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癜风发病与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2)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26例白癜风患者和13例健康对照者皮肤组织标本的EBV、HSV-2和HCMV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6例白癜风患者和13例健康对照者标本中EBV、HSV-2和HCMV检测均全部阴性。结论白癜风发病与EBV、HSV-2和HCMV病毒感染可能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龈下菌斑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指标检测在诊断慢性牙周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口腔科接受诊治的7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每个患者的牙周炎位置及轻度龈炎位置龈下菌斑进行取样,获取标本后提取DNA,采用PCR扩增法对HCMV、EBV、HSV-1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并记录牙周炎位置及轻度龈炎位置的HCMV、EBV、HSV-1阳性率。结果相较于轻度龈炎位置,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位置HCMV、EBV、HSV-1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轻度龈炎位置,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位置龈下菌斑HCMV、EBV、HSV-1合并感染总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下菌斑HCMV、EBV、HSV-1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活动性存在一定相关性,在临床诊断慢性牙周炎中应用价值高,能为临床鉴别、诊治慢性牙周炎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和液态芯片技术检测1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病例组)和20例非感染性脑病患者(对照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2型(HSV-2)及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IgM抗体及脑脊液中各病毒的DNA,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者脑脊液中HSV-1 DNA阳性率为56.2%(9,16),对照组为5.0%(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SV-2、HCMV DNA两组均未检出.联合检测表明,病例组HSV-1阳性率为93.8%(15/16),对照组为20.O%(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中HSV-1、HSV-2、HCMV 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V-1感染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孕妇与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simplexvirustype 1,HSV-1)、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以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等人疱疹病毒感染情况和母婴病毒垂直传播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进行分娩的118例单胎妊娠孕妇及对应的11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巢式PCR法检测孕妇及新生儿HSV-1、HCMV、EBV感染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新生儿IgM和IgG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118例孕妇中HSV-1感染率最高为27.12%(32例)、HCMV感染率为11.86%(14例)、EBV感染率为13.56%(16例); 118例新生儿中EBV感染率最高为20.34%(24例);新生儿人疱疹病毒IgG阳性率均高于IgM阳性率。结论孕妇和新生儿之间存在人疱疹病毒的垂直传播情况,孕妇应加强孕期疱疹病毒的筛查并尽早注射疫苗,以降低新生儿人疱疹病毒的感染率,这对于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将8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治疗组,进行血清HCMV抗体检测,并选取4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HCMV感染阳性率为42.0%,健康对照组为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与>2支病变组HCMV感染经造影检查表明,冠状动脉单支病变36例,阳性8例占22.2%,多支病变者45例,阳性26例占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与HCMV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HCMV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检测HCMV抗体可以为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提示,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疱疹病毒(HV)感染情况和外周血病毒载量。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600例AGP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AGP组(n=82)、中度AGP组(n=578)、重度AGP组(n=1940),以同期10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入组后,检测龈沟液HV病毒感染情况和血浆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EB病毒(EBV)、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载量、牙周特征和血炎症因子水平。结果AGP患者牙周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出血指数(BI)高于对照组(P<0.05),HSV-1、EBV、HCMV、HHV-6感染率和病毒载量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AGP病情严重程度增加,HSV-1、EBV、HCMV、HHV-6感染率和病毒载量、PLI、PD、AL、BI、WBC、PCT、IL-6、TNF-α和CRP均增加(P<0.05)。结论HV感染率和病毒载量与AGP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牙周特征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新生儿脐带血中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IgG抗体和gB基因,了解新生儿HCMV感染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产妇年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Ⅰ)IgG抗体阳性、孕周与HCMV先天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6月期间,某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健康产妇所娩新生儿脐带血,共178例.采用ELISA法检测脐带血血清是否存在HCMVIgG和HSV-Ⅰ IgG抗体,巢式PCR检测HCMV gB基因.结果 产妇HCMVIgG阳性率为99.44% (177/178);产妇HSV-Ⅰ IgG阳性率为83.71% (149/178);新生儿脐血HCMVgB阳性率为32.02% (57/178);产妇年龄和HSV-Ⅰ IgG抗体阳性不是发生HCMV先天性传播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早产和过期产儿,应该加强其HCMV先天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唾液常见人类疱疹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与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利用PCR方法对245例HIV感染者唾液疱疹病毒1~4型即HSV-1、HSV-2、VZV和EBV DNA的存在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检出率与CD4细胞的关系.