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鼻炎是鼻粘膜或黏膜下组织因为病毒感染、病菌感染、刺激物刺激等,导致鼻粘膜或黏膜下组织受损,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以鼻塞、多涕、嗅觉下降、头痛、头昏为主。笔者采用火针配合循环针针刺治疗鼻炎12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9例,女61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平均41岁,病史最长2年,最短1年。急性鼻炎30例,慢性鼻炎50例、变态反应性鼻炎40例。临床上局部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全身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头昏、头痛、眼痒、咽痒等。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灸并用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笔者采用背俞穴艾灸与病变局部针刺并用的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由我院五官科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其中表现为对寒冷空气及粉尘等敏感,临床症见阵发性连续性打喷嚏、鼻流清涕、鼻塞鼻痒,见风流泪,甚则嗅觉减退,咽喉干痒等症者41例,鼻腔干燥,鼻粘膜出血或浓涕者11例。52例中男30例,女22例;病程3个月~30余年;年龄14~68岁。2 治疗方法2.1 穴位 第1组:大杼、肺俞、厥阴俞、上星、上迎香、风府。第2组:风门、心俞、督俞、印堂、迎香、风池。2.2 方法 患者俯卧位,取大块新鲜生姜…  相似文献   

3.
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与慢性鼻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淑英 《中国针灸》2001,21(9):21-29
近年来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及慢性鼻炎 60例 ,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均为门诊耳鼻喉科确诊。过敏性鼻炎 35例 ,男 18例 ,女 17例 ;年龄最小6岁 ,最大 5 2岁 ;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2 5年。慢性鼻炎 2 5例 ,男 13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10岁 ,最大5 1岁 ;病程最短 3年 ,最长 2 3年。1 2 诊断标准 临床见过敏性鼻炎为阵发性连续打喷嚏 ,流大量清水样鼻涕 ,鼻塞 ,鼻痒 ,嗅觉减退 ,或眼痒 ,流泪。体征是鼻粘膜水肿 ,呈苍白或淡白色。临床见慢性鼻炎为交替性鼻塞 ,鼻分泌物增多 ,鼻腔粘膜充…  相似文献   

4.
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临床资料我所从1990~1994年共接治过敏性鼻炎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1岁,平均25.6岁;病程6个月以内13例,6个月以上17例。本组就诊时均有鼻痒,喷嚏,流清水样涕,鼻粘膜苍白、水肿。全部病例均在门诊治疗。2 治疗方法取穴:双侧迎香穴。药物:核酪注射液。操作:用2ml注射器加5号针头,吸取上药1ml,按针刺手法取穴进针,当针刺入穴位后,患者有酸、麻、胀得气感,抽无回血即可推药。每侧注药0.5ml,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第1疗程未愈者可间隔3~5天进行第2疗程治疗。2个疗程症状无改善为无效。3 疗效观察3.1 疗效判定 显效:鼻痒、…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 1996~ 199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复发性消化道溃疡 87例 ,效果良好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32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治疗组 87例 ,男 6 0例 ,女 2 7例 ;年龄 18~ 70岁 ,平均 4 4岁 ;病程 1~ 19a,2~ 8a占 4 5%。对照组 4 5例 ,男 35例 ,女 10例 ;年龄 2 0~ 58岁 ,平均 39岁 ;病程 1~ 17a,1~ 6 a占4 0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腹部疼痛 ,腹胀 ,或伴纳差、泛酸、嗳气、呕吐等 ,治疗前均钡餐透视或胃镜检查 ,证实有龛影或溃疡。其中治疗组胃溃疡 2 0例 ,十二指肠溃疡 55例 ,合并胃炎 7例 ,复合性溃疡 5例 ;对照组胃溃疡 13例 ,…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5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鼻炎亦称变应性鼻炎,是因变应原作用于鼻粘膜所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阵发性喷嚏、鼻塞、鼻痒,分泌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主要症状,经常突然发作,属于中医“鼻鼽”、“鼽嚏”、“鼽鼻”的范畴,为五官科的常见病。吾随本院70叟针灸专家肖仁鹤教授3年余,特将近2年来肖老在临床采用针灸治疗的过敏性鼻炎53例,归纳于下。1一般资料53例临床确诊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均有典型的自觉症状及体征,即鼻痒、喷嚏、流清涕、通气不畅。检查见鼻粘膜苍白肿胀,下鼻甲不同程度肥大。53例患者中,男21例,女32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12岁,平均年龄25.6岁…  相似文献   

