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雷公藤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抗炎作用,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雷公藤的急性毒性及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雷公藤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LD50。筛选出毒性较低的3种炮制品,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实验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并比较雷公藤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抗炎作用。结果雷公藤生品LD50为111.45 g/kg,酒炙品LD50为112.32 g/kg,清炒品LD50为113.64 g/kg,醋炙品LD50为121.29 g/kg,蒸制品LD50为121.83 g/kg,甘草炮制品LD50为127.92 g/kg,莱菔子炮制品LD50为155.37 g/kg。通过LD50的测定结果筛选出毒性较低的雷公藤蒸制品、甘草炮制品、莱菔子炮制品进行抗炎实验,结果显示这3种炮制品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的生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或P0.05),其中莱菔子炮制品的抗炎作用优于雷公藤生品。结论雷公藤经过不同方法炮制后,具有减毒保效作用,其中尤以雷公藤莱菔子炮制品的毒性降低最为明显,且抗炎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2.
浙产山茱萸水醇提取物毒性、药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华  毛培江  杨苏蓓 《中药材》2006,29(6):588-590
目的:对浙产山茱萸水提物与醇提物的毒性和部分药理作用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考察二者的毒效差异。方法:毒性试验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观察法;药效研究包括对小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对肾上腺素引起小鼠高血糖的影响及对四氧嘧啶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等。结果:水提物与醇提物同样59.26g/kg剂量一次灌胃给药致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20%和50%(P<0.01);醇提物对小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具有明显催眠作用;二者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具有抑制作用,作用强度无明显差异;两种提取物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高血糖均有明显降低作用;二者均能降低四氧嘧啶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的高血糖,并能提高该型大鼠的SOD、降低MDA。结论:浙产山茱萸水提物与醇提物的毒性具有显著差异,其药理活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箭叶淫羊藿炮制前后对小鼠副性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箭叶淫羊藿炮制前后补益作用的强弱.方法:观察箭叶淫羊藿炮制前后不同提取液对去势雄性小鼠副性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生品和炮制品箭叶淫羊藿的水提取液和醇提液对去势小鼠副性器官的萎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生品和炮制品的作用强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品和炮制品箭叶淫羊藿均具有补益作用,且作用强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炮制前后隔山消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炮制前后隔山消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率和毒性。方法 KM小鼠接种S180瘤株造成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比较隔山消生品及两种炮制品的水提物的抑瘤率和毒性。结果 3种水提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4.64%5,4.22%和46.93%。无明显毒性。结论隔山消炮制前后均对小鼠S180肉瘤有一定抑制作用,且无明显的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根据历代医籍和本草记载的炮制方法,对比补骨脂Psoraleae Fructus不同炮制品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和肝毒性差异,为补骨脂的炮制方法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和标准曲线法对补骨脂生品和补骨脂不同炮制品水提物进行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并以AB野生型斑马鱼、Tg(lfabp:EGFP)肝脏细胞绿色荧光标记转基因斑马鱼和Tg(lysc:DsRed2)中性粒细胞红色荧光标记转基因斑马鱼为实验动物模型,给予补骨脂生品和补骨脂不同炮制品的水提物通过观察补骨脂不同炮制品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最小致死浓度(minimum lethal concentration,LC1)、斑马鱼形态变化、畸形评分等的影响,比较补骨脂不同炮制品的急性毒性差异。通过观察不同给药组对斑马鱼肝脏荧光强度、肝脏面积和体积、肝脏病理切片情况、肝脏区域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以及检测炎症相关基因的m RNA水平变化情况,综合评价补骨脂不同炮制品的肝毒性差异。结果 补骨脂不同炮制品水提物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存...  相似文献   

6.
关木通及其马兜铃总酸对小鼠肾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马兜铃酸A为剂量标准比较了关木通醇提物和关木通马兜铃总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探讨关木通致毒的剂量关系。方法:小鼠单次灌胃关木通醇提物及其马兜铃总酸后,测定LD50、肝、肾功能及观察了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小鼠给予关木通醇提物的LD50值为4.4g·kg-1,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0mg·kg-1,与小鼠灌胃给予马兜铃总酸后的LD50值(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33mg·kg-1,♀37mg·kg-1)相近。给予关木通醇提物剂量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5mg·kg-1以上时,可引起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增高,同时可见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折合成马兜铃酸A25mg·kg-1以上时可引起AST增高和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以上病变程度均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结论:关木通除了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外,还有肝脏毒性,致肾毒剂量较致肝毒剂量低,肾脏毒性是关木通致死的主要原因,马兜铃酸是主要的致肾毒成分。关木通的致死和致肾毒作用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例。  相似文献   

7.
