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连队自救互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来渡海登岛作战,战场环境恶劣,减员率高,医疗救护难度大,伤情伤类复杂,及时有效的火线抢救对挽救伤员的生命,减少致残率十分重要。从“一江山岛”登岛作战及英阿马岛战争中的伤员救治情况分析,官兵的自救互救是战伤救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伤员的紧急救治和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因此,基层连队开展扎实有效的自救互救训练,是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由于目前发生恐怖事件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并且在策划上智能化、目的上政治化、手段上尖端化、力量上国际化、方式上向核化生靠近,因此恐怖袭击在今后一段时间是军队和地方共同关注的重点。在核化生三种袭击方式中,由于化学恐怖袭击的原材料容易获得,人才和技术的“门槛”低,防卫不严密、成功率高等原因,化学恐怖袭击是三种袭击方式中最有可能发生的袭击。“三防”医学救援队担负战时核化生袭击造成的伤员抢救、早期治疗和后送工作,配备了人员洗消、侦检、医疗救护等装备和对抗核化生伤员症状的专业药品,是打赢未来核化生背景战争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人民军队的宗旨性质决定了“三防”医学救援队必须参与到反化学恐怖救援行动中来,并且参与化学恐怖袭击救援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思想上的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二是专业上的精通化学战剂的防护、救治、洗消,比反恐更高一个层次,三是组织上将反恐作为专业必训科目,能快速有序的展开。“三防”医学救援队参与化学恐怖袭击救援主要承担以下工作:一是抢救后送伤员,快速深入毒源区和污染区搜救事故发生后没有来得及撤离的昏迷和无法独自行走的伤员;组织现场施救;组织伤员后送。二是改进人员防护,在达到现场,还未判明毒剂种类时,“三防”医学救援队由于收治中毒人员,因此对人员中毒症状、染毒途径、危害方式等最为熟悉,这就为人员的防护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依据,可直接用于指导污染区的作业人员和等待撤离群众的防护。三是参加侦检,“三防”医学救援队开设野战化验室,对可疑物品进行采样、分析,同时,在工作场所开设化学毒剂监测哨,与各分队的化学监测有机结合,形成化学监测网。人员健康检测,一是人员的各项生理指标,通过检查发现慢性的潜在的危险,进一步保证人员安全;二是检查人员心理状况,对救援造成的心理问题及时查出并化解。  相似文献   

3.
现场急救 1 磷作业现场要有盛水“安全桶”或自来水龙头装置,以备灭火救护之用。 2、厂区医疗站是现场救护的专业机构。常备急救药品、器材要完整无缺,专柜存放以备急需。当接到急救报警后,必须迅速赶赴现场抢救伤员。 3、现场自救互救要沉着镇静,不要大声呼叫,尽是减少磷烟雾呼吸道吸入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苏俊峰 《毒理学杂志》1999,13(3):157-159
1 21世纪防化医学研究的战略任务[1]11 保持防化医学科学技术实力。针对现有的和未来新发展的化学毒剂的威胁,能提供适时有效的医学对抗措施。研究化学毒剂的作用靶位,作用机制及发展新的医学对抗措施;研究与设计新药分子模型及其剂量效应关系;发展与提高新型检毒和消毒技术。12 提供单兵医学防护装备,以保持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研究有效的、安全的预防药和特效抗毒剂及急救互救技术;发展高活性多效价的皮肤防护剂或广谱高效的皮肤消毒剂。13 提供化学战剂中毒伤员的医学救援措施或方案等后勤保障能力,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基层官兵对战伤自救互救训练技能掌握及知识需求情况.方法 通过现场考核及问卷调查方式对726名官兵战伤自救互救技能掌握及知识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干部、士官和战士战伤自救互救现场考核结果、知识掌握情况及在医学常识和解剖学基础知识需求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训练防护知识的需求评分战士高于士官和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季节防病方面的需求评分战士与士官高于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构建梯度教学层次、在规范训练的基础上辅以适量的医学常识和解剖学基础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官兵自救互救技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院前急救中紧急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用药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措施。据统计,有50%的一线重症伤员在得到救治前都需要进行快速液体补充。在各种灾害救护、战地救护或医疗后送中,经常看到医护人员高举输液袋(瓶)对伤员进行连续输液,但是在现场条件受限,如在低  相似文献   

7.