7.
鼻出血系耳鼻喉科常见急症 ,是鼻粘膜小血管尤其是鼻中隔前下方动静脉破裂引起。此病多发于冬季。冬季因气候寒冷干燥 ,鼻粘膜容易结痂 ,故人们常用手挖鼻孔 ,从而导致出血。冬季又是感冒和鼻炎发病高峰期 ,这两种疾病也都容易引起出血。近年来笔者用青黛棉球填塞鼻腔治疗鼻出血患者 ,均获得令人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35例中 ,男 14例 ,女2 1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6 5岁 ,平均 39岁 ,病程 1~ 3天 ,症见口鼻咽喉干燥 ,涕中带血或渗血。2 治疗方法先将患者鼻腔内的血块及分泌物清除干净 ,然后将青黛均匀地撒在无菌干棉球上 ,直接放入…  相似文献   

8.
透穴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89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芳 《中国针灸》2000,20(4):253
自 1 996年以来采用透穴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89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9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 ,经本院耳鼻喉科确诊 ,其中男 3 7例 ,女 5 2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71岁 ;病程最短 3周 ,最长1 6年。1 2 诊断标准 症见阵发性喷嚏、鼻痒、鼻塞、鼻流清涕 ,嗅觉减退等 ;专科检查见鼻粘膜水肿、苍白或充血 ;实验室检查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IgE增高。2 治疗方法取穴 :百会、前顶、上星、神庭、印堂、山根、迎香。操作 :用 2寸毫针由百会向前透刺 1 .5寸至前顶 ,1寸毫针由上星向神庭透刺 0 5寸 ,1 …  相似文献   

9.
迎香穴药物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油杰 《吉林中医药》2003,23(1):38-38
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连续发作 ,大量水样清涕 ,其次是鼻塞和鼻痒 ,部分患者有嗅觉减退 ,但多为暂时性 ,检查见鼻粘膜苍白水肿或呈紫色。笔者自 1998年至今运用迎香穴药物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6 3例 ,全部来自于门诊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4 0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5 8岁 ;对照组 2 3例 ,其中男 17例 ,女 6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6 0岁。以上病例病程均在 1年以上 ,90 %以上曾接受过中西药的断续治疗 ,但因气候变化及其它原因而经常反复发作。2 治…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外敷治疗喉源性咳嗽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跃  张广麒  甄艳 《中国针灸》2000,20(10):627-627
笔者从 1 996年以来应用中药外敷天突穴治疗喉源性咳嗽 4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8例中 ,男 2 2例 ,女 2 6例 ;年龄 1 7~ 6 9岁 ,平均 43岁 ;病程 7~ 30天 ,平均 1 1天。均有感冒、急性喉痹等病史。临床症状 :喉头作痒引起干咳直冲而出 ,呈阵发性连续不断 ,越咳而喉头越干燥、作痒 ,如及时饮水含咽后咳可暂缓解 ,稍呼吸到冷空气及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或进干燥食物及讲话过多等后又易重作。肺部无特殊阳性体征。2 治疗方法取麻黄、细辛、牙皂 ,按 2∶1∶1比例 ,以水煮醇沉法制成浓度为 2 5 %药液。用直径为 2cm棉球浸…  相似文献   

11.
痛经是指妇人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难忍,或伴有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身冷汗出等证.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发病率高,易于反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近年来笔者依据裘昌林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偏头痛6l例,取得颇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即针牵组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7.6%,经统计学处理,针牵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以心前区闷痛为主。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药物组3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单纯中药组,张针刺中药并用组各45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药并用组临床显效率37.8%,总有效率93.4%,单用中药组显效率22.2%,总有效率68.9%,针药并用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中药并用治疗贫血,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少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好发于春秋两季,由于少儿年龄小、体质弱,抵抗力比较低,易患外感咳嗽。笔者采用针刺火罐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本院7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穴位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82.0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21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乳癖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壮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乳腺小叶增生".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 1 994年开始采用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 46例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患儿均符合郭迪主编的《儿科基础与临床》中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 46例中男性2 7例 ,女性 1 9例 ,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1 3岁 ,其中 3岁以下者 1 0例 ,3~ 7岁 2 3例 ,7岁以上 1 3例。   1 0例检查脑电图 ,其中正常 4例 ,异常 6例 ,2例合并有痫性放电 ;5例检查CY ,正常 2例 ,异常 3例 ,均表现为脑容量不足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2 0例 ,正常 2例 ,可疑异常 3例 ,异常 1 5例。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哑门、风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