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带血供胫骨骨膜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解决胫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和陈旧性骨折等治疗难题。方法:应用胫骨筋膜骨膜瓣、带胫前血管的骨膜瓣和节段血供胫骨骨膜瓣移位术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胫骨骨不连接4例,陈旧性胫骨骨折3例,新鲜骨折3例,左胫骨上段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切除后骨缺损1例。结果:9例病人于12~16周骨愈合,2例骨不连接病人于术后21周骨愈合。结论:带血供胫骨骨膜瓣移位术操作简单,不需吻合血管,可在一个切口中完成,病人痛苦小,骨愈合快。节段血供胫骨骨膜瓣移位术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  相似文献   

2.
胫后血管间隙支胫骨内侧骨膜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带血供9胫后血管肌间隙支)胫骨内侧骨瓣移位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及骨不连。方法 23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及骨不连患者均采用切取该骨膜瓣移位于骨折处。结果 23例患者经切开复位固定、该骨膜瓣移位术治疗,术后骨折部血供良好,骨折一期愈合,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现象。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由于该骨膜瓣较厚,血运丰富,供体量大,能够较好的促进骨的愈合。特别对于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发生率较高的胫骨中下1/3骨折,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骨不连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带不同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骨不连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旋肱前血管内、外侧降支、肱血管肌间隙支,桡侧副血管和骨间返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创用了以上述血管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并总结临床应用情况。结果:临床施术36例,效果满意。上述5种骨膜瓣移位术均各有其适用范围。结论:旋肱前血管外侧降支肱骨上段骨膜瓣适于修复肱骨近端;旋肱前血管内侧降支肱骨中段骨膜瓣是修复肱骨上段的理想供区,肱血管肌间隙支肱骨中段骨膜瓣供修复肱骨中下段,桡侧副血管肱骨下段骨膜瓣适于修复肱骨中段或中下段;骨间返血管尺骨上段骨膜瓣逆转移位则用于修复肱骨下段髁上部。  相似文献   

4.
带血供胫骨节段性骨膜瓣转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胫骨带血供骨膜瓣的转位治疗胫骨骨不连接 ,陈旧性胫骨中下 1/ 3骨折。方法 利用胫前血管直接骨膜支为蒂的节段性骨瓣膜转位治疗胫骨骨不连接 5例 ,胫骨中下 1/ 3陈旧性骨折 7例。结果  5例骨不连接病人于术后 16~ 2 0周骨愈合 ,7例陈旧性骨折病人于 10~ 12周骨愈合。结论 带血供胫骨节段性骨膜瓣移位术 ,血供可靠 ,操作简单 ,可在同一切口中完成 ,骨愈合快 ,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临床上治疗胫骨骨不连、骨缺损提供新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方法 通过观测胫骨骨膜呈节段性分布的解剖学特点,设计胫前血管骨膜支胫骨骨膜瓣移位术和带血供胫骨内侧面骨膜瓣移位术两种手术方式。结果 经临床应用36例,平均随访2年,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是治疗胫骨骨不连、骨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胫前血管骨膜支胫骨骨膜瓣移位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临床上治疗胫骨骨不连提供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修复方式。方法 通过解剖学观测证实,胫前血管向径骨外侧面恒定地发出节段性骨膜支。设计以胫前血管骨膜支为蒂的胫骨前外侧骨膜瓣移位修复胫骨骨不连。结果 临床应用14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该手术简便易行,是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带筋膜外踝前动脉蒂外踝骨膜骨瓣的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成人尸体动脉灌注标本10具20侧小腿,观测外踝前动脉的起源、走行、外径、主干长度等,数据行统计学处理。根据解剖学特点设计带筋膜外踝前动脉蒂外踝骨膜骨瓣临床应用10例,随访时间6个月-6年。结果 临床用以治疗新鲜、陈旧距骨骨折共9例、胫骨骨折l例,术后均获满意愈合。按Kenwright疗效标准评定,优5例,良3例,可2例。结论 带筋膜外踝前动脉蒂外踝骨膜骨瓣为修复距骨骨折、骨不连、骨坏死及陈旧性胫骨下段骨折提供了一个新而可靠的供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在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及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8例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在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同时,取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包绕骨折端。结果随访3~6个月,无一例骨折出现骨不连及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术是治疗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及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8):1683-1686
[目的]对胫骨骨膜瓣治疗胫骨骨不连、骨缺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方法]以"骨不连""骨缺损""胫骨骨膜瓣"为关键词检索国内数据库和Pub Med,对搜集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胫骨骨膜由隐动脉、膝下内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供养,利用这些血管骨膜支为蒂切取相应骨膜瓣覆盖骨折处,可促进骨折愈合。[结论]胫骨骨膜瓣的修复部位遍及胫骨上、中、下各段,为临床治疗胫骨骨不连、骨缺损提供诸多选择。  相似文献   

10.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骨折及骨不连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难愈性骨折及骨不连。方法 1995年以来应用该骨膜瓣修复肱骨难愈性骨折及骨不连23例,其中粉碎性、多段骨折等难愈合性骨折12例,骨不连11例,合并桡神经损伤7例。手术方式为开放复位,内或外固定及应用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覆盖骨断端。结果 术后经6-24个月随访,除2例骨不连患者对关节活动不满意外,其余病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骨膜瓣成骨好。难愈性骨折愈合时间为2-3个月,骨不连愈合时间为3-5个月,桡神经功能均恢复。结论 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对肱骨骨折及骨不连具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