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应用迭代重建技术的低剂量增强CT评估肝脏肿瘤的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价采用iDOSE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增强CT评估肝脏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临床拟诊肝脏肿瘤患者48例进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门脉期肝脏增强CT扫描,常规剂量扫描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生成图像(A组),低剂量扫描分别采用FBP(B组)及iDOSE重建生成图像(C组),计算噪声(Noise)及CNR;按1~4分评价诊断信息(肿瘤边缘锐利度、肿瘤与正常肝脏组织对比度、图像主观噪声、图像总体质量),并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低剂量扫描序列有效剂量(ED)较常规剂量平均降低49.71%。C组图像噪声较A、B两组降低(NoiseC=12.79±2.53,NoiseA=14.27±3.44,NoiseB=19.04±4.03;P均<0.001),CNR升高(CNRC=3.52±1.87,CNRA=2.61±1.77,CNRB=2.56±1.37;P均<0.001)。C组图像各项诊断信息评分与A组无差异(P>0.05)。结论 应用iDOSE迭代重建技术可在扫描剂量减半的情况下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肝脏增强CT图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基于去脂体质量(LBW)低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对于能谱增强 CT显示结直肠癌图像质量的影响,并筛选最佳能级。方法 将150例疑诊结直肠肿物患者随机分为总体质量(TBW)组(A组)、500LBW组(B组)及400LBW组(C组)各50例,分别以500 mgI/kg(TBW)、500 mgI/kg(LBW)、400 mgI/kg(LBW)方案注射对比剂,行能谱CT全腹增强扫描。对A、B组重建70 keV图像,C组重建40~70 keV(间隔10 keV)图像(C40~70 keV亚组),测量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下动脉(IMA)和静脉期肝实质CT值,计算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和肝脏增强CT值(ΔHU),比较各组图像质量。结果 相比A组,B、C组对比剂剂量分别降低23.00%及37.19%(P均<0.05)。动脉期A、B组及C40~60 keV亚组SMA和IMA的CT值均>350 HU。B组SMA及IMA的CT值变异率分别为9.42%和9.32%,C60 keV亚组SMA和IMA的CT值变异率分别为9.82%和10.09%,均低于A组(P均<0.05)。静脉期中,A、B组及C40~60 keV亚组的ΔHU均>50 HU。B组和C60 keV亚组ΔHU变异率分为8.60%和8.67%,均低于A组(P<0.05)。3组动、静脉期结直肠癌标准化碘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内C60 keV亚组动、静脉期主观评分均最高,且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亚组主观评分均低于A组(P均<0.05)。结论 基于LBW低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结合能谱CT可利用低对比剂剂量获得高质量图像;60 keV为最佳扫描能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SDCT)对肝脏行三期增强扫描的虚拟平扫(VNC)图像代替真实平扫(TNC)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肝脏疾病患者SDCT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经后处理获得动脉期VNC图像(VNCa)、门静脉期VNC图像(VNCp)及平衡期VNC图像(VNCe)。联合单能量成像,采用TNC与VNC成像技术分别测量肝脏及竖脊肌的CT值与噪声值(SD),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计算受检者接受的有效剂量(ED),比较2者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结果 VNC的SD值比TNC低(P<0.05),SNR值比TNC高(P<0.05)。肝实质VNC与TNC图像CT值一致性良好(平均差值<2 HU),病灶均显示清晰,肝脏VNCa图像质量最佳(P<0.05)。采用"VNC+直接增强"方案可降低约24.65%的辐射剂量。结论 采用SDCT三期VNC图像均可满足诊断肝脏疾病需要,较TNC噪声更低、SNR值更高,并可良好显示病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以不同加速因子(acceleration factors,AF)敏感性编码(SENSE)与压缩感知(CS)及SENSE组合(CS-SENSE)技术所获颅脑三维相位对比MR静脉造影(3D PC-MRV)图像质量,以优化序列。方法 前瞻性对26名健康志愿者以AF分别为6和9的SENSE技术,以及AF分别为9、12、15及18的CS-SENSE技术采集颅脑3D PC-MRV,并依次记为MRVSENSE6、MRVSENSE9、MRVCS9、MRVCS12、MRVCS15和MRVCS18。比较上矢状窦(SSS)和左(L)、右(R)侧乙状窦(SiS)在各组3D PC-MRV软组织图中,以及SSS和左(L)、右(R)侧横窦(TRS)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在各组3D PC-MRV幅度图中的差异;对比整体图像质量及静脉窦和脑静脉结构可视化主观评分。结果 3D PC-MRV软组织图中,除CNRR-SiS外,MRVSENSE6的SNRSSS、CNRSSS、SNRR-SiS及SNRL-SiS均高于MRVSENSE9P均<0.05),MRVCS9、MRVCS12及MRVCS15图像各参数均高于MRVSENSE9P均<0.05)而与MRVSENSE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RVCS18的SNRR-SiS和SNRL-SiS均低于MRVSENSE6,CNRL-SiS高于MRVSENSE9,SNRSSS、SNRR-SiS及SNRL-SiS低于MRVCS9及MRVCS12,SNRR-SiS低于MRVCS15P均<0.05),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D PC-MRV幅度图中,MRVSENSE6各参数均高于MRVSENSE9,MRVCS9及MRVCS12均高于MRVSENSE6,MRVCS9、MRVCS12、MRVCS15及MRVCS18均高于MRVSENSE9,MRVCS15及MRVCS18均低于MRVCS9,MRVCS18低于MRVCS12P均<0.05),其余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与上述客观评价结果相似。结论 相比SENSE,基于CS-SENSE的3D PC-MRV可在更短时间内获得质量更优的颅脑静脉图像;AF取12为优化序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服与注射18F-NaF两种给药途径对PET/CT骨显像中靶/本底比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例接受18F-NaF PET/CT骨显像检查的患者,于静脉注射18F-NaF后1 h(A组)行全身PET/CT采集;间隔1天后口服相同剂量18F-NaF后1 h(B组)及2 h(C组)再次行全身PET/CT采集。记录各部位骨骼和肌肉最大标准化摄取比值(SUVmax),以骨骼为靶组织、邻近肌肉为本底,计算骨骼SUVmax/肌肉SUVmax值(靶/本底比值)。比较3组各部位SUVmax及靶/本底比值差异。结果 20例中,2例退出研究,最终18例患者完成所有检查。与A组相比,B组15例可见胃部显像剂分布,3例未见;C组胃部均未见显影,但10例可见肠道显像剂分布,余8例未见。