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包裹性胸腔积液是发生在胸膜粘连基础上的局限性胸膜积液,可以是大量胸膜积液局限后形成,也可以是局部胸膜粘连同时有渗液形成。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总是要在有胸膜粘连的基础上形成包裹性胸膜积液。包裹性胸膜积液可发生在胸膜的任何部位分有胸壁包裹,时间包裹,叶间合并其它部位的包裹性积液;还发生在横膈、纵膈胸膜的包裹性积液等几种类型。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包裹性积液: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气胸是内、外科常见急诊之一。自发性气胸是胸膜气肿性囊膜破裂引起的原发性气胸和基于肺部疾患引起的继发性气胸,是由脏层胸膜或壁层胸膜撕裂引起气体进入胸腔所致。前者来自肺脏疾患,如气肿性肺泡、肺囊肿或胸膜下空洞的破裂。后者发病于肺脏以外疾病,如人工气腹、胃肠穿孔、膈下脓肿等。本文将我院近年收治的43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和X线表现总结报告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者共作小儿超声及X线胸部检查16例,年龄3周至11岁。7例在2天内,3例在四周后,并作胸部CT。最后诊断纵隔肿瘤8例,胸膜肿瘤转移1例,胸膜积液4例,横膈弛缓症3例,外伤性膈疝1例,胸部肾异位1例(有的病例有两种疾病一译者)。作者认为,①超声可迅速无误地诊断胸腔积液(浆液、脓液、血液或乳糜胸)及肿瘤扩展。临床适应情况下还可藉超声之助作导向穿刺,多房性胸腔积液亦可选用此法,②邻近横膈部有浓密影时可为实质性器官引起,超声可予确诊。一例左胸有浓影,左膈界线消失,超声指出为肿瘤。CT确诊为脂肪瘤;③超声对后纵隔占位性病变结合CT可确诊肿瘤及其范围。一例左右上纵隔阴影,超声意见为囊性或实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61岁,不慎从1.5m高的梯子跌落致左侧胸部疼痛,无胸闷、气喘,未行特殊诊疗。第2d感疼痛加剧,遂就诊当地医院,行X线检查提示左侧胸腔积液,无积气,转诊我院。复查X线检查,左侧胸腔积液较前进展。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出血性液体约1500ml。患者胸闷、气喘明显缓解。进一步行胸部增强CT示,左膈下动脉破裂出血,延迟性造影剂无明显的腹部出血灶;CT也未提示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26例膈肌包虫囊肿的X线表现,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X线表现分为单纯性包虫囊肿及破裂感染的包虫囊肿两类,单纯包虫囊肿表现为膈肌局限性膨出;带蒂的突向胸腔的卵园形阴影,及合并囊肿钙化。破裂感染的包虫囊肿表现为囊肿内“月牙征”,“水上百合”或“气液平”;合并胸膜及肺内感染或肺包虫囊肿,及类似单纯性胸腔积液。讨论了常规X线,CT,超声的影象诊断。并指出多数膈肌包虫囊肿位于右侧膈肌,约8倍于左膈,因此,左膈的一些病变,一般不应考虑包虫囊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伴肝硬化的病毒性肝炎相关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01至2018-03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不伴肝硬化的病毒性肝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生命体征、血生化及微生物学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胸腔积液的生化、常规、微生物学检查,行胸腔镜检查的患者,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共有132例病毒性肝炎合并胸腔积液病例入选,排除因心、肺、肾等脏器病变,以及肝硬化、结核、肿瘤、风湿等引起的胸腔积液后,剩余6例。胸腔积液为渗出液,单侧或双侧,少量至中量。其中2例行胸腔镜检查,壁层胸膜纤维素性渗出、局部充血,少量粘连。壁层胸膜病理检查发现:纤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生,被覆纤维素性渗出及坏死;有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大片新鲜和陈旧性出血。结论 未出现肝硬化和低蛋白血症的病毒性肝炎也可引起胸腔积液。病毒性肝炎治愈或好转后,胸腔积液可以吸收或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菌性肝脓肿间接征象的螺旋CT表现,以期提高在临床症状不典型时对该病诊断水平提高。方法: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后复查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7例。全部病例均由GE Hispeed DX/I型螺旋CT行双期及延时扫描。结果:细菌性肝脓肿间接征象:1.动脉期肝段性强化6例;2.双侧胸腔或右侧胸腔少量积液4例;3.相邻膈肌激惹或腹腔筋膜增厚3例;4.合并结石1例;5.合并肝内胆管扩张(均为轻度扩张)2例。6.肝栓塞1例。结论: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在细菌性肝脓肿的间接征象的CT特征是;肝动脉期出现病灶周边段性强化,肝静脉期及延时扫描无此特征;病变在急性期出现双侧胸腔或右侧胸腔少量积液;相邻膈肌激惹征或腹腔筋膜增厚。根据以上特点及脓肿本身表现可完全与肝脏其它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8.
