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证实氧自由基(OFR)在创伤性脑水肿发生中的作用和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防治作用。方法:用硬膜外自由落体打击致猫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分为外伤组、游离SOD(F-SOD)治疗组和脂质体包埋SOD(L-SOD)治疗组。观察伤后1、3、6、24小时动物意识及肢体活动、EEG、血清和CSF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和SOD含量、24小时后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和SOD含量以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结论:OFR是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和脑水肿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源性F-SOD和L-SOD均对创伤性脑水肿有防治作用,但后者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rhCuZn-SOD)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观察60Coγ射线5~7Gy照射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和免疫细胞的影响,以及给予rhCuZn-SOD后的抗放效应。结果与照射对照组比较,rhCuZn-SOD可明显减轻受照小鼠血液和肝细胞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下降的程度。rhCuZn-SOD亦可明显增强受照小鼠脾T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的增殖反应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提高小鼠全脾淋巴细胞、外周血白细胞和相对淋巴细胞计数;以及延长了30天平均生存时间。不同给药方法中,辐射前后给药组的效果优于辐射前或辐射后给药组。结论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和氧自由基作用的增强可能是电离辐射引起机体过氧化损伤,导致组织细胞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rhCuZn-SOD对小鼠抗氧化酶和免疫细胞以及整体均具有辐射防护作用,可能主要由于其直接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其次通过这种保护功能也促进其他抗氧化酶发挥了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SeSO^2-3-KIO3体系催伦极谱法测定茉莉花和黛黛花中Se(Ⅳ),具有取样量少、灵敏、准确、简便的特点。,Se(Ⅳ)检测限为0.03ppb,线性范围为0.03-2.5ppb,用HCL将Se(Ⅵ)还原为Se(Ⅳ),可测得总硒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急性重度低压缺氧对心肌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学的影响,对39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急性低压缺氧实验。结果发现,急性缺氧后心肌组织中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减少,SeGSHpx/MDA比值下降。结果提示,急性低压缺氧后,心肌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并无明显增强,仅有心肌的潜在抗氧化能力降低。另外,急性低压缺氧后,心肌酶活力显著增高,说明急性低压缺氧对心肌有一定损伤作用。鉴于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无明显增强,提示心肌损伤与脂质过氧化无明显相关。心肌酶活力增高的原因,可能是急性缺氧对心肌细胞直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李亚 《西南军医》2016,(6):569-571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其主要的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他汀类(Statins)药物除作为有效的降脂药外,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抗氧化应激、稳定斑块、抗血栓、保护心脏功能等方面作用,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应用广泛,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目标是近年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登革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登革病毒(denguevirus,DV)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应答是发生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的主要原因,现已被公认,但机理仍不清楚。为探讨免疫反应在DV感染中的保护和致病作用,首先应有合适的感染动物模型。以往的报道只能感染灵长类的黑...  相似文献   

7.
应激性溃疡发生机制及预防对策研究现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应激性溃疡(Stressulcer,SU)是严重心理障碍和危重临床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易合并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Stressulcerbleeding,SUB),病情危重,预后凶险。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文献报道其发生机制及预防策略研究的结果,现就其研究现状作一述评。1 发生机制  SU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机体神经内分泌失调、胃粘膜屏障保护功能削弱及胃粘膜损伤因素作用相对增强等诸多方面,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1 神经内分泌失调 应激状态下机体神经内分泌失调涉及神经中枢及神经肽、传导途径、递质…  相似文献   

8.
急性低压缺氧后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低压缺氧后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及其机理。方法:将20只成熟健康Wis-tar大鼠分成两组,每组10只,将缺氧组大鼠放入低压舱内,以15m/s速度上升至7500m高度,停留30分钟,造成体内重度缺氧。对照组实验条件相同,但不作上升。结果:缺氧后实验组动物心肌组织中内皮素(ET)含量明显下降;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浓度显著减少;丙二醛(MDA)改变不明显;SeGSHpx/MDA比值显著降低;心肌线粒体钙含量明显增加;心肌终末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结论:低压缺氧后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可能与ET浓度的变化、组织细胞钙超载及抗氧化能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
热应激蛋白70在热适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温环境中,机体对热产生应激,即发生热应激反应(heatstressresponse)。此反应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选择性合成一组多肽──应激蛋白[1](heatstressproteins,HSPs)。机体在热环境中运动,产生热应激,然后可产生热适应,热适应后可缓解热引起的生理紧张,提高热耐受力。但当机体热应激过度,就可出现热损伤。上述生理生化变化与热应激蛋白有密切的关系[2-3]。目前已发现的HSP有10多种,主要有HSP90、HSP70、HSP和小HSP等4个家族,其中以HSP70在热应激中升…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细胞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VEC)衬覆于血管内壁,构成血管通透性的主要屏障,能合成和分泌调节凝血-纤溶系统的物质、调节血管张力的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等在血管形成、创伤愈合及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1〕。目前,VEC受损已被视为创伤、休克、感染、心血管疾病、肿瘤和急性肺损伤等多种疾病和综合征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2、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由各种严重损伤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反应。近来研究认为,内皮细胞(EC)不仅仅是被动的靶细胞,也是一种效应细胞,通过其屏…  相似文献   