中药槟榔饮片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优选槟榔炮制工艺。方法 对槟榔不同工艺炮制品中醚溶性生物碱,鞣酸,脂肪类成分进行了测定;对小鼠急性毒性进行了比较。结果 不同炮制工艺对槟榔甲化学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生品比较,各炮制品毒性都有所降低,各炮制品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微波炮制工艺是槟榔炮制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8.
水红花子消积止痛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延君  初正云  程嘉艺  康延国 《中药材》2006,29(12):1345-1346
目的:通过药理学实验,比较水红花子生品与制品的水提物与醇提物消积止痛作用药效学差异。方法:离体肠管法、小肠炭末推进法、热板法、醋酸扭体法。结果:水红花子生品与制品的水溶性与醇溶性提取物的消积止痛作用药效不同。结论:制品水提物的消积止痛作用佳,与传统中医用药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6,(1)
目的比较高乌头生品及炮制品的高乌甲素含有量及急性毒性大小,为探讨高乌头炮制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测定半数致死量的方法对高乌头生品及炮制品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头生品及炮制品中高乌甲素的含有量。结果高乌头生品的LD_(50)为1.424 g/kg;高乌头炮制品的LD_(50)为2.625 g/kg。生品的毒性大于炮制品,高乌甲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170%、0.562%,炮制后含有量降低了一半。结论高乌头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表明用甘草汁炮制能够降低高乌头的毒性,且毒性与高乌甲素密切相关,进一步证实高乌甲素就是高乌头的毒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藤黄炮制品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藤黄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藤黄经炮制后毒性降低,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中荷叶制品和高压蒸制品为较好的炮制品。  相似文献   

11.
青木香与其替代药材土木香对大鼠肾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青木香和土木香的毒性,为临床土木香替代青木香提供实验数据。方法:灌胃给予大鼠2.5 g·kg-1的青木香或2.5 g·kg-1的土木香,共6个月,停药恢复1个月。分别于药后第3,6个月和停药后1个月,测定大鼠的血液学、血生化等指标,并对肾脏、肝脏、胃和膀胱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青木香组大鼠肾脏出现严重的肾小管萎缩、坏死,尿素氮在3,6个月以及恢复期时分别达到9.17,12.69, 14.71 mmol·L-1,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值在恢复期时高达31.85 U·L-1,病理检查发现肝、肾均有坏死现象,胃和膀胱均发生癌变。而同剂量土木香组大鼠的血液生化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变,组织器官也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结论:青木香具有强烈的毒性,能损害大鼠的肾脏和肝脏,并引起胃和膀胱的肿瘤,不能在临床上继续使用;土木香在本试验中末显示有明显的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生远志、制远志、蜜远志60%乙醇提取液及水提取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远志的毒性研究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制备生远志、制远志、蜜远志的60%乙醇提取液及水提取液,测定其总皂苷含量,并采用灌胃给药,观察14天内小鼠的中毒情况及死亡情况,用改良寇氏法分别测定其半数致死量及95%可信限。结果制远志乙醇提取液中总皂苷含量最高,其毒性最大;而蜜远志水提取液中的总皂苷含量最低,其毒性最低。结论不同炮制方法能改变远志皂苷类成分的含量,远志的毒性与总皂苷的含量成正比,总皂苷含量越高,其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醋量醋煮对商陆毒性及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传山  张京生 《中成药》2000,22(4):273-274
目的:考察不同醋量对商陆毒性及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毒笥实验(测LD50),祛痰实验(工排泌法)及利尿实验(滤纸法)。结果:商陆醋陆醋制后毒性明显降低,。利尿作用所缓和;生品和30%横亘煮品祛痰效果较好,而50%,100%醋量醋煮制同较生品差。结论:商陆以30%醋煮制为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生地以低聚糖为主的提取物RGOS的急性毒性. 方法 测定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超声雾化吸入及尾静脉注射3种给药途径的最大给药量或LD_(50),观察给药后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连续14 d. 结果 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的最大给药量为49.6 g/kg(119.04 g生药/kg);对小鼠超声雾化吸入的最大给药量为28.8 g/kg(65.38 g生药/kg);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的LD_(50)为7.88 g/kg(17.89g生药/kg),其95%平均可信限L_(95)为(7.88±0.61) g/kg.静脉注射后小鼠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于第7天左右基本恢复. 结论 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超声雾化吸入无明显毒性反应;静脉注射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对小鼠体质量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熟地黄炮制前后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结果显示干地黄水提取物使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显著增加;干地黄醇提取物明显促进抗SRBC抗体-溶血素生成、减少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熟地黄水提取物无此作用;熟地黄醇提取物只能使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减少。表明地黄炮制后其增强免疫的作用减弱而抑制免疫的作用仍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产业化生产中草乌不同炮制品的毒性和药效的相关性,确定"减毒-存效"的最佳炮制方法。