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感染药学》2019,(8):1324-1327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神经营养辅助用药不合理医嘱的原因,为完善辅助用药使用机制和神经营养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使用神经营养辅助用药的医嘱和病历240份,统计其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结果:240份医嘱,其中不合理医嘱29份占12.08%,其他4份占1.67%;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药品给药途径不适宜、用法与用量不适宜、溶媒选用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存在配伍禁忌和重复给药。结论:通过对神经营养辅助用药专项医嘱审核和点评,规范了神经营养药物合理用药水平,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日友好医院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全面实施药学干预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方法:通过HIS提取医嘱信息,依据《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等相关指南对全营养混合液处方进行合理性评价,对部分不合理处方进行个体化干预。结果:2015年9―12月共审核处方2 903份,不合理处方297份(占10.2%),不合理问题345次,糖脂比不合理32.6%;其中阳离子超量29.5%;液量不适宜14.8%;热氮比不合理14.5%;缺少必要营养素9.5%。结论:中日友好医院肠外营养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对肠外营养处方进行审核与干预,为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34):4842-4845
目的:降低我院肠外营养不合理医嘱的发生率,促进肠外营养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我院普通外科2016年第一季度的肠外营养医嘱,统计其不合理医嘱数量及发生类型,然后运用FOCUS-PDCA(Find-organize-clarify-understand-select-plan-docheck-act)循环管理对肠外营养医嘱开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善,再收集改善后(2016年第三季度)的肠外营养医嘱对其不合理医嘱数量及发生类型进行统计,评价管理效果。结果:我院通过采取成立营养支持小组、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沟通、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加入肠外营养审方模块等多项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使普通外科肠外营养的不合理医嘱发生率由改善前的48.25%(1 433/2 970)下降至改善后的5.67%(120/2 118),不合理类型中阳离子超量、遴选药品不适宜、配伍不适宜发生率降为0。结论:采用FOCUS-PDCA循环管理可降低肠外营养不合理医嘱发生率,促进医院肠外营养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PIVAS的全肠外营养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规范肠外营养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PIVAS系统收集该院2018年1~12月审核的肠外营养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1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307例(63.8%),其中糖脂比不适宜138例(45.0%),热氮比不适宜196例(63.8%),丙氨酰谷氨酰胺超量97例(31.6%),阳离子超量23例(7.5%),配伍禁忌10例(3.3%),重复用药9例(2.9%),营养组分缺失11例(3.6%),总液体量过少13例(4.2%),其他7例(2.3%)。结论为提高该院临床使用全肠外营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加强对TPN处方的药学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医嘱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10月每月医嘱约150份(占当月医嘱总数的2%),共计1 519份,分析医嘱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医嘱比例。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168份,占所抽查医嘱的11.05%。其中用法用量不准确73份,占不合理医嘱的43.45%;超剂量使用药物69份,占不合理医嘱的41.07%;存在配伍禁忌18份,占不合理医嘱的10.72%;违反药品禁忌证4份,占不合理医嘱的2.38%;特殊人群用药不合理4份,占不合理医嘱的2.38%。结论:住院医嘱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同时医院需加强医嘱点评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医院住院患者医嘱点评工作的实施效果,分析行政干预对改善不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9月间住院病例医嘱377份,统计医嘱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同时根据对点评结果干预与否将其分为行政干预前189份和行政干预后188份,比较和分析不合理医嘱产生的原因。结果:377份医嘱中,干预前不合理用药医嘱67份(占35.45%),干预后不合理用药医嘱45份(占23.94%);不合理用药类型前3位分别为超说明书用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用药频次不合理;干预后不合理率显著低于干预前(23.94%vs 35.45%,P<0.05)。结论:医嘱中超说明书用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是医院住院患者医嘱用药不合理的主要类型,医嘱点评与行政干预措施相结合有助于降低住院患者医嘱用药的不合理率,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蔡燕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882-1886
目的: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期间PIVAS药师审核的用药医嘱,分析其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用药医嘱中经统计不合理用药医嘱124例,其中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主要为溶媒选择不适宜(占58.87%)、溶媒剂量不适宜(占22.58%)、超剂量使用(占12.90%)、用药频次不适宜(占2.42%)、药品剂量不足(占1.61%)和药品选择不适宜(占1.61%)。结论:制定"超药物说明书用药管理"和"审方药师发现不合理医嘱后的处理流程"规范,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以临床药师处方点评为核心的PDCA循环法在规范医院不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25%的比例抽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3月、4月全院归档病历医嘱,医院自2019年3月起形成了以临床药师处方点评为核心的PDCA循环法,以规范临床用药。比较3月、4月不合理用药医嘱率、不合理用药医嘱类型及占比。结果 抽取2019年3月全院医嘱615份,其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医嘱72份,占11.71%;同比例抽取2019年4月医嘱739份,其中不合理用药医嘱58份,占7.85%。2019年4月不合理医嘱占比低于3月(P<0.05)。统计2019年3月、4月医嘱点评中的不合理用药类型,排名前3位的均为适应证不适宜、无指征用药与超出药物使用适应证范围,三者分别占所有不合理用药医嘱的65.28%(47/72)、56.90%(33/58)。结论 以临床药师处方点评为核心的PDCA循环法是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该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对2014年1~12月该院34个临床科室的1 285 754份长期医嘱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 285 754份长期医嘱中不合理医嘱735份(0.057%);不合理医嘱类型为用药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49份(占不合理医嘱6.667%、占总医嘱0.004%)]、超说明书用药[136份(占不合理医嘱18.503%、占总医嘱0.011%)]、医嘱不成组[80份(占不合理医嘱10.884%、占总医嘱0.006%)]、配伍禁忌[105份(占不合理医嘱14.286%、占总医嘱0.008%)]、药品溶媒选择不适宜[275份(占不合理医嘱34.966%、占总医嘱0.020%)]、录入错误[108份(占不合理医嘱14.694%、占总医嘱0.008%)]等。结论 PIVAS药师对临床不合理医嘱的干预降低了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促进了临床静脉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经我院临床药师审核点评并填写在《临床药师医嘱评价记录本》的肿瘤科住院病历449份,就医嘱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54份,占12.2%.具体包括:药物配伍问题18份,占4%;药物适应证不适宜10份,占2.3%;药物联用不适宜9份,占2%;用法、用量错误8份,占1.9%;药物相互作用问题4份,占0.9%;重复用药3份,占0.7%;疗程过长2份,占0.4%.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医嘱共13份,占不合理用药医嘱的24.1%.