗。结果本组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11例,轻度缓解6例,无效0例。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恶心、呕吐、腹胀2例,发热3例。术后随访11~43个月,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无丢失38例,丢失1/3者3例,丢失少于1/3者2例。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唐骅  刘培来  李明 《山东医药》2011,51(3):61-6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5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于气管插管麻醉或局部麻醉行PVP,术后立即在C型臂透视下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及渗漏情况,评估手术成功率;按照主诉疼痛分级法(VRS)对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分级并判定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95.8%,术后疼痛总有效率为98.2%;除3个椎体骨水泥外渗外,无原椎体再发塌陷、神经受累现象;术后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改善。结论 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缩短患者长期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3.
既往在治疗上多采用保守疗法,但不少患者难以坚持长期卧床休养,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并由于长期卧床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发现压力性溃疡、坠积性肺炎、血栓等并发症。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在影像监视下,经皮穿刺,通过椎弓根路径进入病变椎体,向内注入调配后的骨水泥〔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有效注射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在影像技术引导下局部注射骨水泥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技术,其注射量各家报到不一。2003年8月~2005年12月,我们对收治的4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VP治疗,分为骨水泥3ml和6ml两组.对其止痛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血管瘤、溶骨性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C臂X线机透视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46例75个椎体。结果 术后1~3 d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随访6~15个月,疗效评价根据WHO标准:疼痛完全消失26例,疼痛明显减轻17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血管瘤和溶骨性转移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穿刺方向的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治疗188例(214节椎体),根据不同的穿刺方向分为3组,A组为经椎弓根向椎体上1/3方向穿刺,B组为向中1/3方向穿刺,C组为下1/3方向穿刺,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1 d、术后1 d、1 w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 w进行功能障碍(ODI)评分,术后复查X线片及CT检查评估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3组VAS及ODI评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法与其他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穿刺方向的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法与PVP法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椎弓根向椎体上1/3穿刺进针方向行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减少骨水泥的渗漏,且无论哪种进针方向PKP较PVP骨水泥渗漏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不同时期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PVP的OVF患者120例,根据损伤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损伤2周内手术(A组)65例、损伤第2~8周手术(B组)35例、损伤2个月后手术(C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洲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生活质量问卷(QUALEFFO)评分;比较三组患者骨水泥分布情况、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结果三组患者各组内比较,术后3 d的VAS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VAS均低于术后3 d(P<0.05);术后6个月、术后3 d的QUALEFFO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三组同时点VAS、QUALEFFO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分布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VP在治疗不同时期OVF中均有良好效果。急性期骨水泥分布指数高,而在亚急性期、慢性期则分别存在骨水泥渗漏率较低、骨水泥注入量减少的情况。建议对于OVF患者应早期进行PVP治疗。  相似文献   

8.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最初用来治疗椎体血管瘤,以后逐渐在椎体恶性肿瘤和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vertebra osteoporotic fracture,VOF)的治疗中推广应用。以往多需双侧进针注入股水泥,本组自2004年1月-2006年10月.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骨水泥的PVP治疗143例VOF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并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总结201 1年2月~2014年1月42例采用PVP和PKP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3例行PVP治疗,19例行PKP治疗.PVP组:男10例,女13例;PKP组:男8例,女11例.统计两组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s角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6个月.术后患者局部疼痛症状缓解,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未发生神经损伤症状,2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两组手术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手术时间较PVP组长.两组手术前后ODI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椎体高度恢复、Cobb's角与PV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s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手术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局部疼痛症状,PKP术相对于PVP术能更有效地矫正畸形、维持伤椎高度及恢复脊柱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年龄65岁、因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分别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统计术前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时间、平均每节椎体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术后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住院总花费等指标。结果 48例患者的82节椎体均经双侧入路成功完成手术,PVP组为24例37节椎体,每节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2.82±0.41)mL;PKP组为24例45节椎体,每节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2.94±0.32)mL,2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2组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PVP组术中透视累计时间为(13.58±3.79)s,PKP组为(21.38±4.1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结论 PVP与PKP均为微创手术,均可缩短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卧床时间,在缓解疼痛和增加椎体稳定性方面疗效较好,疼痛缓解可维持至术后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VP治疗的OVCFs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腰椎骨密度、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代谢指标、椎体压缩程度、手术入路、麻醉方式、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等情况。将上述指标作为可能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得出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17例老年OVCFs患者中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4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与吸烟史、术中骨水泥使用剂量、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术后未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病程、手术入路、麻醉方式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OCVFs患者PVP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骨水泥使用量,骨水泥渗漏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74例行双侧PVP的OVCF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新发生相邻椎体骨折分为相邻椎体骨折者与未骨折者。采用LASSO回归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VCF患者双侧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应用R Studio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OVCF患者双侧PVP后相邻椎体骨折47例,未骨折127例。LASSO回归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术前椎体压缩比、术后椎体恢复比、伤椎Cobb角矫正度、腰椎骨密度、骨水泥渗漏是OVCF患者双侧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采用上述6个影响因素成功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OVCF患者双侧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679~0.875)。Boostrap法对模型内部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C-index为0.838)。结论 骨...  相似文献   

