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88-91
目的评价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采用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液体治疗72 h,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72 h复苏液体总量分别为(14500±930)mL、(12400±82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实验组腹内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乳酸、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ICU住院日、需要手术减压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ICU病死率、28 d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能达到较好的液体复苏效果,改善患者的循环状态、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腹腔内高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输注不同液体对高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52例限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手术,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L组为乳酸林格液+万汶组;H组为乳酸林格液+高渗晶胶液组,每组26例。局麻下行两创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毎搏变异度(SVV)、心输出指数(CI)等指标。两组根据SVV、MAP、CI、心搏量指数(SVI)将CI≥2.5L/(min·m~2)作为目标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监测并记录入室建立监测时(T0)、麻醉诱导平稳10min时(T1)、麻醉后1h(T2)、麻醉后2h(T3)、麻醉后3h(T4)、麻醉苏醒拔管后10 min(T5)的MAP、HR、CVP、CI、SVV以及记录手术时间、晶体液量、胶体液量、尿量、出血量、多巴胺使用量。结果:两组相比,H组液体输注量明显减少(P<0.05),而尿量明显增多(P<0.05);两组在T2、T3、T4、T5时CI、MAP、CVP逐步升高,与T1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手术麻醉期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输注高渗晶胶液能有效扩容、稳定高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微循环,增加尿量,减少第三间隙的水钠潴留,提高了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安全性、合理性,减少高龄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06~2014-07间收治的113例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每小时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APCHEⅡ评分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有益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随机分为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每组30例.C组术中采用经典输液方案进行术中液体管理,G组在LiDCO-rapid系统监测下,以每搏变异度(SVV)指导术中液体管理.分别于气管插管术后即刻(T1)、安装人工假体后即刻(T2)、缝皮后即刻(T3)及离室前(T4)记录两组患者脑血流量/脑氧代谢率比值(CBF/CMRO2)异常例数,分别于术后1 d和3 d进行简易智力量表(MMSE)和疼痛数字评分(VAS),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液体输入量.结果 术中液体输入量G组明显低于C组(P<0.05);T2及T3时刻CBF/CMRO2异常例数C组明显高于G组(P<0.05);术后1 d和3 d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G组(P<0.05);两组术后1 d和3 d的VAS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老年患者术中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术中的脑氧代谢,并降低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程子昊  袁受涛 《广西医学》2015,(2):260-261,264
目的探讨末梢灌注指数变异率(△PFI)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50例,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治疗后根据脓毒性休克指南推荐6 h液体复苏标准,将患者分为复苏达标组(28例)和未达标组(22例),比较两组EGDT 3 h、6 h时△PFI的差异。计算达标组3 h△PFI均数,根据该均数将50例患者分为灌注改善组14例,未改善组36例,比较两组3 h、6 h乳酸清除率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达标组在EGDT 3 h、6 h时△PFI均明显高于未达标组(P<0.05);灌注改善组、未改善组EGDT 3 h时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时灌注改善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未改善组(P<0.05)。结论△PFI能早期动态评价感染性休克复苏效果,EGDT 3 h时△PFI≥39%可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麻醉期间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对胶质瘤开颅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为神经外科患者的液体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例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目标导向组(G组)。C组:根据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等行常规液体治疗;G组:在Vigileo监护仪指导下,根据每搏量变异度(SVV)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分别于术前30min(T1)、手术开始后1h(T2)、术毕(T3)、术后6h(T4)、术后24h(T5)、术后48h(T6)采集颈内静脉血,T1~T3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O2)、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乳酸、渗透压],于T1~T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S100-β浓度,监测T1~T3血液动力学指标并计算氧供指数(DO2I),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脑水肿的人数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G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毕MBP、CVP、心指数(CI)、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及DO2I增加,术毕以及术后6h血乳酸浓度降低,术后6h血S100-β浓度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以及脑水肿发生。结论 GDT有利于改善胶质瘤开颅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6,(3):287-290
目的探讨分钟尿流量监测在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住重症监护室(ICU)的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进行规范化治疗及液体复苏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留置导尿管采用传统的尿量监测法(量杯测量尿量)监测记录尿量,研究组留置导尿管采用分钟尿流量监测仪监测记录尿量,根据测量结果分析、调整液体入量及性质;观察比较两组复苏前、复苏后6 h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尿量变化情况,实现液体复苏目标所需时间及6 h内液体复苏目标实现率。结果复苏前两组CVP、MAP、SCVO2、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6 h两组CVP、MAP、SCVO2、尿量均较复苏前显著改善(P<0.01),但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实现液体复苏目标所需时间为(3.83±0.83)h,对照组为(5.17±0.9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 h内实现液体复苏目标研究组为29例,实现率为96.67%,对照组为22例,实现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与传统尿量监测方法相比,分钟尿流量监测能更及时、动态、真实反映患者尿量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发现患者的血容量变化,及时分析调整恢复有效血容量,更快更有效地实现6 h内早期液体复苏目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张胜利  王浩  钱立蓉 《安徽医学》2013,34(3):274-276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试验组(S组,n=28)和对照组(C组,n=20)。