胸膜间皮瘤伴膈肌翻转造成CT误诊两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两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引起膈肌翻转误诊为腹内及胸膜联合病变的病例,通过误诊原因分析认为:如果膈肌附近病变不易判定其起源时,应想到膈肌翻转的可能性,采用矢状面重建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膈肌以及病变和膈肌的关系,如发生于左侧,还可通过胃底气钡双对比造影显示膈肌,从而判定病变的起源。  相似文献   

9.
膈下动脉参与供血的肺部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膈下动脉(IPA)参与肺部出血性疾病病灶供血的表现,评价经导管栓塞IPA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IPA参与肺部病变供血的肺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患者中肺部恶性肿瘤9例、支气管扩张7例、慢性炎症2例;对参与肺部病变供血的IPA进行了选择性栓塞术,栓塞剂为聚乙烯醇微球(PVA)、明胶海绵颗粒和微型钢丝圈。结果选择性IPA造影均显示IPA管径增粗、分支增多紊乱和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形成,伴有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者9例、IPA供血区对比剂外溢6例、IPA与肺动静脉异常交通或分流9例、非特异性片状对比剂浓染2例。18例患者的病灶均与胸膜关系密切,病变贴近膈胸膜者11例、纵隔胸膜者5例、下肺外侧胸膜者2例。本组患者均行供血IPA的栓塞术,同时栓塞胸廓内动脉7例、肋间动脉3例,术后咯血停止;随访8个月至4年,3例分别于术后1、2、6个月复发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停止;15例未再咯血。结论IPA可参与肺部出血性病变的供血,以邻近横隔和纵隔胸膜的病变多见,这是造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失败的原因之一,行供血IPA栓塞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图 1 仰卧位扫描时 ,双侧肺外围与后胸壁间出现密度均匀的新月状增高影。 图 2 俯卧位扫描时 ,在同一层面的肺外围与前胸壁间出现密度均匀的新月状高密度影 ,其后胸壁与肺外围间的病灶随即消失。游离性胸腔积液在常规X线诊断中是不困难的。CT检查对于反映有无游离性胸腔积液比X线检查更为敏感。但在CT诊断中 ,游离性胸腔积液与胸膜肥厚有时并不好鉴别 ,主要是因为扫描体位一般取仰卧位 ,且鉴别游离性胸腔积液与胸膜肥厚时 ,常常利用CT值这一参数和胸膜病变的CT影像学表现来加以区别。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11.
膈肌及其邻近区域的疾病、创伤、感染、肿瘤等,常涉及胸腔与腹腔,此部解剖关系复杂,病理生理多变涉及面广,临床表现易于混淆,往往不能及时确诊。本讨论了累及膈肌和膈上、下邻近区域的多种病变和影像学表现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包裹性胸腔积液分型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科书中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定义是 :胸膜炎时 ,特别是化脓性胸膜炎时 ,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发生粘连 ,将积液局限在胸腔的某个部位。但关于包裹的程度分类没有说明。本人通过对普通X线观察 ,根据包裹的程度、范围、部位 ,将包裹性胸腔积液分为 3类 :即完全性、不完全性、叶间纵隔性。这样分型能给临床医师穿刺定位提供准确的资料 ,现将分型予以说明。完全性的包裹性胸腔积液[1 ,3]工作中常遇到肺底包裹性积液、侧胸壁包裹性积液和前后壁的包裹性胸腔积液。只要在胸部透视时摆一下体位 ,如 :肺底积液时 ,横隔升高 ,最高点在外侧 1 / 3处。膈面…  相似文献   

13.
钟晓  张良智  刘毅 《放射学实践》2003,18(4):306-307
胸腹部创伤所致膈肌损伤 ,引起腹腔脏器经破裂的横膈入胸腔 ,称创伤性膈疝[1 ] 。初期往往因横膈稍抬高 ,少量胸液 ,被忽视而漏诊 ,造成临床诊治困难 ,预后有时极为凶险。也有将膈麻痹而误诊为迟发型膈疝的。本院曾诊断 2例 ,现报道如下。病例 1 女 ,68岁 ,车祸伤4h。查体 :血压 1 2 0 / 80mmHg ,胸廓挤压征阳性 ,左侧腰部肿胀且压痛明显 ;腹穿阴性。腰椎片 :双侧第 1 2后肋、L1 椎体及L1 3左侧横突骨折。胸腹部CT :左膈肌较右膈稍抬高 ,双下肺挫伤伴左下肺膨胀不全及实变、胸腔少量积液 (图 1a) ;左肾挫伤伴肾周筋膜及腹膜后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14.
