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益气化瘀利水方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368例PCI术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中药益气化瘀利水方,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BNP的差异,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心衰改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83. 7%)优于对照组(61. 4%)(P 0. 05);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血清BNP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益气化瘀利水方联合西药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20,(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肝素钠、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疗程14 d。检测常规超声参数(LVMI、RWMI、LVESVI、LVEDVI、LVEF、FS、E/A)、三维应变参数(GCS、GRS、GLS)、血清sST2及ANGPTL4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LVMI、RWMI、LVESVI、LVEDVI、GCS、GRS、血清sST2降低(P0.05),LVEF、FS、E/A、血清ANGPTL4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少左心室重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出血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肌力、血肿体积、中医证候积分、住院时间,并评估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下降,血肿体积明显缩小,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术后瘫痪侧肌力均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8%(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出血患者的GCS评分、肌力,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缩小血肿体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中医证候疗效。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11):1517-15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心衰介入术后左心室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冠心病心衰患者,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介入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方,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左心室功能和BNP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心室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LVEDD、LVSED、BNP上则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西药对冠心病心衰介入术后左心室功能、BNP有改善作用,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方对热毒痰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0例接受PCI术且中医辨证为热毒痰瘀证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方,连续用药1个月。观察PCI术后24 h和30 d的中医证候积分;术后24 h、7 d及30 d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BC、NEU明显下降(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CRP、hs-CRP、IL-6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术后7 d、30 d hs-CRP较对照组下降,7 d IL-6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清热化瘀方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法对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术后冠脉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CI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解毒方药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对患者服药后的临床症状、心脏彩超EF值变化、心绞痛发生率、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升高心脏彩超EF值、缓解心绞痛发生率、再狭窄发生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改善,治疗组在各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法能提高PCI术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在减少PCI术后再狭窄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初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依据患者体质量指数不同分为正常(体质量)组(BMI≤24 kg/m2,30例)、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42例)、肥胖组(BMI≥28 kg/m2,48例)。采用心脏超声检查患者左心房、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AF)、舒张期末左室后壁厚度(LVD)、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射血分数(EF),采用血流多普勒与组织多普勒检测患者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舒张早期二尖瓣环根部运动速度峰值(Ea峰)、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计算E/Ea、E/A比值。使用三维超声采集左心室容积图像,计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率(GLS)、圆周应变率(GCS)、径向应变(GRS)。比较3组各参数差异。结果二维超声检查结果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患者心腔结构参数(LAF、LVD、IVS)与左室射血分数(EF)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患者E/Ea比值逐渐增加、E/A比值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患者GLS、GCS、GRS水平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水平随体质量指数不同而变化。体质量指数越大,心脏舒张与收缩功能受损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服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bFGF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方,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1个月后分别检测两组bFGF水平,治疗组为6.99±2.6pg/ml,对照组为5.69±1.81pg/ml,两组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以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加用益气活血方能促进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bFGF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汤在外周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外周动脉介入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9.1%,低于对照组2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血浆血栓素B2(TXB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益气活血化瘀汤对外周动脉介入术患者实施治疗可显著减少术后再狭窄现象发生,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药益气活血方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11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9例,对照组在行急诊PCI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行急诊PCI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益气活血方。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即刻和急诊PCI术后48 h、7 d、2周的血清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入院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支架置入术后48 h、7 d、2周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益气活血方能有效改善急诊PCI术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对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12月—2019年2月6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化瘀方治疗,对比2组炎性因子、抗氧化酶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气化瘀方治疗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降低其hs-CRP、ICAM-1,提高SOD、MDA,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疏肝活血化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白介素6(IL-6)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影响,为AMI患者PCI手术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住院行PCI治疗的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滞剂、抗心肌缺血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给予疏肝活血化瘀方,连续用药7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LVEF)、血清PAPPA、IL-6、ICAM-1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及次症积分、总积分均明显较治疗前下降(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主症及次症积分、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较治疗前下降(均P0.001),LVEF较治疗前升高(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01)、LEVF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APPA、IL-6、ICAM-1较治疗前下降(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结论 AMI行PCI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给与疏肝活血化瘀方治疗有助于患者症状及心功能的改善,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解毒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血浆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126例PCI术后的AMI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3)及对照组(n=63),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温阳活血解毒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心功能、血浆MDA、NO、ET-1、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4.1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NO水平高于对照组,MDA、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7.93%低于对照组20.63%(P<0.05)。结论:温阳活血解毒方可以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4.
邓老冠心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邓老冠心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经皮介入术(PCI)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眭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1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邓老冠心胶囊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西医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心绞痛疗效及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F均较术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加用邓老冠心胶囊可缓解心绞痛,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活血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治疗的120例A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益气活血方,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通气量(MV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功能指标(包括CD62p、CD63和Ⅱb/Ⅲa受体复合物)、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及运动耐力[无氧阈(AT)、最大摄氧量(VO_2 max)、运动持续时间(ED)]。结果治疗后2组LVEDD、LVEDV、CD62p、CD63、Ⅱb/Ⅲa受体复合物、Angptl2、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LVEF、FEV_1、MVV、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VO_2max、AT、E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益气活血方有利于改善ACS患者PCI术后心肺功能、血小板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1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类中成药,连续12周。测定两组介入治疗前后心脏彩超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和室壁运动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周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室壁运动指数在统计学无差异(P>0.05),而在术后第12周则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法明显改善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而且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随服药时间的延长而体现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冠胶囊对冠心病PCI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磊  张敏州  程康林  李松  郭力恒 《中药材》2007,30(2):247-250
目的:探讨通冠胶囊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行PCI术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PCI术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冠胶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于术前、术后3月和6月测量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LVEF、CO、SV)和室壁运动指数(WMSI)。结果:术前两组EF、SV、CO、WMSI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3月和两组术后6月的EF、SV、CO值和WMS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两组术后6月EF、SV对比,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WMSI低于对照组(P=0.041)。结论:PCI术后收缩功能的恢复是延迟的,通冠胶囊能促进冠心病PCI术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和局部收缩功能的恢复,提示通冠胶囊具有改善微循环、保护缺血心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并行PCI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康复的教育,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益气活血中药配方颗粒口服,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心脏超声和生活质量(SAQ)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心脏彩超的LVEF、LVFS、LVEDD数值以及生活质量(SAQ)评分均较入组时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0. 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黄芪冠心汤联合左西孟旦对更年期女性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92例更年期女性急诊PCI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46例)和对照组(B组,4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及PCI术治疗,予B组左西孟旦治疗,在此基础上予A组黄芪冠心汤辅助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7 d 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术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7 d,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与B组相比,A组患者LVESD、LVEDD、cTnI、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LVEF显著升高(P0.05)。术后6个月,A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予更年期女性急诊PCI术患者黄芪冠心汤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近期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胸痹心痛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胸痹心痛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