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1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3 d复查头颅CT显示脑干实质内血肿均基本清除。术后随访 3 个月,GOS评分4分4例,3分4例,2分1例,1分2例。结论 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干出血,及时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并配合规范化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患者,南,43岁,内蒙人。主诉“睡眠增多1个月余,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10天”。患者于2001年8月上旬无诱因家人发现患者容易困倦,睡眠时间有所增加,当时未引起注意,8月30日以来家人发观患者反应迟钝,容易忘事,有时出现言语错乱,并且患者诉双眼视物模糊,于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发现“颅内多发占位病变”,当时未查视力,未治疗。来我院,门诊行头颅MRI检查后收住神经内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72 h内)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28例大脑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在发病72 h内手术。结果 术后1周复查头颈部CTA显示28例颅内动脉瘤均夹闭完全。术后4例出现脑缺血表现。术后无颅内感染、脑脊液漏、颅内血肿等并发症。术后4~6个月复查头颅CT、CTA或DSA,无新发脑梗死、脑积水,无动脉瘤复发;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26例,中残2例。结论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可减少手术创伤,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病人术后再次脑疝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病人术后再次脑疝的临床诊治情况及头颅CT影像学表现与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8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58例术前脑疝,术后因迟发颅内血肿、脑梗死、手术后再出血,再次形成脑疝。手术治疗后痊愈30例,轻残16例,中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术前应认真阅读头颅CT,了解颅内血肿及颅骨骨折情况,依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便于术野显露、操作及减压;对术中、术后骨窗压力增高,对侧骨折合并少量硬膜外血肿的病人要及时开颅探查,或行头颅CT检查,有手术适应证者及时手术治疗,以缩短脑疝形成时间,减轻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型海绵窦血管瘤(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s,CSH)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式。方法对经手术术后病理证实的4例大型CSH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4例患者均做头颅MRI、头颅CTA扫描,后经硬膜下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病变在头颅MRI上呈等T1、边缘锐利的短T2表现、FLAIR高信号,增强后快速均匀强化或延迟欠均匀强化(最终达到均匀强化),肿瘤不同程度向中颅窝、鞍区、鞍上生长;头颅CTA显示肿瘤无明显供血动脉,但周边细小血管丰富;4例患者均只做到部分切除。术中平均失血3425 ml,术后3例出现颅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根据头颅MRI特征性表现基本能诊断CSH,相比显微手术潜在的风险,射波刀放疗效果显著,可能会逐步成为本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性,14个月。因“头部外伤后哭闹不止2h”入院。患儿不慎从3m高处摔下,致头颅外伤,哭闹不止。伤后50min在外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左颞顶叶脑挫裂伤,左顶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纵裂内)而转入我院。查体:患儿呈嗜睡状态,刺激后哭闹,左颞顶部巨大头皮血肿,直径约10cm,前囟处触之压力较高。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光反射迟钝。右侧肢体活动较左侧明显幅度小、频率少。于伤后4.5h复查头颅CT发现左颞顶叶原脑挫裂伤处形成脑内血肿,血肿最大层面长径60mm,宽径30mm,延续4个层面,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约为36ml。意识状态由嗜睡变为昏睡,可唤醒,并唤醒后哭闹。继续予以保守治疗,并做好随时开颅手术的术前准备。伤后10.5h血肿较前有所缩小。伤后50.5h血肿基本完全消散。  相似文献   

7.
儿童外伤性胼周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5岁。于2004年4月6日被摩托车撞倒致头部受伤,当时无意识丧失,感头痛,在当地医院查头颅CT,示前纵裂出血。对症处理后,头痛好转出院。于2004年5月20日晚看电视时突发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由家人送到当地医院后患儿出现四肢抽搐,继而出现意识障碍,头颅CT示胼胝体膝部及双侧脑室出血。行右侧脑室外引流术及对症治疗后患儿仍呈浅昏迷状态。于2004年5月25日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8.
资料和方法35例中男23例,女12例,足月儿32例,足月小样儿1例,早产儿2例。入院日龄均<24小时。这些患儿均有明显的围产期缺氧窒息史,生后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包括意识障碍,过度兴奋、嗜睡、昏迷、惊厥、肌张力改变及原始反射消失等。35例患此均做头颅CT证实,其中9例合并颅内出血。所有患儿均符合1989年8月济南会议新生地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其中轻度8例,中度6例,重度4例。对照组17例,轻度6例,中度7例,重度4例。以上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两组人院后均给以常规治疗包括吸氧.镇静止惊、降颅压…  相似文献   

9.
1991年以来,我科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高压氧治疗3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1年2月至1996年10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HIE患儿共对例,分两组,治疗组36例,男19例,女17例,日龄均<24h,出生5minApgar评分:0~3分14例,4~7分22例。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日龄<72h4例,>72h30例、出生sminApgar评分,0~3分13例4~7分21例。两组均经头颅CF检查,(采用日本岛浦SCF-45007?h型CF机)确诊为IllE。两组患儿均按1989年8月济南会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24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2.0~3.3 h,平均(2.7±0.3)h;住院时间18~31 d,平均(23.2±2.6)d。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90%19例,70%~90%9例,70%2例。无再出血病例。术后死亡2例;存活28例中,m RS评分1分1例,2分2例,3分13例,4分8例,5分4例。结论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血肿清除满意,脑组织损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