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医院是各种微生物聚积的场所,医护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医疗护理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各种病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尤其是手术病人,大部分为无菌切口,要确保切口不被污染,除医务人员正确的无菌操作外,做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手术室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控制手术感染的关键。为降低手术感染率,我们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1.抓好医护人员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卫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最直接的传播途径,医院的病人作为病原体传染源虽然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和治疗,但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也尤为重要,医务人员在各种医疗护理操作中要特别重视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各项医院感染的管理规章制度,做好自身双手的清洁和消毒.  相似文献   

3.
聂秀芬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1029-1030
随着各种流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医护人员带菌的手通常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媒介。医护人员的双手细菌种类和数量往往较其他人群多,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的手接触患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传播给患者,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陛。因此,要控制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对医护人员手的管理。洗手是阻断疾病传播,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可能的传播途径.方法:选择某综合性医院2003年3~4月收治和医院内感染的34例确诊SARS病例(其中住院患者10例,医护人员24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①在3月中旬和下旬有2个发病高峰.发病病例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6号病房,住院患者多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而受染的医护人员以工作在一线的中青年为主;②输入性病例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继发感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二批传染源;③资料分析结果支持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还提示:可能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的垂直传播方式.④示踪剂气体实验显示:在输入病例所在7层病房卫生间燃烧熏香,在8, 9,11,12,13层均可以闻到气味,提示医院的建筑和排风系统具备病原体气溶胶垂直长距离传播的条件.结论:医院内感染是SARS初期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医护人员和医院就诊患者是主要的受染人群.该院医护人员的受染方式前期以医院内传染为主,后期以门、急诊窗口岗位受染较为突出.其传播途径除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外,应进一步研究是否存在气溶胶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和空气微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是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的具体执行者。其手的清洁消毒是否符合卫生部的卫生学标准更是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及护理质量。医院感染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传播,并且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有报道由于医护人员手的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因此洗手消毒是阻断医护人员经操作导致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6.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抵抗力低的人群密集的地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减少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杜绝医院内感染,这就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医院的各个部门,但护理工作与预防医院感染最为密切,因为医院中杜绝感染的重要手段是消毒隔离工作,而消毒隔离工作主要是由护理人员来具体执行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每一项操作都是由医护人员的手具体进行的。医护人员的手完成了各种简单与复杂、琐碎与精细的医疗护理活动,因此,医护人员手含菌量比其他人群为高。资料证明,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最直接的传播途径,而手的保洁意识并不是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具有的。笔者就医院感染与洗手的关系综述如下:1 医护人员手带菌情况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工作人员往往只注意穿隔离衣、戴隔离帽、口罩等,却忽视了手的病原传播作用[1]。很多学者认为,医护人员手上的GNB(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病人口咽部定植和NP(医院内肺炎)病原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许多工作都是由手完成,因此医护人员手上的微生物数量要比其他人群多。手的微生物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最直接的传播途径,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约占30%。医护人员做好手的清洁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措施之一。作者于2005年对本院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在日常医疗护理操作前手的清洁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9.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并出现症状者[1],保洁人员在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控制医院感染,为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洁净、舒适的工作及就医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保洁工人的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医院SARS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控制SARS医院感染的措施及评价。方法:选择某医院2003年3—4月医院感染的SAR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①共发生医院感染病例30例。②流行病学特点:在3月中旬和下旬有2个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号病房,住院患者多年龄大且合并较重基础病,而受染医护人员以一线中青年为主。③输入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传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SARS进一步扩散的继发传染源。④研究发现: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并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结论: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通过控制传染源,增设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建立医学观察区,病区通风和消毒,严禁探视和加强人员防护等措施,医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讨论疾病传染源的管理与护理.方法 对传染源进行管理,并切断传播途径.结论 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应严格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消毒是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和杀灭存留在传播因素上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在医院内正确、严格地进行消毒,可有效地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2.
骨科病区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  汪利辉  李叶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2003-2004
目的探讨骨科病区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对导致骨科病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管理对策。加强骨科病区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保证医院护理质量。结果为患者营造了一个洁净、舒适的就医环境,对截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针对骨科病区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给予护理干预,加强非医护和医护人员规范化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柳琳琳 《中外医疗》2011,30(15):154-154
目的探讨对急诊科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重视。方法从急诊科如何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环节管理上逐一细化讨论和剖析。结果通过对我科每个预防控制感染环节的控制与管理措施的实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避免病人和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结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是一个必须细化各环节的工作,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避免工作时受到感染,同时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14.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情况及洗手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洗手行为现状.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对某省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及洗手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医生和护士对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监控主要对象、医院感染传染源、医院感染发生的必要条件及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定义的知晓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医生对医院感染危害、医院感染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低于护士(P<0.05),而护士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知晓率低于医生(P<0.05);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次氯酸钠主要消毒范围的知晓率,医生和护士差异无显著性,而对戊二醛灭菌作用时间的知晓率,护士高于医生(P<0.05);医生和护士的洗手行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医疗活动中有许多医生还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医院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它是随着医院的建立而相依并存的。目前,随着精密仪器的不断涌现,治疗方法的不断开展,各种放疗、化疗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它不仅影响到病人的康复,同时也加重了社会和个人的经济负担。护理人员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重视.方法从重症医学科如何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环节管理上逐一细化讨论和剖析.结果通过对我科每个预防控制感染环节的控制与管理措施的实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避免病人和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结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是一个必须细化各环节的工作,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避免工作时受到感染,同时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17.
黄惠桥  陆雪英  黄红燕 《广西医学》2006,28(11):1780-1781
医院感染是一个与医院相依存并关系到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检测、效果评价.这些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就是护理工作的基础[2].由此可以看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渗透在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耐药菌株的产生,医院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而且随着人民群众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医院感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紧迫性.欧美各国多数医院管理机构都认为,没有预防感染的护士,就无法推动和贯彻防止医院感染的各种措施.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感染的控制、监测、管理已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已纳入国家卫生部门法制化管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及医院的安全和发展,医院感染大多是由医护人员手传播而引发的,护理质量问题中,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则是增加感染风险的主要因素[1]。因此,重视和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强化护理人员对消毒隔离工作的认识,促使护士  相似文献   

19.
我院是治疗结核病及各种甲类、乙类、丙类、乙类甲类管理等传染病医院,是细菌和病毒集中的地方,供应室在预防疾病、控制感染、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控制院内外感染,消毒灭菌尤为重要。我院消毒供应室是执行消毒灭菌的重要科室,已成为医院管理中主要内容,我院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全院  相似文献   

20.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在提高护理医疗质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秋 《中外医疗》2011,30(30):126-126
医院是患者聚集的场所,患者是病原体传播的主要人群,完善的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明确护理人员职责,落实规章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认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有效降低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