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同期护理干预对全喉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11年5月4年间186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前两年传统护理干预的84例患者,实验组为后两年对患者及家属采取同期护理干预的102例患者.对全喉切除患者和家属分别采用头颈部癌生存质量量表(QLICP-HN)和汉化的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QOL Scale-FAMILY),在入院时、出院1年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生活质量.评价后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年后实验组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全喉切除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全喉切除患者及家属实施同期护理干预可提高全喉切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对喉癌患者吞咽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电话方式回访125例在我院接受过喉切除术的患者,将其分为喉全切除组和喉部分切除组两组,根据生活质量调查表的内容,对患者吞咽功能相关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喉全切除组完全恢复吞咽功能的患者占15.39%,喉部分切除组中占59.30,喉全切除组中有38.46%的患者完全不能吞咽食物,而喉部分切除组仅有10.47%患者不能吞咽食物,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喉部分切除术可以较喉全切除术更好的保护吞咽相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全面评价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味觉功能,探讨影响术后味觉减退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方法改善患者术后的味觉功能.方法:取喉全切除术后标本常规切片检查,证实喉部粘膜中存在有味蕾结构.应用电味觉仪测试健康人与常规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味觉功能,分析产生术后味觉减退的原因.通过术式改进及味觉恢复性训练等干预措施,并应用电味觉仪检测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喉全切除术后标本常规切片可见会厌舌面等喉部粘膜中存在有味蕾结构;且电味觉测试正常人喉部味蕾有味觉功能.味觉测试显示常规喉全切除组味阈(±s)为14.14±5.55 dB,与健康人组味阈(7.61±4.41 dB)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改进组患者味阈(11.46±4.07 dB)低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闭口鼻腔呼气法训练后,显示训练后患者的味阈(10.98±3.81 dB)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喉全切除术后标本常规切片组织学研究证实喉部粘膜中存在有形成味觉的基本功能结构-味蕾,且经过电味觉仪测试喉部味蕾有味觉功能;②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味觉功能测试显示有味觉功能减退;③通过对手术方法的改进,在喉全切除时尽可能保留舌根及会厌舌面的粘膜,得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味蕾,同时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过度损伤,保留尽可能多的味觉神经传导通路及相互间的交通支,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术后的味觉.④对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后患者通过闭口鼻腔呼气法改善患者术后嗅觉的同时改善味觉,提高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喉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早期以手术为主,常施行全喉切除或部分喉切除术.喉是人体进行呼吸、语言交流及吞咽保护的重要器官,喉切除术后,可引起许多生理变化和功能障碍,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无疑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喉癌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将我科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行全喉切除或部分喉切除的220例喉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保持呼吸通畅,做好心理护理、气管造瘘口、气管套管的护理,做好鼻饲管的护理以及对喉切除术病人出院时的心理适应、语言康复、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均十分重要.结论 对接受喉切除的喉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益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全喉切除患者生活质量现状进行横断面研究,并探讨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使用中国版头颈部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量表)和一般人口社会学调查问卷对108例全喉切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喉切除患者生活质量标准化之后的得分为(56.34&#177;7.40)分,影响全喉切除患者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有经济状况、社会支持情况、家庭支持情况、年龄、教育背景和有无合并症。结论提高全喉患者的社会和家庭支持水平,加强社区护理,是提高全喉切除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喉癌是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手术治疗方法为全喉切除和部分喉切除[1] 。术后患者不仅要从生理上适应造口呼吸 ,还要从心理上适应失去发音功能而导致的发音障碍和外观形象的改变。因此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对改善患者自理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自 1999年 8月~ 2 0 0 2年 8月行喉切除手术 80例 ,我们对术后加强了康复指导 ,获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80例 ,其中全喉切除术 32例 ,半喉切除术 4 8例。男性 78例 ,女性 2例 ,年龄 4 7~ 81岁 ,平均 6 2岁。2 护理2 .1 术前护理2 .1.1 心理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全喉切除气管造口成形术.方法对51例喉癌及喉咽癌患者在全喉切除术后行"X"形皮肤切口,再在气管环断端3点、6点、9点三个位置切15 cm长小纵切口,将气管断端与皮肤切口交错缝合,完成造口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不带管,无呼吸困难,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而且家庭护理简便.结论新的全喉切除术后造口成形术可避免术后造瘘口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对全喉切除术加颈廓清扫术者及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实施全喉切除术加颈廓清扫术及部分喉切除术的患者72例,有针对性的实施系统的心理健康指导.结果:经过共性及个性的心理健康指导,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现实生活;在总体生存质量方面均处于良好状态,体现了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意义.结论:采用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指导方法,对全喉切除术加颈廓清扫术及部分喉切除术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促使患者做到了自我接受,增加了自我尊重、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提高了患者的自信心,减轻了其负性心理.显著提高了喉癌术后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喉癌的手术治疗(1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85-1996年129例喉癌患者的手术及预后。手术方法为全喉切除50例、水平垂直(3/4)喉部分切除10例、声门上喉部分切除8例、额侧喉部分切除3例、垂直部分喉切除术50例和声带切除8例。结果 喉部分切除全部病例术后恢复发音功能,2-3周拔除鼻饲管,67例拔除气管套管,12例不能拔管。喉部分切除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70.8%,全喉切除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6.0%,72.0%。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是保留喉功能的根治性手术。喉癌患者经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选择术式,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喉疣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喉疣状癌患者10例,5例行垂直半喉+重建术;2例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会厌吻合术(CHEP);2例行支撑喉镜下YAG激光声带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放疗,另1例4个月后原位复发,行垂直半喉+重建术后控制;1例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的呼吸和吞咽功能,9例插管患者拔除气管套管后均获得正常的发音功能。术后随访:1例患者原位复发,1例因其他部位肿瘤死亡,2例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全部患者手术部位癌细胞无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75%。结论:喉疣状癌是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本病确诊有赖于病理专家与喉科医师密切配合。手术是喉疣状癌主要的治疗方式,在切除肿瘤的基础上保留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