采用HPLC测定草乌及其不同炮制品中6种乌头碱类生物碱的含量;采用Bliss法分别测定草乌及其不同炮制品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或最大给药剂量;以二甲苯致耳肿胀法和醋酸扭体法试验考察不同炮制品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显示:①草乌生品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为0.358 8%;药典水煮法炮制品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为0.002 2%,3种单酯型生物碱总量为0.036 2%;常压蒸制法炮制品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为0.006 0%,3种单酯型生物碱总量为0.056 7%;②生草乌的LD50为5.4 g·kg^-1,药典水煮法和常压蒸制法炮制品的最大给药剂量为133.34 g·kg^-1;病理观察显示,与正常组比较,2种炮制品对于小鼠的心、肝、肾均有一定的损伤;③药典水煮法和常压蒸制法炮制品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P<0.01或P<0.05),其抗炎镇痛作用强弱为:常压蒸制法>药典水煮法。上述结果提示:生草乌毒性较大,采用常压蒸制法炮制后毒性明显降低,同时又保留了良好的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与药典水煮法相比,常压蒸制法具有工艺可操作性强、饮片质量稳定、抗炎镇痛作用更强等优势,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续断水提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评价续断水提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观察小鼠体重及心脏、脾脏、肝脏、肾脏指数的变化;采用微核实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评价其遗传毒性,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ig 10 m L·kg~(-1)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第4天开始注射0.1 g·kg~(-1)环磷酰胺),续断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ig 32,16,8 g·kg~(-1)续断水提液)。各组小鼠给药5 d后处死并解剖,取骨髓细胞检测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取胸腺、肝脏及脾脏细胞检测续断水提液对小鼠DNA的损伤。结果:续断水提液经口给药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80 g·kg~(-1),该剂量对小鼠体重及心脏、脾脏、肝脏、肾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中、低剂量组小鼠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续断高剂量组微核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高、中、低剂量组胸腺、脾脏、肝脏细胞尾部DNA百分率,尾矩略高于空白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续断水提液对小鼠最大给药剂量为80 g·kg~(-1),属无毒级;中和低剂量续断水煎液对小鼠无遗传毒性作用,高剂量续断水提液可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升高,存在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8.
葛根醇提物及总黄酮对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小鼠跳台法和大鼠操作式条件反射观察了葛根醇提物及总黄酮对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二者均能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和40%乙醇所致的记忆再现障碍;葛根醇提物尚能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大鼠操作式条件反射的抑制。研究发现,东莨菪碱能降低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并降低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而葛根醇提物能显著对抗东莨菪碱的上述作用,提示这可能是葛根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增效/存效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的甘草对附子毒性和药效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0.4 mL/10 g体质量灌胃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甘草的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SD大鼠2 mL/100 g体质量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甘草的心脏毒性,测定其半数中毒剂量(TD5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和附子与甘草配伍后水煎液附子中毒性成分;通过抗炎和镇痛实验观察附子配伍甘草对附子药效的影响。结果随着甘草配伍比例的增高,附子急性毒性LD50和附子心脏毒性TD50增大,附子配伍甘草后合煎液毒性成分低于单煎液,但附子配伍甘草后对附子抗炎和镇痛药效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甘草配伍附子在减轻附子毒性的同时不影响附子的药效,甘草对于附子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拮抗作用,附子配伍甘草减毒时应该考虑甘草的配伍比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甘遂醋炙前后对正常及癌性腹水模型大鼠毒性的差异。方法:以正常及癌性腹水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分组后连续7 d灌胃生、醋甘遂粉末及其提取物,各给药组按0.34 mg·g-1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考察给药后对大鼠肝、胃、肠组织病理形态学、血清肝功能指标、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正常给药组大鼠肝、胃、肠组织均出现显著损伤,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显著升高,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显著升高;其中生甘遂粉末作用最为显著,醋甘遂该作用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各模型给药组大鼠组织损伤有所减轻,血清AST,ALT,ALP活力显著降低,GSH和SOD含量显著升高,MDA和LDH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模型生、醋粉组功效最为显著,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甘遂醋炙后对正常动物的毒性较生甘遂低;在模型动物上,生、醋甘遂均可显著缓解模型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