试验组在感染性休克诊断明确入组后即开始EGDT;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分别测定液体复苏前(T0)及治疗后24 h(T1)、48 h(T2)及72 h(T3)血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以及液体复苏前(T0)及72 h(T3)后APACHEⅡ评分,计算住ICU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结果 S组患者T1、T2、T3时点的血cTn I和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72 h时的APACHEⅡ评分以及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DT方案可以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cTnI和NT-proBNP水平,对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并缩短住ICU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同液体早期复苏对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water,EVLW)的影响。方法将22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A组(n=11)和B组(n=11),两组患者均按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方案复苏,A组予6%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万汶)+0.9%生理盐水复苏,B组予0.9%生理盐水复苏;分别于复苏前、复苏6 h、复苏24 h、复苏48 h收集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管外肺水数据,并记录复苏后6、24和48 h液体复苏达标情况。结果两组复苏后均可以显著改善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Lac)水平显著下降(P<0.05)。A组比较B组在复苏过程中更早(6小时)出现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显著升高(P<0.05),肺血管渗透性指数(PVPI)、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均无显著改变(P>0.05),B组EVLWI在复苏48 h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EVLWI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联合上腔静脉氧饱和度(ScvO_2)对脓毒症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入住临沂市中心医院ICU的脓毒性休克患者24例,根据早期复苏指南6h完成早期液体复苏目标导向治疗(EGDT),复苏前后抽取动脉和上腔静脉血气进行分析,以Pcv-aCO_26mmHg为A组,Pcv-aCO_2≥6mmHg为B组,观察两组复苏前后一般资料、血流动力学、乳酸清除率(LCR)、APACHEII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以及28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复苏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相较复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B组,A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乳酸清除率升高(P0.05),但对于28d病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_2能够作为复苏目标,弥补ScvO_2作为终点复苏目标的不足,避免过早终止复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手术的麻醉方法和围手术麻醉期的管理与调控。方法:6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在全麻下行原位肝移植术。分别于术前(T0),无肝前10min(T1),无肝期30min(T2),新肝期30min后(T3),新肝期60min后(T4)和术毕(T5),通过桡动脉置管和Swan-Ganz导管获得心脏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全身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PVR)、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动脉血乳酸(ABL)、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和血气与电解质分析;同时亦通过血栓弹力图仪(TEG)监测围术期凝血功能及指导输血与凝血因子输注。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根据检查结果及时适当补充电解质和调整酸碱平衡。结果:与T0比较,T2-5HR增加,在T2时MAP、CI、CVP、MPAP、PCWP急剧下降,SVR增加(P〈0.05或P〈0.01),T3时CI上升(P〈0.05),SVR下降(P〈0.05),T5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至T0水平。T2时DO2、VO2、DO2I、VO2I下降(P〈0.05),ERO2增加(P〈0.05),T3时DO2、VO2、DO2I、VO2I升高(P〈0.05);ABL在T2-5增加(P〈0.05)。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具有复杂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氧代谢变化、内环境紊乱及凝血功能不全,术中应密切监测各项指标以指导术中麻醉管理,同时注意加强心、肺、肾等系统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对老年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胆肿瘤切除手术患者30例,年龄60-76岁,随机分为术前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组(AHHN组,n=15)和对照组(n=15)。于术前1h分段实施AHH,使红细胞压积(Hct)下降至28%左右。分段采集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血红蛋白(Hb)、Hct、动脉血乳酸(ABL),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CvO2)和氧摄取率(ERO2)。结果两组患者扩容前CaO2、CvO2和ER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液的稀释,AH-HN组CaO2和CvO2逐渐降低,C(a-v)O2也降低,而ERO2呈增高趋势,所有病人的ABL值均无明显变化,C(a-v)O2、ERO2及AB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分段实施术前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对机体的氧代谢无明显影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无肝期循环和氧供氧耗改变并分析评价处理方法。方法: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20例行静吸复合全麻,麻醉前左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血压,气管插管后经右颈内静脉置入六腔Swan-ganz导管连续监测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中心血温等。采集下腔静脉阻断前5 min(T0)、阻断后5 min(T1)、阻断后20 min(T2)、开放前5 min(T3)桡动脉和肺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氧分压(PaO2、PvO2)、血氧饱和度(SaO2、SvO2),记录各时点桡动脉平均血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计算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体循环阻力(SVR)、动静脉血氧含量(CaO2,CvO2)、氧供量(DO2I)、氧耗量(VO2I)和氧摄取率(ERO2)。结果:T1与T0比较CI、SVI、MAP明显下降(P<0.01),SVR升高(P<0.05);DO2I降低(P<0.01),VO2I和ERO2增加(P<0.01)。阻断期间CO、CI呈下降趋势;T2时DO2I、VO2I比T1下降(P<0.01)。结论:经典非转流手术患者的无肝期处理不但要考虑循环改变,还要注意氧供需平衡的变化,避免出现失衡,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病人(年龄>65岁)15例,ASAI~Ⅱ级,监测麻醉期间病人氧供量(DO2)、氧耗量(VO2)、氧摄取率(ER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和动脉血乳酸含量(ABL)等指标动态变化的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老年病人麻醉诱导后至术毕30min,DO2、VO2、SvO2及ABL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ERO2在手术开始后60min至术毕30min明显增高,并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意义(P<0.05或P<0.01)。结论: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氧供需平衡无明显影响,能维持术中良好的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5.
