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失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32例中风失语患者采用刺血疗法治疗,穴位:金津、玉液.1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结论:本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显著,临床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舌三针治疗中风失语症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舌三针对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舌三针治疗组和传统疗法对照组,治疗组穴位取“靳三针”之舌三针(上廉泉、左右旁廉泉);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穴位(哑门、廉泉、通里)。在2个疗程结束后分别统计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舌三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较好,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巨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侧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45例确诊患者予以针刺健侧手少阳三焦经穴,以巨刺法治疗。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结果:共治疗45例,其中临床治愈25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56%。结论:巨刺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上肢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疗效。方法:把104例中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用语言训练,治疗组采用头皮针、体针与刺络放血与语言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其治疗前后得分情况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作为检查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前CRRCAE平均得分56分,治疗后125分,治疗组治疗前CRRCAE平均得分58分,治疗后156分,治疗后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针灸对于改善大脑的供血、修复伤损脑细胞加强语言回路的沟通、治疗中风后失语症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舌底刺络放血方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传统体针组40例,头针组40例,实验组采用刺络放血治疗,穴取金津、玉液;传统体针组穴取哑门、廉泉、通里;头针组穴取言语Ⅰ区、言语Ⅱ区、言语Ⅲ区。均1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各组中风失语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传统体针组及头针组,对血浆血管内皮素的调整作用也以实验组为明显。结论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失语症优于传统体针治疗及头针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仙解语丹对中风后失语症的疗效。方法:19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加用神仙解语丹,共观察30d,以沼氏失语症程度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8%,明显优于对照组60.5%。结论:神仙解语丹治疗中风后失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方法很多,临床常用的包括头针、体针、舌针、刺络放血及综合疗法等,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中医对中风后失语症的分类命名、诊断没有统一标准,不能根据各型失语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针灸治疗方案,且对中风后失语症的研究以观察临床疗效为主,缺乏进一步对针灸及言语康复改善中风后失语的作用机制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样本量小、科研设计不严谨、随机化质量不高、疗效评估标准不统一等缺陷,使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疗效优势缺乏高水平的文献支持,现对近年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相关文献整理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自血疗法加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粉刺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诊的44例顽固性粉刺患者,在未使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实施穴位自血加刺络拔罐疗法,辅予健康指导,治疗1~2个疗程,每个疗程约42 d,2个疗程之间间隔15 d。结果 2个疗程总有效率90.9%,无效率9.1%。结论穴位自血加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粉刺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靳氏舌三针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观察靳氏舌三针对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靳氏舌三针治疗组和传统疗法对照组,冶疗组穴位取"靳三针"之舌三针(上廉泉、左右旁廉泉);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的穴位(哑门、廉泉、通里).在2个疗程结束后分别统计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2.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结论 舌三针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疗效较好,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单纯的刺血疗法治疗;治疗组(n=30)采用刺血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通过VAS、WOMAC评分的变化进行疗效的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VAS、WOMAC评分均较前有所变化,刺血疗法结合中药熏洗相比单纯刺血疗法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刺血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纯刺血疗法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府穴刺血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采用相近的治疗方法,唯一不同处就是治疗组加用了风府穴刺血。采用《言语治疗学》中“说话能力分级表”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汉语标准失语症成套测验》对各组患者言语表达能力的临床疗效和理解、复述、命名与流利性4个亚项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相当,但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理解、复述、命名与流利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风府穴刺血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椎刺血拔罐配合耳穴压豆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痤疮患者采用大椎刺血拔罐配合耳穴压豆疗法治疗,6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11例,占28.2%;显效20例,占51.3%;有效6例,占15.4%;无效2例,占5.1%;总有效率为94.9%。结论:大椎刺血拔罐配合耳穴压豆治疗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基础、处方选穴、作用机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针刺疗法对中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研究,文献研究表明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确切,且头舌针及颈部穴位疗效较佳,提示在先前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舌针与头针为主,配合体针及其他方法,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统计设计,进一步开展疗效与病灶大小、部位、病变的性质、辨证分型、失语类型,治疗时机等方面的研究会更好地提高研究深度及针剌对中风失语症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华  刘仲杰  施土生 《中国针灸》2006,26(5):337-338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法对中风偏瘫麻木症的疗效,寻找临床有效方法。方法:将中风偏瘫症患者95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背部华佗夹脊穴配合十二井穴或十宣穴刺络放血,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四肢穴常规针刺方法,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均治疗4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与对照组的77.59/6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刺络放血法是治疗中风后偏瘫麻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壮医经筋疗法配合刺血疗法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治疗组32例肩周炎门诊患者给予经筋疗法配合刺血疗法,每隔两日1次,5次1疗程;对照组28例采用穴位痛点封闭治疗,每周1次,3次1疗程;1疗程后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和80%,壮医经筋疗法配合刺血疗法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壮医经筋疗法配合刺血疗法疗效明显高于痛点封闭治疗,治愈率高,减少病人经济开支和精神上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满意而确切。  相似文献   

16.
刺血疗法配合生物陶瓷热敷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颈椎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运用刺血疗法配合生物陶瓷热敷。结果:治愈率75%,总有效率91.18%。结论:刺血疗法配合生物陶瓷热敷对治疗颈椎病能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剌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理。方法:将58例中风早期失语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Schuell氏刺激法语言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Schuell氏刺激法语言训练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30日为1疗程。并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经颅多普勒(TCD)、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检测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程后5项言语功能得分提高率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改善、中度改善者的言语功能得分提高率与针刺前后(即刻)脑血流变化呈高度正相关。治疗组(随机选择10例)病人疗程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比较,其中潜伏期在疗程后明显缩短(P〈0.01);波幅虽有一定改善,但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针刺能够明显改善左侧大脑的血流速度,可作为临床评价和预测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疗效指标之一;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的缩短可能是治疗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该疗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盲法评价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失语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T定位围针组与传统头针组进行对比治疗,以简化《汉语失语症检查法》(北京医科大学高素荣等制定)的记分标准评定疗效,进行四级评判,系统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评价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并规范该疗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治疗方法。结果:两组失语各项评分比较和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T定位围针法对中风失语症患者有显著疗效,优于传统头针言语一、二、三区组。可明显改善患者《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分及主要症状等。  相似文献   

19.
陈升王  何永其 《新中医》2015,47(11):42-4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中风后恢复期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中风后恢复期失语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程为2月。结果:随访时间为2~5月。痊愈9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57%。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中风后恢复期失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针刺为主治疗带状疱疹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运用针灸、刺血、拔罐及TDP局部照射等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综合运用针灸、刺血、拔罐及TDP局部照射等疗法治疗带状疱疹35例,疗程7天。结果:35例中,痊愈30例,明显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5.7%。结论:针灸、刺血、拔罐及TDP局部照射等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消耗资源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