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发生于子宫体的内膜层,以腺癌为主,有称子宫体癌。该病是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老年妇女。近年有年轻化趋势,发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分析武汉市天兴洲洪涝灾害后螺情监测结果,为特大洪涝灾害后及时处置钉螺扩散和复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武汉市天兴洲2020年洪涝灾害后的螺情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评价其钉螺控制效果。结果 2020年特大洪涝灾害后,天兴洲调查发现有螺面积213.18 hm2,较洪灾前(39.97 hm2)增加433.35%,活螺平均密度为0.065 8只/0.1 m2,较洪灾前(0.016 7只/0.1m2)增加了294.01%;有螺框出现率为2.49%,较洪灾前(0.85%)增加了192.84%。原钉螺灭净区域出现钉螺复现情况,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开展应急灭螺后,有螺面积下降到111.23 hm2,活螺平均密度下降到0.017 3只/0.1 m2,基本回落至洪涝灾害前水平。结论 2020年特大洪涝灾害对天兴洲螺情影响较大,钉螺明显扩散,洪涝灾害后采取的应急查灭螺工作效果好。洪涝灾害后应及时进行应急钉螺监测和应急灭螺,对控制洪灾后钉螺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丹丹 《中原医刊》2001,28(10):14-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感染、坏死的各种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近十五年来64例乳癌术后皮瓣感染及坏死的发生率进行总结。结论:术中首先应使皮瓣缝合时无张力;术后腋窝及锁骨下渗液最多处常规置管引流及加压包扎,术后48小时第一次换药时,即将皮下积液向腋下排挤,若积液不易排除则应立即穿刺抽吸;一旦发生感染,则应及时排除缝线,敞开创面引流,以对症用药;皮瓣坏死时应及时剪除,早期切痂,必要时植皮。  相似文献   
5.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尿中氟罗沙星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的方法测定人尿中氟罗沙星的含量.方法:以290 nm为激发波长,以458 nm为发射波长,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尿中氟罗沙星的排出速率.结果:氟罗沙星浓度在0.05~0.5 mg*L-1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3 mg*L-1.精密度为日内RSD<1.10%,日间RSD<2.98%(n=5),回收率为(98.6±1.3)%.结论:采用此法测定了2名健康受试者口服氟罗沙星片后的尿药排出速率.尿中药物排出速率最高是在服药后6~8 h,24 h内尿药累积排出率为56.12%,0~24 h内尿药浓度为(69.3±40.6)mg*L-1,显著高于大多数常见致病菌的MIC90,表明有效尿药浓度至少可维持24 h.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血浆不合理输注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组建质量持续改进(CQI)小组,遵循PDCA循环活动步骤,分析临床血浆不合理输注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通过PDCA循环,临床血浆不合理输注明显降低,不合理输注率由活动前的10.18%,降低至2.82%。结论采用PDCA循环能有效降低临床血浆不合理输注,实现质量持续改进,促进临床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两种不同聚桂醇硬化方法治疗甲状腺囊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根据聚桂醇一次注入(n=34)及聚桂醇反复抽吸(n=26)分组,根据治疗后肿块大小改变比较评估疗效、穿刺异常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一次注入组与反复抽吸组的年龄、性别、术前囊肿体积、囊液性质组成、介入操作时间及最终囊肿体积缩小率的组间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反复抽吸组对甲状腺囊性肿块硬化的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一次注入组(76.5%),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反复抽吸组抽出的囊液量和术后随访囊肿体积较一次注入组显著增加(P=0.025和0.013),但其针尖脱出的穿刺异常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高于一次注入组(P=0.018)。结论 超声引导下介入联合聚桂醇反复抽吸硬化是治疗甲状腺囊性肿块的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注射用HPPH光动力治疗梗阻型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诊断明确的食管癌,经标准治疗失败、缺乏或拒绝标准治疗的食管癌20例,其中2.5 mg/m2剂量组、3.0mg/m2剂量组、3.5 mg/m2剂量组、4.0 mg/m2剂量组和5.0mg/m2剂量组入组病例数分别为3例、3例、6例、6例和2例受试者。用药后(48±2)h接受波长665 nm激光照射,功率密度150 mW/cm2,能量密度为150 J/cm2。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应用蛋白质芯片(抗体芯片)技术筛选、分析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差异性炎症因子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口腔癌与炎症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人舌鳞癌细胞株UM-1、CAL-27、Tca-8113和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消化后分别提取胞内、胞外蛋白,上芯片孵育,封闭,清洗。采用激光扫描仪扫描芯片,Axon GenePix Pro6.0软件提取芯片数据,对获得的80种炎症因子表达数据采用AAH-CYT-G5软件分析,上调因子信号值以大于200、比值大于2.0为纳入标准;下调因子信号值以大于200、比值小于0.66为纳入标准,分别对3种人舌鳞癌细胞株(UM-1、CAL-27、Tca-8113)与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以及高侵袭性细胞株(UM-1、CAL-27)与低侵袭性细胞株(Tca-8113)进行两两比较,筛选出差异性炎症因子。挑选3种显著差异性炎症因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再次检测其蛋白表达,所得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进一步验证芯片法所获得的结果。结果根据纳入标准,从检测的80种因子中筛选出有表达的炎症因子9个,包括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 inducible protein10,IP-10)、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β,MIP-1β)、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3α,MIP-3α)、骨保护素蛋白(osteoprotegerin,OPG)、调节活化蛋白(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6种舌鳞癌细胞株中高表达的细胞因子,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4,MCP-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4,IGFBP-4)、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3,TGF-β3)3种舌鳞癌细胞株中低表达的细胞因子。鳞状细胞癌细胞和正常口腔鳞状上皮细胞之间比较,胞内IL-1β呈高表达,MCP-4呈低表达,胞外OPG呈高表达;高、低侵袭性细胞株之间比较,胞内RANTES呈高表达,IGFBP-4、TGF-β3呈低表达,胞外IP-10、MIP-1β、MIP-3α呈高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发现UM-1和CAL-27胞外IP-10、MIP-1β、MIP-3α的表达量和Tca-8113相比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与芯片筛选结果一致。结论蛋白质芯片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筛选出不同舌鳞癌细胞株之间差异性炎症因子,这些差异性炎症因子可能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永久性双腔导管的操作流程改良对预防透析导管堵管和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透析中心置入长期透析导管的21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10例按照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进行导管使用和护理,观察组11例强化双腔导管的细节管理,即整个操作过程不让血液在导管内停留,同时操作环节没有导管口的暴露机会.结果 对照组1 200个导管日,导管不全堵塞71例次,完全堵塞12例次,感染6例次;观察组1 200个导管日,导管不全堵塞11例次,完全堵塞2例次,感染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导管使用和维护中,注重细节管理,可有效防范导管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