3组间竖脊肌和双侧臀大肌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其他部位本底SUVmax及各部位靶组织SUVmax、靶/本底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C组及A组各指标均高于B组(P均<0.05),而C组与A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口服18F-NaF后2 h采集PET/CT的图像质量和靶/本底比值与静脉注射18F-NaF相似。口服给药可用于临床日常工作,尤其适用于难以接受静脉注射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体腹部脂肪分布、肝脏脂肪含量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于我院接受定量CT (QCT)腰椎骨密度(BMD)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23名,将受检者分为肥胖组与正常组,比较2组间L2~3、L3~4、L4~5、L5~S1椎间隙水平层面的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AA)、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分析肥胖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椎间隙水平层面VAA值与年龄、BMI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组L4~5椎间隙水平层面VAA较正常组增大(P=0.005),2组余椎间隙V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肥胖组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较正常组增高(P=0.001);肥胖组L4~5椎间隙水平层面VAA与年龄及BMI均呈正相关(r=0.485、0.389;P=0.012、0.049)。结论 QCT可评估肥胖者腹部脂肪的分布;L4~5椎间隙水平层面VAA可预测肥胖风险;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在定量诊断肥胖者肝脏脂肪含量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70 kVp在低体质量指数(BMI;BMI≤22 kg/m2)患者腹部CTA中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腹部血管疾病而行全腹部CTA检查、BMI ≤ 22kg/m2的患者48例,按管电压和对比剂摄入量分为2组,A组27例,采用70 kVp(对比剂300 mgI/kg体质量);B组21例,采用120 kVp(对比剂500 mgI/kg体质量);其余参数两组相同;对比剂均采用350 mgI/ml的碘海醇。2名观察者分别以5分制对两组右肾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对评分行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主观评分差异性;测量A、B组的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的CT值及同层面竖脊肌的CT值和SD值(噪声)。比较两组上述动脉CT值、腹主动脉SNR和CNR;比较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患者总摄碘量。结果 2名观察者对两组右肾动脉图像评分中位数均为5.00(1.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很好(Kappa=0.932、0.911);A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的CT值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腹主动脉SNR、CNR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CTDIvol和DL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CTDIvol较B组降低73.36%、DLP降低74.41%;A、B组患者总碘摄入量分别为(46.33±6.43)ml、(84.31±10.71)ml,A组较B组每例患者总碘摄入量降低45.05%。结论 针对BMI≤ 22 kg/m2患者,采用70 kVp低管电压行腹部CTA扫描,可显著提高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图像CNR和SNR,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及患者摄入总碘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低碘含量对比剂上腹部增强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接受上腹部增强CT扫描患者,随机分为A组(管电压120 kVp、碘含量300 mgI/ml)、B组(管电压120 kVp、碘含量270 mgI/ml)、C组(管电压100 kVp、碘含量300 mgI/ml)及D组(管电压100 kVp、碘含量270 mgI/ml),各25例;均采用40%ASiR算法和FBP算法混合图像重建。测量并分析各组门静脉期图像相同部位CT值、CNR、图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按4分制对所得图像进行总体图像质量评价,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CT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D组与A组比较,腹主动脉CT值、肝实质CT值、CNR腹主动脉、CNR肝实质、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D组CTDIvol分别为15.73±5.59、15.34±4.20、12.57±2.55、11.23±2.57,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45%、90.00%、90.48%、90.91%。4组图像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45%、90.00%、90.48%、90.91%(P>0.05)。结论 采用低管电压(100 kVp)结合低碘含量(270 mgI/ml)对比剂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所得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且可降低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维T2加权快速梯度回波(3D-T2-FFE)图像对显示腰骶丛神经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腰骶丛神经病变患者29例,行常规腰骶椎MRI后加扫3D-T2-FFE及MR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MR-PROSET)序列成像。测量并计算2个序列图像的神经信噪比(SNR神经)、肌肉SNR(SNR肌肉)、对比噪声比(CNR神经/肌肉),比较2个序列图像对腰骶丛神经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所有病例3D-T2-FFE图像CNR(0.21±0.08)高于MR-PROSET图像(0.11±0.04,P<0.01),SNR肌肉(66.99±24.62)低于MR-PROSET(108.92±42.28,P<0.01),SNR神经(150.34±14.98)与MR-PROSET图像(138.02±1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T2-FFE图像显示骶丛、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评分 (2.32±0.13、1.63±0.60、1.84±0.38)均高于MR-PROSET图像(1.95±0.14、0.11±0.32、1.16±0.38,P均<0.05),而腰丛、腰骶干、坐骨神经的评分(2.95±0.05、1.79±0.42、1.84±0.09)与MR-PROSET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79±0.42、1.63±0.50、1.74±0.10,P均>0.05)。