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和体会。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8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11 cm×6 cm)-(20 cm×11 cm)。结果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均获随访,平均12(6-18)月。6例恢复保护性感觉,2例感觉恢复较差。皮瓣外观均显臃肿,3例经二期修整后改善,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吻合神经的交指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交指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掌侧软组织缺损,同时应用微型外固定架(HoffmannlI型)固定伤指及供指,共计15例。供区行患肢上臂内侧的全厚皮片游离植皮覆盖。术后次日进行伤指、供指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术后3~4周断蒂。断蒂后第14天记录伤指及供指主动关节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法)。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及供皮区植皮均存活,创面I期愈合。断蒂后第14天,记录伤指及供指主动关节活动度,并用TAM法评价,优21指,良9指,优良率100%。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伤指皮瓣区指腹饱满,色泽正常,质地柔韧,外观满意,无疼痛。供指植皮区有6例发生色素沉着。两点辨别觉为5.2~9.8mm,平均为6.4mm。结论带神经的交指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不仅能修复缺损的外形,而且有利于皮肤感觉的恢复;运用微型外固定架固定交指皮瓣有利于术后的护理及手部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指近、中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8例(8指)手指近、中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治疗中,应用改良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联合血管、神经吻合修复,术后石膏固定伤指于休息位3周,逐渐锻炼伤指屈伸功能。结果术后8例获得随访4~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张力正常,供皮区外观较好,功能无明显影响。根据TAM系统评定方法:优5例,良2例,差1例。结论采用改良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小腿交叉桥接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方法对12例下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皮肤瘢痕,合并血管损伤及骨折病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肢体血管交叉桥接吻合的方法修复,皮瓣面积:14 cm×35 cm~15 cm×44 cm,外固定架固定双下肢,术后4周行断蒂。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清创后植皮愈合良好。随访平均11个月,皮瓣质地与下肢皮肤接近,血运良好,外观满意。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小腿血管交叉吻合移植修复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为伴有血管损伤的下肢外伤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拱顶石皮瓣修复关节及其邻近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3月—2017年12月,采用改良拱顶石皮瓣修复10例关节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男6例,女4例;年龄17~72岁,平均57.5岁。均为关节活动部位软组织,其中髋关节2例,膝关节4例,肘关节3例,腕关节1例。软组织缺损原因:瘢痕挛缩切除后3例,基底细胞癌3例,鳞状细胞癌3例,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4 cm×3 cm~11 cm×11 cm。紧邻创面设计拱顶石皮瓣,在创面对侧皮瓣底边处设计V形皮瓣。皮瓣切取范围7 cm×3 cm~35 cm×10 cm。术后皮瓣移植区进行持续负压吸引3~6 d。结果术后皮瓣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皮瓣移植区皮肤质地、颜色与邻近区域近似,关节活动度良好。患者对功能及形态均较满意。结论改良拱顶石皮瓣修复关节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愈合后软组织厚度、肤色与周围皮肤相似,关节功能不受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端侧吻合血管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自2006年11月至2012年12月,施行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切取面积8 cm×6 cm~ 20 cm×15 cm,应用端侧吻合法吻合血管.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表浅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个月~1年,移植皮瓣血运良好,色泽红润,质地柔软,术后无肢体供血不足发生. 结论 端侧吻合血管进行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伴主干血管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6月,对收治的8例四肢大面积软组织伴主干血管缺损患者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进行修复,创面缺损面积:6 cm×10 cm~8 cm×15 cm,其中一期重建肢体远端血运5例,二期重建主干血管3例;并分析该皮瓣的临床应用及特点。结果 8例皮瓣修复术后肢体远端血供恢复良好,7例皮瓣为一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12个月,皮瓣及患肢功能均良好,供区仅残留瘢痕,对生活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和主干血管缺损,修复创面的同时,可以重建肢体远端血运,且对供区无明显影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逆行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09年4月,收治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6~60岁,平均36岁。左足8例,右足3例。其中碾挫伤5例,压砸伤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4~12h;恶性黑色素瘤扩大切除术后3例,病程3~12个月。创面部位:第1跖趾关节背侧5例,趾背侧2例,跖骨远端背侧4例;创面范围4cm×2cm~6cm×5cm;单纯肌腱外露6例,肌腱缺损合并骨外露4例,肌腱缺损合并跖趾关节开放脱位1例。一期皮瓣修复7例,二期修复4例。于足背外侧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瓣,以足背动脉足底穿支为旋转点,逆行移位修复前足创面;皮瓣切取范围4.5cm×2.5cm~6.5cm×4.5cm。其中7例将足背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神经残端吻合。