以氧供氧耗关系、动脉血乳酸、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为指标,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组织氧合与氧供氧耗的关系。结果显示:体外循环前氧供氧耗无明显相关(r=0.084,P〉0.05),组织氧合正常;停体外循环20h内,氧供氧耗存在显著正相关(r=0.708,P〈0.01);动脉血乳酸,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均显示组织缺氧;停体外循环后,氧供依赖者动脉血乳酸明显高于非氧供依赖者,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则明显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液体复苏联合早期血管活性药应用对感染性休克兔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内毒素注射法制备兔感染性休克模型。48只大白兔随机均分为6组,设注射LPS前(T)、休克时(T0)、休克后30分(T1/2)、1h (T1)、2h(T2)、4h(T4)、6h(T6)共7个时间点,分别监测动物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左室压力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变化,并检测动脉血浆中乳酸(LAC)浓度,计算各组6h乳酸清除率。结果:(1)各治疗组均能使MAP或CVP得到提升;休克后1h补液升压同时组MAP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其它治疗组(P均〈0.05);T6时升压组、补液后升压组、升压后补液组、补液升压同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补液组、补液后升压组、补液升压同时组的CVP在休克后2小时可恢复到休克前水平,而升压组、升压后补液组的CVP不能;±dp/dtmax在升压组、升压后补液组、补液升压同时组在1/2h、1h、2h均比对照组、补液组、补液后升压组高(P均〈0.05),补液升压同时组最高;(2) LAC在治疗1h时开始出现回落,1h、2h时补液组、补液后升压组比升压组、升压后补液组LAC明显降低(P均〈0.05),2h、4h、6h时补液升压同时组LAC显著低于其它治疗组(P均〈0.05);(3)各组6小时乳酸清除率,补液升压同时组最高。结论:感染性休克治疗中,液体复苏、升压药独用或联合使用都可提升血压,提高组织灌注压,改善组织灌注与氧代谢,降低血乳酸水平,提高6小时血乳酸清除率。  相似文献   

17.
陈鹏  崔巍  郑贞苍  赵辉  陈清清 《浙江医学》2013,35(19):1739-1742
目的探讨肺复张操作(RM)对静水压增高型肺水肿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选择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正常,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10ml/kg患者39例,根据是否行RM分为RM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记录RM组RM前(T0)、RM后O(T1)、1(T2)、2(T3)、3(T4)、6(T5)、12(T6)、24h(T7)的EVLW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心指数(Cl)、肺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O2/FiO2)、氧输送(DO2)、氧消耗(V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液体出入量,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RM组EVLWI和GEDVI在T1~T4低于对照组,PO2/FiO2在T1~T5大于对照组,Cdyn在T1~T4大于对照组,PA-aO2在T1~T2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M组EVLWI在T0~T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O2、VO2、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VLWI与GEDVI、PO2/FiO2、PA-aO2、Cdyn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RM能一过性降低静水压型肺水肿患者的EVLWI水平,改善氧合及Cdyn,但不影响DO2、VO20RM不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合性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目标性救治的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早期目标性救治组(B组),A组的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创伤,机械通气,脱水止血,保持动脉收缩压〉90mmHg,红细胞压积≥0.21,动脉血氧饱和度≥90%。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肺保护性通气和镇痛镇静治疗,并要求2~24h内达到以下目标:中心静脉压5~8mmHg,平均动脉压75~110mmHg,尿量〉1.0mL/(kg·h),红细胞压积≥0.27,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脑灌注压65~100mmHg,理想的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ABL)〈2.0mmol/L。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机械通气时间无差异,而吸气平台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脑灌注压、动脉血氧含量、ABL、ScvO2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28d的病死率也有明显下降。结论早期目标性救治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可能与改善组织灌注和氧代谢、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15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在低温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后1min,体温最低时、开放主动脉前1min的氧供(DO_2)、氧耗(VO_2)、氧摄取率(ERO_2)及动脉血乳酸(L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整个主动脉阻断期间DO_2无明显变化;体温最低时VO_2,ERO_2显著降低,而LA含量显著增高;开放主动脉前1min与主动脉阻断后1min比较,鼻咽温无明显变化,直肠温显著降低,而VO_2,ERO_2及LA含量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0.
浅低温体外循环期间p50与组织氧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p50 and oxygen metabolism during mild hypothermia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rterial blood lactate(ABL) were measured, arterial and venous blood gas were analysed in 21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valve replacement. RESULTS: p50, oxygen consumption(VO2), and oxygen extract rate(ERO2) were decreased during hypothermia and increased during rewarming, respectively (P < 0.05 or P < 0.01), while the change of SvO2 was adversed. PvO2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rewarming(P < 0.01), and ABL wa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CONCLUSION: Both reduction in oxygen utilization during hypothermia and relative deficiency of oxygen supply during rewarming cause tissue hypox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