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CD34+细胞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初发未治及标准化疗后完全缓解时骨髓组织中CD34+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发未治组骨髓组织中CD34+细胞阳性表达率与完全缓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34+细胞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G-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SP染色法分别检测初治AML患者(7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AML-CR)患者(4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难治复发(RRAML)患者(17例)及正常对照者(15例)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G-1蛋白的表达。结果:四组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7.857,P0.001);初治AML组和RRAML组中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AML-CR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AML各分型患者的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920,P0.05);初治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白细胞计数及髓外浸润有关(字2=9.248,13.689,P0.01)。结论:BAG-1可能参与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7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MMP-3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其在初治、复发、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 CD147和MMP-3在白血病初治及复发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初治组中髓外浸润组CD147和MMP-3水平显著高于非髓外浸润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CD147和MMP-3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74,P〈0.01)。结论 CD147和MMP-3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高表达,可能与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Treg细胞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探讨Treg细胞在AML治疗前与缓解后的区别和联系.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AML初治组(23例)、AML完全缓解(CR)组(23例)及正常对照组(22例)CD4+CD25+T细胞和CD4+FOXP3+T细胞分别占CD4+T细胞的比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标记T细胞特征抗原.结论 CD4+ 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AML初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而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M+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经检验在各组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Treg细胞数量在初治AML中明显升高,治疗达完全缓解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在人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了3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及2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40L的表达.另取8例健康人骨髓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①治疗前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外,CD40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CD40较其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CR患者接近对照者,两未缓解(NR)患者CD4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D40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所有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上的CD40L均存在表达缺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0是参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发病和抗白血病免疫反应的重要共刺激分子,其表达与白血病分化程度及分型有关,CD40表达异常可能是AML发病机制之一,且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调节单个核细胞上CD40的表达,纠正AML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可能是免疫基因治疗人类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8+CD28+Tc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40例,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30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的外周血CD8+CD28+Ts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Tc细胞的表达率为(7.83±4.83)%,较健康对照组表达率[(14.92±4.13)%]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外周血CD8+CD28+Tc细胞的表达率为(8.21±5.68)%,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全缓解组外周血CD8+CD28+Tc细胞的表达率与初诊患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CD8+T细胞的表达率为(43.87±16.47)%,均比初诊患者组[(31.53±7.25)%]和健康对照组[(33.65±7.08)%]的表达率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外周血CD8+CD28+Tc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7.90±4.63)%和(6.47±2.86)%,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CD28+Tc细胞与CD8+T细胞的直线回归相关系数r=0.0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无正相关关系。结论 CD8+CD28+Tc细胞在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和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的外周血中表达明显偏低,提示其抗肿瘤能力下降,需要通过有效干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肿瘤能力,对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G-1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SP染色法分别检测初治AL患者(112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 (AL-CR)患者(57例)、急性白血病难治复发(RRAL)患者(29例)及正常对照者(20例)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G-1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4组间BAG-1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95、37.866,P<0.001),初治AL组和RRAL组中2者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AL-CR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初治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白细胞计数及髓外浸润有关(χ2=16.336、19.289,P<0.001),且BAG-1与Bcl-2的表达呈正关联(rP=0.587,P<0.001).