护士分诊工作在批量伤员抢救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量伤员往往突发性强、数量大、伤情复杂、危重伤员多 ,在抢救过程中易造成工作混乱 ,大多需要紧急救治。急救现场出现四大矛盾 :急救力量不足与伤员需要抢救的矛盾 :急救物质短缺与需要量的矛盾 ;重伤员与轻伤员都需要急救的矛盾 ;轻重伤员都需要后送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就是对伤员进行分类 ,伤员分类对于保证及时有效的救治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提出伤员分类应由第一个到现场的合适人员进行 ,而作为现场急救中坚力量护士的分诊就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有科学性、统一性的急诊分诊、登记工作 ,才能使急诊救治工作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8.
自美国“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中最突出和最现实的威胁,其危害不断上升,已成为人类社会将长期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核化生恐怖袭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突发性。由于恐怖组织内部组织机构比较严密,具有一定军事化的特点,恐怖袭击在发生前均十分隐蔽,突发性强,难以甚至无法预料;二是袭击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在现实的恐怖袭击中,既可能发生核、化、生单一袭击事件,还有可能同时存在核化、生化、核生以及核化生袭击同时发生或连环发生的可能。袭击的方式既有固态微粒或气溶胶形式撒布,也可采取污染公共用水和食品造成,或袭击相关的核化生设施等;三是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如日本“奥姆真理教”所策动的“东京地铁沙林事件”,受累人群达5000人之多。四是医学救治的复杂性。救治时效性强,需要专业的救援人员、装备以及特殊的救治药品。针对上述特点,核化生医学救援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指挥体系,制订明确的规章制度,明确指挥流程及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医学救援方案预案。对重点保障目标要进行现场勘察,针对核化生袭击的种类、袭击的地区、形式、规模, 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预案。第三加强救援物资储备,特别是要储备一定量核化生医学救治的特殊药品,并定期更新。第四加强训练和演练。要加强各指挥层的指挥协同演练,确保组织指挥顺畅有序。要定期组织医学救援力量开展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培训,开展现场救援演练和协同训练,提高医学救援队伍快速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院地处远郊县区成渝高速公路口,常有大的车祸呼救外出抢救。我们到出事现场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治,挽回了不少伤员的生命,为院后复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满意的社会效益。现将现场救护总结于后:1 正确估价伤情到了出事现场,应尽快详细了解伤员受伤情况,着重注意致伤性质、程度、作用方式和伤员受伤时的姿势,初步估价伤情,同时进一步作较正确的查体,完善估价伤情和复苏时需要的救护。  相似文献   

10.
烧伤伤员数字化编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时燃烧性武器(各类燃烧弹、火焰喷射器等)、军用毒剂(芥子气等)、核武器的使用及平时各种交通意外、火药和气体意外燃爆,常致烧伤发生.伤员分类是根据伤员的伤势、伤情、伤类等救治需求将伤病员区分为不同处置类型的活动,是组织实施伤病员后送不可缺少的环节.现存的烧伤分类方法对烧伤严重度的评估只有轻、中、重、特重四种定性的指标,随意性较大;先行伤员分类由收容分类、救治分类、后送分类组成的,这3种分类形式内容上的重复性和时间上的间断性与救治需求不适应.本文对我军烧伤员数字化分类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突发化学事件具有事发突然,危害后果严重,救治时效强,医学处置难度大等特点,要求现场医学救援装备必须具备机动性好,轻便实用,技术先进,功能配套,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突发化学事件现场医学救援装备主要包括:个人和集体防护装备,现场侦检装备,人员洗消装备,救治装备和药品等。在防护装备方面,国外比较系统和完善,如美军M40,M48系列防护面具、自携气有毒环境防护服等。我国防护装备品种较少,系列不完整,技术和功能有待提高。下步应充分利用现有新材料、新技术,研发防护谱广、防护时间长,阻燃,重量轻、透气性好,穿戴舒适,并且具备通话、信息传输能力的个体防护装备;在侦检装备方面,国外基于显色、离子迁移谱(IMS)及色谱质谱联用等的技术方法,先后研发出了多种现场快速侦检装备。美国还研发了NBC侦检车,台军也研发出了具备正压功能的97式核化生侦检车。国内由于受技术、设备以及制造工艺的限制,在装备性能、系列化、配套化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下一步,应基于纳米科学、材料技术的最新进展,研发广谱、便携的系列侦检装备。同时,集成现有装备,加强信息化建设,组建更加智能化、模块化、机动化的化学损伤检测平台;在洗消装备方面,个体洗消装备有美国的M291皮肤消毒包、俄罗斯的IPP-3消毒盒等。在伤员集体洗消装备研究方面,德国的“克歇尔”DECOCONTAIN 3000集装箱洗消系统可对人员及装备进行洗消。我国对安全、环保的新型洗消剂和洗消装备研究不足。下一步,应加强生物催化酶、纳米金属氧化物和自动消毒涂料等新型消毒剂的研究。同时利用高温、高压、射流洗消等技术研发多功能,模块化、智能化的系列洗消装备。