11.
干细胞因子的辐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因子(SCF)不仅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而且在抵抗电离辐射对机体的作有及修复辐射所致损伤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许多作者发现,SCF能明显改善受致死剂量照射动物的长期生存率,这种作用在与其它造血刺激因子和抗放剂协同作时更为明显。目前认为,SCF的主要防护机制是可以抑制凋亡和促进细胞周期的进程,加速骨髓及外周血多种有效成分的增殖和分化等,且其抑制凋亡机制与p53、Ca^2+内流及caspase的介  相似文献   

12.
急性运动对骨骼肌肌浆网钙转运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肌浆网(SR)在调节骨骼肌收缩一舒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在本研究中采用持续运动方式观察急性运动对SR钙转运能力的影响,发现运动后股四头肌SRCa2+-Mgz+-ATPase水解活性下降18.31%(P<0.01),SRCa2+-ATPase水解活性下降18.47%(P<0.01);SRCa2+转运能力明显下降,表现为SRCa2+初始摄取率和SRCa2+最大转运能力分别下降57.79%(P<0.01)和55.98%(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急性运动后SRCa2+摄取功能下降可能与运动性骨骼肌疲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结构,功能及模拟配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洪声  王敏 《武警医学》1999,10(11):659-662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机体为了防御新陈代谢及其他生命活动中氧自由基的损伤和破坏,组织与细胞中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抗氧化防御系统,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简称SOD)是一类抗氧化防御体系中的重要金属酶,它的改变或变化对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起着不可低估的生理和病理性的调控作用。由于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与许多种疾病的形成、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有密切关系,因此SOD对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及其质子化产物作为底物的歧化反应,是它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基础医…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是临床老年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房颤主要发生在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中。随着社会人口不断老龄化,房颤将成为全球最高发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我们通过分析我院6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从而探讨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及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短期死亡(血液透析后3~12个月内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1月~2015年12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开始MHD并于3~12个月内死亡的43例老年患者为A组,同期开始MHD且生存时间>12个月的106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 B组),回顾性地分析导致老年MHD患者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MHD患者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46.5%)、脑血管疾病(25.6%)和感染性疾病(14.0%)。两组在血液透析方式、血流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年龄、透析前并存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均P<0.05),而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指标显示,A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 LVPWT)及左心室体积指数( LVMI)均高于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EF)及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前并存心血管疾病、低血浆白蛋白、低EF值是老年MHD患者短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MHD患者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合并基础心脏病、营养不良、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是其死亡的主要因素。积极治疗基础病、早期充分透析、加强并发症防治、改善营养状态、注重心脏功能改善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癌症患者唾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临床意义武警江苏总队医院何海明,刘道恩,李继红,刘金波,周宁(扬州225003)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是以超氧自由基为底物的特异性酶,具有清除超氧自由基的作用。氧自由基和SOD...  相似文献   

17.
缺血所致小肠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再灌注时生成氧自由基(oxygenfreeradical,OFR),OFR直接和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作用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细胞死亡。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是机体抗OFR损伤的重要物质。谷氨酰胺(giutamine,GLN)是合成GSH的必需物质,肠上皮通过代谢GLN生成大量合成GSH的前体物质谷氨酸,因此,GLN可能是通过维持细胞内GSH水平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为了探讨谷氨酰胺(GLN)对缺氧复氧损伤人小肠上皮细胞(IEC)…  相似文献   

18.
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烧伤后心肌损害及心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烧伤早期心肌损害及心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测定烧伤前(对照组)及烧伤后3,8,24小时左心功能变化、血浆心肌球蛋白轻链1(CMLC1)含量、心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及钙离子(Ca2+)含量,测定心肌肌浆网(SR)Ca2+-ATPase活性及SRCa2+转运功能。结果烧伤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降低,CMLC1显著升高,心肌ACE活性、An及Ca2+含量增加,SRCa2+-ATPase活性降低,SR Ca2+摄取减少。预防性给予ACE抑制剂可显著降低烧伤后心肌ACE活性,减少A。产生,使血浆CMLC1下降、Ca2+含量降低,增加SRCa2+-ATPase活性、SRCa2+摄取,明显改善左心室功能。结论心肌局部RAS激活参与烧伤后心肌损伤,抑制SRCa2+转运可能是其促进心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应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循环血液(IntravascularLaserIrradiationofBlood,ILIB)治疗34例脑梗塞病人,并与30例非ILIB治疗的脑梗塞病人作对照。结果有效率达97%,明显高于对照组,ILIB治疗后能降低血粘度,其中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P<0.01);能够对抗氧自由基,3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含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rrum-containingSOD,FeSOD)、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omese-containingSOD,MnSOD)、含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andZinc-containingSOD,CuZn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其中FeSOD及CuZnSOD高于对照组(P<0.05);还能降低具有神经毒性的血浆中分子物质(MiddleMolecularSubstances,MMS)水平(P<0.01),且低于对照组。表明ILIB对防治脑梗塞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29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体内氧自由基代谢及复方天棘胶囊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HAPC患者体内存在有严重的氧自由基代谢失衡,与本地区同龄健康人比较,代表机体自由基含量的——丙二醛(MDA)明显升高(P<0.01),具有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通过复方天棘胶囊治疗后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SOD和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1);表明该药具有调节和改善HAPC患者体内氧自由基代谢失衡的作用,为今后HAPC患者的治疗上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