供区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7d2例皮瓣出现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后皮瓣成活;余9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3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外观无臃肿、磨损及破溃,患者步态正常。其中7例吻合神经者,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为5~12mm;未吻合神经者皮瓣仅恢复部分保护性感觉。结论逆行跗外侧动脉皮瓣厚度适中且耐磨,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管径粗大,血供充分,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3月,收治38例43指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男27例31指,女11例12指;年龄12~67岁,平均43.6岁。致伤原因:压砸伤18例,挤压伤14例,切割伤6例。其中示指11指,中指23指,环指7指,小指2指。缺损范围为1.0cm×0.7cm~3.2cm×2.5cm。缺损平面均位于近侧指间关节以远。应用改变旋转点延长血管蒂的改良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并吻合指背神经。皮瓣切取范围1.2cm×1.0cm~3.5cm×2.8cm。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3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表皮结痂,经换药愈合;其余皮瓣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1例35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29个月,平均15.3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指端无触痛。两点辨别觉为6~9mm,平均7.9mm。末次随访时,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分法评定,优20指,良13指,可2指,优良率为94.3%。结论改良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血管蒂旋转点由背侧延续至掌侧,延长了皮瓣的血管蒂,扩大了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手术的适应证,操作简便,是一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4-12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15例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面位于拇指掌骨桡侧或尺侧背面,切取皮瓣的蒂部保持1 cm左右宽度,确保拇指指背动脉在蒂内,松开止血带,结扎浅静脉,确认皮瓣的血运良好,将皮瓣旋转180°覆盖于拇指远端创面,同时找到指神经残端,将皮神经与其吻合,缝合创面。结果术后15例均获得随访1.5~12个月,平均8个月。疗效根据赵书强等改进的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1例(73.3%),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愈合时间7~14 d;良3例(20.0%),术后伤口二期愈合,皮瓣远端皮肤少许边缘性坏死,愈合时间14~21 d,指间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范围,受限5°~10°;差1例(6.7%),术后皮瓣供血差,肿胀明显,第5天皮瓣坏死,采用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结论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不破坏主要血管神经,对供区影响小,修复的拇指外形、指腹感觉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臂内侧或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臂远侧1/3及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皮瓣面积最大13cm×8cm,最小5cm×3cm。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经3~56个月随访所有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无臃肿,功能满意。结论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切取方便、旋转弧度大、血供充分、皮瓣成活率高、不牺牲主干动脉等优点,是修复前臂远侧1/3及腕部附近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现行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应用双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内外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双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同期修复25例内外踝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8cm×10cm。[结果]术后经随访6~24个月,平均(15.0±3.8)个月,25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没有出现溃疡,23例获得保护性感觉。[结论]双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是同期修复内外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26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质地良好,疗效满意。健侧小腿经临床观察与多普勒检查和血管造影证实胫后动脉通畅。结论利用旋股外侧动脉“Y”形血管蒂与健侧小腿胫后血管吻合,可以修复患侧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跗外侧皮瓣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对7例7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游离跗外侧皮瓣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范围2cm×4cm~2.5cm×5.5cm。。术中切取大小为2.5cm×4.5cm~3cm×6cm跗外侧皮瓣修复缺损。供区全部采用刃厚皮片植皮。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12个月,伤指外形满意,皮瓣饱满而不臃肿,质地柔软,有本体感觉。足部供区植皮有1例部分坏死,坏死区在骰骨结节处,予以换药治疗1个月后愈合,足部活动良好。结论跗外侧皮瓣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薄,带足背外侧神经,皮瓣感觉恢复良好,是修复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桥式交叉移植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5年6月,收治15例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2~48岁,平均32.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机器绞伤5例,重物压砸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 h~1周,平均86.2 h。创面缺损范围为13 cm×9 cm~23 cm×16 cm。