非水洗消装备研发也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救治装备方面,针对外军化武装备情况,研发了系列防治药物和救治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了防化医学应急救援急救箱、化生事件现场处置系列箱组等,但在系统化、信息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下一步,应针对多种化学毒剂毒物共性致死效应,研发与之相适应的若干救治药品,使其能够实现多种共性致伤效应医学救治。同时,基于单兵、救援分队及暴露人群,以及军队各军兵种、地域环境、战位等特点,研发系列现场救援装备。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是完成突发化学事件医学救援的基础保障,应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大研发力度。同时做好装备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装备使用效能也是完成救援任务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某部军事训练中成批量中暑伤员医院内集中救治护理模式,评价该模式在部队基层医院成批伤员救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参加主要救治任务的医护人员共18名,采用查看病历、座谈会和半结构访谈等方法。获取医院及伤员基本资料、院内救护展开模式、伤员转归及医护人员评价。结果医院共接收43例中暑伤员,医院对其采用"院领导协调救护资源调配,医护一体化集中救护路径"模式救护后,伤员预后良好,救护工作整体评价好。结论本次批量军事训练所致中暑伤员集中救护所采取的医院全员协作救护模式值得借鉴。但还需要加强应急分队和制度建设,以及优化流程等措施,以提高医院对于成批伤员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发生的许多重大恐怖事件,提醒人们,对核化生恐怖袭击应有所准备,一旦发生将威胁普通百姓,造成人员大量伤亡。本文列举了美国认为可能成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生物毒剂,并阐述了其相应治疗药品的供应、储备、名称、规格等,为药学人员提供参考。另外,非典型性肺炎事件凸现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制上的不足和诸多根源性弊端。希望通过了解美国在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突发事件中的药学保障问题,对我国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成功早期救治批量烧伤的“五早”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成批烧伤病人的成功救治经验。方法:对10年来10批78例烧伤病人实施的“五早”救治的方案,即:①正确及时的现场救治,有序的转运伤员;②合理的快速液体复苏;③保持气道通畅;④正确合理的创面治疗;⑤坚持早期胃肠道营养和支持疗法。结果:成批烧伤病人应用“五早”方案,显著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结论:只要组织措施和治疗方法得当,对于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地震灾害成批伤员的急诊分诊及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成批伤员的急诊分诊及救护问题.方法:对5·12地震中640名伤员分诊及救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 min内对95%的地震伤员实施了有效的救护措施,640名伤员的抢救脱险率达到了99%.结论:根据地震灾害成批伤的特点,有效急诊分诊及救护是地震灾害所致成批伤救治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院急救科共收治创伤性休克的伤员217例,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151例,女66例;年龄3~70 y。抢救成功者196例,死亡21例,救治成功率为90.3%。2 现场急救2.1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快速、准确、全面地对伤情进行评估,采取有关的急救措施。收治成批伤时,首先对重伤员进行救治,记录受伤的时间,损伤的部位及有无多发伤。(2)在现场急救时应做好止血、包扎及固定伤肢;转送时应正确搬运。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急救医学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加强院外急救势在必行。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现就外伤的院外急救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8.
高原寒区作战防护条件差,多方向同时展开,伤员发生时间集中,空间分布点多面广,救护任务繁重;高技术兵器杀伤手段、致伤途径多样,伤类复杂,伤员救护面临许多困难;作战地区气候环境恶劣,疫情复杂,致病因素多,非战斗减员多,增加了救治量;远离战役后方,后送时间长。本文就高原寒区作战对战伤救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救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四川汶川地震中,我院共接受灾区伤员312名(其中现场救护212名,院内救治100名),迅速启动护理人力资源应急配置方案,落实分层次配置护士并组织实施,保证了现场救护、途中转运、接诊及院内护理等环节护理安全和质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铁路运输突发事故中,有时往往遇到伤员数量多,伤类、伤情复杂,加上现场救治力量有限,救治时间紧迫和交通中断,给事故现场伤员急救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必须采取严密的组织措施和及时准确的现场处理,才能有效地把事故伤亡减小到最低程度。笔者在某次火车撞车事故中,应用“伤情分类,先重后轻,严密组织,及时后送”的组织原则,展开救护工作,使现场抢救伤员和后送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取得了满意的急救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