结果 HIV感染者唾液HSV-1、HSV-2、VZV和EBV检出率分别为29%、3.3%、4.1%和82%.CD4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μl时患者的唾液中更容易检测到HSV-1、VZV和EBV.CD4淋巴细胞计数与HSV-1和EBV同时存在明显相关(P=0.0001).CD4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的患者比CD4淋巴细胞计数大于400个/μl的患者唾液中同时检测到HSV-1和EBV的几率高,即CD4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多种疱疹病毒同时检出几率越高.结论 HIV感染者唾液中人类疱疹病毒1型和4型检出率高,与免疫指标CD4有关.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抗补体免疫荧光试验(ACIF)检查了正常受试者血清对人疱疹病毒6型(HHV-6)的反应性。共从<10岁~59岁各年龄组健康供血者采集了361份血清,用抗补体免疫荧光试验进行抗体试验。检查了23份5~21月龄儿童血清标本同其他人疱疹病毒的交叉反应性。结果表明,所有对HHV-6感染细胞表现阳性染色的血清,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2型(HSV-2)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细胞都不染色。对于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EBV)感染细胞,6份血清标本中3份有CMV抗体,但与EBV抗原不发生反应。相反,另2份标本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和ApoE基因多态性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用间接ELISA法测定18例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和2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抗EB病毒特异性IgG、IgM类抗体;PCR法检测样本有核细胞和血浆中EB病毒DNA;通过直接测序法检测载脂蛋白E基因的基因型并分析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AD病人血浆中抗EB病毒核心抗原(VCA)特异性IgG类抗体阳性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P<0.05).AD组患者有核细胞和血浆中EBV DNA检出率高(分别为66.7%和50%),含ε4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AD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与EBV感染和携带外周载脂蛋白Eε4(ApoEε4)呈明显相关(P=0.017).结论 EB病毒潜伏感染和携带ApoEε4对AD发病起到一定作用,2种因素同时存在可能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2)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国妇女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2)感染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对学者自1986年3月~2007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HSV-2感染与宫颈癌发病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应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计算优势比值(OR).[结果]入选的15篇文献包括了865个病例,1105个对照.HSV-2感染与宫颈癌发病之间关联明显,其OR=6.15,95%CI为(4.37,8.66).[结论]感染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2)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人群对EBV、COXV、ADV、RSV、CMV及HSV-Ⅰ 6种常见病毒的IgM抗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期间2 879例湘雅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进行了6种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联合检测. 结果EBV、COXV、ADV、RSV、CMV、HSV-Ⅰ的阳性率分别为8.58%、5.70%、1.63%、2.92%、5.73%、4.10%,其中EBV明显比其它病毒感染阳性率高(P<0.05).每年夏秋COXV、CMV与HSV-Ⅰ相对该病毒其它季节感染率明显高(P<0.05),EBV感染无明显季节差异(P>0.05),秋冬季RSV感染率、秋季ADV感染率也比该病毒其它季节明显增高(P<0.05).EBV在青少年儿童中感染率和COXV在青春期及成年人感染率均比该病毒其它年龄组高(P<0.05),而ADV、RSV、CMV及HSV-Ⅰ在各年龄段中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长沙地区人群对这6种病毒的感染程度存在季节和年龄差异.应该根据不同季节、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和液态芯片技术检测1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病例组)和20例非感染性脑病患者(对照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2型(HSV-2)及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IgM抗体及脑脊液中各病毒的DNA,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脑脊液中HSV-1DNA阳性率为56.2%(9/16),对照组为5.0%(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SV-2、HCMVDNA两组均未检出。联合检测表明,病例组HSV-1阳性率为93.8%(15/16),对照组为20.0%(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中HSV-1、HSV-2、HCMV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SV-1感染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癌患者DNA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异常甲基化以及高危人乳头瘤病毒,以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21例宫颈癌患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同时应用HC2法测定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并与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25例健康者作对照,分析二者联合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在13例宫颈癌患者标本检测到了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为66.7%,高危人乳头瘤病毒的阳性率为90.5%;平行联合检测时敏感性增至95.0%.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甲基化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1%和28.1%;健康对照者标本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无异常甲基化,高危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为12.0%.结论 联合检测患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甲基化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可提高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乔晓娟  李昊昌  李云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676-2677,2680