其中抗菌药物选用不适宜与联用不适宜各4份,各占7.4%;抗菌药物更换不适宜与溶媒使用错误各2份,各占3.7%;抗菌药物用法、用量错误1份,占1.9%.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医嘱为20份,占不合理用药医嘱的37.0%,其中中药注射剂溶媒错误9份,占16.6%;中药注射剂适应证不适宜5份,占9.3%;中药注射剂联用不适宜4份,占7.4%;中西药合用不合理2份,占3.7%.结论 我院肿瘤科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方面.临床药师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提高,协助临床医师提高住院患者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收集并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不合理医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12月PIVAS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1月-12月本院PIVAS共处理医嘱39 948条,其中抗肿瘤药的不合理医嘱134条(0.33%),肠外营养液(TPN)的不合理医嘱222条(0.56%)。对不合理医嘱按原因分类:溶媒用量不合理、营养液成分配比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理、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合理,分别为19、222、95、12、8例,发生率分别为5.34%、62.36%、26.69%、3.37%、2.24%。结论 通过药师对临床不合理医嘱的干预和防范,大大降低了临床用药的风险,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门诊儿科输液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查我院2006年6月门诊儿科输液处方4522张,并根据临床药理知识和文献资料,对联合用药和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用药较多,占调查处方的69.64%,不合理用药处方共1287张,占调查处方的28.46%,主要表现为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选用药物不当和用法不当。结论:我院门诊儿科合理用药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调查情况,并研究具体的措施加以干预。方法:我院临床药学组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共28个月每月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150张共4200张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处方点评根据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方式选择不恰当、药物配伍以及联用不合理、药物未合理使用、出现滥用药物的情况以及药物使用剂量不当等展开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所有应用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共包括136张,占3.23%;其中药物滥用21例,用药剂量不正确14例,配伍以及联用药物不合理50例,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15例,用药方式选择不当11例,选择药物不合理16例,药物应用时间不正确13例。结论:我院门诊处方还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建议医务科、质控科、临床药学室要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有效方法针对性干预,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对患者的利益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审方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12月—2011年3月天津市人民医院PIVAS全部静脉用药医嘱中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整理,对拒配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基本可以分成6大类,分别为给药方式不当、溶剂选择错误、药物之间配伍不当、超剂量给药、给药频次不当、给药浓度不当等。结论:通过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儿童医院门诊输液处方不合理用药浅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渝军  张少文  张华年  徐华 《中国药房》2005,16(16):1239-1240
目的:保障患儿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4年12天中的门诊输液处方33001张,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用药较多,占调查处方的60.56%;不合理用药处方共1354张,占调查处方的4.10%,多为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用法不当。结论:将用药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肿瘤患者化疗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00例肿瘤患者化疗病例,对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分析。结果:共有44例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用药顺序错误、用法与用量不适宜及化疗方案不合理。结论:我院肿瘤患者化疗药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普遍,临床药师应及时将点评结果反馈给临床,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干预与提醒,共同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肠内外营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2014—2016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肠内外营养药物的使用数量和2016年各科室肠内外营养药的应用金额,并从2016年应用肠内外营养药物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2014—2016年,全院肠内外营养药物的数量和使用金额呈上升趋势,肠内外营养药物所占全院药品的构成比相对稳定.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药物的应用数量远大于短肽型肠内营养药物.肠外营养药物中,18种氨基酸注射液、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0%)的使用数量位于前列.2016年使用肠内外营养药物较多的科室主要有神经外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不合理使用比例最高科室为妇产科,构成比为51.86%.不合理用药中无指征用药居多,构成比为27.33%.结论 2014—2016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肠内外营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任莉莉  雷芳  张英 《北方药学》2012,9(6):79-80
目的:探讨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及原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3600张,对抽查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00张处方中共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352张,占9.8%。其中无指征使用抗生素占2.7%、重复用药占2.1%、过度用药占1.0%、给药方法不当占0.8%、配伍不当1.7%,其他情况占1.5%。结论:我院不合理用药水平低于文献报道,但是仍然需要改进。要减少问题处方,促进合理用药,需社会、医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2010年1月至12月PIVAS配置的抗肿瘤静脉输液医嘱1 190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90份抗肿瘤药物医嘱中,16份不合理,占1.34%,不合理用药有溶剂选择、药物浓度、滴注速度不当等.结论 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应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促进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病房用药合理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老年病房2011 年1 月1 日-2012年12 月31 日全部住院患者的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在914 例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共35例,约占3.83%,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包括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34.29%)、药品选择不适宜(17.14%)、用药指征不明确(14.29%)、给药剂量不适宜(8.57%)、禁忌证用药(8.57%)、重复用药(5.71%)等.结论:应加强对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监管,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