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二巯基丁二酸钠对大鼠芥子气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子气是一种糜烂性毒剂,具有强烈的细胞毒作用。它不仅对接触局部造成损伤,还可经多种途径引起全身吸收中毒,表现为造血组织、胃肠道、心血管、神经系统以及物质代谢等多方面受损,严重者导致死亡。由于芥子气中毒机理的复杂性,至今还未找到理想的抗毒剂。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Na)作为双巯基解毒剂,可能能“阻止芥子气对体内含巯基蛋白质和酶的作用,使之免受损伤并维护其正常功能,减轻芥子气的全身中毒效应。”本研究以Wistar大鼠为实验模型。在1LD芥子气条件下,应用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Na)为抗毒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于探讨动物致死剂量T2毒素急性中毒的死亡原因是否由于小肠损伤所引起。所采用的方法及观察指标为:肠道相对含水量测定;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计数;血容量及血球比积测定;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动物中毒后1~9h肠腔内含水量增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计数下降;血容量减少、血球比积上升;病理检查发现小肠损伤严重,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部分粘膜有裸露表面。作者初步认为:动物T2毒素致死剂量急性中毒后,小肠严重损伤,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体液渗漏至肠腔内,引发低血容性休克,从而导致死亡。T-2毒素急性中毒对…  相似文献   

3.
从头序木(AraliadasyphylaMiq)叶中分离到6个三萜化合物,用化学方法和波谱(UV,IR,MS,1HNMR,13CNMR,13CDEPT,HMQC,HMBC)分析,确定其中4种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齐墩果酸(I),16β羟基18βH齐墩果酸(I),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II)和16β羟基18βH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IV)。用NOESY谱确定化合物I的立体构型。以上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化合物IV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芥子气是在多次战争中使用的最有效的化学毒剂之一。作为典型的双功能烃化剂,芥子气的急性毒性和中毒人员的临床救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对芥子气给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和中毒人员的远后效应关注不足。作为已知的致突变和致癌剂,芥子气的生殖毒性尚不明确。本文简要介绍国内外关于芥子气生殖毒性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小白鼠致死量芥子气吸收中毒死因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小白鼠致死量芥子气吸收中毒死因的探讨杨进生张理汉郑凤仙郑德琪刘宝云*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芥子气吸收中毒后,机体分裂旺盛的细胞损伤较重,如造血组织及肠粘膜上皮细胞等。在非致死剂量吸收中毒条件下,造血组织损伤较为明显,骨髓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6β乙酰氧基去甲托烷(6βAN)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方法:不同MR拮抗剂对6βAN作用的影响;HPLC法测定6βAN对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内磷酸肌醇(IP)的影响;通过6βAN对异丙肾上腺素(Iso)功能拮抗模型,观察6βAN对M2R的作用.结果:(1)6βAN对人及豚鼠气管的收缩强度大于ACh,分别为68和245倍;(2)阿托品(M1-M3)和parafluorohexahydrosiladifenidol(M3)抑制6βAN的作用;(3)6βAN引起平滑肌细胞内IP浓度升高;(4)6βAN对Iso的功能性拮抗作用,在methoctramine(M2)03μmol·L-1时减弱或消失.结论:6βAN通过激活M3R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其对Iso的功能拮抗,部分是激活M2R所致.  相似文献   

7.
硫芥(Sulfurmustard)是一种糜烂性化学战剂,至今其中毒机理仍不清楚。中毒后引起机体组织细胞的损伤以至死亡。细胞坏死的方式有两种即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硫芥引起细胞坏死以何种方式死亡的报道甚少。业已证明,淋巴细胞对其特别敏感,中毒后呈明显下降。我们通过检测中毒后淋巴细胞坏死和凋亡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硫芥中毒机理和最终解决医学防护奠定基础。材料和方法:以淋巴细胞离体中毒为实验模型,用MTT法检测SM的细胞毒性;以流式细胞仪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中毒4h细胞毒…  相似文献   