胰腺炎胰漏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2 9岁 ,间断性上腹痛伴发热 1年余。近 2周再次发作 ,疼痛加剧 ,伴气喘。胸部CT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 ,左侧少量积液 ,心包中等量积液。实验室检查 :血淀粉酶 >180 0U/L ,胸水淀粉酶 >180 0U/L。心包、胸腔积液为咖啡色 ,抽液后反复迅速出现。腹部B超及CT报告胰头后方囊实性混合性占位病变 (图 1)。MRI显示腹膜后积液 ,液体向上延伸达横膈。最后行逆行胰导管造影 (ERCP)检查 :经导管注射对比剂 ,胰管显影 ,同时在胰管的头体交界处见对比剂外漏 ,漏出的对比剂形态不规则 ,边缘整齐 ,向上延伸14 5cm(图 2 )。病人述腹…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胰外扩散在临床很常见,常借潜在的解剖间隙和通道向胸腔扩散;由于胰酶特殊作用及胰腺特定的解剖位置,炎症通过系膜孔及韧带裂隙处进入腹膜腔,可使膈下腹膜外间隙脂肪受累;胰腺炎症亦可向肾周间隙扩散,由于肾周间隙或肾周前间隙与膈下腹膜外间隙相通连,炎症可跨筋膜扩散侵入膈下,进而通过膈肌裂孔及横膈周围的淋巴丛与纵隔及胸膜下间隙逐渐渗入胸腔造成胸水。就急性胰腺炎病变局部及胰外扩散途径,以及胰性胸水的解剖通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胰腺炎胰外扩散在临床很常见,常借潜在的解剖间隙和通道向胸腔扩散;由于胰酶特殊作用及胰腺特定的解剖位置,炎症通过系膜孔及韧带裂隙处进入腹膜腔,可使膈下腹膜外间隙脂肪受累;胰腺炎症亦可向肾周间隙扩散,由于肾周间隙或肾周前间隙与膈下腹膜外间隙相通连,炎症可跨筋膜扩散侵入膈下,进而通过膈肌裂孔及横膈周围的淋巴丛与纵隔及胸膜下间隙逐渐渗入胸腔造成胸水。就急性胰腺炎病变局部及胰外扩散途径,以及胰性胸水的解剖通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胸腔积液1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无论是在门诊还是住院患者中,胸腔积液病人均有增多趋势,而且其病因构成比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我科2002年8月-2006年2月共收治胸腔积液患者180例,其中包括结核性胸膜炎、胸膜间皮瘤、胸膜转移癌、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胸腔漏出液等,我们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了病因诊断及合理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横膈疝分为先天性与获得性两种.腹腔内或腹膜后脏器或组织可通过横膈的先天性缺陷及创伤性横膈破裂而进入胸腔所形成的膈疝,称之为先天性与获得性膈疝。创伤性膈肌破裂所形成的膈疝较少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由刺伤、弹片伤、车祸撞伤或从高处跌下所致。早期因重伤患者剧痛及不能配合、给X线检查带来困难,胸部X线征象又多样化,很难与其它胸部病变相鉴别而延误诊治。本文收集从1980年至2004年经手术证实资料完整的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乳糜胸(chylothorax)是由于胸导管及其分支损伤或阻塞后局部压力升高导致乳糜液积存于胸膜腔。创伤性病因可分为颈、胸、腹部手术的医源性损伤和外伤、分娩、剧烈呕吐等突发腹压升高的非医源性损伤;非创伤性病因包括先天性胸导管畸形或发育不全、纵隔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等,其中医源性损伤在临床上最为常见[1]。临床发现外科病史伴乳白色胸腔积液,甘油三酯浓度>110 mg/dl或脂蛋白电泳发现乳糜微粒,可确诊为乳糜胸[2,3]。  相似文献   

20.
胸腔积液量的CT简易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征,积液量的计算也是经常需解决的问题。胸腔积液量的估算通常需依赖影像学方法。常采用的影像学手段是普通X线及超声检查,X线检查对胸腔积液量的估算较为粗略,极少量的积液很容易漏诊,正位结合侧位对200ml的积液检出困难,当肋膈窦变钝或增平即可判断积液量至少为300~400ml,但缺少量化指标,只是粗略地判断为少量、中量或大量。超声检查则对少量的胸腔积液敏感,表现为小的无回声区,甚至可测出低于100ml的少量积液,但也缺少量化指标,不能准确估算积液量。目前胸部的CT检查较为普及,在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