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发病在于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这为CSA造模起着指导作用,从而为中医药对其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就对目前CSA模型的构造及中医药对CSA治疗的实验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治疗CSA的实验研究探明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脊髓灰质炎后遗畸形是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外观及生活质量的一种畸形病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畸形矫正的诉求进一步提升,而明晰其发病机制,对该病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医认为,该病后期常表现为“乙癸乏源、肝肾亏虚”状态,故该文从“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理论出发,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及治疗现状,探析脊髓灰质炎后遗畸形的发病机制,以期为该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肾不足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采用基于“脊柱整体观”下颈腰同治温针灸疗法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科113例肝肾不足型CSA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接受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研究组(57例)增加基于“脊柱整体观”下颈腰同治温针灸疗法,持续4周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颈椎功能和不良事件情况。结果:4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颈椎右侧旋、左侧旋、右侧屈、左侧屈、后伸活动度均较对照组高;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事件和颈椎前屈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脊柱整体观”下颈腰同治温针灸可有效改善肝肾不足型CSA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提升颈椎功能和治疗效果,且不增加治疗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4.
以"肝肾同源"理论为基础,结合不宁腿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探讨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与肝肾两脏的关系,为中医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讨“肝肾同源”理论,分析肝肾两脏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的相互滋生、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由此衍生“肝病治肾”、“肝肾同治”之法,以指导其在慢乙肝肝纤维化中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清肝解毒滋阴凉血法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承烈  赵炯恒 《新中医》1994,26(10):47-48
清肝解毒滋阴凉血法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47例俞承烈指导:赵炯恒主题词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慢性病,肝肾阴虚/中医药疗法浙江省名老中医赵炯恒主任医师积50余年临床经验,辩证论治疑难杂症有独到之处。他提出“久病肝肾必阴虚”的学术思想,确立以清肝解毒...  相似文献   

7.
"肝肾同源"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历代医家对“肝肾同源”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研究进展,概括“肝肾同源”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肝肾同源”是“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的简称,“乙癸同源”是肝肾相关的理论基础,“肾肝同治”是协调肝肾的治疗法则。“乙癸同源”揭示的人体内肝肾结构和功能协调统一的整体调控机制主要包括肝主藏血与肾主藏精相生,肝主疏泄与肾主闭藏统一和肝主生发与肾主涵养协调。“肾肝同治”包括“肾病治肝”、“肝病治肾”或“肝肾同治”,但“肾肝同治”经典的基本治疗法则主要是指“滋水涵木”,即通过“滋水涵木”以维持“肾精-肝血相生”、“闭藏-疏泄统一”和“生发-涵养协调”。  相似文献   

8.
"肾生骨髓,髓生肝"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肾生骨髓,髓生肝”的精辟论断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肝肾同源”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一直科学地指导着中医药临床实践。近现代国内外学者采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对“肾生骨髓”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但对于“髓生肝”的理论精髓鲜有学者深入挖掘其科学内涵。主要原因是经典胚胎发育学认为,在发育过程中一种胚层的细胞不能转化为另一种胚层的细胞,源于中胚层的骨髓不会产生源于内胚层的肝脏。受此观点限制,长久以来缺乏对于“肾藏精、精生髓成肝”的研究,“髓生肝”只能是尚无现代科学依据的科学假说。近些年…  相似文献   

9.
朱俊楠  霍艳  高帅  吴悦靓  陈萍 《陕西中医》2023,(5):612-614,618
先兆流产在中医学体系对应“胎漏”“胎动不安”两种疾病范畴,普遍认为发病最常见原因是肾虚。女性平均生育年龄推迟,原来的治疗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现代医学在不断深化对疾病认识的同时,逐渐发现“肝肾同源”的生理功能对女性妊娠影响较深。现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肝肾同源”理论,探讨了其与先兆流产的关系,以期为先兆流产的临床诊治决策附翼。  相似文献   