结论:BAG-1可能协同Bcl-2参与了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CD184表达与预后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54例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184表达情况,并分析CD184表达与CR1率,髓外浸润,复发率相关性。结果:CD184阳性组AML患者CR1率低,髓外浸润,复发率均较CD184阴性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CR1组患者CD184水平较非CR1组患者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184高表达与CR1率低,髓外浸润,复发等不良预后有关;CD184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预后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患者的异常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初诊的38例AML患者进行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AML患者髓系特异性抗原表达阳性率高低依次为:CD33、CD13、cMPO、CD117、CD11b;部分患者异常表达淋巴系抗原,表达率高低依次为CD19、cCD79a、CD7等。CD19+、CD7+患者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低于CD19-、CD7-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表达非特异性早期抗原CD34、HLA-DR、CD38,CD34+患者CR率与CD34-患者CR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患者CR率与CD56-患者CR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33、CD13、cMPO、CD117为髓系常见且敏感的抗原。伴有CD19、CD7表达的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低于阴性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1(CD54)在恶性血液病的表达。【方法】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 1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3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5例多发性骨髓瘤 ,2 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 16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表达CD54。【结果】①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外 ,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CD54表达低于正常人。②CD54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 )表达高于在其它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表达 ,在T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达明显低于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达。③高白细胞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脾肿大者表达水平下降 (P <0 0 5 )。④CD54的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组明显高于未缓解组 ,P <0 0 1。随着病情缓解CD54表达可升至正常范围。【结论】不同的恶性血液病 ,黏附分子CD54表达不同 ,并与细胞类型、临床特征及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R-133a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骨髓有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7例AML初诊患者及25例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初诊患者和22例骨髓象正常的发热患者的骨髓标本。分离有核细胞,抽提总RNA,以U6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茎环RT-PCR检测并比较AML、ALL及骨髓象正常的非白血病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miR-133a的表达,同时比较miR-133a在AML常见亚型及化疗缓解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miR-133a在AML初诊患者骨髓中相对表达量(N=2-△Ct)明显高于ALL和非白血病患者(P<0.05);M3、M4及M5三种常见AML类型中,M5患者的骨髓标本miR-133a表达明显高于M3患者(P<0.05);AML化疗完全缓解后骨髓有核细胞中miR-133a的表达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miR-133a可能参与AML的发生发展进程,其骨髓表达水平可为化疗敏感性评价提供一个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三色流式细胞术对197例急性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急性淋系白血病细胞均表达淋系抗原,46.7%和11.1%的成人ALL细胞表达CD13和CD33;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均表达髓系抗原,M3中只有1例表达CD34,HLA-DR均无表达;同时AML中有12例表达淋系抗原CD7,21例表达CD10;197例急性白血病中有11例(占5.6%)为杂舍型急性白血病(HAL),其中有6例B/M型.结论:CD45/SSC设门方法能排除骨髓中正常细胞的干扰,免疫表型的检测和研究对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和明确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CD45辅助设门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免疫表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几组三色荧光标记抗体检测25例FAB分型为ALL的儿童骨髓或外周血免疫表型。结果:25例ALL儿童中,B型淋巴细胞白血病14例,T型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双标记5例,在T-ALL中,淋系抗原阳性率表达顺序为CD7>CD3>CD5,在B-ALL中,淋系抗原阳性率表达顺序为CD19>CD10>CD22>CD20,在T-ALL、B-ALL及双标记中还可同时表达髓系抗原(CD13、CD14、CD15、CD33),且髓系标记抗原在T-ALL与B-ALL中出现的频率相同。结论: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技术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可准确将幼稚细胞从正常细胞群中分离出来并专门对异常细胞群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将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B型和T型白血病及双标记,并能反映髓系抗原阳性的ALL(M y+ALL),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分析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髓系抗原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3例初诊的ALL患者免疫表型,其中Ph+ALL 28例,Ph-ALL 65例,并分析其髓系抗原表达和临床意义。结果 Ph+ALL免疫表型均为B细胞,髓系抗原表达明显高于Ph-ALL组(P0.05),其CD13、CD33的表达明显高于Ph-ALL组(P0.05),髓系表达的抗原主要为CD13和CD33。