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对职业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9年1月在山东济南医院诊治的30例职业性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就诊序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组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呼气峰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硫酸沙丁胺醇、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三者雾化吸入可提高职业性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7年3-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免疫科住院的哮喘急性发作儿童130例,按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及急性发作期分度诊断标准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男38例,女28例)和对照组(64例,男30例,女34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吸氧、抗感染、静脉滴注氨茶碱及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7 d,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在治疗组为96.97%,在对照组为64.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体现了吸入疗法快速、高效、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无痛苦、患儿易接受等优点,可作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给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抗感染、化痰给药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化痰给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而值得我们临床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4.
雾化吸入不同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地塞米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的差别.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雾化吸入0.5%沙丁胺醇治疗,治疗组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分别观察雾化吸入不同剂型糖皮质激素后1小时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消失的天数.结果 两组应用雾化吸入不同剂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小时患儿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喘鸣音改善分数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98、1.735、1.715、1.746,均P<0.05);两组雾化吸入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喘鸣音消失天数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902、2.854、2.365、2.442,均P<0.05).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一种简便、安全和高效的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方法,疗效优于雾化吸入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奇偶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分为33例对照组(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和33例实验组(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胸闷气喘消失时间(2.97±0.83)d,哮鸣音消失时间(4.85±1.31)d,咳嗽消失时间(6.18±1.62)d短于对照组(5.47±1.45)d、(6.76±1.63)d、(8.47±2.04)d,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78.79%,且P0.05;结论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迅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rrjk》2017,(1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的总例数为31例,给予该组患者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的总例数为32例,给予该组患者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哮鸣音消失的时间、胸闷、咳嗽、气短消失的时间比对照组优,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能取得确切的效果,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周光谋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610-2611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且使用简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时的疗效,评价其对远期反复发作的影响。方法:利用雾化泵或储雾罐辅助雾化吸入,随机分组63例患儿,对照组28例给予地塞米松,病毒唑,糜蛋白酶,雾化泵吸入。治疗组35例,急性期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缓解期布地奈德持续吸入3月,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用药后急性喘息迅速缓解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半年后喘息反复发作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婴幼儿喘息疗效较好,布地奈德持续吸入3个月,半年后随访,可明显减少喘息发生的次数。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69-1070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经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PEF占预计值百分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PEF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哮鸣音、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够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仆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83-2384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又名万托林)雾化吸入控制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52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治疗方法静脉输入氨茶碱,治疗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7例中,显效25例,显效率92.59%;对照组25例中,显效15例,显效率60.00%。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1周内入院率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控制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显效快,减少住院率。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