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分析郑州市某社区儿童保健与健康状况.方法:普查2005年至2008年郑州市某社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情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从儿童保健状况、儿童健康状况、儿童主要死因和死亡儿童医疗保健服务4个方面分析2005年至2008年郑州市某社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与健康状况.结果:2005年至2008年郑州市某社区的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和新生儿访视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比2005年分别上升了2.93%、1.87%和1.8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55%,其中新生儿死亡率为0.433%,婴儿死亡率为0.57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死因顺位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先天异常、肺炎和出生窒息.死前经住院治疗的为93.75%.结论:儿童健康状况与儿童保健率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综合评价2010—2020年广西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方法 收集2010—2020年广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作为评价指标,联合应用TOPSIS法和秩和比(RSR)法对广西儿童保健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与2010年相比,2020年广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下降了65.35%、67.19%、65.09%和36.11%,年均降幅分别为10.06%、10.55%、9.99%和4.3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的城乡之比分别从1∶4.89和1∶4.28,缩小到2020年的1∶1.14和1∶1.10。(2)与2010年相比,2020年广西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提高了0.52%、19.48%和16.38%。(3)基于TOPSIS法的排序结果显示,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排名前三的年份为2020年、2016年和2018年;排名倒数三位的年份为2010年、2011年和2012年。RSR法分档评价结果显示,评定为“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流动孕产妇、儿童卫生保健模式的有效性,为促进流动人口保健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分析2008-2010年3年中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等情况.结果 孕产妇和儿童的保健覆盖率从2008年的78.2%和72.8%,上升到2010年的82.7%和76.6%;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以及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逐年下降.3年中未发生一例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围产儿病死率从2008年的18.3‰下降到2010年的15.7‰,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2008-2010年分别为17.1‰、14.9‰和13.2‰;高危孕产妇和体弱儿管理质量逐步提高.结论 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以及综合服务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7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现状及对儿童保健的需求。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本市三个较大社区的800名7岁以下流动儿童和800名常住儿童进行观察,对所有儿童的保健服务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儿童保健中的不足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满足流动儿童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结果通过调查结果显示,800名7岁以下流动儿童中,有556名建立儿童保健档案(69.50%);体检次数达标有385名(48.13%);出现贫血、腹泻、咳嗽等疾病有160名(20.00%),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有395名(49.38%);800名7岁以下常住儿童中,有786名建立儿童保健档案(98.25%);体检次数达标有692名(86.50%);疾病(贫血、腹泻、咳嗽)发生率有33名(4.13%),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有203名(25.37%)。流动儿童的保健状况与长住儿童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7岁以下流动儿童在儿童保健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社区卫生保健部门应提高重视,完善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制度,对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讲,提升流动儿童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湟源县2008年-2012年妇幼卫生状况。方法:2008年-2012年湟源县辖区7乡2镇所有孕产妇及(O-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根据国家妇幼卫生统计年报的要求,对7乡2镇上报的信息资料进行审核分析。结果:儿童保健服务方面:2008年—2012年,新生儿访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逐年提高,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递降。孕产妇保健服务方面:2008年-2012年,孕产妇早孕检查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均逐年递增,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逐年递降。2009年孕产妇死亡1例。结论:湟源县妇幼卫生状况良好,基本完成了国家的目标要求,但县、乡、村各级妇幼人员仍要继续努力,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降低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衡阳市2008-2012年孕产妇健康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日常督导、各区、县孕产期保健管理报表的数据。结果:近5年来衡阳市孕产妇建卡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系统管理率等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筛查率、梅毒筛查率、高危产妇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逐年上升;孕产期贫血筛查率、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剖宫产发生率在28.44%~36.05%之间,并且2009年以来逐年下降。结论:衡阳市孕产妇卫生保健工作成绩显著,但系统管理率和孕产期贫血筛查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徐东雨  范婷  郑琳琳  娄岩 《海南医学》2016,(22):3687-3689
目的:研究2014年我国31省份儿童保健情况及地区分布特点,为儿童保健工作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我国各省份2014年儿童保健情况的6项相关指标,对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Ward法。结果呈正相关的指标为:出生体质量<2500 g婴儿比重与新生儿访视率,新生儿访视率与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与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呈负相关的指标为: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比重与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5项指标均排在全国首位或末位的西藏最早聚为一类。结论我国儿童保健水平地区差异较大且分布不平衡,各地需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儿童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肇庆市2006-2010年儿童保健指标的变化和儿童保健工作情况,分析肇庆市儿童健康状况。方法:根据肇庆市2006-2010年的妇幼卫生年报表,对年报表的部分儿童保健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2006与2010年的儿童保健指标,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婴儿后期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和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各项指标均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目标。婴儿死亡率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有关联。结论:应继续加强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肇庆市儿童保健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红英  张勇 《新疆医学》2012,42(2):99-101