结论 3D-T2-FFE序列图像可有效评估腰骶丛神经病变,为临床提供更客观、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瘤宽体探测器CT灌注成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的宽体探测器CT扫描资料。CT灌注(CTP)扫描采用16cm探测器覆盖的轴扫模式,ASiR-V50%,注射对比剂6 s后开始行CTP数据采集,共采集26期图像,在第22 s、51 s及153 s获取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图像。测量肾上腺腺瘤(A组)和对侧正常肾上腺结合部(B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P)及表面通透性(PS)值。比较2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并评价辐射剂量。应用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A组的BV、MTT及PS值均低于B组(P均<0.05),2组间BF、T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BV、MTT及PS值诊断肾上腺腺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0.762及0.831,以PS值1.37 ml/(100g·min)为阈值诊断腺瘤的敏感度为95.2%,特异度为81.0%。平扫、CTP) 含增强三期)的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3.20±0.57)、(19.98±1.95)。结论 宽体探测器CT灌注成像可为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提供高质量常规三期强化图像,同时提供有效的定量灌注数据。PS值对腺瘤有较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部围针结合体针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分为头部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实验组),焦氏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对照组1),及康复组(对照组2)。判定标准为上田敏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头部围针组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实验组ADL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其他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部围针是有效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骨折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化、针对性的康复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统一发放问卷,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出院后康复知识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骨折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化、针对性的康复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统一发放问卷,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出院后康复知识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果疗效与常规治疗的28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5-12月在本院分娩、无慢性躯体疾患、无精神障碍、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的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疼痛、睡眠质量、排泄情况、子宫复旧、产后抑郁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5—12月在本院分娩、无慢性躯体疾患、无精神障碍、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的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疼痛、睡眠质量、排泄情况、子宫复旧、产后抑郁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59例。用药前、后分别测血压、心率、心电图QTc、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房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60%,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87.2%,总有效率78.0%。用药过程中仅有心率减慢、QTc延长及早期收缩压下降。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剂量以160mg/d为宜。  相似文献   

18.
简要概述了大蒜素对实验糖尿病动物糖代谢、胰岛β细胞、糖尿病血糖干预的作用机理,以及大蒜素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康复训练时间选择对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斌 《临床医学》2009,29(5):5-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最佳时间。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除常规治疗外,分别在发病后1、3、5 d给予康复训练,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3 d组较其他组吞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d组疗效最好,有效率为90.63%。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第3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While conventionally most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diabetes are thought to have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 with the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obesity, more are being affected by type 2 (T2) DM. Obesity leads to increased insulin resistance, which over time can lead to progressive β-cell failure and ultimately T2DM. However, patients developing T1DM may also be obese, making both the proper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es in children more challenging. In this commentary,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impact ofobesity on the presentation of pediatric diabetes, how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T1DM and T2DM, and the proper management of both dis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