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们 1990 - 0 1~ 2 0 0 2 - 12共确诊韦格内肉芽肿 (Wegenergranulomatosis,WG) 13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5例。年龄 2 6~ 73岁 ,平均39.5岁。发病至确诊时间最短 3个月 ,最长 4 a,平均 13.5个月。临床表现为发热 10例 ,鼻塞 7例 ,鼻出血 5例 ,脓鼻涕 4例 ,口腔溃疡 5例 ,咽痛 4例 ,声嘶 4例 ,咳嗽、咳痰 11例 ,咯血 10例 ,呼吸困难 8例 ,胸痛 6例。肺外表现 :皮下结节 2例 ,四肢红斑 2例 ,外耳道肉芽肿 1例 ,头痛 3例 ,突眼、视力下降 2例 ,乏力 9例 ,消瘦 7例 ,贫血 5例 ,关节痛 1例 ,浅表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韦格纳肉芽肿并腺体肿大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格纳肉芽肿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肉芽肿血管炎,经典的韦格纳肉芽肿三联征主要累及上呼吸道、肺、及肾。以腺体肿大为突出表现者临床少见。2002—02-2006—05我科收治了3例以唾液腺肿大为典型症状的患者,经及时确诊,正确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综合征.属非感染性坏死性系统性血管炎性疾患,具有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肾小球肾炎和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呈血管炎。现将韦格纳肉芽肿误诊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男,59岁。因左侧头痛、鼻阻,面部麻木。查体:口腔腭部溃疡穿孔、蛋白尿、肾功能不全。面颈部CT示:左侧鼻腔、上颌窦及鼻咽部结节影;肺部CT示:左肺上叶及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见大小不等结节影.部分病灶内坏死液化;头颅CT正常。后行ANCA检查阳性,  相似文献   

5.
恶性肉芽肿症状复杂,早期为一般伤风或鼻窦炎表现.常无特征表现,诊断较为困难.易发生误诊误治。我科1989~2005年收治18例,早期在外院都曾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Wegener肉芽肿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gener肉芽肿(Wegener’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肉芽肿血管炎,临床上典型的表现为三联征,即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炎症和。肾小球肾炎。近年来也有人将无肾受累者称为局限型WG。我国报道此病较少,现把我们所遇的WG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韦格纳肉芽肿误诊为肺癌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4):2732-2733
对韦格纳肉芽肿误诊为肺癌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1岁。因咳嗽3个月,加重伴发热12 d,于2002-04-04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多为干咳,无鼻塞、流涕及发热,亦无喘憋、气短,未予诊治。12 d前,患者咳嗽加重,咳黄色脓痰,无咯血,伴有两侧胸痛和发热,T 38.8℃,无头痛、头晕及盗汗,全身酸痛乏力,上楼时稍有喘憋。在单位卫生所查W BC 14.9×109/L,诊为肺部感染,予以抗生素静脉点滴,不见缓解,转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尚可,无明显消瘦,饮食及睡眠稍差,二便正常。既往2002-02-13~2002-02-18以右耳轰鸣2周,流水1周住耳科治疗,见外…  相似文献   

8.
韦格内肉芽肿4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韦格内肉芽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典型病例。结果:韦格内肉芽肿可侵犯多个脏器,其中以鼻、肺、肾最常见。可表现为鼻衄、流涕、鼻梁塌陷、发热、咳嗽、咯血,也可引起眼球突出,侵犯脑垂体引起尿崩症。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结节或团块影,可伴空洞。病理学诊断是金标准,在炎性肉芽肿的基础上见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可协助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韦格内肉芽肿。治疗可选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联合应用。结论:综合临床特征、影像学、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可确诊韦格内肉芽肿。  相似文献   