1儿童保健全县活产数1382人,七岁以下儿童数9553人,五岁以下儿童数7176人,三岁以下儿童数4788人。1.1儿童保健服务情况1.1.1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与2009年相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社区为基础开展散居儿童保健工作。方法立足社区及时掌握散居儿童动态人数,随时建立散居儿童预防保健健康档案,对儿童家长进行保健知识重要性宣传。结果通过对散居儿童保健管理,使辖区内散居儿童保健率逐年上升。结论要提高散居儿童保健管理质量,应立足社区,密切与村委会、派出所联系,加强沟通,及时掌握动态的儿童数,建立完整的散居流动儿童预防保健档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散居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浙江省天台县城关镇体弱儿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以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城关医院儿保门诊筛查的535例0~3岁体弱儿资料。结果流动人口体弱儿的检出率为5.04%~6.25%,本地人口为9.61%~11.02%,各年度体弱儿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体弱儿以营养性疾病为主,其中中度以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各年度分别占84.38%、84.88%、81.87%;各年度体弱儿的转归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自2008年的81.77%升到2010年的86.41%)。结论防治缺铁性贫血是天台县城关镇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提高体弱儿转归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依托,促进和规范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降低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根据《青海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建立了孕产妇、(0-6)岁儿童保健服务健康档案,实现了母子一体化保健管理,强化了母子保健健康核心信息的宣传,规范了母子系统保健管理流程,有效提高母子系统保健管理质量。结果:通过实施《青海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使全县各项妇幼保健指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明显上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和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结论:规范化的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海东地区2003-2007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出存在问题,为今后进一步搞好儿童保健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03年~2007年妇幼卫生年报中相关数据的选择性统计,与全国农村相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海东地区2003年~2007年新生儿访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指标。结论海东地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管理内涵,以试点方式探讨儿童保健团队建设在社区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颐康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试点现场,通过儿童保健团队的建设、工作任务和流程的制订,研究现场的试点,并对试点前抽样调查430名儿童和试点1年后抽样调查436名儿童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试点前后常住、暂住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规范接种率分别为32.55%、28.02%、9.49%和53.33%、45.41%、30.47%,较规范种率分别为23.26%、36.71%、32.12%和45.56%、50.46%、61.72%,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试点前后常住、暂住和流动儿童体检达标率分别为30.23%、26.09%、4.38%和48.89%、42.66%、29.69%,基本达标率分别为32.56%、27.05%、27.74%和46.67%、54.13%、64.06%,前后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试点前后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分别为48.37%和95.64%,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为74.19%和99.08%。结论:儿童保健团队式服务模式,有利于推进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进一步落实,使社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可及性、连续性和综合性的社区卫生服务,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儿童的健康权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儿童系统管理率是反映促进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的监测管理工作开展与落实情况的核心指标。儿童系统管理领域现有研究多为实证研究,多聚焦模式探索,少有研究者从整体性和历时性角度对全国层面儿童系统管理水平及其变化情况进行深入剖析。目的 通过分析2010—2019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把握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水平的纵向变动与横向差异,力求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水平的巩固与提升、促进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 于2021年11月,以2011—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作为数据来源,提取2010—2019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2010—2019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情况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我国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总体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19年为91.9%,与2010年(81.5%)相比,增幅达12.8%;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陕西省历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0.0%;西藏自治区历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7):122-124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社区贫血儿童管理情况及家长对贫血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龙岗中心医院19家社康中心抽取3个社康中心,通过深圳市妇幼保健管理系统查询三家社康中心近2年来贫血儿童数据和报表,得出每年贫血儿童管理率和有效管理率。另外,通过自制贫血知识知晓率表格,对在册贫血儿童家长进行电话随访,按得分分为"比较了解"、"部分了解"、"不了解"三种情况,以"比较了解"和"部分了解"认为家长对贫血知识知晓,据其所占比例得出家长贫血知识知晓率。结果龙岗区社区2013年9月~2014年8月0~6岁贫血儿童管理率为5.58%,2014年9月~2015年8月为5.86%;有效管理率2013年9月~2014年8月为47.20%,2014年9月~2015年8月为48.47%。龙岗区2年来家长贫血儿童总体知晓率为43.97%。调查发现龙岗三家社康,三年来贫血儿童管理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152,P0.05),有效管理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313,P0.05)。结论目前社区贫血儿童管理模式单一,需要改进以便早期发现患儿;需要提高家长的贫血知识程度,减少贫血并发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广益社区6~36个月婴幼儿贫血状况,为今后指导婴幼儿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定期健康检查的婴幼儿,分别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1809例婴幼儿贫血率为12.9%.其中6个月婴儿贫血率为23.1%,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完全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贫血率分别为22.6%、23.4%和16.2%;本地和流动婴幼儿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0.5%和14.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社区儿保工作要重视6~12个月的婴儿贫血状况;在4~6个月添加辅食的关键期,要指导喂养人注重富铁辅食的添加;对于流动婴幼儿家长更要加强喂养指导,积极纠正一些不正确的喂养观点.  相似文献   

18.
陆金如 《中外医疗》2013,32(3):126-127
目的对南宁市邕宁区、良庆区、江南区该院督导的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并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探讨了提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的方法,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从南宁市邕宁区、良庆区、江南区3个城区分别选取一个乡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儿童保健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2008年与2009年的系统管理率。结果 2009年的系统管理率提高非常明显,2年内,儿童保健系统的管理率差异非常大,经过统计学方法的分析,该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个部门在相互协作,提高系统管理率的同时,拓展儿童保健的内容,为儿童们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保健服务,提高家长参加儿童保健的主动性,对健康知识进行更进一步的强化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率。  相似文献   

19.
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贵州省50个贫困县中按地理位置分层随机抽取4个贫困县,每个县按照50%的抽样比例随机抽取了共73所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结果卫生院基本设施的配备情况低于1998年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年提供诊疗人次为9114人次;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为20.32%,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为15.75%。结论应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改善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条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2009年七岁以下儿童保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郑州市7岁以下儿童保健国家年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重点质控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方法 以随机抽样方式对全市六区六县省会、地辖市、区、县(市)、乡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结果 市级质控活产漏报率城市、农村均为零;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率城市为0.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