8.
对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连续6d多剂量交叉poIS5MN缓释片和普通片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S5MN缓释片和普通片的Tmax分别为50h和14h(P<005),前者的缓释效果十分明显;AUC经对数转换后的多种统计分析表明,IS5MN缓释片(40mg)与IS5MN普通片(20mg×2)生物等效;IS5MN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895%;IS5MN缓释片和普通片的Cmin分别为7420ng·ml-1和13442ng·ml-1(P<005),而两种制剂的其他药代动力学参数如Cmax,AUC240,AUC∞0,Ke,T1/2以及波动系数(FI)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次给药后两种制剂都无明显的蓄积。  相似文献   

9.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Tan)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血小板表达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用流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和凝血酶诱导人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HUVEC经TNFα处理后,明显增加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增加HL60细胞粘附到内皮细胞表面达加入细胞总数的30%±6%(对照组为46%±07%).在TNFα处理前,用Tan(25-200μmol·L-1)与HUVEC共孵育,则Tan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NFα的作用.Tan(25-200μmol·L-1)与人血小板孵育后,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凝血酶诱导人血小板表面Pselectin的表达.结论:Tan可抑制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表达粘附分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骨髓移植应用于芥子气全身吸收中毒小鼠的治疗,探索芥子气中毒治疗的新方法。方法Balb/c小鼠sc芥子气20mg.kg-1染毒,建立芥子气诱导的造血系统抑制模型。染毒后4h、第1天和第2天3次尾静脉输注雄性小鼠骨髓细胞悬液(每次约1×106细胞),染毒后第3,5,7和10天取血和股骨,计数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另一组实验小鼠在染毒后4h及次日2次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的同时合并使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74μg.kg-1,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骨髓移植组小鼠血白细胞数呈升高趋势,至第10天有显著性差异;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升高明显,从第5天起有显著性差异。伍用G-CSF后,早期即可显著升高白细胞数。结论骨髓移植可有效改善芥子气中毒引起的造血系统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生长激素(GH)在体生物活性的方法.方法:以去垂体大鼠体重增长(BWG)和胫骨骺软骨板宽度(TEW)为指标,观察动物性别、给药途径、次数和周期不同对效应的影响;同时进行4dBWG,6dBWG和6dTEW法,测定GH的效价(平行线3×3设计).结果:♀和♂sc和im给药以及每日给药1次和2次的BWG和TEW差异无显著意义.给药6d比给药4d引起较大的BWG和TEW(P<005).4dBWG法和6dBWG法在0020-0500IU·d-1有较好的λ值(00660和01747)和r值(09000和09237);4dBWG,6dBWG和6dTEW法测得rhGH的效价为46132,39829和48023IU/amp.6dBWG法有较小的λ值和较低的ARFL值.结论:可在同一组去垂体大鼠体内同时用4dBWG,6dBWG和6dTEW法测GH活性,以6dBWG法较好.  相似文献   

12.
用ARCMMIC阳离子测定系统,测量单个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研究8(N,N二乙胺)n辛基3,4,5三甲氧基苯甲酸酯(TMB8)对培养乳牛基底动脉平滑肌[Ca2+]i的作用。在细胞外钙浓度为13mmol·L-1时,TMB8(30μmol·L-1)可明显抑制BHQ,NE及KCl引起[Ca2+]i的升高。在细胞外钙为零+EGTA01mmol·L-1时,TMB8(10,30及100μmol·L-1)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静息[Ca2+]i,TMB8(30μmol·L-1)可几乎完全阻断BHQ及NE引起[Ca2+]i的增加。研究表明TMB8降低培养乳牛基底动脉平滑肌[Ca2+]i的机制,主要是抑制肌浆网Ca2+的释放,或增加肌浆网对Ca2+的摄入,并由此间接地抑制细胞外钙的内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付克反应、碳链延长、水解和环合反应得到两个关键中间体,然后通过酰化反应制得各种酰胺化合物;参考Born比浊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24个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22个为首次报道;所有化合物在体外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第II类化合物的抑制作用强于第I类化合物,其中I1,I3,II1,I3,II4,I6和II9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照药CI930,其中I1和II3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约为CI930的1/10。结论:其中一些化合物显示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二十个9羧基氧杂蒽类衍生物并通过CIMS和EIMS确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初步的药理实验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痉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芥子气(Sulfur mustard,SM)是一种脂溶性的烷化糜烂性毒剂,被称"毒剂之王"。由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能持久残留,且合成和运输方便,由此成为一种特别有效的化学战剂[1]。眼睛是芥子气最敏感的器官,在芥子气接触的人群中会有75%~90%不同程度急性和延迟性眼睛受累,芥子气角膜病最为常见。芥子气对角膜上皮细胞伤害作用周转快,代谢率高,且与泪膜的脂质层细胞长期相互作用,引起急性、慢性或迟发的破坏性病变[2-3]。芥子气角膜损伤  相似文献   