9.
对Wegener肉芽肿误诊为肺结核1例分析如下。 1病历要 男,41岁。因发热、咳嗽伴右侧胸痛、全身乏力2个月于2004—02—13入院。入院前在外地打工期间曾有四肢关节疼痛史,未予诊治。2个月前受凉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3℃,感畏寒、寒战,咳嗽、咳白色粘痰,痰中未见血,咳嗽及活动时感右侧胸部针刺样疼痛,伴全身乏力,自以为感冒,曾在当地诊所及医院滴注头孢类抗生素及阿奇霉素抗炎治疗10d无效。患近2个月体重下降约10kg。查体:T37℃,P84次/min,R20次/min,BP116/72mmHg,消瘦,右下肺呼吸音低,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例 1】 男 ,33岁。于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肩、膝关节疼痛 ,伴全身肌肉酸困 ,关节无红肿 ,周围无环形红斑、结节 ,2个月后出现鼻塞 ,流脓血涕 ,无发热 ,以后出现咳嗽 ,痰中带血。当地医院拟诊肺结核 ,服中药及静脉滴入青霉素后 ,症状缓解 ,4个月后肘踝部皮肤出现2cm× 2cm大小的圆形隆起 ,后破溃。由于同时有双眼疼痛、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 ,诊断为角膜溃疡 ,经角膜烧灼及对症治疗后 ,上述症状无改善 ,转我院。查体 :体温 36 4℃。慢性重病容 ,精神萎靡 ,双眼球结膜充血明显 ,角膜混浊 ,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鼻腔粘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限型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结合文献,对局限型韦格纳肉芽肿的病理特征、在眼部的临床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5篇韦格纳肉芽肿论文中74例累及眼部,其6.8%仅为眼局部表现。结论:局限型韦格纳肉芽肿易被误诊为局部炎症。全面掌握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知识,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2.
韦格纳肉芽肿病(W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以中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受累为主的肉芽肿性或坏死性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系统,以血管壁坏死性炎症为特征。我科收治1例WG患者,病初误诊为鼻窦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韦格肉芽肿(W G )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肉芽肿血管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累及上、下呼吸道及肾脏,同时也常累及全身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临床少见且表现不典型[1]。此病通常从鼻黏膜和肺组织的局灶性肉芽肿性炎症开始,继而进展为血管的弥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病情反复,进展快,不易治愈,如不经治疗平均生存期仅有5个月,82%的患者1年内死亡,92%的患者2年内死亡[2]。W G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预后差[3]。本院于2013年7月收治1例W G伴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病例】女,52岁。因鼻塞、头痛伴声音嘶哑3个月,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鼻塞,左侧呈持续性,右侧呈间歇性,伴声音嘶哑,无咳嗽、咳痰,无嗅觉减退。在当地医院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症状时好时坏,持续存在。入院前10天感鼻塞、声嘶加重,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查体:体温36℃,呼吸16/min,血压120/70mmHg。全身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鼻外观无畸形,鼻腔通气不畅,左侧鼻腔被肉芽组织样新生物阻塞,鼻甲与新生物边界不清,表面可见少量黄色黏液渗出。右侧鼻腔狭窄,后鼻道可见肉芽样新生物阻塞,右侧下鼻甲肥厚,未见出血…  相似文献   

15.
【病例】女,14岁。因左耳持续流脓2个月,发热、咳嗽半个月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流脓,在多家医院诊断为化脓性中耳炎,反复抗感染及局部对症治疗,仍有左耳持续流脓、耳后痛;半个月前出现发热、咳嗽、咳白色痰,就诊于我院,门诊以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脓毒血症收入院。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 例1:女,66岁.因反复咳嗽2个月余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化验检查:类风湿因子(RF)34 IU/L(参考值<15 IU/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c-ANCA) (-)等;胸片和肺CT示两中下肺多结节空洞病变.初步考虑肺结核或肺癌?但多次痰找抗酸菌阴性,二次行纤支镜刷检和活检未发现肿瘤细胞,予抗菌消炎等未见明显疗效,后转胸外科行左下肺楔形切除术,术中发现左下肺4枚1.5~2.5 cm大小肿块,质较硬,病理结果示送检肺组织见大片凝固性坏死和血管炎改变.予强的松加骁悉等治疗好转,随诊4 a,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7.
男,52岁。因反复咳嗽、咳少量黄白色黏痰入院。伴发热(体温38~39℃),多于午后明显,清晨出汗多,无咯血、关节痛及肌痛。当地医院胸部CT检查示:双肺多发空洞样病变,纵隔淋巴结增大,考虑结核可能性大。痰找结核菌8次均阴性,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阴性。但根据病人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症状,红细胞沉降率120mm/h,肺内阴影空洞,考虑为肺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体温降至38℃以下,咳嗽、咳痰减轻,出院。  相似文献   

18.
熊宇  侯琳俐 《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1):66-67,F0003
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临床少见,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WG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男,50岁。因发热、咳嗽、右下胸部疼痛3个月,左耳流脓伴同侧头痛6天入我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右下胸痛,体温38.5℃左右,伴咳嗽、咳少量白痰,当地肿瘤医院查血常规正常,多次痰找结核杆菌阴性,行胸部CT检查示右下肺斑片状阴影(图1见封三),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病理报告为炎性改变。对症治疗20余天,体温下降,胸痛缓解,复查胸部CT病灶无明显吸收。为明确诊断行右下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韦格纳肉芽肿的耳鼻咽喉科临床特征、误诊的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时出现耳鼻咽喉头颈部临床表现的1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多系统、器官受累者占64%(7/11),以耳鼻咽喉、头颈部受累最多见,占82%(9/11)。7例病人曾被误诊,误诊率为64%。绝大多数患者接受正规治疗后病情受到控制。结论: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误诊为耳鼻咽喉部炎症、恶性肿瘤。详细询问病史,重视对肺部及肾脏情况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正确认识病理活检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检测的作用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杰  肖毅 《协和医学杂志》2010,1(2):167-170
  目的  分析韦格纳肉芽肿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韦格纳肉芽肿合并肺结核8例的临床特征, 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5例, 女性3例; 发病年龄最小19岁, 最大70岁, 平均年龄52.7岁。首先诊断韦格纳肉芽肿, 并在激素应用过程中诊断肺结核5例, 这5例患者均为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患者, 其中4例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 同时诊断韦格纳肉芽肿合并肺结核2例; 首先诊断肺结核, 后诊断合并韦格纳肉芽肿1例。临床表现肺部最常见为咯血, 其次为咳嗽、咳痰, 其他器官受累包括肾脏(异型红细胞尿), 耳鼻喉(流脓涕、听力受损)。韦格纳肉芽肿合并结核感染的治疗, 在尽量不减少激素剂量的同时加强抗结核治疗。  结论  韦格纳肉芽肿合并肺结核并不少见,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早期诊断, 积极治疗,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