Ph+ALL患者CD34的表达明显高于Ph-ALL组(P0.05)。Ph+ALL组首疗程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Ph-ALL组(P0.05)。结论Ph+ALL患者CD13、CD33、CD34表达增高,可能与其诱导化疗首疗程完全缓解率低有关,提示未来可用于微小残留病灶(MRD)的监测,同时为潜在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例)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治急性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细胞、CD4 细胞、CD4 /CD8 比值及NK细胞下降(P<0.05),CD8 细胞略升高(P>0.05)。化疗后12例取得完全缓解,再次检测上述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CD4 细胞及CD4 /CD8 比值低于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相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免疫功能更为低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急性白血病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34和CD38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诊AML患者9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的表达,依据CD38抗原表达将患者分为CD34+ CD38-组(n=36)和CD34+CD38+组(n=58)。2组患者诱导方案均为IA方案。比较2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R)、复发率、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生存率。结果:CD34+ CD38-组患者CRR为77.8%,CD34+CD38+组为86.2%,2组患者诱导治疗后C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 CD38-组患者总复发率和1年内复发率(53.8%和36.0%)均高于CD34+CD38+组(27.9%和14.3%)(P<0.05);CD34+ CD38-组患者中位OS(13.60个月)小于CD34+CD38+组(20.33个月)(P<0.05);CD34+ CD38-组患者中位DFS(12.87个月)小于CD34+CD38+组(33.93个月)(P<0.05)。CD34+ CD38-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52.8%和38.9%)低于CD34+CD38+组(75.9%和48.3%)(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34+ CD38-抗原的表达为初诊AML患者提供一个新的预后指标,表达CD34+ CD38-抗原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CD96及P选择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5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外周血进行检测,分析CD96及P选择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p选择素、CD96高于健康对照组、完全缓解、持续完全缓解,尤其是初诊组P选择素、CD96表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高于健康对照组、持续完全缓解,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完全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之间CD96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D96的表达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率方面不存在民族差异(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CD96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例CD96+缓解率为17.86%;24例CD96-缓解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缓解期结束后复发,其中CD96+13例,CD96-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化疗过程中出现髓外浸润,其中CD96+12例,CD96-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96+白血病复发率明显高于CD96-,提示CD96表达可能与白血病复发相关。结论 CD96及P选择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的表达有意义,有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CD40、CD40L、OX40抗原的表达与白血病相关基因Bcl-2和Bcl-xL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将46例未经治疗的初诊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分为四组:仅表达CD40的患者组(①组)、表达CD40+CD40L+OX40-的患者组(②组)、三种抗原全部表达组(③组)和全部不表达组(④组),利用RT-PCR方法检测46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cl-2、Bcl-xL mRNA的表达,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①组、④组Bcl-2、Bcl-xL的表达水平低于②、③组的表达水平.结论:在CD40与CD40L同时表达时,可以提高白血病细胞Bcl-2和Bcl-xL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CD7在AML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6例初发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观察CD7在骨髓原始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对于完全缓解的CD7+AML患者,将其他多种髓系抗体与CD7构成组合,进行MRD检测;对于CD7-AML完全缓解患者,根据初发免疫表型进行多种髓系抗体组合,进行MRD检测。以MRD≥1.0×10~(-4)者计为阳性,MRD<1.0×10~(-4)计为阴性,跟踪随访3~24个月,记录MRD值、是否复发及骨髓确诊复发时间。结果 186例AML患者中检测出51例CD7+患者,对达完全缓解的33例患者,应用FCM进行MRD追踪检测,检测到26例MRD阳性患者中的21例骨髓复发,7例阴性患者中的3例骨髓复发。CD7+组MRD阳性复发率为63.6%。CD7-组135例,对达完全缓解的90例患者应用FCM进行MRD追踪,检测到35例MRD阳性患者中的20例复发,55例阴性患者中的17例骨髓复发,CD7-组MRD阳性复发率为22.2%。CD7+组MRD阳性患者复发率比CD7-组MRD阳性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D7+AML患者MRD检测中,CD7抗原与其他髓系抗原组合能够很好区分正常细胞和白血病细胞。CD7抗原可以作为AML-MRD检测的重要指标,为调整AML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 (COX-2)与骨桥蛋白(OPN)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酶联法(ELISA)检测34例初发未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不同时期的78份标本,以及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OX-2及OP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初发未治组、未缓解组、复发组患者外周血中COX-2及OPN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完全缓解组患者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COX-2及OPN在未治组、未完全缓解组及复发组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每二者之间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及OPN在AML患者中的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COX-2及OPN的高表达可能与AML的发生发展相关.因此检测COX-2及OPN的表达水平对AML患者的早期诊断、监测疗效、预测复发和评价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