16.
Immunomodulating effects of methionine enkephal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在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网络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作者等实验证明它能使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纳洛酮不能阻止这种作用.MetEnk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IL6的产生,这种上调作用与增强此二种白细胞介素mRNA转录并提高其稳定性有关.因此MetEnk在增强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免疫调节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中是否存在功能性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方法:利用柱层析方法测定异丙肾上腺素(Iso),β3AR激动剂CGP12177A和β3AR拮抗剂SR59230A对培养骨骼肌细胞环磷腺苷(cAMP)生成作用.结果:Iso剂量依赖性刺激骨骼肌细胞cAMP的生成,EC50为151nmol·L-1.普萘洛尔0.1μmol·L-1抑制Iso刺激的cAMP的生成,KB值为347nmol·L-1.CGP12177A无刺激cAMP生成作用,但可抑制Iso的作用.SR59230A10nmol·L-1不能抑制Iso刺激cAMP的产生.结论:大鼠骨骼肌细胞中不存在功能性β3AR或至少不与腺苷酸环化酶耦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丹参、知母提取物对芥子气中毒所致氧化损伤的影响,评价其对芥子气中毒的预防和(或)治疗效果。方法 (1) 细胞水平试验: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与芥子气200 μmol·L-1作用15 min;受试药为丹酚酸4 mg、知母黄酮16 mg(1∶4)或丹酚酸4 mg、知母黄酮8 mg(1∶2)溶于50 μl DMSO,无血清DMEM稀释至100和50 mg·L-1。预防给药时,药物与细胞预孵2 h,然后染毒; 治疗用药时,细胞染毒后与药物孵育24 h。分别观察细胞存活率并检测MDA水平。(2) 整体动物试验: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中毒对照组、维生素C(200 mg·kg-1)治疗组(阳性对照)、抗氧化剂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和高剂量治疗组。芥子气染毒剂量为3.5 mg·kg-1(70%LD50),皮下注射,1 h后给予治疗;按丹酚酸∶知母黄酮1∶4,每日ig给予30, 60和120 mg·kg-1,连续7 d。观察大鼠生存状况,测定血清中MDA, GSH和SOD水平,并取肠、肝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复方对芥子气细胞毒性均无预防作用,但有一定治疗作用;复方提取物对芥子气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有一定防护效果。提取物复方可提高芥子气中毒动物存活率;对脂质氧化和SOD抗氧化体系无明显影响;但可剂量依赖性地恢复芥子气中毒后的GSH水平。结论 芥子气对SD大鼠引起的氧化损伤可能主要由GSH体系介导,丹参、知母提取物通过升高GSH水平,发挥抗氧化作用,进而起到抗芥子气中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是研究60Coγ射线照射人乳头状病毒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产生的活性氧(ROS)及其对DNA的氧化损伤,以及纳米硒(NS)的保护作用。方法:细胞上清中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以及羟自由基(OH)含量分别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介导的酚红氧化法、细胞色素C还原法和番红花红退色法进行测定;细胞内H2O2和O2-分别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和氢化乙锭(HE)标记,用流式细胞法测定其荧光产物二氯荧光黄(DCF)和溴乙锭(EB)的平均荧光强度;8羟…  相似文献   

20.
设计合成了18个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其中16个为首次报道.用两种方法合成了中间体6(4氨基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所有化合物体外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甲基取代的化合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9),(10),(11),(16),(17)和(18)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照物CI930,其抑制作用约为CI930的2~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