13.
刘宇  刘平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2):323-324
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因“外伤后背部疼痛20天”于2018年9月2日入院。20天前患者劳动时不慎扭伤胸背部,背部疼痛明显,一直无缓解,来我院行胸椎MRI,提示胸10椎体新鲜骨折,骨密度检查提示骨质疏松,遂以“胸椎骨折”收入院。入院查体:胸椎棘突及椎旁压痛明显,叩击痛阳性,屈伸旋转活动受限。双下肢运动、感觉、反射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及X线胸片未见异常。于2018年9月4日在局麻下行胸10椎体压缩性骨折后路椎体成形术,术中在C臂定位及交替透视下经胸10右侧椎弓根穿刺进入胸10椎体中前份,调和骨水泥至起丝期后经右侧注入胸10椎体3.2mL。C型臂透视下监测骨水泥弥散可,骨水泥硬定后拔出穿刺针。整个手术过程患者无特殊不适。术后患者背痛明显减轻,余无特殊不适。术后第2天常规复查胸椎片,提示胸10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形态可,椎体内见斑片状密度影,双肺散在条片状高密度影(图1)。双肺散在条片状高密度影考虑骨水泥肺栓塞,建议胸部CT检查,患者拒绝出院。2018年11月23日患者来院骨科复查,胸椎片提示胸10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双肺野散在条片状高密度影,较2018年9月5日片比较无明显变化。骨科因肺部病变请呼吸科会诊,笔者结合患者手术病史,考虑骨水泥肺栓塞,行胸部CTPA检查,结果提示:1)胸10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改变,相邻椎旁见一条高密度血管影,考虑骨水泥充填。2)双侧肺动脉分支内条片状高密度影充填,考虑骨水泥(图2)。  相似文献   

14.
PKP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开化 《山东医药》2011,51(35):64-65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分别行PKP、PVP,术后1周分别记录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Cobb角均显著减小,而椎体高度明显增加,尤以观察组为著(P〈0.05);两组术后均无神经系统损伤表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1个椎体、5例7个椎体出现少量骨水泥渗漏,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PKP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可显著缓解疼痛,但前者恢复椎体高度效果更好、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填充术(PVP)有恢复椎体高度、增加椎体强度、止痛效果明显等作用。2004~2007年,我们应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术后继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同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以评估其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风险。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因OVCFs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PVP/PKP患者385例,根据术后2年间是否出现新鲜椎体骨折,分为再骨折组(recompression fracture,RF)和无再骨折组(non-recompression fracture,NRF),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骨折椎体节段、手术方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弥散情况以及是否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等,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法对数据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385例患者中41例出现术后继发椎体压缩性骨折,再骨折率10.6%。未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OR=11.802,95%CI:4.331~32.166,P 0.001)、骨水泥弥散情况差(OR=2.797,95%CI:1.121~6.978,P=0.027)、骨水泥与终板未接触(OR=9.198,95%CI:3.320~25.484,P0.001)是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骨水泥未发生渗漏(OR=0.308,95%CI:0.127~0.748,P=0.009)、骨水泥注入量为4.0~4.5 m L/椎体(OR=0.08,95%CI:0.008~0.762,P=0.028)是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保护因素。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1,C-index为0.890 (95%CI:0.832~0.948),矫正拟合偏倚后的C-index为0.859,校准曲线表现为模型预测值分布曲线与重复抽样矫正拟合偏倚后的分布曲线良好贴合;模型决策曲线远离两条极端的直线。结论未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弥散情况差和骨水泥与终板未接触是OVCFs椎体强化术后继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可为OVCFs椎体强化术后继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风险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单纯行PVP或PKP的OVCF患者92例(共128个椎体),根据手术方式分成PVP组和PKP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的有效率、后凸矫正率及骨水泥渗漏率,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伤椎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PVP组有效率为90.00%,PKP组有效率为92.8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其中PKP组VAS评分显著低于PVP组(P0.05);两组患者间后凸矫正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KP组发生骨水泥渗漏率为16.67%,明显低于PVP组的36.00%(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高度明显高于手术前,其中PVP组伤椎高度显著高于PKP组(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OVCF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PKP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的VAS评分,且骨水泥渗漏率更低,而PVP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伤椎的高度。两种方式各有特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李雪松 《山东医药》2008,48(2):72-73
对20例恶性肿瘤单椎体转移剧烈疼痛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结果20例术后18~72 h疼痛不同程度缓解,活动状况改善,其中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6例.注射骨水泥时16例患者感到穿刺椎体有轻度疼痛,注射停止后消失;无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肺梗塞等全身并发症发生.PVP可有效缓解脊柱转移瘤所致顽固性疼痛,且痛苦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杨德勇  王俊勤 《山东医药》2010,50(14):70-70
目的观察CT引导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椎体转移瘤患者在CT引导下穿刺针经皮穿刺进入椎体溶骨区注入骨水泥。结果25例手术顺利,术后疼痛即刻减轻17例,消失3例,3、7d后疼痛减轻各2例,无改善1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PVP治疗椎体转移瘤安全、微创,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62例,根据术式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单侧组32例32个椎体,双侧组30例30个椎体。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术后疼痛缓解情况;伤椎高度恢复值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随访时VS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单侧组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后伤椎平均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9.4%,双侧组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骨水泥脱离椎体后缘进入神经椎管,也未发现骨水泥渗漏引起的临床症状。结论经皮单侧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掌握好进针角度,并采用多次推注的方法,可以达到与传统的经皮双侧PVP同样的临床效果,且经皮单侧PVP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术中X线辐射剂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术者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