目的分析EB病毒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同时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对EB病毒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2年4月于某院行胃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标本68例作为研究标本,采用PCR体外扩增的方法 ,分别对癌症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EB病毒DNA的检测,比较2组的阳性率,同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生活习惯的患者EB病毒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在选取的68对标本中,经过EB病毒DNA检测,胃癌组织中EB病毒阳性有17例,阳性率为25.0%,癌旁组织中EB病毒阳性有6例,阳性率为8.8%,2组EB病毒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2,P0.05)。不同年龄及不同分化程度的患者胃癌组织的EB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性别的患者胃癌组织EB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及饮酒者胃癌组织中EBV阳性率高于不吸烟及不饮酒患者(P0.05)。结论 EBV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EBV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还与性别、吸烟及饮酒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993例女性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孕前、死胎和胎儿畸形妇女人巨细胞病毒(HCMV)既往感染及近期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1SA)对920例孕前妇女、51例死胎妇女和22例胎儿畸形妇女共993例妇女的静脉血标本进行了HCMV-IgG抗体、HCMV-IgM抗体检测,同时以80名孕前检查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结果发现人巨细胞病毒IgG、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18%和2.22%。提示妇女HCMV既往感染极为普遍,在孕前妇女、51例死胎妇女和23例胎儿畸形妇女中,分别检测出HCMV-IgM阳性标本15例、4例、3例,阳性率分别为1.51%、7.84%和13.64%,巨细胞病毒近期感染率,在上述各组妇女中,以胎儿畸形组最高,死胎组次之,在80名健康妇女中未检测出HCMV-IgM阳性标本,感染率为0。结论在妇女中巨细胞病毒有一定的近期感染率,巨细胞病毒既往感染可能会被危险因素激活为近期感染,孕妇感染HCMV是导致胎儿畸形和死胎的原因之一,酶免法检测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是当前迅速、简便、经济的优生检测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杜青  陈大庆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0):614-6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毒性脑炎与巨细胞病毒 ( CMV)、单纯疱疹病毒 ( HSV)、非淋巴细胞瘤病毒( EBV)及弓形体 ( TOX)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FQ- PCR)检测新生儿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液及脑脊液 ( CSF)中 CMV、HSV、EBV、TOX特异性的 DNA片断 ,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 ISA)检测患者血清中 CMV、HSV、EBV、TOX特异性 Ig G,Ig M,并以 30例健康新生儿血清作对照。结果 :两组病例血清 CMV、HSV、EBV、TOX特异性 Ig G、Ig M阳性结果均有显著差异 ,分别为 χ2 =2 9.2 0 ,P<0 .0 0 1和 χ2 =2 4 .0 6 ,P<0 .0 0 1;两组病例的血液中 CMV、HSV、EBV、TOX特异性 DNA检查阳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 χ2 =2 2 .77,P<0 .0 0 1) ;实验组病例血液与脑脊液中 CMV、HSV、EBV、TOX的特异性 DNA片断检查阳性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MV、HSV、EBV、TOX是新生儿脑炎的常见病原体 ,FQ- DNA- PCR技术在新生儿病毒性脑炎病原学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活动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临测糖尿病患者活动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HCMV pp65基因内自行设计一对引物,建立RT-PCR检测727例糖尿病患者及230名健康献血者外周血白细胞HCMVpp65 mRNA转录水平,同时应用抗体捕获酶联免疫法检测HCMV pp65-IgM.结果 糖尿病患者HCMV-IgM及mRNA阳性率分别为11.14%和16.64%,与对照组(0.87%、2.17%)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不同年龄段HCMV感染率,结果发现发病年龄<30岁的患者中HCMV-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从病程来看,病程<1年的糖尿病患者HCMV-mRNA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活动性的HCMV感染,RT-PCR检测HCMV pp65和抗体捕获HCMV pp65特异性IgM可快速有效地确诊HCMV活动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象中异型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及形态的改变与HCMV、EB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 3次涂片镜检及过氧化酶染色确诊有异型淋巴细胞的患者 4 16例 ,采用ELISA法进行抗HCMV -ⅠgM及抗EBV -ⅠgM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血象异型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及形态种类分别与抗EBV -ⅠgM阳性例数比较 (χ2 分别为 133 4 1、130 4 1,P均小于 0 0 1) ,有显著性差异并随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形态种类的增加 ,抗EBV -ⅠgM阳性率在明显增加 ,而抗HCMV -ⅠgM阳性率却略有下降趋势 ,但不明显。结论 血象中异型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及形态种类与EBV感染密切相关 ,与HCMV感染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0.
852例女性巨细胞病毒近期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子宫肌瘤、输卵管妊娠、不孕、死胎和胎儿畸形妇女人巨细胞病毒(HCMV)近期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70例子宫肌瘤、310例输卵管妊娠、78例不孕、61例死胎和33例胎儿畸形共852例妇女的静脉血标本进行了HCMV-IgM检测,同时以120名孕前检查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结果:在子宫肌瘤、输卵管妊娠、不孕、死胎、胎儿畸形妇女中,分别检测出HCMV-IgM阳性标本10例、6例、2例、4例和6例,阳性率分别为2.70%、1.94%、2.56%、6.56%和18.18%,巨细胞病毒近期感染率,在上述各组妇女中,以胎儿畸形组最高,死胎组次之;在120名健康妇女中未检测出HCMV-IgM阳性标本,感染率为0。结论:孕妇感染HCMV是导致胎儿畸形和死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