10.
项目一:“中医治疗常见病研究”为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水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中医治疗常见病研究”重点项目。本项目将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经验基础上,整合中医药研究成果,组织多学科队伍,对中医治疗有优势、疗效突出的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人55例,采取静脉点滴化瘀通脉液及手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X线及经颅多普勒的改变.结果:治疗后患者颈椎X线及经颅多普勒的检查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变,且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辨证施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医辨证,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气血亏虚、痰湿内阻、湿热内扰三型。每型各20例作为治疗组,进行辨证施治;同时观察运用丹参、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该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经两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运用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疗效,辨证施治优于单纯丹参、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归纳分析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处方的用药特点。方法:检索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各类医学期刊,获取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剂;统计方剂中不同功效类别药物的使用频次;比较内服方剂和外用方剂用药的差异。结果:共有85个方剂纳入研究。69个内服方剂中,补益药26味283次、活血化瘀药20味216次、解表药17味167次;16个外用方剂中,活血化瘀药18味62次、祛风湿药16味54次、解表11味42次。内服、外用方剂中的补益、活血化瘀、祛风湿以及常用药物,在使用上存在着不同。结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剂以补益、活血化瘀、解表、祛风湿类别药物为主要组成药物;内服方剂多使用补益、活血化瘀类药物,而外用方剂则多使用活血化瘀、祛风湿类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近5年的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进行研究。方法以"正骨""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等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从2014—2019年知网、pup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根据"被引次数""下载次数""时间顺序"筛选出40篇文献,进行归纳研究。结果正骨结合中医药疗法可以明显改善CSA的临床症状,帮助关节复位,促进生理曲度的恢复。结论正骨结合中医药叠加效应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而且能够促进颈椎稳定性恢复,减低复发率,提高CSA患者生活品质,值得临床医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凯 《天津中医药》2011,28(4):304-306
[目的]观察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疗效。[方法]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连续治疗4周,采用自身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对比进行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记分。疗效判断以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积分,积分减少≥75%为显效;积分减少≥30%为有效。[结果]经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治疗在治疗椎动脉颈椎病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稚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nopathy,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CAS患者,采用中药桃花四物汤加减联合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14天为一疗程。结果 62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1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AS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颈椎牵引等综合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 of Vertebral Artery,CSA)治疗的意义。方法:对160例CSA全部做x线、CT及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确诊,随机分为牵引综合治疗组和单独牵引组各80例,观察对CSA进行颈椎牵引加颈部中药熏蒸、手法整复及超激光(Super Lizer HA--550)照射4种疗法同时治疗的疗效与单独牵引治疗进行比较。结果:经Ridit分析,认为牵引综合治疗疗效较单纯牵引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牵引综合治疗疗效高,缩短了治疗时间和疗程,认为牵引等综合治疗较单独牵引治疗疗效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辨证,分析中药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例患者入传统治疗组,常规给予强的松、嗅吡斯的明、免疫球蛋白等药物,并配合血浆置换治疗,另9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肺热津伤(16例)、湿热浸淫(20例)、脾胃亏虚(30例)、肝肾亏损(28例)四组,分别给予清热润津汤、清热化湿散、参苓补脾汤、虎潜汤加减辅助治疗,随访所有病例的肌力及整体情况,评价临床绝对评分。结果:传统西医治疗组和配合中药治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5.0%(15例)和88.3%(83例),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治疗组和配合中药治疗各组的临床绝对评分[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配合中药治疗组降低程度明显好于传统治疗组。结论:传统西医治疗手段配合祖国传统中药制剂对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可以进一步探索组方以适用于更广大的患者,改善该病的愈后,提高患者生命、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热敏灸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西比灵治疗,治疗组给予热敏灸疗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通过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热敏灸疗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椎-基底动脉收缩期Vpeak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敏灸疗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基底动脉收缩期Vpeak有明显改善作用,能显著地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