入院后一期清创、负压引流治疗,二期行改良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桥式交叉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15 cm×10 cm~25 cm×15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修复术后4周断蒂。结果术后1例皮瓣出现血管危象,2例皮瓣部分皮缘发生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均顺利成活。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质地与健侧相似,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为15~28 mm,平均19.5 mm。供区无瘢痕挛缩,双下肢功能均正常。结论改良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采用健侧胫前/后血管桥式交叉供血,血供可靠,供区损伤小,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主干血管严重损伤的可供选择的修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作为受区血管蒂修复小腿严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作为受区血管蒂并与游离组织皮瓣(背阔肌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的主干血管相吻合修复23例小腿严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14例,女9例;年龄22~49岁,平均31.7岁;右侧13例,左侧10例;患肢均无局部皮瓣可供转位修复创面且只有一条主干血管或侧支血管供应远端,创面周缘无可携带游离组织皮瓣的血管蒂.损伤性质:交通伤12例,重物砸伤8例,机器绞伤3例.创面部位:小腿近端4例,小腿近中端12例,小腿中远端7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4 cm×5 cm~32 cm×12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7cm~34 cm×13 cm.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 23例皮瓣全部成活,愈合时间为14~30 d,其中1例患者术后因感染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闭合.无一例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皮瓣供区切口一期愈合,植皮顺利成活.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2.4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质地、厚薄及色泽均较满意;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辨别觉为10~25 mm;患者均对术后疗效表示满意.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修复小腿严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具有血供可靠,术后疗效满意,术后患者无需被迫体位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胸背动脉外侧支供血的改良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胸背动脉外侧支供血改良背阔肌肌皮瓣进行移植修复。利用胸背血管的外侧支供血带少许肌袖,皮瓣解剖时保留胸背神经的主干及内侧支,皮瓣面积15.0 cm×8.0 cm~22.0 cm×12.0 cm。结果7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胫前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术后2 h 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重新吻合静脉,创口Ⅰ期愈合。背部供区植皮创面4例Ⅰ期愈合,3例边缘部分皮片坏死,经换药治愈。对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皮瓣外形与功能均较满意。结论利用胸背动脉外侧支供血改良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串联腓骨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伴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将股前外侧皮瓣与腓骨皮瓣的轴心血管串联吻合后移植修复8例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伴大段胫骨缺损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3 cm×12cm~34 cm×16 cm,骨缺损长度为7~16 cm.股前外侧皮瓣切取面积为16 cm×12 cm~28 cm×15cm,腓骨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6 cm~21 cm×10 cm,腓骨切取长度为10~18 cm.结果 7例串联组织瓣一期成活,1例术后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伤口逐渐愈合.8例患者术后获7~31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3~6个月移植腓骨愈合,术后1年移植腓骨直径明显增粗.所有皮瓣质地柔软,形态及功能满意,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串联腓骨皮瓣联合移植能有效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伴骨缺损,且缩短了病程,减少了肢体的伤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以桥式交叉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于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对侧小腿软组织损伤或胫后动脉破坏5例,采用对侧逆行股前外侧皮瓣桥式交叉转移予以修复. 结果 术后皮瓣血运良好,6周后断蒂,皮瓣均存活.术后随访12~15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美观,伴骨骼、肌腱缺损者均顺利完成二期修复手术.供区愈合良好,供侧肢体无明显影响. 结论 对于小腿中下段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周围软组织受损,且对侧小腿血管质量不佳的病例,以对侧逆行股前外侧皮瓣桥式交叉转移修复是一种优良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肘部肱动脉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3月-2008年2月,对8例肘部肱动脉损伤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急诊一期采用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同时用横支血管桥接缺损的肱动脉(3~7cm),皮瓣切取面积为12cm×6cm~20cm×10 cm.结果 8例肢体及皮瓣均顺利存活,术后随访10~21个月,肘部皮瓣无明显臃肿及瘢痕挛缩现象,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为105°(95°~125°),8例患侧肢体前臂远端尺、桡动脉搏动强度与健侧相同,B超显示患侧肱动脉血流与健侧基本相同.结论 切取股前外侧皮瓣时,如发现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有变异,可切取以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重建肘部肱动脉损伤和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